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127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性能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在受到相同作用力时,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发生弹性变形就越小;弹性模量越小,材料发生弹性变形就越大。弹性模量时,需要准确测量变形量。但在小变形时,精确的测量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精心的调整与繁琐的人工干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CCD传感器、双脚支架、支架机构、计算机、数据采集卡、光电转换器、加载装置、线光源和光源支架,支架机构包括定支架、加载支架、动支架和底座,底座上导轨设置有刻度线,支架机构与待测杆状物体相接,CCD传感器安装在双脚支架上,通过导线与光电转换器相连,光电转换器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相连,加载装置安装在加载支架上,加载装置作用在待测杆状物体有效长度的中间位置,加载装置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数据采集卡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相连,线光源安装在光源支架上,线光源与支架机构、待测杆状物体的相对位置固定,线光源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型化、自动化、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光源为平行光,与其它光源相比可避免向四周散射;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CD传感器 2、双脚支架 3、支架机构 4、计算机 5、数据采集卡

6、光电转换器 7、加载装置 8、线光源 9、光源支架 10、待测杆状物体

31、定支架 32、加载支架 33、动支架 3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CCD传感器的杆状物体弹性模量测量装置,包括CCD传感器1、双脚支架2、支架机构3、计算机4、数据采集卡5、光电转换器6、加载装置7、线光源8和光源支架9,所述支架机构3包括定支架31、加载支架32、动支架33和底座34。

底座34导轨上设置有刻度线,如图2所示。调节支架机构3中动支架33在导轨上的位置,调节定支架31与动支架33之间的相对距离,待测杆状物体10放置在定支架31上的凹槽与动支架33上的凹槽中。

线光源8安装在光源支架9上,通过计算机4控制光源的强弱,达到实验对光线强弱的要求。

CCD传感器1安装在双脚支架2上,通过导线与光电转换器6相连,光电转换器6通过导线与计算机4相连,本装置示例性画了两个CCD传感器1,根据需要可以放置N大于2个CCD传感器1,CCD传感器1把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器6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导线实时传输到计算机4,计算机4通过内置的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加载装置7安装在加载支架32上,加载装置7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卡5相连,通过调节加载支架32在导轨上的位置,调节加载力作用在待测杆状物体10上的位置,计算机4通过控制数据采集卡5来控制加载装置7不断改变施加在待测杆状物体10上加载力的大小,使待测杆状物体10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并把这些变形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卡5实时传输到计算机4,在计算机4中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得到待测杆状物体10的弹性模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如该装置中的计算机,也可采用工控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