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7614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的种植一般利用滴灌或喷灌给作物补水。不同作物的需水量不同,为了更准确地补水,需要对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土壤湿度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墙壁。由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较大,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内部的电子元件容易受潮,从而影响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潮、除湿的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

一种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主板、无线接收与发送器、防潮壳体、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板、无线接收与发送器设置在防潮壳体中,湿度传感器与无线接收与发送器无线电性连接,无线接收与发送器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进行双向信息传输,且控制主板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控制主板还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接收外界终端的信息或向外界终端发送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信息,所述防潮壳体包括下盒体和上盖体,下盒体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密封槽,上盖体的左侧和右侧设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凸起,下盒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个螺纹孔,上盖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个与下盒体相匹配的螺纹孔,以使下盒体和上盖体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潮壳体的后端设置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瓶,干燥瓶的开口设有内螺纹,下盒体的后端设有相匹配的外螺纹孔,以使下盒体和干燥瓶连通且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的内壁的外螺纹孔处设有隔离网,隔离网将外螺纹孔覆盖,以防止干燥剂进入下盒体,从而对控制主板造成损害。

优选的,下盒体的内部设有理线闸,以将下盒体内整理好的电线通过理线闸固定,所述理线闸包括下支撑板、上压板,所述下支撑板与下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上压板的一端与下支撑板枢接,上压板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卡合连接,下盒体内的电线固定在上压板和下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和下支撑板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或凹槽,且凸起和凹槽之间形成若干通孔,以使下盒体内的电线被压在上压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上盖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显示土壤实时湿度的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的湿度信息并将湿度信息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传输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接收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并将该湿度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采用特殊的密封结构,即本实用新型的下盒体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密封槽,上盖体的左侧和右侧设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凸起,上盒体和下盖体相配合,能够将外界湿润的环境与装置内部的空间隔开,水分不易进入装置的内部,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一较佳角度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另一较佳角度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10、控制主板20、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防潮壳体40、下盒体401、密封槽4011、螺纹孔4012、干燥瓶4013、隔离网4014、理线闸4015、下支撑板40151、上压板40152、上盖体402、显示屏4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图2和图3,温室大棚用土壤湿度检测装置10包括控制主板20、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防潮壳体40、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板20、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设置在防潮壳体40中,湿度传感器与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无线电性连接,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与控制主板20电性连接进行双向信息传输,且控制主板20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接收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控制主板20还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接收外界终端的信息或向外界终端发送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信息,所述防潮壳体40包括下盒体401和上盖体402,下盒体401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密封槽4011,上盖体402的左侧和右侧设有与密封槽4011相配合的凸起,下盒体4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个螺纹孔4012,上盖体40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个与下盒体401相匹配的螺纹孔4012,以使下盒体401和上盖体402密封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外界终端为手机。

下盒体401的密封槽4011与上盖体402的凸起相配合,上盖体402盖到下盒体401上时,二者的连接更为紧凑,从而防潮壳体40的密封性更好。同时水蒸气通过上盖体402和下盒体401之间的缝隙时,上盖体402的凸起能够起到拦截的作用,避免水蒸气直接进入防潮壳体40。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壳体40的后端设置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瓶4013,干燥瓶4013的开口设有内螺纹,下盒体401的后端设有相匹配的外螺纹孔,以使下盒体401和干燥瓶4013连通且可拆卸连接。

干燥瓶4013与下盒体401可拆卸连接,因此干燥瓶4013中的干燥剂可以定时更换,同时螺纹连接能够更好地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从下盒体401与干燥瓶4013之间的缝隙进入干燥瓶4013。

进一步的,所述下盒体401的内壁的外螺纹孔处设有隔离网4014,隔离网4014将内螺纹孔4012覆盖,以防止干燥剂进入下盒体401,从而对控制主板20造成损害。

下盒体401的内部的线路较多,比较杂乱,给后期的维护带来不便。因此,进一步的,下盒体401的内部设有理线闸4015,以将下盒体401内整理好的电线通过理线闸4015固定,所述理线闸4015包括下支撑板40151、上压板40152,所述下支撑板40151与下盒体4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压板40152的一端与下支撑板40151枢接,上压板40152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板40151卡合连接,下盒体401内的电线固定在上压板40152和下支撑板40151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40152和下支撑板40151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起或凹槽,且凸起和凹槽之间形成若干通孔,以使下盒体401内的电线被压在上压板40152和下支撑板40151之间的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40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显示土壤实时湿度的显示屏4021,显示屏4021与控制主板20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的湿度信息并通过无线接收与发送器30传输至控制主板20,控制主板20接收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息并将该湿度信息值传输至显示屏4021,显示屏4021接收控制主板的湿度信息并将该湿度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