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2219发布日期:2018-06-16 00:3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的物性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因此热熔胶热稳定性是热熔胶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普遍采用的热熔胶黏剂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长时间高温加热后,部分胶样测试过程中会出现凝胶、结皮、碳化等情况,若不进行过滤处理,稀稠度、软化点测试会出现非常大的测试误差,从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测试过程主要是观察,无法将测试结果量化,例如无法量化高温加热后沉淀物的量,较难准确观察热熔胶高温加热后胶液内部的变化,因此无法准确地测量热熔胶的稳定性。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研发一种准确,可以将测试结果量化的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了稀稠度、软化点测试误差的问题,并可对沉淀物进行量化测试,可有效准确测试出热熔胶的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稀稠度、软化点测试误差,精度高,可以将测试结果量化的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滤网,排除了沉淀物的影响,有效减小测试结果的误差,将测试结果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待测试的3-30g热熔胶;

2)加热观察:将热熔胶加热至熔融,观察热熔胶的色泽和外观的变化;

3)过滤:在熔融条件下,将热熔胶置于热稳定性测试装置中过滤,所述热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包括滤网;冷却后称量滤网上的热熔胶,即为热熔胶中碳化物的重量;

4)测试:将过滤后的热熔胶冷却,再进行软化点测试和稀稠度测试。

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观察的具体操作是:将热熔胶置于玻璃容器中在160-200℃下持续加热22-26h至熔融,观察热熔胶表面的结皮、颜色变深和碳化现象。

更具体的,步骤2)中加热观察的具体操作是:(1)称量15g热熔胶样品;(2)准备高度为2cm、直径为4cm的圆柱形玻璃容器;(3)将胶样放于玻璃容器内,并将其置于180℃烘箱,加热持续观察;(4)在24h后,于高温熔融条件下观察,热熔胶表面是否出现明显的结皮、颜色变深以及碳化现象。

优选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滤网为不锈钢滤网,滤网的目数为80-120目。更优选的,滤网为可更换的不锈钢滤网,滤网的目数为100目。

优选的,步骤4)中软化点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4-5g过滤后的热熔胶加热熔融,用其填平铜环中空部分,再置于常温下冷却2-3h;

2)冷却后,在铜环的胶体中间放置一颗直径为9.525mm,重3.5±0.05g的钢珠;

3)将放置好钢珠的铜环放在软化点测量装置架上,在软化点测量装置的中心孔放入45cm长的温度计,再将软化点测量装置放于装有甘油的玻璃杯内;

4)将玻璃杯放置于稳定升温的加热炉上,随着温度升高,热熔胶会逐渐软化,钢珠穿过热熔胶体落下,接触到地板时的温度,即为热熔胶的软化点。

优选的,步骤4)中,加热炉的升温速率为4.5-5.5℃/min。

具体的,稀稠度测试的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采用博力稀稠度专用测量设备的CAP2000+型号,测量单位为厘泊cp。

(1)探针设定,对于低于30000cps以下的稀稠度,均采用4号探针;

(2)温度设定,直接利用数字键输入所需要测试的温度点,如150℃;

(3)转速设定,直接利用数字键输入所需要测试的转速,如50转;

(4)在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后,将要测试胶样放入中心加热IC上(胶量适量),不过多溢出旋转探针即可;

(5)将所要测试胶样放置好后,用升降杆将探针压下,等待温度稳定在所需测试温度时,按下启动键;

(6)待探针旋转停止后,于液晶屏幕上读取热熔胶样的实际稀稠度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装置,所述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可更换的滤网。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目数为80-120目。更优选的,滤网为可更换的不锈钢滤网,滤网的目数为100目。不锈钢滤网可以放置使用过程造成生锈的现象,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定时更换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不锈钢滤网。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当热熔胶碳化后会产生不熔融絮状物或者碳化颗粒,而这些碳化颗粒粒径较小,采用80-120目的滤网过滤,能有效地将这些碳化物分离,可以准确称量产生的碳化物重量,也不会影响到后续的稀稠度结果测试,从而造成误差。而当采用目数小于80目的滤网过滤时,不能很好的分离碳化物,一些颗粒较小的碳化物会进入热熔胶中,从而给后续的软化点和稀稠度测试,带来较大的误差;当采用目数大于120目的滤网过滤时,滤网的孔径较小,过滤较慢,此外,一些没有碳化的热熔胶也残留在滤网上,会对后续的软化点和稀稠度测试造成较大的误差。

本发明的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能将测试结果量化,例如,通过称量分离碳化物,将碳化物重量量化,也可进一步量化热熔胶经持续高温测试后,稀稠度、软化点相比未测试前的变化率,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测试稀稠度、软化点之前增加了过滤的步骤,排除了热熔胶中碳化物的影响,有效减小测试结果的误差;过滤过程可对热熔胶中的碳化物进行分离,收集称量后可准确得到碳化物的量,方便量化比较热熔胶的热稳定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因不同人观察而带来的主观误差,将测试结果可量化,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示意图中的各符号意义如下:1-主体框架,2-滤网,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支架3,支架上设置有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可更换的目数为100目的不锈钢材质的滤网2。

实施例2

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待测试的10g热熔胶;

2)加热观察:将热熔胶置于玻璃容器中在160℃下持续加热26h至熔融,观察热熔胶表面的结皮、颜色变深和碳化现象;

3)过滤:在熔融条件下,将热熔胶置于热稳定性测试装置中过滤,所述热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包括目数为100目的可更换的滤网;冷却后称量滤网上的热熔胶,即为热熔胶中碳化物的重量,过滤后碳化物重量为0.32克;

4)测试:将过滤后的热熔胶冷却,再进行软化点测试和稀稠度测试。

其中,软化点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4g过滤后的热熔胶加热熔融,用其填平铜环中空部分,再置于常温下冷却2h;

2)冷却后,在铜环的胶体中间放置一颗直径为9.525mm,重3.5±0.05g的钢珠;

3)将放置好钢珠的铜环放在软化点测量装置架上,在软化点测量装置的中心孔放入45cm长的温度计,再将软化点测量装置放于装有甘油的玻璃杯内;

4)将玻璃杯放置于以4.5℃/min的升温速率稳定升温的加热炉上,随着温度升高,热熔胶会逐渐软化,钢珠穿过热熔胶体落下,接触到地板时的温度,即为热熔胶的软化点。

其中,稀稠度测试的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采用博力稀稠度专用测量设备的CAP2000+型号,测量单位为厘泊cp。

(1)探针设定,对于低于30000cps以下的稀稠度,均采用4号探针;

(2)温度设定,直接利用数字键输入所需要测试的温度点,如150℃;

(3)转速设定,直接利用数字键输入所需要测试的转速,如50转;

(4)在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后,将要测试胶样放入中心加热IC上(胶量适量),不过多溢出旋转探针即可;

(5)将所要测试胶样放置好后,用升降杆将探针压下,等待温度稳定在所需测试温度时,按下启动键;

(6)待探针旋转停止后,于液晶屏幕上读取热熔胶样的实际稀稠度数据。

实施例3

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待测试的15g热熔胶;

2)加热观察:将热熔胶置于玻璃容器中在180℃下持续加热24h至熔融,观察热熔胶表面的结皮、颜色变深和碳化现象;

3)过滤:在熔融条件下,将热熔胶置于热稳定性测试装置中过滤,所述热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包括目数为100目的可更换的滤网;冷却后称量滤网上的热熔胶,即为热熔胶中碳化物的重量,过滤后碳化物重量为0.51克;

4)测试:将过滤后的热熔胶冷却,再进行软化点测试和稀稠度测试。

其中,软化点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5g过滤后的热熔胶加热熔融,用其填平铜环中空部分,再置于常温下冷却3h;

2)冷却后,在铜环的胶体中间放置一颗直径为9.525mm,重3.5±0.05g的钢珠;

3)将放置好钢珠的铜环放在软化点测量装置架上,在软化点测量装置的中心孔放入45cm长的温度计,再将软化点测量装置放于装有甘油的玻璃杯内;

4)将玻璃杯放置于以5℃/min的升温速率稳定升温的加热炉上,随着温度升高,热熔胶会逐渐软化,钢珠穿过热熔胶体落下,接触到地板时的温度,即为热熔胶的软化点。

其中,稀稠度测试的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稀稠度测试方法相同。

实施例4

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待测试的18g热熔胶;

2)加热观察:将热熔胶置于玻璃容器中在200℃下持续加热22h至熔融,观察热熔胶表面的结皮、颜色变深和碳化现象;

3)过滤:在熔融条件下,将热熔胶置于热稳定性测试装置中过滤,所述热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包括目数为120目的可更换的滤网;冷却后称量滤网上的热熔胶,即为热熔胶中碳化物的重量,过滤后碳化物重量为0.55克;

4)测试:将过滤后的热熔胶冷却,再进行软化点测试和稀稠度测试。

其中,软化点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5g过滤后的热熔胶加热熔融,用其填平铜环中空部分,再置于常温下冷却2h;

2)冷却后,在铜环的胶体中间放置一颗直径为9.525mm,重3.5±0.05g的钢珠;

3)将放置好钢珠的铜环放在软化点测量装置架上,在软化点测量装置的中心孔放入45cm长的温度计,再将软化点测量装置放于装有甘油的玻璃杯内;

4)将玻璃杯放置于以5.5℃/min的升温速率稳定升温的加热炉上,随着温度升高,热熔胶会逐渐软化,钢珠穿过热熔胶体落下,接触到地板时的温度,即为热熔胶的软化点。

其中,稀稠度测试的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稀稠度测试方法相同。

对比例1

此例为热熔胶热稳定性的常规测试方法。

一种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待测试的10g热熔胶;

2)加热观察:将热熔胶置于玻璃容器中在180℃下持续加热24h至熔融,观察热熔胶表面的结皮、颜色变深和碳化现象。

将实施例1-4与对比例1相比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可以将热熔胶热稳定性结果量化,测定出具体的数值,而对比例1中的方法,仅仅是通过主观观察热熔胶表面的变化,不能提供一个比较直观的测试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