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找正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878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找正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钳工操作技术领域,涉及打表找正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激光找正仪的出现,给找正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但是它也受空间,温度,湿度,粉尘,和震动的因素影响而产生误差。高科技也意味着高风险,当电脑出现故障时无法知道误差的大小和原因。同时让钳工工作者的找正思维和能力降低,从而缺乏锻炼,不利于培养钳工技能。而钳工技能考试又是传统打表找正。然而传统的找正方法是磁力表座打表法,也有很多不足例如:⑴跨度小:磁力表座的连杆长度有限不能满足大跨度的机泵的找正要求。⑵挠度大:磁力表座的连杆连接强度不足,造成盘车位置发生变化时由于自身重量而表值失真。⑶大跨度找正时一般采用拆卸联轴器单边连接,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时间的缺陷,还造成了盘车不同步振动,轴向、径向表经常脱表表值不准确,造成找正精度不高的缺陷。⑷而专用找正工具的使用又限制了它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上方法找正器具方法都有很大的的缺点,无法在工作中对机泵设备的同心度找正。在缺乏准确,稳定,高效,适用性强的情况下,过于依赖激光找正仪找正。限制了钳工找正技术的发挥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种找正器具和激光找正仪互为备用。主要原因就是普通找正卡具的跨度小,挠度大,适应性差,无法在各种机泵找正中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找正卡具,包括:

第一固定架,竖直固定在泵侧的连轴器上,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径向表滑座,所述径向表滑座连接一水平的径向表滑杆;

一基准端滑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且位于所述径向表滑座的上方;

一重锤式盘车限位器,安装在所述基准端滑座上;

第二固定架,竖直固定在电机侧的连轴器上,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调整端滑座、轴向表滑座,所述轴向表滑座位于调整端滑座上方;

一轴向百分表,固定在所述轴向表滑座上;

一横杆,一端安装在所述基准端滑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调整端滑座上,在横杆上设有一轴向表滑块、一径向表滑块,所述轴向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所述轴向表滑块,径向表滑块位于基准端滑座与调整端滑座的中间;

一径向百分表,设置在径向表滑杆的端部,径向百分表的测量头指向并接触所述径向表滑块。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一基准端底座和一第一立柱,所述基准端底座固定在泵侧的连轴器上,所述第一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准端底座上。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表滑座、基准端滑座均设置在第一立柱上,所述基准端滑座根据泵侧联轴器尺寸的不同可选择的沿着第一立柱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一调整端底座和一第二立柱,所述调整端底座固定在电机侧的连轴器上,所述第二立柱竖直固定在所述调整端底座上。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表滑座、调整端滑座均设置在第二立柱上,所述调整端滑座根据电机侧联轴器尺寸的不同可选择的沿着第二立柱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百分表、径向百分表垂直设置。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端滑座向下凸设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横杆的一端环卡连接,所述卡扣部作为横杆的第一支撑点,所述横杆以第一支撑点为圆心,上下做微量转动。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端滑座向上凸设一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作为横杆的第二支撑点,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以第一支撑点为死点在调整端滑座上微量滑动。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表滑座上连接径向百分表滑杆,所述径向百分表通过径向百分表滑杆连接到径向表滑座上,所述径向百分表滑杆与横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径向百分表滑杆、所述横杆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伸长和缩短。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端底座通过链条锁紧固定在泵侧的连轴器上。

所述的新型找正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端底座通过链条锁紧固定在电机侧的连轴器上。

本新型提供的新型找正卡具,不仅实现了打表找正的精度,还改变了高精度打表找正器具的为0的历史。既可以提高机泵的运转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较高昂的激光找正仪其低成本的应用,降低了成本。更主要的是提高了钳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找正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找正卡具各个部件间距标示图。

图3为新型找正卡具第二支撑点到电机前后地脚距离图。

图4为新型找正卡具链条安装锁紧示意图。

图5为新型找正卡具磁力表座安装主示图。

图6为新型找正卡具磁力表座安装左视图。

图7为新型找正卡具小距离安装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基准端底座;2.径向表滑座;3.基准端滑座;4.第一立柱;41.立柱;5.重锤式盘车限位器;6.横杆;7.径向表滑块;8.轴向表滑块;9.第二立柱;10轴向表滑座;11.轴向百分表;12.调整端滑座;13.调整端底座;14.电机侧联轴器;15.径向百分表;16.径向百分表滑杆;17.泵侧联轴器;18.卡扣部;19.滑动部;20.电机;21.磁力表座;22.链条;23.锁紧螺母;24.锁紧螺丝;25.锁紧孔;26调心垫块;线段a、线段b、线段c、线段d、线段f。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找正卡具,包括:第一固定架,竖直固定在泵侧的连轴器上,第一固定架上设有径向表滑座2,径向表滑座2连接一水平的径向表滑杆16;第一固定架包括一基准端底座1和第一立柱4,第一立柱4固设在基准端底座1上,基准端底座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一顶丝穿过第一安装孔将基准端底座1固定在泵侧的连轴器上,第一立柱4通过螺丝竖直固定在基准端底座1上。径向表滑座2、基准端滑座3均设置在第一立柱4上,基准端滑座3根据泵侧联轴器17尺寸的不同可选择的沿着第一立柱4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参见图2,基准端底座还设有一紧固装置和开设在基准端底座上的锁紧孔25,该紧固装置包括一链条22和一锁紧螺母23、锁紧螺丝24,基准端底座1一端连接所述链条22,该链条22跨过基准端底座1并利用锁紧螺母23、锁紧螺丝24、锁紧孔25固定到基准端底座1的另一端,在链条22的末端设有调芯垫块,调芯垫块设置在锁紧螺母23与链条22的末端之间。图4所示,第一立柱4是由两个立柱41组成,两立柱41并列竖直固定在基准端底座上。

基准端滑座3,固定在第一固定架上,且位于径向表滑座2的上方;重锤式盘车限位器5,安装在基准端滑座3上;

第二固定架,竖直固定在电机侧的连轴器上,第二固定架上设有调整端滑座12、轴向表滑座10,轴向表滑座10位于调整端滑座12上方;第二固定架包括一调整端底座13和一第二立柱9,第二立柱9与第一立柱4结构相同,第二立柱9固设在调整端底座13上,调整端底座1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一顶丝穿过第二安装孔将调整端底座13固定在电机侧的连轴器上。调整端底座13的结构与基准端底座1相同,调整端底座13也设有与基准端底座1相同的紧固装置、锁紧孔25,紧固装置、锁紧孔25的紧固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轴向表滑座10、调整端滑座12均设置在第二立柱9上,调整端滑座12向上凸设一滑动部19,滑动部19作为横杆6的第二支撑点,横杆6的另一端与卡扣部18环卡连接,横杆6以第一支撑点为死点在调整端滑座12上微量滑动(滑动量为轴向表表值),卡扣部18为设有月牙型尖脚,尖脚竖直向下设置在基准端滑座3上,横杆6的另一端设置环槽,环槽卡设在尖脚上,通过弹簧将基准端滑座3与横杆6压紧,弹簧设置在横杆6环槽与尖脚连接处。盘车时,滑动部带动横杆6相对于卡扣部18上下错位,错位量可通过径向百分表15测得,调整端滑座12根据电机侧联轴器14尺寸的不同可选择的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准端底座1、调整端底座13均为磁力表座21,吸附在联轴器上。轴向百分表11,固定在轴向表滑座10上;

横杆6一端安装在基准端滑座3上,另一端安装在调整端滑座12上,在横杆6上设有一轴向表滑块8、一径向表滑块7,轴向百分表11的测量头接触轴向表滑块8,径向表滑块7位于基准端滑座3与调整端滑座12的中间;基准端滑座3向下凸设一卡扣部18,卡扣部18与横杆6的一端环卡连接,卡扣部作为横杆6的第一支撑点,横杆6以第一支撑点为圆心,上下做微量转动。

径向百分表15,设置在径向表滑杆的端部且与轴向百分表11垂直设置,径向百分表15的测量头指向并接触径向表滑块7。

轴向表滑座10上连接径向百分表滑杆16,径向百分表15通过径向百分表滑杆16连接到轴向表滑座10上,径向百分表滑杆16与横杆6平行设置,径向百分表滑杆16、横杆6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伸长和缩短。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二表找正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采用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二表找正法”时应注意,在测量过程中,使百分表首先位于上方垂直的位置0°把百分表指针调至零位,为使测量有一定范围,一般让表处于量程的一半位置。然后将两半联轴器顺次转到90°、180°、270°三个位置上,分别测出a2、s2;a3、s3;a4、s4。将测得数值记在记录图中。当两半联轴器重新转到0°位置时,百分表的读数应该归零。否则应检查其原因,轴是否有窜动,百分表是否牢固,并予消除,然后再继续测量,直到所测得的数值正确为止。在偏移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测得数据应该符合下列条件:a1﹢a3﹦a2+a4;s1+s3=s2+s4。其中a为径向表读数,s为轴向表读数。最后,比较对称点上的两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值如a1和a3;s1和s3,如果对称点的数值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调整。调整时通常采用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找正联轴器时,一般可能遇到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s1=s3,a1=a3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中心线又同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时两半联轴器处于正确的位置。此处s1、s3和a1、a3表示在联轴器上方和下方两个位置上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第二种情况,s1=s3,a1≠a3,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两轴的中心线不同轴。这时两轴的中心线之间有径向位移,即两轴没有开口,只有径向位移。这时只调整两轴的径向即可。

第三种情况,s1≠s3,a1=a3,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不平行,两轴的中心线相交,其交点正好落在主动轴的半联轴器的中心点上。这时两轴的中心线有倾斜的角位移,也就是说两轴只有开口没有径向位移,只需调整开口即可。

第四种情况,s1≠s3,a1≠a3。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端面互相不平行,两轴的中心线的交点又不落在主动轴的半联轴器的中心点上。这时两轴的中心线既有径向位移又有角位移。即既有开口又有径向位移,这时两轴径向和轴向都需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找正卡具的计算原理:

1、径向百分表15打在第一支撑点与第二支撑点的中间。参见图2即线段a的长度与、线段b的长度相等。如遇到更大跨度,径向百分表滑杆长度增加,变形量也会适当增加,为了减少误差提高精度,将径向百分表滑杆缩短将表位置打在线段a的1/2处。

2、线段d为传统打表表值,代入公式计算需除以2。即(a3-a1)/2。(a1、a3盘车0°和180°径向百分表15的表值)。

现有的原公式为:

△前=(s3-s1)L1÷D﹢(a3-a1)÷2….(1)△后=(s3-s1)L2÷D﹢(a3-a1)÷2(2)

△前为在电机前地脚增减垫片的厚度和左右的移动量,△后为在电机后地脚增减垫片的厚度和左右的移动量。

3、线段c为线段d的一半。即改进后打表位置a3表值,此表值直接代入公式计算不除以2。如遇到更大跨度,将径向百分表滑杆缩短将表位置打在线段a的1/2处。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此时的a3值为线段c的一半,代入公式计算需要乘以2即(a3-a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公式为:

△前=(s3-s1)L1÷D﹢(a3–a1)…..(3)△后=(s3-s1)L2÷D﹢(a3-a1)(4)

L1为第二支撑点所在竖直线g与电机前地脚之间的距离,L2为第二支撑点所在竖直线g与电机后地脚之间的距离。D为第二支撑点到电机侧联轴器中轴线的距离(线段f的长度)的2倍,如图3所示。

4、线段f为轴向百分表位置的旋转半径值,计算时需乘以2变成直径值D。

5、s1、s3为盘车0°和180°轴向表11的表值。(s3-s1)计算与现有的计算方法相同。

6、上下两对线段c和d,为盘车180°时电机高于或低于泵的两种运动方向。以表值的正负为依据选取。

新型找正卡具在实际使用时的操作步骤:

步骤1,基准端底座1和第一立柱4构成第一固定架,调整端底座13和第二立柱9构成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安装在泵侧联轴器17上并用顶丝顶紧,第二固定架安装在电机侧联轴器14上并用顶丝顶紧,各自安装在左右两侧的泵和电机的联轴器上。

步骤2,将径向表滑块7和轴向表滑块8分别安装在横杆6上,基准端滑座3和调整端滑座12上有支脚和弹簧可在第一立柱4和第二立柱9上下滑动,并用螺丝拧紧。

步骤3,将横杆6、径向表滑块7、轴向表滑块8组件安装在基准端滑座3和调整端滑座12上,横杆6的左端有环槽卡在基准端滑座3的支脚上,分别被弹簧压紧在基准端滑座3和调整端滑座12上。此时横杆6只能以第一支撑点为圆心,微量上下转动,并以第一支撑点为死点在调整端滑座12上微量滑动。

步骤4,在测量第一支撑点、第二支撑点的中点将径向表滑块7调至中点并用顶丝顶紧。

步骤5,将径向百分表15安装在径向百分表滑杆16在一起安装在径向表滑座2上,并让径向百分表15的触头打在径向表滑块7的中点处,留有适当的预压量,拧紧螺丝并将径向百分表盘归零。

步骤6,再将轴向百分表11安装到轴向表滑座10上后共同安装在第二立柱9上。并让轴向百分表11的触头打在轴向表滑块8上,留有适当的预压量,拧紧螺丝并将轴向百分表盘归零。横杆6和径向百分表滑杆16均可以滑动伸长和缩短适应不同间距的找正。

本新型找正卡具设计了多种组合安装形式,为适应不同设备、不同尺寸环境的找正。如图4、5、6、7所示。图4所示本新型找正卡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联轴器轮毂的外径上,通过链条一端固定在基准端底座1或调整端底座13的勾销上,另一端通过锁紧螺丝24、锁紧螺母23、调心垫块26锁紧将基准端底座1或调整端底座13固定在轮毂上。然后在安装立柱和其它部件可参照图1。此种方法适用于联轴器尺寸较小的中小型设备的找正。图1的安装方法适用于尺寸适当的场合。如中小型离心泵的找正。

图5、图6所示是将立柱和底座拆开,将立柱安装在磁力表座21上。通过磁力表座21的磁力吸附在联轴器的轮毂上,在如图1所示安装其它部件。此种方法适用于联轴器尺寸较大空间较开阔的大型设备的找正。如活塞压缩机等。

图7所示底座和立柱安装方式不变,将径向表滑座2和基准端滑座3如图调向安装,将径向百分表15安装在径向百分表滑杆16上,在将滑杆16安装在径向表滑座2上,将径向百分表15的表头打在第二立柱的调整端底座平面上,留有适当的预压量,分别固定径向表滑座2、径向百分表滑杆16、径向百分表15。将基准端滑座3安装在合适高度固定,将轴向百分表11安装在轴向百分表滑座10上,将轴向百分表表头打在基准端滑座3的锁紧螺订的平面上,留有适当的预压量,将轴向百分表11、径向百分表15表盘归零。此安装形式的线段f为轴向百分表11位置的旋转半径值,计算时需乘以2变成直径值D,与图1方法相同。径向表值的计算方法与图1方法稍有不同。径向百分表由于没有横杆6的中间位置,而是直接打在电机联轴器上,所以(a3-a1)的值需要除以2即(a3-a1)/2.

计算公式为:

△前=(s3-s1)L1÷D﹢(a3-a1)÷2△后=(s3-s1)L2÷D﹢(a3-a1)÷2

此找正方法适用于单膜片连接的机组和离心泵。

以上几种安装形式增强了新型找正卡具的适用性,适用于工业生产大部分机泵轴找正工作,适用于大小尺寸,大小跨距,大小空间的找正。独特的双支撑结构,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找正表值的准确性。其误差在最大跨度内误差不大于0.03mm。而原有的磁力表座找正稍有跨度就有0.10mm以上的误差。增加了盘车限位器,提高了盘车位置的准确性。在小空间无法盘车到180°时,完全可以根据公式s1+s3=s2+s4,a1+a3=a2+a4.计算出s3和a3的值进行找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