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8783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矿产资源、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发,道路正在在修建中。在这些工程中例如矿山开采、地铁修建中巷道的开挖、隧道的贯通中都要应用到控制测量中的导线测量,从而确定施工的方位。

目前,矿山井下导线测量点绝大部分在巷道顶板位置,现有技术中,采用细绳悬挂垂球,将巷道顶板上的导线测量点投影到巷道底板上,再将全站仪放置于导线测量点在巷道底板上的投影点上从而进行对中,采用这种结构进行对中的缺点是:当巷道内无风时垂球摆动很小,导线测量点能够被准确的投影到巷道底板上,全站仪对中较为容易、简单,但是大多数矿井巷道内风较大,造成垂球摆动不稳定,导线测量点不能被准确的投影到巷道底板上,这样造成全站仪不容易对中,直接影响每一次对中的速度和精度,当巷道内风过大时,甚至导致无法进行全站仪对中,所以巷道中的风成为井下对中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有的用雨伞、用衣服或用木板的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完全阻挡风对垂球的影响,且操作不便,尤其是高度较高的巷道,直接影响对中速度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用挡风装置,其结构简单,采用螺纹连接将悬挂件与导线测量点上的连接件连接,通过激光灯将导线测量点投影到巷道底板上,且通过放置在巷道内风口处的挡风组件将巷道中的风进行阻挡,避免巷道中的风造成悬挂绳和激光灯摆动,这样确保全站仪对中准确,提高对中的速度以及对中的精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巷道顶板上的定位组件和设置在巷道内风口处的挡风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悬挂件和激光灯,所述激光灯通过悬挂绳设置在悬挂件下方,所述悬挂件与设置在导线测量点位置处的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悬挂绳和导线测量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内滑动设置有可从固定座内伸出的挡风板,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穿过开设在固定座上的滑槽与所述挡风板连接。

上述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板以及对称安装在第一挡风板两侧的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均通过铰接件与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

上述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下方安装有支腿。

上述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为圆柱结构。

上述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顶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上述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为铝合金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在巷道内风口处的挡风组件能够将巷道内穿过悬挂绳和激光灯的风进行阻挡,防止风造成悬挂绳和激光灯摆动,将导线测量点准确投影到巷道底板上,保证全站仪对中精确度以及对中速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悬挂件与导线测量点上的连接件螺纹连接,以及安装在悬挂件下方的激光灯,将巷道顶端顶板上的导线测量点投影到巷道底板上,全站仪固定在投影点上进行对中测量,提高了对中的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板可沿固定座伸出,这样可根据悬挂绳和激光灯悬挂高度相应调节挡风板的延伸高度,同时不使用时可将挡风板沿固定座伸入固定座内,方便携带,适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挡风板的数量为三块,且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均可通过铰接件展开与第一挡风板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增大了挡风面积,有效保证了悬挂绳和激光灯竖直设置在悬挂件下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采用螺纹连接将悬挂件与导线测量点上的连接件连接,通过激光灯将导线测量点投影到巷道底板上,且通过放置在巷道内风口处的挡风组件将巷道中的风进行阻挡,避免巷道中的风造成悬挂绳和激光灯摆动,这样确保全站仪对中准确,提高对中的速度以及对中的精确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腿; 2—固定座; 2-1—滑槽;

3—限位螺栓; 4-1—第一挡风板; 4-2—第二挡风板;

4-3—第三挡风板; 5—巷道; 6—导线测量点;

7—连接件; 8—悬挂件; 9—悬挂绳;

10—激光灯; 11—全站仪; 12—巷道顶板;

13—巷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对中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在巷道顶板12上的定位组件和设置在巷道5内风口处的挡风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悬挂件8和激光灯10,所述激光灯10通过悬挂绳9设置在悬挂件8下方,所述悬挂件8与设置在导线测量点6位置处的连接件7螺纹连接,所述悬挂绳9和导线测量点6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挡风组件包括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座2内滑动设置有可从固定座2内伸出的挡风板,所述固定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螺栓3,所述限位螺栓3穿过开设在固定座2上的滑槽2-1与所述挡风板连接。

具体实施时,将悬挂件8螺纹安装在导线测量点6位置处的连接件7上,由于悬挂绳9、激光灯10和导线测量点6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激光灯10在巷道底板13上的投影点为导线测量点6在巷道底板13上的投影点,再将全站仪11固定在投影点上进行对中,这样提高了对中效率和对中精确度,尤其对于巷道5的高度较高时,适用性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座2设置在巷道5的风口处,挡风板沿滑槽2-1伸出固定座2,并通过限位螺栓3进行固定,防止挡风板沿着滑槽2-1伸入固定座2,通过挡风板将巷道5风口处的风阻挡,防止巷道5内的风造成激光灯10摆动,从而造成激光灯10在巷道底板13上的投影点不能准确反映导线测量点6在巷道底板13上的投影,有效提高了全站仪11的对中精确度,无需现有技术中采用雨伞、衣服甚至木板进行阻挡的操作不便,阻挡效果不佳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板4-1以及对称安装在第一挡风板4-1两侧的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所述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均通过铰接件与第一挡风板4-1连接。

具体实施时,将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通过铰接件展开与第一挡风板4-1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一挡风板4-1、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处于巷道5风口处与风流动方向垂直,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一挡风板4-1、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大大增大了与风接触的面积,使穿过巷道5的风被有效的阻挡,提高了全站仪11的对中速度及对中精度,同时可根据巷道5内风速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展开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灯10通过悬挂绳9设置在悬挂件8下方,当导线测量点6位于巷道顶板12的侧面,即导线测量点6所在的位置不处于巷道5圆弧断面的顶部时,悬挂绳9可使激光灯10与巷道底板13垂直,确保激光灯10能够准确将导线测量点6投影到巷道底板1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2下方安装有支腿1。

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挂件8为圆柱结构,所述悬挂件8顶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7螺纹连接的螺纹孔,圆柱悬挂件加工制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为铝合金板,铝合金板减轻了整个辅助装置的重量,拆装轻便,使用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为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连接件7固定在巷道顶板12上确定的导线测量点6处,再将悬挂件8与连接件7螺纹连接,然后打开激光灯10,激光灯10在巷道底板13上具有投影,然后将固定座2放置在巷道5的风口处并靠近激光灯10在巷道底板13上的投影点,再将第一挡风板4-1沿着滑槽2-1伸出固定座,通过限位螺栓3固定,再将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沿着铰接件展开,使第一挡风板4-1、第二挡风板4-2和第三挡风板4-3处于同一平面且与风流动方向垂直,最后将全站仪11放置在激光灯10的投影点上,待悬挂绳9和激光灯10不摆动稳定后,采用全站仪11进行对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