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904发布日期:2018-07-08 04:3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敏传感器。



背景技术:

例如车辆等中安装有使车门板以电动方式移动的自动开关装置。自动开关装置为了检测在车辆的乘降口周缘部与车门板之间的开关部发生的异物、人体的夹入或接触,会安装压敏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一般而言,压敏传感器具备如下来构成: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中空部的长条状中空绝缘体、以及在中空部内以中空绝缘体弹性变形时彼此接触的方式分开并相对配置的多根电极线。电极线在导体的外周设置有由导电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导电性被覆。在压敏传感器中,当中空绝缘体根据因与异物接触所引起的外压而发生弹性变形时,位于其中空部的电极线彼此接触而使得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与异物的接触。

对于中空绝缘体、电极线的导电性被覆,从压敏传感器获得所期望的灵敏度的观点出发,需要柔软性和从弹性变形的恢复性,因此作为它们的形成材料,一般而言使用橡胶组合物。作为橡胶组合物,例如以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硅橡胶等橡胶成分作为基础,在赋予导电性的情况下,配合炭黑等导电性赋予剂。

在由橡胶组合物形成中空绝缘体、导电性被覆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所期望的弹性模量,会在成型后实施交联处理。作为交联处理,有在热风、热压、高压水蒸气下等使其交联的方法。然而,如果利用与橡胶组合物的成型不同的工序来进行这些交联处理,则工序数增加,因此即使假设在与成型利用同一流水线(line)上进行,交联处理也花费时间,因此有制造成本增加的担忧。

因此,研究了代替橡胶成分而使用成型后无需交联处理的弹性体成分的方案。例如,研究了苯乙烯系的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8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193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中空绝缘体的外周设置有作为保护构件的外层。对于该外层而言,不仅要求作为保护构件的特性,而且还与中空绝缘体、导电性被覆同样地要求柔软性、从弹性变形的恢复性。因此,作为外层的形成材料,研究了机械特性也优异的热塑性聚氨酯。

然而,如果由包含热塑性聚氨酯的组合物来形成外层,则有时不能充分地确保与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合物形成的中空绝缘体的粘接性。对于压敏传感器而言,以提高传感器内部的防水性为目的,有时用树脂来密封末端,但如果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不充分,则注射成型的树脂侵入至界面,从而会发生外观不良、尺寸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优异的压敏传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

提供一种压敏传感器,其具备:

长条状的中空绝缘体,其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中空部,且能够弹性变形;

多根电极线,其沿中空部的内周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设置,并且以随着中空绝缘体的弹性变形而弯曲时彼此接触的方式分开并相对配置,所述多根电极线在导体的外周设置有导电性被覆;以及

以被覆中空绝缘体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外层,

中空绝缘体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来形成,

外层由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和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绝缘性组合物(c)来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优异的压敏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中(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压敏传感器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b)为压敏传感器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压敏传感器由于外压而发生了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为说明在实施例中评价压敏传感器中的电极线与中空绝缘体的粘接性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的试验方法的概略图。

图4为将压敏传感器的末端用模塑树脂密封时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0:压敏传感器,11:导体,12:导电性被覆,13:电极线,14:中空绝缘体,15:中空部,16:外层,20:圆棒,30:模塑成型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压敏传感器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图1中(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压敏传感器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b)为压敏传感器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压敏传感器由于外压而发生了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意味着包含在“~”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压敏传感器的概略构成〕

如图1(a)和(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敏传感器10是长条的电缆状物,具备如下而构成,即所述压敏传感器10具备:长条状的中空绝缘体14,其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中空部15,且能够弹性变形;在导体11的外周设置有导电性被覆12的多根电极线13,所述多根电极线13沿中空部15的内周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设置,并且以随着中空绝缘体14的弹性变形而弯曲时彼此接触的方式分开并相对配置;以及以被覆中空绝缘体14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外层16。

就中空绝缘体14而言,通过由后述的绝缘性组合物(a)形成并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中空部15而成为大致圆筒状,从而构成为在压敏传感器10受到外压时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

中空绝缘体14只要具有中空部15即可,其形状、厚度不受特别限定。中空部15只要是可以将多根电极线13以不相接触的方式收容的大小即可,可以根据电极线13的根数来适当变更。

在中空绝缘体14的中空部15的内周面,以保持于中空绝缘体14的方式配置有1对电极线13。1对电极线13在中空部15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相互分开并相对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1对电极线13沿中空部15的内周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螺旋状地卷绕,配置为在压敏传感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都相对。

如图1(b)所示,电极线13具备导体11,以及由后述的导电性组合物(b)形成的导电性被覆12。

作为导体11,除了通常所使用的金属线,例如铜线、软铜线、铜合金线以外,还可以使用铝线、金线、银线等。此外,为了提高耐热性,也可以使用对金属线的外周实施了锡、镍、银和金等金属镀敷的导体。进一步,还可以使用将金属线捻合而成的束绞导体。导体11的外径不受特别限定,根据电极线13所要求的电气特性进行适当变更为佳。

在导体11的外周设置有导电性被覆12。导电性被覆12由后述的导电性组合物(b)形成,在电极线13随着由外压引起的中空绝缘体14的变形而弯曲并电极线13彼此接触时,使其导通。导电性被覆12的厚度根据电极线13所要求的导电性、柔软性进行适当变更为佳。

在中空绝缘体14的外周设置有外层16。外层16由后述的绝缘性组合物(c)形成,被覆中空绝缘体14进行保护。外层16的厚度以在被覆中空绝缘体14进行保护的同时,可以维持柔软性那样的厚度为佳。

压敏传感器10例如构成如下:将从一个末端引出的2根电极线13介由电阻进行连接,并且将从另一末端引出的2根电极线13与供电部(图示略)连接,向电极线13供给电流。而且,如图1(b)所示,在对压敏传感器10未施加外压的状态下,由供电部供给至一方电极线13的电流经由电阻而流向另一方的电极线13。与此相对,如图2所示,如果对压敏传感器10施加外压,则施加了外压的位置处的中空绝缘体14发生弹性变形,并且随着其变形,处于中空部15中的电极线13弯曲,使得电极线13彼此接触,从其接触部分也开始流通电流。由此,电阻值变动,如果是在供电部以固定的电压供给电流的情况下,则电流值会发生变化。而且,通过检测该电流值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出对压敏传感器10施加了外压。

〔各构件的形成材料〕

接着,对于构成上述压敏传感器10的中空绝缘体14、电极线13的导电性被覆12以及外层16的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中空绝缘体的形成材料)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省略中空绝缘体14的交联处理,代替需要交联处理的橡胶组合物而使用不需要交联处理的弹性体组合物来形成中空绝缘体14。作为该弹性体组合物,从机械特性、耐热性、柔软性以及从弹性变形的恢复性(耐压缩性)的观点出发,使用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以下,也简称为(a1)成分)是具有作为硬链段的含苯乙烯系单体(例如聚苯乙烯)的聚合物嵌段、以及作为软链段的含烯烃的聚合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具体而言,可以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对它们进行了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在分子链中的不饱和键越少,则耐热性越高,因此从提高中空绝缘体14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通过氢化而在分子链中不含双键的化合物,具体而言,优选为sebs、seps和seeps等。

关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从提高压敏传感器10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性(高温工作性)的观点出发,以中空绝缘体14即使在高温环境下反复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复原至原来的形状为佳,优选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为30%以下。如果压缩永久应变变大,则中空绝缘体14反复承受变形时不复原而成为电极线13彼此保持接触的状态,有压敏传感器10不正常工作的担忧,但通过使70℃时的压缩永久应设为30%以下,能够将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维持得高。另外,这里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是按照jisk6262测定得到的。

另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苯乙烯含量、分子量不受特别限定。

此外,绝缘性组合物(a)除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以外,还可以包含橡胶成分、结晶性树脂等。

此外,绝缘性组合物(a)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加工助剂、油、阻燃剂、阻燃助剂、交联助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铜抑制剂、润滑剂、填充剂、增容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其它添加物。

(导电性被覆的形成材料)

对于导电性被覆12,为了使得压敏传感器10长期地发挥作用,要求即使反复进行使中空绝缘体14变形并复原至原本的状态这样的过程,也不从中空绝缘体14剥落那样的粘接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获得所期望的粘接性,导电性被覆12优选使用与中空绝缘体14同样的弹性体成分来形成并且为了赋予规定的导电性而配合有导电性赋予剂。即,导电性被覆12优选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和导电性赋予剂(b2)的导电性组合物(b)来形成。

作为形成导电性被覆12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以下,也简称为(b1)成分),可以使用与形成中空绝缘体14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同样的物质。

导电性赋予剂(b2)是对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赋予导电性的物质。作为导电性赋予剂(b2),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炭黑。作为炭黑,可以使用炉黑、科琴黑、乙炔黑、槽法炭黑、热裂炭黑、灯黑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在炭黑中,优选为科琴黑。如果利用科琴黑,则会能够以少的配合量获得优异的导电性,因此可以减少在导电性被覆12中的配合量而将柔软性维持得高。另外,粒径不受特别限定。

关于导电性赋予剂(b2)的配合量,根据导电性被覆12所要求的导电性进行适当变更为佳,相对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100质量份。通过设为10质量份以上,从而导电性被覆12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导电性。通过设为100质量份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因导电性赋予剂(b2)的配合而导致导电性组合物(b)变硬,能够将导电性组合物(b)的加工性以及导电性被覆12的柔软性和耐摩耗性维持得高。

另外,导电性组合物(b)与绝缘性组合物(a)同样地,可以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以外的橡胶成分、结晶性树脂等,也可以包含上述其它的添加剂。

(外层的形成材料)

对于外层16,要求能够保护中空绝缘体14那样的机械特性、柔软性、以及与中空绝缘体14的高粘接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机械特性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使用热塑性聚氨酯(c1)(以下,也简称为(c1)成分)时,(c1)成分与形成中空绝缘体14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亲和性低,与中空绝缘体14之间无法获得充分的粘接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c1)成分中配合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酸改性聚合物(c2)(以下,也简称为(c2)成分)来提高粘接性。

热塑性聚氨酯(c1)是使二醇成分、二异氰酸酯成分和根据需要的链增长剂反应而获得,特别有助于外层16的机械特性、柔软性。作为(c1)成分,可以使用聚酯系聚氨酯(己二酸酯系、己内酯系和聚碳酸酯系等)和聚醚系聚氨酯。从耐湿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聚醚系聚氨酯。

作为构成热塑性聚氨酯(c1)的二醇成分,可以使用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环己二醇等脂环式二醇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构成热塑性聚氨酯(c1)的二异氰酸酯成分,可以使用例如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4-或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或脂环式二异氰酸酯、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氯亚苯基-2,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酸改性聚合物(c2)是聚合物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化合物,其提高外层16与中空绝缘体14的粘接性。

作为构成酸改性聚合物(c2)的聚合物,可以使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聚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烯-丁烯-己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等结晶性树脂;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二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和丙烯酸类橡胶等橡胶、以及聚烯烃系、苯乙烯系、聚酯系和聚酰胺系等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不饱和羧酸,可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和富马酸等,作为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有上述不饱和羧酸的金属盐、酰胺、酯、酐等,其中,优选为马来酸酐。

作为酸改性聚合物(c2),从减少外层16在高温下的压缩永久应变而将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维持得高的观点出发,在上述成分中,优选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为70%以下的成分。根据这样的(c2)成分,在与压缩永久应变比较小的热塑性聚氨酯(c1)混合来形成外层16时,可以使其压缩永久应变成为60%以下。另外,就外层16而言,其相对于压敏传感器10每单位长度的体积(所谓目付量(coatingweight))与中空绝缘体14相比小,因此外层16的压缩永久应变可以大于中空绝缘体14,但通过使压缩永久应变成为60%以下,能够将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维持得更高。另外,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结晶性、分子量等只要是使压缩永久应变成为70%以下那样的范围即可。

对于形成外层16的绝缘性组合物(c)而言,热塑性聚氨酯(c1)和酸改性聚合物(c2)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定,优选以合计100质量份含有(c1)成分30质量份~99质量份和(c2)成分1质量份~70质量份。通过使(c2)成分的配合量成为1质量份以上,从而能够确保与中空绝缘层的粘接性,另一方面,通过设为70质量份以下,从而能够将(c1)成分原本具有的机械特性、柔软性维持得高。从以高水平均衡地获得粘接性、机械特性和柔软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c1)成分为40质量份~95质量份,(c2)成分为5质量份~60质量份。

另外,绝缘性组合物(c)与绝缘性组合物(a)、导电性组合物(b)同样地,也可以包含上述其它的添加剂。

〔压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于压敏传感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在导体11的外周设置有导电性被覆12的电极线13。电极线13例如如下制作:将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和导电性赋予剂(b2)的导电性组合物(b)挤出至导体11的外周,形成导电性被覆12。

接着,将1根长条的隔离物(spacer)作为中心,在其周围使2根电极线13和4根长条的隔离物以电极线13彼此不相接触的方式分开来配置,使它们捻合来形成芯。在芯中,2根电极线13将会沿隔离物的长度方向螺旋状地相对配置。

接着,在芯的外周,挤出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从而形成被覆芯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体。此外,在绝缘体的外周,挤出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和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绝缘性组合物(c)来形成外层1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弹性体成分形成绝缘体和外层16,从而不需要交联处理。

然后,通过从绝缘体中拔出隔离物,从而形成沿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的中空绝缘体14。在中空绝缘体14中,2根电极线13沿中空部15的内周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螺旋状地卷绕,并且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分开并相对配置。

由此获得本实施方式的压敏传感器1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敏传感器10中,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来形成中空绝缘体14,并且由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和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绝缘性组合物(c)来形成外层16。通过在(c1)成分中配合(c2)成分来形成外层16,从而能够提高与包含(a1)成分的中空绝缘体14的粘接性。此外,如果利用(a1)成分,则无需实施交联处理,因此能够减少压敏传感器10的制造工序数而降低成本。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交联处理且能够获得中空绝缘体14与外层16的粘接性优异的压敏传感器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和导电性赋予剂(b2)的导电性组合物(b)来形成电极线13的导电性被覆12。即,由同样的弹性体成分形成导电性被覆12和中空绝缘体14。由此,能够提高中空绝缘体14与导电性被覆12的粘接性,即使在使压敏传感器10反复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极线13从中空绝缘体14剥离。由此,能够提高压敏传感器10的长期可靠性。

形成外层16的绝缘性组合物(c)优选以合计100质量份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30质量份~99质量份以及酸改性聚合物(c2)1质量份~70质量份。由此,能够在确保外层16与中空绝缘体14的粘接性的同时,将外层16中(c1)成分原本具有的机械特性和柔软性维持得高。

热塑性聚氨酯(c1)优选为聚醚系聚氨酯。由此,能够提高外层16的耐湿热性,并提高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

酸改性聚合物(c2)按照jisk6262得到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优选为70%以下。由此,通过使外层16的压缩永久应变成为60%以下,从而能够减小在高温环境下的压缩永久应变,能够提高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和长期可靠性。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按照jisk6262得到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优选为30%以下。由此,能够减小中空绝缘体14在高温环境下的压缩永久应变,提高压敏传感器10的高温工作性和长期可靠性。

在中空绝缘体14的中空部15中,多根电极线13优选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螺旋状地相对配置。通过使多根电极线13在压敏传感器10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螺旋状地卷绕,从而在压敏传感器10的长度方向的任一位置上都能够使电极线13彼此相对地配置。因此,即使在为了提高压敏传感器10的弯曲性而将电极线13的根数减少至2根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压敏传感器10的灵敏度。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2根电极线以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电极线的根数、其配置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电极线为4根,以它们彼此不接触的方式直线状地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中空绝缘体和外层分别挤出来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将电极线和隔离物捻合而成的芯的外周,同时挤出2层来形成。

[实施例]

接下来,基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如以下所述。

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使用了以下3种。

(a1-1)成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ronkasei株式会社制“ar-1050”,压缩永久应变(70℃×24h)12%)

(a1-2)成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ronkasei株式会社制“ar-ar-720”,压缩永久应变(70℃×24h)28%)

(a1-3)成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ronkasei株式会社制“ar-750”,压缩永久应变(70℃×24h)31%)

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使用了rikentechnos株式会社制“lvg9608n”(压缩永久应变(70℃×24h)15%)。

作为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和导电性赋予剂(b2)的导电性材料(b),使用了以下。

导电性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ronkasei株式会社制“ar-el2-d30b”,含有炭黑)

作为热塑性聚氨酯(c1),使用了醚系聚氨酯(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elastollan1180a,压缩永久应变(70℃×24h)45%)。

作为酸改性聚合物(c2),使用了以下。

(c2-1)成分:马来酸酐共聚乙烯丙烯酸乙酯(阿科玛株式会社制“bondinelx4110”,压缩永久应变(70℃×24h)48%)

(c2-2)成分:马来酸酐改性sebs(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tuftech1041”,压缩永久应变(70℃×24h)70%)

(c2-3)成分: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modicapa515”,压缩永久应变(70℃×24h)81%)

<压敏传感器的制作>

首先,制作出电极线。具体而言,在由7根铜裸线构成的外径0.127mm的捻合导体的外周以使电线外径成为0.8mm的方式挤出导电性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制作电极线。接着,将1根相同外径的隔离物用电线作为中心,在其周围使2根电极线和4根相同外径的隔离物用电线以在电极线间沿周向夹入2根隔离物用电线的方式配置并进行捻合,从而制作芯。然后,将表1所示组成的中空绝缘体所使用的绝缘性组合物(a)和外层所使用的绝缘性组合物(c)同时挤出至芯的外周,以中空绝缘体的外径成为4mm、外层的厚度成为0.3mm的方式分别挤出成型。然后,拔出隔离物用电线,制作压敏传感器。

如下述表1所示,在实施例1~11和比较例1、2中,除了适当变更中空绝缘体的形成材料或外层的形成材料以外,同样地操作,制作压敏传感器。

[表1]

<评价方法>

按照以下方法评价所制作的压敏传感器。

(中空绝缘体与电极线的粘接性)

关于中空绝缘体与电极线的粘接性,如图3所示,与压敏传感器10成直角地配置直径4mm的不锈钢制圆棒20,从使压敏传感器10与圆棒20接触的状态进行将压敏传感器10反复压缩的试验,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使行程长度为2mm,频率为1hz,压缩次数为1万次而进行反复压缩,试验后,拆开压敏传感器10,观察在压缩部中电极线是否从中空绝缘体剥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未剥离,则判断为合格而表述为〇,如果剥离则判断为不合格而表述为×。

(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

关于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制作图4所示的样品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利用uv固化树脂将压敏传感器10的一个末端的中空部密封,将聚酰胺树脂(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reny1002f”,玻璃纤维:30质量%)注射成型而形成了模塑成型体30。模塑成型体30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20mm,压敏传感器10的插入长度为15mm。在本实施例中,模型加工后,如果外观良好,则判断为合格而表述为〇,如果聚酰胺树脂流入中空绝缘体与外层之间而产生外观不良,则判断为不合格而表述为×。

(外层的压缩永久应变)

采用与压敏传感器的外层相同的组合物另行制作片材样品,对于该片材样品,测定按照jisk6262的压缩永久应变。在本实施例中,使试验温度为70℃,试验时间为24小时。压缩永久应变的数值越低,则表示越可以复原至原来的形状。

(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

如图3所示,与压敏传感器10成直角地配置直径4mm的不锈钢制圆棒20,从压敏传感器10与圆棒20接触的状态开始压缩2mm,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在90℃的恒温槽中放置24小时。经过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圆棒20从压敏传感器10上除去,使用电阻计测定电极线间有无导通。将未导通的情况设为合格,将电极线彼此接触,发生了导通的情况设为不合格。在不合格的情况下,将试验温度每次降低10℃而实施多次试验,直至合格为止。该合格温度越高,则表示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越优异。

<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11中,确认到在未实施交联处理的情况下,在中空绝缘体与外层之间获得了高粘接性。此外,确认到由于导电性被覆和中空绝缘体都由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因此获得了高粘接性。

根据实施例1~3,确认到中空绝缘体所包含的弹性体成分的压缩永久应变越小,则越能够提高压敏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

根据实施例1、4、5,确认到外层所包含的酸改性聚合物(c2)的压缩永久应变越小,则越能够减小外层的压缩永久应变,进而能够提高压敏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

根据实施例4、6、7,确认到外层所包含的酸改性聚合物(c2)的配合量越少,热塑性聚氨酯(c1)的比率越高,则越能够减小外层的压缩永久应变,进而能够提高压敏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压缩性。作为(c2)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与(c1)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以1质量份~40质量份为佳,但从维持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的同时,提高压敏传感器的耐压缩性的观点出发,确认到以1质量份~10质量份为佳。

如实施例8~11所示,也可以提高酸改性聚合物(c2)相对于热塑性聚氨酯(c1)的比率。根据实施例8、9,确认到在使用(c2-1)作为酸改性聚合物的情况下,即使使其配合量相对于与(c1)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为40质量份~60质量份,也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同等的评价结果。根据实施例10、11,确认到在使用(c2-2)作为酸改性聚合物的情况下,即使使其配合量相对于与(c1)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为40质量份~60质量份,也能够在维持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的同时,获得压敏传感器的耐压缩性。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确认到由于不是由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而是由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来形成中空绝缘体,因此不仅得不到与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的外层的粘接性,而且在与电极线之间也得不到充分的粘接性。

此外,在比较例2中,确认到由于在外层未配合酸改性聚合物(c2),因此在与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中空绝缘体之间得不到充分的粘接性。

如以上那样,在压敏传感器中,通过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来形成中空绝缘体,并且由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和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绝缘性组合物(c)来形成外层,从而能够在中空绝缘体与外层之间获得所期望的粘接性。此外,通过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b1)的绝缘性组合物(b)来形成电极线的导电性被覆,从而能够在中空绝缘体与电极线之间获得所期望的粘接性。此外,由于(a1)成分不需要实施交联处理,因此在压敏传感器的制造中可以省略交联处理而减少工序数。由此,根据本发明,不需要交联处理,且能够获得中空绝缘体与外层的粘接性和长期可靠性优异的压敏传感器。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以下,附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附记1>

一种压敏传感器,其具备:

长条状的中空绝缘体,其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中空部,且能够弹性变形;

多根电极线,其沿上述中空部的内周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设置,并且以随着上述中空绝缘体的弹性变形而弯曲时彼此接触的方式分开并相对配置,所述多根电极线在导体的外周设置有导电性被覆;以及

以被覆上述中空绝缘体的外周的方式形成的外层,

上述中空绝缘体由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绝缘性组合物(a)来形成,

上述外层由包含热塑性聚氨酯(c1)和经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的酸改性聚合物(c2)的绝缘性组合物(c)来形成。

<附记2>

根据附记1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形成上述外层的上述绝缘性组合物(c)以合计100质量份含有上述热塑性聚氨酯(c1)3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以及上述酸改性聚合物(c2)1质量份以上70质量份以下。

<附记3>

根据附记2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形成上述外层的上述绝缘性组合物(c)以合计100质量份含有上述热塑性聚氨酯(c1)40质量份以上95质量份以下、以及上述酸改性聚合物(c2)5质量份以上60质量份以下。

<附记4>

根据附记1~3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热塑性聚氨酯(c1)为聚醚系聚氨酯。

<附记5>

根据附记1~4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酸改性聚合物(c2)按照jisk6262得到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为70%以下。

<附记6>

根据附记1~5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外层按照jisk6262得到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为60%以下。

<附记7>

根据附记1~6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按照jisk6262得到的70℃时的压缩永久应变为30%以下。

<附记8>

根据附记1~7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分子链中不含双键。

<附记9>

根据附记8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上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1个。

<附记10>

根据附记1~9的压敏传感器,优选:

多根电极线在中空部内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螺旋状地相对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