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30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置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退火酸洗线的出口钢卷小车在自动卸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把卷取好的钢卷自动运送到鞍座上进行打包、称重等作业,然后自动运行到卷取机芯轴中心位置,等待下一卷的作业。通过对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实现小车自动移动到鞍座位置,芯轴中心位置的速度和启停控制,另在零位实现自动校零的控制。

传统应用在连续退火作业线出口钢卷小车自动定位装置主要有:编码器和接近开关。

使用编码器定位装置的缺点是普遍存在车轮和轨道打滑,编码器连接部位松动等定位不准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无法卸卷,甚至翻卷及撞击其他设备事故,引起停机或降速。

使用接近开关定位装置的缺点是由于现场工作环境恶劣,加上机械设备的碰撞和挤压,接近开关经常损坏,故障率较高。

鉴于现在使用的装置故障较高,定位不准原因,决定采用激光测距来代替编码器定位控制。通过安装的激光测距仪测量的钢卷小车相对位置,信号通过模拟量方式送给PLC系统S7-400的模拟量输入卡,在程序中重新定义芯轴中心位置及鞍座中心位置,从而实现钢卷小车位置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装置,能有效的连续性监测出口钢卷小车位置的装置,特别用于带钢连续退火作业线出口钢卷小车自动定位的装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模拟量输入模块,DC24电源,出口主PLC和操作台R-I/O,所述钢卷小车在通过操作台R-I/O时,所述激光测距仪对所述钢卷小车进行测量,所述测量后的数据输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与所述出口主PLC连接,所述出口主PLC用于处理模拟量输入模块中的测量数据,所述DC24电源用于给所述激光测距仪供电。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上述改善完美解决了钢卷小车定位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异常造成损失,提升作业现场安全性。

2.连续有效的测量、检测钢卷小车的位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气线路连接简单合理,整个装置系统工作运行可靠。实现钢卷小车实际位置的连续测量功能,从而实现小车位置的自动控制,降低以往的定位不准,故障率高问题,确保小车能够实现自动卸卷,减少降速及翻卷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钢卷小车位置的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模拟量输入模块,DC24电源,出口主PLC和操作台R-I/O,所述钢卷小车在通过操作台R-I/O时,所述激光测距仪对所述钢卷小车进行测量,所述测量后的数据输入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所述模拟量输入模块与所述出口主PLC连接,所述出口主PLC用于处理模拟量输入模块中的测量数据,所述DC24电源用于给所述激光测距仪供电。

使用时,

1.在出口操作台的远程I/O站点增加一块模拟量输入模块;

2.1个激光测距仪现场安装,和被测小车之间必须无阻碍物体,位置信号连接到新增加的模拟量输入模块;

3.通过DC24V电源给激光测距仪供电。

系统构成及程序的改善

1.因为激光测量出来的钢卷小车位置是绝对位置,编码器测量出来的数据是相对位置,根据小车自动控制的数据要求,通过程序换算成需要的数值。

2.为了确保小车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原有的编码器定位装置没有拆除,在人机界面上增加了选择的功能,操作人员可以自由的选择使用编码器定位或激光测距定位。

3.编码器定位和激光定位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小车控制的定位参数就不能使用同一套,另外单独给激光定位增加一套小车控制的参数,从而实现小车位置在两种不同装置下的精确控制,同时又能实时切换。

在硬件安装到位后,先观察了1周时间,将激光测量数据及编码器数据相比较,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偶尔发生一次数据异常,经现场观察及分析后得出,在卸钢卷时,小车上升高度较高,影响了激光测量点。重新定位安装后无异常。

在测量数据完全无异常后,进行程序变更,完全改变成激光测距控制,同时增加了自由切换功能,之后小车定位一直运行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上述改善完美解决了钢卷小车定位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异常降速损失,提升作业现场安全性。

2.连续有效的测量、检测钢卷小车的位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气线路连接简单合理,整个装置系统工作运行可靠。实现钢卷小车实际位置的连续测量功能,从而实现小车位置的自动控制,降低以往的定位不准,故障率高问题,确保小车能够实现自动卸卷,减少降速及翻卷的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但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