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双重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88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双重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双重定位设备,属于消防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位技术很多,针对救火队员的定位问题,较早就有人提出,例如天津市天安兴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上师消防装备有限公司等等10多家单位进行攻关和研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装备过于理想化而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于紧急状态下的现场需要,概念上还有一定的缺陷,只是理想状态下使用的一些概念性的产品。由于火场现场各种复杂情况,声音嘈杂,火光,烟雾中被困人员由于受高温、烟气、断电等影响,很难感知自已所处位置,场外指挥人员,也无法摸清火场中人员的行踪状态,增大了救援难度和危险系数,同时,现有消防人员身上往往只有一套定位装置,如该定位装置出现故障无法定位时,增加了消防人员自身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最大程度上保证消防人员定位信息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防双重定位设备,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消防定位设备包括消防头盔、消防衣、锚点移动点定位装置和上位机;所述消防头盔上设有LED定位装置;所述LED定位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LED光源、摄像头、GPS头盔定位装置和头盔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智能控制器、头盔无线通讯装置和GPS头盔定位装置设置于隔热壳体内;所述隔热壳体设置于消防头盔的后脑位置;所述LED光源和摄像头光源设置于消防头盔的前端;所述LED光源安装于摄像头安装位置上方,并且所述摄像头的探出长度大于LED光源的探出长度;所述智能控制器的光源控制端与LED光源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摄像头控制端与摄像头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器的GSP控制端与GPS头盔定位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无线通讯控制端与头盔无线通讯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GPS头盔定位装置和头盔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上位机相连;所述锚点移动点定位装置包括加速度计、滤波器A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锚点装置和移动节点;所述加速度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AD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滤波器AD的信号输出端与移动节点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移动节点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移动节点和锚点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定位信息传输;所述锚点和移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头盔无线通讯装置进行无线传输。所述移动节点设置于消防衣上。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器与LED光源和摄像头控制连接线设置于消防头盔内表面;所述LED光源采用多个LED束式光源形式;所述多个LDE采用圆形排列或方形排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锚点装置采用GPS定位装置,并且所述锚点装置的个数范围为20至30个。

进一步地,所述锚点装置上设有报警装置、光电提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节点采用无线传感器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MCU RF CC430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节点的个数范围为20-30个。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计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个数与移动节点的个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计采用MMA7260型号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节点上设有无线通讯天线,所述移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上位机进行数据连接;所述移动节点上还设有人机交互接口和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防双重定位设备在消防员头盔上设置了第一套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定位消防员位置,同时,利用锚点移动点定位方式设置了第二套定位系统,通过锚点装置与移动节点的结合,大幅度提高消防定位装置的定位精确性性和稳定性。通过两套定位系统的配合能够采集消防员的三维位置信息,提高了消防员位置定位的准确性,加大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时,通过第一套定位系统和第二套定位系统的无线通讯以及跟上位机的通讯能够清楚的识别出消防员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一套定位系统设置在消防头盔上,第二套定位系统的移动节点设置于消防衣上,因此,一旦发现消防衣和消防头盔的定位信息不一致时,立刻能够辨别出持有该定位设备的消防员可能出现危险,导致消防头盔与消防衣不在同一位置,可立即指挥针对该消防员的救援,增大了消防员人身安全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防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用材料、仪器和方法,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仪器和方法,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防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防定位设备包括消防头盔、消防衣、锚点移动点定位装置和上位机;所述消防头盔上设有LED定位装置;所述LED定位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LED光源、摄像头、GPS头盔定位装置和头盔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智能控制器、头盔无线通讯装置和GPS头盔定位装置设置于隔热壳体内;所述隔热壳体设置于消防头盔的后脑位置;所述LED光源和摄像头光源设置于消防头盔的前端;所述LED光源安装于摄像头安装位置上方,并且所述摄像头的探出长度大于LED光源的探出长度;所述智能控制器的光源控制端与LED光源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摄像头控制端与摄像头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智能控制器的GSP控制端与GPS头盔定位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无线通讯控制端与头盔无线通讯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GPS头盔定位装置和头盔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上位机相连;所述锚点移动点定位装置包括加速度计、滤波器A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锚点装置和移动节点;所述加速度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AD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滤波器AD的信号输出端与移动节点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移动节点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移动节点和锚点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定位信息传输;所述锚点和移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头盔无线通讯装置进行无线传输。所述移动节点设置于消防衣上。其中,智能控制装置采用现有技术成熟的以智能芯片为核心的控制器,其内部相关参数等技术内容的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控制器的具体型号,智能芯片的具体类型和型号参考控制器使用说明书,智能芯片参数设计的相关书籍和材料进行自行设计。

所述智能控制器与LED光源和摄像头控制连接线设置于消防头盔内表面;所述LED光源采用多个LED束式光源形式;所述多个LDE采用圆形排列或方形排列方式。

其中,锚点装置采用GPS定位装置,本实施例中,锚点装置的个数范围为20-30个,具体优选为25个。在实际应用中,锚点装置安装于救援现场外部指定位置,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可根据救援现场具体情况具体设定,同时,锚点装置上设有报警装置、光电提示装置。

该消防定位装置中的移动节点采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感器节点采用MCU系列集成芯片中的MCU RF CC430芯片,并且移动节点的个数范围为20-30个,具体优选为25个。实际应用中,移动节点的数量可根据现场救援环境以及锚点装置的安装个数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加速度计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MMA7260型号传感器;并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个数与移动节点的个数相同。

此外,移动节点上设有无线通讯天线,移动节点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上位机进行数据连接;所述移动节点上还设有人机交互接口和电源,如图3所示。其中,人机交互接口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防定位装置与外设其他救援系统和设备进行硬件对接,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所述消防定位装置的兼容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防双重定位设备在消防员头盔上设置了第一套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定位消防员位置,同时,利用锚点移动点定位方式设置了第二套定位系统,通过锚点装置与移动节点的结合,大幅度提高消防定位装置的定位精确性性和稳定性。通过两套定位系统的配合能够采集消防员的三维位置信息,提高了消防员位置定位的准确性,加大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时,通过第一套定位系统和第二套定位系统的无线通讯以及跟上位机的通讯能够清楚的识别出消防员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一套定位系统设置在消防头盔上,第二套定位系统的移动节点设置于消防衣上,因此,一旦发现消防衣和消防头盔的定位信息不一致时,立刻能够辨别出持有该定位设备的消防员可能出现危险,导致消防头盔与消防衣不在同一位置,可立即指挥针对该消防员的救援,增大了消防员人身安全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体电路设计和搭接可通过各型号芯片使用说明书以及电路电子类教材、手册等材料进行具体设计而实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