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44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有关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研究,都是一些零散的工作。高温高压下岩石或岩体的导热性、应力应变特性、强度特性、孔隙裂隙渗流特性、裂缝起裂、扩展、延展等特性、声波、电磁效应特性、热破裂特性、超深地层构造及裂缝探测理论与技术、岩体断裂特性、岩体原始裂隙结构特征的作用与影响及其耦合作用特性、控制方程、数值分析等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刚刚开始,急待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

地热开采测试室地质研究中常规的研究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热、干热岩的描述、岩心的非均质性测定、岩心样品选择、裂缝定量分析、在线饱和度的测量、流动实验研究等方面。通过对岩石物性进行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岩石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地质分布;

对测试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深刻了解干热岩机理、监测流体分散与窜流特性、认识聚合物驱对提高波及面积影响,揭示地层伤害机理等。利用模拟地热开采技术可以得到岩心内部流体的饱和度沿程分布信息,有利于岩心的研究,利用地热开采技术更可直观的得到每个层内的流体饱和度分布信息,并可进一步研究层间窜流现象。

为了模拟自然条件下对地热、干热岩的研究,一般的需要模拟真实环境中地热、干热岩层所在的岩层压力与温度情况,因此需要对测试室的温度与压力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满足地热开采测试的方便性和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拟精度高、测试效果好、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壳体、样品室、样品室支架、加热棒、导轨和滑块;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封头;所述外壳呈圆柱筒状结构,外壳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外壳支架且该外壳支架固定在导轨上;所述封头与外壳形成一容纳样品室的容纳腔;所述封头包括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滑块可带动左封头沿着导轨的铺设方向位移;

所述样品室支架沿着左封头的轴线方向连接在左封头的内壁上,所述样品室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加热棒与外壳的轴线方向平行连接在左封头的内壁上且位于样品室支架的两侧;所述样品室设置在样品室支架上,所述样品室上等间距设置若干探测样品室内部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样品室内设置有若干测试样品;所述样品室一端通过左封头密封,样品室的另一端通过堵头密封;

所述样品室、加热棒、样品室支架均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该容纳腔与样品室之间填充有导热油并通过加热棒进行加热;所述左封头上设置有导热油的进油流道和出油流道;所述左封头上还水平设置有与样品室内部导通的进液驱替流道;所述堵头为双流道结构包括出液驱替流道和环压跟踪流道,所述出液驱替流道和环压跟踪流道均与样品室内部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固定在样品室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在与外壳的衔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槽并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左封头上采用滑块导轨式结构,使得样品室可沿着外壳的容纳腔轴线方向水平移动,无需人工扶持,方便测试室测试前的安装以及测试后的维护;加热棒与样品室支架固定,提高了加热棒的稳定性同时加热棒可控加热更好地模拟了地热温度;在堵头上设置环压跟踪流道模拟地热压力,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地热开采测试室,包括壳体1、样品室2、样品室支架3、加热棒4、导轨5和滑块6。

壳体1包括外壳11和封头12;所述外壳11呈圆柱筒状结构,外壳11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外壳支架且该外壳支架固定在导轨5上;所述封头12与外壳11形成一容纳样品室2的容纳腔;所述封头12包括左封头121和右封头122;所述左封头121上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设置在导轨5上且滑块6可带动左封头121沿着导轨5的铺设方向位移。

样品室支架3沿着左封头121的轴线方向连接在左封头121的内壁上,所述样品室支架3呈U型结构;所述加热棒4与外壳11的轴线方向平行连接在左封头121的内壁上且位于样品室支架3的两侧;所述样品室2设置在样品室支架3上,所述样品室2上等间距设置若干探测样品室2内部温度的温度计21,所述样品室2内设置有若干测试样品;所述样品室2一端通过左封头121密封,样品室2的另一端通过堵头22密封。

样品室2、加热棒4、样品室支架3均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该容纳腔与样品室2之间填充有导热油并通过加热棒4进行加热;所述左封头121上设置有导热油的进油流道123和出油流道124;所述左封头121上还水平设置有与样品室2内部导通的进液驱替流道125;所述堵头22为双流道结构包括出液驱替流道221和环压跟踪流道222,所述出液驱替流道221和环压跟踪流道222均与样品室2内部导通。

加热棒4固定在样品室支架3上。

封头12在与外壳11的衔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槽并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