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4167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生领域中寄生虫的引诱甄别,特别涉及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的防螨,主要是指以下方法:第一种,用各种方法杀灭螨虫;第二种,用各种方法使尘螨感觉难受,进而回避进入某区域或者在某区域长时间停留;第三种,设法抑制螨虫的大量繁殖,控制其局域性密度;第四种,阻止螨虫穿透局部的障碍,进入到物体的内部。防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对于杀灭螨虫来说,诱杀是一种高级的手段,因为在很多物体的表面和内部,都有螨虫,主要是尘螨的孳生,尘螨的孳生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也会有大量的脱落物伴随(如蜕皮等)。诱杀尘螨可以杀死尘螨,减少局部的排泄物和脱落物的堆积,减少物体内部留存的灰尘和垃圾量。

在居家环境下,不便使用化学制剂作为尘螨引诱剂,因为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取而代之,一般都会选用食品来作为尘螨引诱剂,因为其安全性不会受到质疑。一般来说,某种食物会刺激尘螨的味觉和嗅觉,进而吸引尘螨去进食。在螨虫聚集区域,都会有各种尘螨的出现。

我国地大物博,各种可食物种类繁多,除了有普通食品,还有很多传统食品,少数民族食品,功能食品,中药材等等,每年还有新食品问世。如此众多的食品,它们对于螨虫的感受性如何,一直未有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另外,对于各个螨种(如粉尘螨、屋尘螨、腐食酪螨,家食甜螨等),未见有喜爱物质的排序。对这些技术资料进行挖掘与整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特别是根据不同的现场,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的诱捕装置,这些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诱杀尘螨的技术来说,研制出引诱剂,确定引诱剂的组成成分和比例,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也是通向实用化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单纯杀螨效率不高,特别是需要掌握杀螨剂针对尘螨的敏感性等基础数据,还需要控制杀螨剂的浓度,顾及对于人、畜、宠物等的危害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然而,目前杀螨剂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差,无法掌握引诱剂的组成成分和比例对引诱效果敏感性的基础数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和方法,以便选出有效的引诱剂组合配方,并逐步建立数据库,为系统研究尘螨引诱剂指明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包括诱捕器、存放罐和分离装置,存放罐内装有尘螨,存放罐与诱捕器通过连接带连接,诱捕器上放置有待测引诱剂,在待测引诱剂的作用下,存放罐内的尘螨通过连接带进入到诱捕器吃食引诱剂,通过将诱捕器置于分离装置中,以便将诱捕器内的尘螨从待测引诱剂中分离出来,通过称取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来甄别待测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所述诱捕器不止一个,诱捕器等间距地设置在存放罐四周,诱捕器与诱捕器之间通过胶水区封锁。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所述诱捕器由纱筛组成,纱筛为800目纱筛。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所述连接带为透明胶带,存放罐内的尘螨通过透明胶带进入到诱捕器吃食引诱剂。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日光灯、漏斗和锥形瓶,日光灯位于漏斗上方,通过将诱捕器置于漏斗中,使得诱捕器内的尘螨分离出来,锥形瓶位于漏斗下方,锥形瓶内装有液体,诱捕器内的尘螨从诱捕器进入到锥形瓶。

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将待测引诱剂放置在诱捕器上,存放罐内的尘螨通过连接带进入到诱捕器吃食待测引诱剂,静置24小时后剪断连接带,取下诱捕器,将诱捕器放入至漏斗,待诱捕器上的尘螨完全分离出来后,称量诱捕器上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通过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来甄别待测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所述诱捕器放入至漏斗时,开启位于漏斗上方的日光灯,在日光灯的作用下,诱捕器上的尘螨从诱捕器进入到装有液体的锥形瓶中。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所述诱捕器和存放罐连同连接带一起放入至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胶水区设置在诱捕器、存放罐和连接带四周,调节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21~25℃,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湿度保持在70~80%rh。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所述诱捕器和存放罐连同连接带一起放入至储存盒中,盖上储存盒的盒盖,并在储存盒中放置饱和食盐水瓶,通过饱和食盐水调节储存盒内湿度。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所述诱捕器水平地放置在漏斗中,同时采用弯头镊子搅动诱捕器上的待测引诱剂,使得诱捕器上的尘螨尽快从诱捕器逃离到锥形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甄别装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甄别方法,评价每一种待测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再根据引诱效果确定引诱剂的有效成分,逐步明确引诱剂的研制方向,积累出有效引诱剂组成配方。随后,根据有效成分各自的性质、颗粒大小、含水率等,灵活组成配方,以实现引诱尘螨的目的。本发明着眼于技术研究,以确定高效、无毒、无污染的尘螨引诱剂配方为宗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的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器;2存放罐;3分离装置,31日光灯,32漏斗,33锥形瓶;4连接带;5胶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装置,包括诱捕器1、存放罐2和分离装置3,存放罐2内装有尘螨,存放罐2与诱捕器1通过连接带4连接,诱捕器1上放置有待测引诱剂,在待测引诱剂的作用下,存放罐2内的尘螨通过连接带4进入到诱捕器1上吃食引诱剂,通过将诱捕器1置于分离装置3中,以便将诱捕器1内的尘螨从待测引诱剂中分离出来,通过称取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来甄别待测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所述诱捕器1不止一个,诱捕器1等间距地设置在存放罐2四周。所述诱捕器1由纱筛组成,纱筛为800目纱筛,纱筛与纱筛之间通过胶水区5封锁,防止漏网的螨虫逃逸。所述连接带4为透明胶带,存放罐2内的尘螨通过透明胶带进入到诱捕器1上吃食引诱剂。

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日光灯31、漏斗32和锥形瓶33,日光灯31位于漏斗32上方,通过将诱捕器1置于漏斗32中,使得诱捕器1内的尘螨分离出来,锥形瓶33位于漏斗32下方,锥形瓶32内装有体积分数为80%乙醇溶液或者水,诱捕器1内的尘螨从诱捕器1进入到锥形瓶33。

实施例2

一种尘螨引诱剂甄别方法,将待测引诱剂放置在诱捕器上,存放罐内的尘螨通过连接带进入到诱捕器吃食待测引诱剂,静置24小时后剪断连接带,取下诱捕器,将诱捕器放入至漏斗,待诱捕器上的尘螨完全分离出来后,称量诱捕器上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通过待测引诱剂的剩余量来甄别待测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所述诱捕器放入至漏斗时,开启位于漏斗上方的日光灯,在日光灯的作用下,诱捕器上的尘螨从诱捕器进入到装有液体的锥形瓶中。所述诱捕器水平地放置在漏斗中,同时采用弯头镊子搅动诱捕器上的待测引诱剂,使得诱捕器上的尘螨尽快从诱捕器逃离到锥形瓶中。

所述诱捕器和存放罐连同连接带一起放入至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胶水区设置在诱捕器、存放罐和连接带四周,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保持在23±2℃,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湿度保持在75±5%rh。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当没有恒温恒湿培养箱时,将所述诱捕器和存放罐连同连接带一起放入至储存盒中,盖上储存盒的盒盖,储存盒置于25℃条件下,并在储存盒中放置饱和食盐水瓶,通过饱和食盐水调节储存盒内湿度。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同一个待测引诱剂测试3~5次,分别获得待测引诱剂剩余量的称量值,随后计算待测引诱剂剩余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对照组采用标准品引诱剂,其他均与实验室一致。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引诱剂剩余量的平均值,从而来实现对引诱剂引诱效果的评价。引诱剂引诱效果越好,被引诱剂引诱的尘螨越多,引诱剂被尘螨吃食的越多,引诱剂的剩余量越少,据此来实现对引诱剂效果的评价。引诱剂引诱效果确定为5个层级,第1层级,实验值(g)较对照值(g)少10%;第2层级,样品值(g)较对照值(g)少20%;第3层级,样品值(g)较对照值(g)少30%;余类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