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带电操作放电保护球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7735发布日期:2019-07-10 10:4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带电操作放电保护球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带电操作放电保护球隙,属于放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放电保护球隙是一对直径相同的球形电极,可在各种高压试验时用于高压测量及保护被试物品。然而对放电保护球隙的研究都比较简单,没有考虑到多方面的安全性,方便性等。

(1)调节不方便,也不精确;

(2)由于试验设备和条件的限制,结构单一、设备重量过重等问题;

(3)在产品带电试验时,不能及时调整电极距离,需要放电结束后才能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带电操作的放电保护球隙。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对应设置的绝缘支座(2);

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动电极(3),另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静电极(4),所述动电极(3)由气缸(5)驱动;

还设置有检测动电极(3)、静电极(4)位置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限位装置。

所述底座(1)为铝合金底座。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气缸推动保护球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极大避免了人为触电的情况,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通过接通气源,用气缸推动动电极可以更为精确地保证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测量和保护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实现一物多用。

本发明采用气缸推动保护球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绝缘支座、3为动电极、4为静电极、5为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对应设置的绝缘支座2;

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动电极3,另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静电极4,所述动电极3由气缸5驱动;

还设置有检测动电极3、静电极4位置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限位装置。

所述底座1为铝合金底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接通气源后,经过气缸5推动动电极3往静电极4方向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经过红外线限位装置,气缸5停止运动,此时动电极3和静电极4之间保证有效距离,形成保护。当改变试品电压时,可以通过改变气缸5行程来改变动电极3与静电极4之间的有效距离,达到不同电压下保护试品及升压装置的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带电操作放电保护球隙。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对应设置的绝缘支座(2);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动电极(3),另一侧的绝缘支座(2)上设置有静电极(4),所述动电极(3)由气缸(5)驱动;还设置有检测动电极(3)、静电极(4)位置的检测装置。本发明采用气缸推动保护球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极大避免了人为触电的情况,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通过接通气源,用气缸推动动电极可以更为精确地保证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测量和保护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实现一物多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旗;张生林;胡学龙;张礼刚;王伟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启源雷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31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