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袜检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28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落袜检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袜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针织机械生产针织品时,由于单品与单号之间需要进行一次断线再启动程序,因此需要使用传感器对单品的完成进行判断,目前常用的传感器为圆环形结构,内设红外对射管,用螺丝顶在落袜管上,当管中间有物体滑过,对射管的红外线进行一次遮挡,形成一个脉冲信号,使得机械进入下一个单品的织造程序,这种传感器简单、方便,但由于针织品的原材料带有浮动的毛絮,使用一定的时间后,红外管被毛絮遮挡,造成错误判断,使得针织成为次品甚至废品,而且毛絮直接从红外管周边进入线路板,使线路板工作温度增加或者因短路而损坏。其圆环形结构,使得在安装时需先将落袜管拆除再穿插,同时,由于直接使用螺丝顶在落袜管上,由于对力度的难以把控,容易将落袜管顶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另外一种型式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由壳体、控制体、挡灰垫块和紧固体组成,其要点在于:

所述的壳体由“U”字形且对接面无面板的A壳与B壳对接形成,其中“U”形底部内表面为180度的圆弧形,A壳、B壳的内“U”面其圆弧的两端起至中部均布3至8个与内壁间设有穿插槽的挡灰接插舌,其中,圆弧两端的挡灰接插舌,在A壳、B壳合模后其顶部自A壳、B壳内壁起沿“U”形底部内表面的圆弧中心设有呈喇叭状通孔;“U”形顶部各设有一同心且小孔向内的阶梯通孔,其中,一端的阶梯通孔其外部方向的孔为圆柱形,另一端的阶梯通孔其外部方向的孔为六棱柱形;

所述的控制体设于壳体内,由电路板、传输线组成,其中,电路板设有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开关、指示灯,传输线一端连接于电路板,其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分别设于壳体的喇叭状通孔内且使两管相对布设;

所述的挡灰垫块,其设有穿舌通孔,挡灰垫块底部设有与壳体喇叭状通孔匹配的通孔,使挡灰垫块穿插至壳体的挡灰接插舌后,壳体的中空部位经挡灰垫块与外部连通,其中,穿插入穿插槽的三侧通孔壁厚度与壳体的穿插槽宽度匹配,另一侧通孔壁厚度根据壳体内表面圆弧半径与安装夹设的落袜管半径的差值进行调整,使其自然间隙为0至3毫米;

所述的紧固体,其穿设且卡设于壳体的阶梯通孔,使壳体经挡灰垫块卡设于机器的落袜管上。

上述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壳体,其设有外表面与中心相通的线孔、开关孔、指示灯孔。

上述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紧固体,其由带六角孔螺栓和配套的六角螺母组成。

上述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开关,其穿设于开关孔。

上述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指示灯,其穿设于指示灯孔。

上述的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传输线,其穿设于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U”型结构的设计,无需拆落袜管便可直接安装,挡灰垫块将壳体与落袜管进行连接,此设计不但防灰、增加了受力面积,而且可根据壳体内径尺寸与落袜管的外径尺寸差值进行更换调整,通用模式的设计使用户减少采购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清理、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灰垫块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灰垫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壳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A壳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A壳后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落袜管后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9中,1-壳体,11-A壳,12-B壳,13-穿插槽,14-挡灰接插舌,15- 喇叭状通孔,16-阶梯通孔,17-线孔,18-开关孔,19-指示灯孔,2-控制体,21- 电路板,211-红外发射管,212-红外接收管,213-开关,214-指示灯,22-传输线, 3-挡灰垫块,31-穿舌通孔,32-通孔,33-通孔壁,4-紧固体,41-螺栓,42-螺母, 5-落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落袜检测传感器,其由壳体1、控制体2、挡灰垫块3和紧固体4组成,其中:壳体1由“U”字形且对接面无面板的A壳11与B壳12对接形成,其中“U”形底部内表面为180度的圆弧形,A壳、B壳的内“U”面其圆弧的两端起至中部均布3个与内壁间设有穿插槽13的挡灰接插舌14,其中,圆弧两端的挡灰接插舌14,在A壳、B壳合模后其顶部自A壳、B壳内壁起沿“U”形底部内表面的圆弧中心设有呈喇叭状通孔15;“U”形顶部各设有一同心且小孔向内的阶梯通孔16,其中,一端的阶梯通孔其外部方向的孔为圆柱形,另一端的阶梯通孔其外部方向的孔为六棱柱形,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中心相通的线孔 17、开关孔18、指示灯孔19;控制体2设于壳体1内,由电路板21、传输线 22组成,其中,电路板21设有红外发射管211、红外接收管212、开关213、指示灯214,传输线22一端连接于电路板21,其红外发射管211、红外接收管 212分别设于壳体的喇叭状通孔15内且使两管相对布设;挡灰垫块3设有穿舌通孔31,挡灰垫块底部设有与壳体喇叭状通孔匹配的通孔32,使挡灰垫块穿插至壳体的挡灰接插舌后,壳体的中空部位经挡灰垫块与外部连通,其中,穿插入穿插槽的三侧通孔壁33厚度与壳体的穿插槽13宽度匹配,另一侧通孔壁厚度根据壳体内表面圆弧半径与安装夹设的落袜管半径的差值进行调整,使其自然间隙为0至3毫米;紧固体4由带六角孔螺栓41和配套的六角螺母42组成,其穿设且卡设于壳体的阶梯通孔16,使壳体经挡灰垫块卡设于机器的落袜管5 上。开关213穿设于开关孔18,指示灯214穿设于指示灯孔19,传输线22穿设于线孔17。

当透明的落袜管5有针织品滑过时,红外发射管211与红外接收管212间的红外线经过一次遮挡,形成一个脉冲信号,经电路板21处理后经传输线22输出至机械控制电路模块。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