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33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飞针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针测试机。



背景技术:

PCB即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在PCB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验证PCB板的质量,需要对PCB板进行各种检测试验,这时就需要测试系统的夹具牢固夹持PCB板,以防止PCB板的微小位移,减小检测中的误差。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PCB板的生产尺寸各不相同,飞针测试机的夹具部分必须要满足能够夹持不同规格的PCB板,同时还需要在其快速调节位置后能固定在当前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4748400U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架、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又包括调节结构、锁定结构、平整结构以及可移动设置在调节结构上的夹具,调节结构用于对夹具的位置进行粗调整,锁定结构用于将调节结构锁定在调整后的位置,锁定结构的锁定驱动件驱动定位杆转动使位于定位杆一端的摩擦片紧靠住滑轨,从而使定位部在锁定于滑轨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滑轨自由滑动的解锁状态之间变换。这种锁定方式中,由于是通过定位杆的转动实现的锁定,因此定位杆需要一定的转动空间,造成整个装置的体积较大;同时锁定驱动件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转动力才能驱动定位杆的转动,这必然造成锁定驱动件的成本较高。另外,在该专利文献中滑动部和定位部为两个独立的构件,分别安装在导轨和滑轨上,两者之间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的连接,若螺钉连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定位部在滑轨上的滑动,进而影响对夹具位置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针测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锁定结构的锁定方式复杂造成锁定结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针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若干个锁定结构和夹持组件,锁定结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安装在一固定架上;滑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滑动组件上安装有夹持组件;锁定组件,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包括一用于将滑动组件与第一导轨锁定的锁定件,和一驱动锁定件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轴向移动以完成锁定的驱动件,滑动组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夹持组件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或在锁定组件的作用下与第一导轨锁定;夹持组件包括具有检测装置和工件的位置调整装置,对于工具和加工检查区域上的工件,检测装置检测加工区域中的、有关X轴位置X、Y轴位置Y、以及绕垂直于X-Y面的轴的旋转角θ的信息(X,Y,θ);位置调整装置具有:一对移动部、在相互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驱动移动部的一对驱动部、设置在各移动部并把持工件的把持部、以及驱动控制驱动部以使工具的(X,Y,θ)信息和工件的(X,Y,θ)信息一致的控制部;把持部具有:与工件的一个面接触且支承该工件的基部、设置于工件的另一面侧且通过水平轴可摆动的爪部件、使该爪部件摆动的爪驱动部,爪部件具有在通过爪驱动部向基部摆动时,在与基部之间用点保持工件的形状,通过一对驱动部,使移动部在Y方向的移动量不同。

进一步地,滑动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形成有锁定件的安装空间,锁定件具有在驱动件的作用下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轴向移动至使滑动组件与第一导轨接触直至锁定的锁定位置,以及在滑动组件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时与第一导轨解除锁定的活动位置。

进一步地,锁定组件还包括一连接驱动件和锁定件的连接件,驱动件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且动力输出方向垂直于第一导轨的轴向,连接件用于将驱动件输出的动力直接传送至锁定件。

进一步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滑动组件枢接,驱动件设置在连接件的另一端,锁定件设置在转轴与驱动件之间,且靠近转轴设置,驱动件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锁定件与转轴之间的距离的5~10倍。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中分别开设有允许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穿出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滑动部中还开设有一与第一通孔贯通且垂直设置的第三通孔,锁定件安装在第三通孔中,且锁定件的长度大于第三通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设置在连接件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缓冲组件。

进一步地,锁定件抵靠在第一滑动部的外壁上,驱动件安装在第二滑动部的外壁上,并与锁定件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件为气缸或油缸。

进一步地,驱动部具有:向Y方向延伸的一对平行的Y导向装置、沿Y导向装置可移动的Y台座、往复驱动Y台座的Y驱动构件、设置于Y台座上且向X方向延伸的X导向装置、沿X导向装置可移动的X台座、设置于Y台座上且往复驱动X台座的X驱动构件,通过X台座构成移动部。

进一步地,具有:摄像部,设置于移动部上且摄取设置于被爪部件保持的工件内的标识;控制部,将摄像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识别标识的位置,根据该识别位置移动把持部,调节工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工件是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地,把持部具有:与工件的一个面接触并支持该面的基部、设置在工件的另一面侧并经由水平轴可摆动的爪部件以及摆动该爪部件的爪驱动部;爪部件具有这样的形状,即通过爪驱动部的驱动,爪部件向基部摆动时,在爪部件与基部之间以点的形式把持工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结构,通过驱动锁定件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轴向移动以将滑动组件与第一导轨锁定,即仅需要锁定件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轴向做直线运动即可实现锁定,在保证滑动组件和第一导轨锁定牢固的基础上,简化了锁定件的结构,进而减小了锁定件的占用空间,降低了整个锁定结构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结构,滑动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即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一体成型,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可同时实现滑动和锁定,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简化了整个装置的结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结构,驱动件通过连接件驱动锁定件的运动,不仅使得驱动件的驱动力的方向不经过改变就可以直接作用在锁定件上,还使得驱动件可以独立于滑动组件之外安装在第二导轨上,更便于驱动力的输出,保证锁定的牢固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结构,锁定件安装在第一滑动部的与第一通孔贯通且垂直设置的第三通孔中,这样在驱动件的作用下,锁定件直接抵靠在第一导轨上实现滑动组件与第一导轨的锁定,锁定结构更加可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针测试机,通过驱动滑动组件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滑动带动夹持组件的运动,方便对夹持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将被夹持件牢固固定在适当位置,便于后续的作业。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针测试机,由于夹持装置对被夹持件的固定性较好,因此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由于被夹持件的移动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小型且具有简单结构的位置调整装置,能够调整检查加工区域上的、工件的X方向位置和Y方向位置及θ方向位置,因此,利用摄像装置拍摄已放置在检查加工区域上的工件并获取其(X,Y,θ)信息,并且驱动控制驱动部比较该信息与工具的(X,Y,θ)信息,并使两者一致,由此,在检查加工区域上,能够高精度地使工件的位置(X,Y,θ)和工具的位置(X,Y,θ)一致。因此,能够实施高精度的加工或检查。

8.本实用新型提供夹持组件,设置于在彼此正交的X方向及Y方向上可移动的移动部上,用于工件的定位,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所述移动部向前方突出的基部、在该基部的上方绕水平轴可摆动支承的爪部件、使所述爪构件摆动的驱动部,所述爪部件在向所述基部摆动时与所述工件的所述基部上的部分点接触,在和所述基部之间用点保持所述工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一对把持部的2点保持薄膜状等的工件。这时,在基部和与工件点接触的爪部件之间,把持部用点保持工件,因此驱动部在X方向及Y方向驱动移动部,由此能够在X方向及Y方向调节工件的位置,并且例如,用一对驱动部驱动使Y方向的移动量不同,由此,可以使工件绕与其面垂直的轴旋转。这时,所述爪部件用点保持工件,因此在工件是薄膜状时,伴随工件的旋转,在工件上不会产生皱纹及变形等。另外,驱动部使移动部只向X方向及Y方向两个方向移动即可,不需要旋转驱动,因此能够实现驱动部的简单化、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锁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锁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整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夹持组件动作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夹持组件动作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夹持组件动作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夹持组件动作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整体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夹持组件整体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夹持组件局部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把持部的正面图,图12(b)至图12(d)是表示把持部动作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的锁定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可以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也可以在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第一导轨1为导向杆,第二导轨2为直线导轨,导向杆和直线导轨之间预留有滑动组件3和锁定组件4的安装空间。滑动组件3,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滑动组件3同时套设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滑动。锁定组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包括一用于将所述滑动组件3与所述第一导轨1锁定的锁定件41,和一驱动所述锁定件4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1的轴向移动以完成所述锁定的驱动件42。当需要固定滑动组件3的位置时,只需驱动锁定件41沿垂直于第一导轨1的轴向移动至使得滑动组件3与第一导轨1锁定即可,锁定件41只进行直线运动,需要的空间的较小,而且施加给第一导轨1的作用力更加直接、有效,且由于滑动组件3同时安装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只要与其中任一个导轨锁定,滑动组件3的位置就会固定,因此锁定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安装的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一体成型,便于加工;所述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之间形成有所述锁定件41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由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之间的连接部分削薄一部分形成,但仍保持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之间的有效连接。所述锁定件41具有在所述驱动件42的作用下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1的轴向移动至使所述滑动组件3与所述第一导轨1接触直至锁定的锁定位置,以及在所述滑动组件3沿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滑动时与所述第一导轨1解除锁定的活动位置。锁定件41位于第一滑动部31的正下方,轴向与第一滑动部31的轴向垂直,便于在驱动件42的作用下发生直线移动,并最大程度上作用于第一导轨1,完成锁定。锁定件41可以为柱体或长方体等,优选锁定件41与第一导轨1的接触面一致,均为平面或弧面,以保证接触面积最大,锁定更加牢固。

所述锁定组件4还包括一连接所述驱动件42和所述锁定件41的连接件43,所述驱动件4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2上,且动力输出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1的轴向,所述连接件43用于将所述驱动件42输出的动力直接传送至所述锁定件41。所述驱动件42为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的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43传递给锁定件41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驱动件42同时与滑动组件3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2的外壳与第二滑动部32的伸长部分固定,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与滑动组件3同步运动。连接件43为与第一导轨1平行设置的连接杆。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在连接杆上开设一凹槽,锁定件41的下端相应设置有一凸起,锁定件41和连接杆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实现有效连接。当然,锁定件41和连接杆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或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连接件43的一端通过一转轴8与所述滑动组件3枢接,所述驱动件4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3的另一端,即气缸或油缸的活塞上端与连接件43的另一端固定,所述锁定件41设置在所述转轴8与所述驱动件42之间,且靠近所述转轴8设置,由此形成一杠杆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件42与所述转轴8之间的距离L1为所述锁定件41与所述转轴8之间的距离L2的5~10倍,这样驱动件42施加的作用力经过杠杆作用扩大5~10倍后施加给锁定件41,使得锁定更加牢固。

所述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中分别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穿出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为了保证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32能够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顺利滑动,一般将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的内径设置为略大于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滑动部31中还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311贯通且垂直设置的第三通孔312,所述锁定件41安装在所述第三通孔312中,且所述锁定件4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通孔312的深度,以在驱动件42施加驱动力时,锁定件41的上端能够伸出第三通孔312与第一导轨1表面接触实现锁定。这样锁定件41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就可以沿着第三通孔312竖直向上运动,并直接作用在第一导轨1上,相对于锁定件41通过第一滑动部31实现锁定,锁定件41和第一导轨1直接锁定更加牢固;第三通孔312同时起到了导向和固定作用,使得锁定件41与第一导轨1的接触面积尽量增大,提高锁定的牢固性。

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3和所述第二滑动部32之间的缓冲组件5。缓冲组件5可以为压缩弹簧或橡胶块,缓冲组件5可以设置在锁定件41和驱动件42之间,以在锁定件41解除与第一导轨1的锁定时,锁定件41和连接件43可以在缓冲组件5的弹性回复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迅速回到初始状态,进而使得滑动组件3可以沿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继续滑动。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锁定件41抵靠在所述第一滑动部31的外壁上,所述驱动件42安装在第二滑动部32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锁定件41接触连接。即第一滑动部31、锁定件41、驱动件42和第二滑动部32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驱动件42通过锁定件41施加给第一滑动部31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时,由于第一滑动件31与第一导轨1之间并不是完全接触,因此在受到锁定件41的作用力时,第一滑动部31向上顶紧第一导轨1,完成锁定,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上述的锁定结构,且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平行安装在一固定架6上,固定架6为一安装基座,安装基座上预留有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安装空间,第一导轨1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所述滑动组件3上安装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为机械手臂或夹板,PCB板被夹持在夹持组件中,PCB板的每一条边上安装至少两个夹持装置。所述滑动组件3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滑动,或在所述锁定组件4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导轨1锁定。这样对于不同尺寸的PCB板,只需要调整滑动组件3的位置,就能改变两个夹持装置之间的间距,使得不同尺寸的PCB板都能被夹持组件固定,且可以被固定在导轨的任意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飞针测试机,包括上述夹持装置。当被检测的PCB板被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后就可以进行检测操作,由于PCB板被固定牢固,因此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要。在本实用新型中,一对把持部在两点把持薄膜状等的工件。此时,由于把持部在基部和与工件点接触的爪部件之间以点形式把持工件,因此能够通过驱动部在X方向和Y方向上驱动移动部,在X方向和Y方向上对工件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例如利用一对驱动部使Y方向的移动量不同,由此能够使工件围绕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面的轴而旋转。此时,由于所述爪部件以点形式把持工件,因此,当工件为薄膜状时,伴随工件的旋转在工件上不会发生褶皱和松弛。另外,由于驱动部只需在X方向和Y方向的两个方向上移动移动部,而不必旋转驱动,因此,可以使驱动部变得简单且小型。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件的位置调整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调整工件的(X,Y,θ)位置。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中,摄影装置对在检查加工区域中的加工工具或检查工具等工具进行摄影并获取其(X,Y,θ)信息,并且,对放置在检查加工区域上的工件进行摄影并获取其(X,Y,θ)信息,然后控制部驱动控制驱动部,使这些工具的(X,Y,θ)信息和工件的(X,Y,θ)信息一致。这样,可以对已放置在检查加工区域中的工件的位置进行未调整,由于微调整不限于X方向和Y方向,也可以在θ方向(旋转方向)上进行微调整,因此不限于钻头穿孔或圆形的冲孔机穿孔的加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加工不规则形状的孔或图案的加工装置和检查装置的工件的高精度定位。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整体的立体图,图5至图8是表示图4的夹持组件动作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的位置调整装置整体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夹持组件的位置调整装置整体的正面图,图11是表示图9的夹持组件的位置调整装置局部的立体图,图12(a)是表示把持部的正面图,图12(b)至图12(d)是表示把持部动作的侧面图。

首先,说明位置调整装置。如图10所示,在支持部100上设置有一对驱动部101和102。将向冲孔区域或检查区域导入作为薄膜状工件的FPC基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未图示)的方向设为Y轴(参见图4等),与该Y轴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在各驱动部101,102中,在基座20,30(图4)上支持有Y轴滚珠丝杠6,13,该Y轴滚珠丝杠6,13以其中心轴为中心可以旋转,并且其长度方向与Y方向平行,该Y轴滚珠丝杠6,13构成为由Y轴驱动电动机7A,7B旋转驱动。另外,在基座20,30上设置有Y轴导向装置5,12,其长度方向与Y方向平行,Y台座21,31构成为由该Y轴导向装置5,12引导,并且在Y方向可以往复移动。

在该Y台座21,31上支持有X轴滚珠丝杠3,10,该X轴滚珠丝杠3,10以其中心轴为中心可以旋转,并且其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该X轴滚珠丝杠3,10构成为由X轴驱动电动机4,11(图9)旋转驱动。另外,在Y台座21,31上设置有X轴导向装置2,9,其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X台座22,32构成为由该X轴导向装置2,9引导,并且在X方向可以往复移动。

该X台座22,32作为驱动部的移动部起作用。在该X台座22,32上设置有各自的把持部1,8。把持部1,8具有从X台座22,32向Y方向的前方突出的臂40,50(图9,11),在该臂40,50的尖端配置有把持部的爪部件41,51(图11)。另外,图11中的附图标记15表示冲孔用模具,附图标记17表示冲模用模具。

如在图12中以一侧的爪部件41为代表而表示的那样,臂40的下面向前方延长而形成有基部49,在该基部49的稍微后方的臂40上设置有水平的旋转轴42。以该旋转轴4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持爪支持部48。在爪支持部48上固定有爪部件41。另外,在该爪支持部48的侧面,联结轴47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而突出。活塞44设置为其长度方向作为Y方向,并在Y方向上可以进退。在该活塞44的尖端固定有壳体45,在该壳体45的侧面形成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长孔46。而且,在该长孔46内嵌合有联结轴47,如果活塞44向前推进,则壳体45向前方移动,通过把嵌合在长孔46内的联结轴47向前方推出,爪部件41的爪支持部48如图12(b)和图12(c)所示向前下方转动。反之,通过活塞44后退,爪部件41的爪支持部48向上后方转动。

爪部件41形成为圆锥状,其尖端43的面积小,以使该尖端43与FPC基板点接触。该尖端43形成为例如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的半球状,虽然该尖端43与FPC基板接触的面积具有FPC基板不被穿孔程度的大小,而且在该尖端43和基部49之间可靠地把持FPC基板的大小,但是,在尖端43和基部49之间把持FPC基板的状态下,其面积大小有必要小到转动FPC基板时不发生褶皱和变形。另外,另一侧的爪部件51也具有和爪部件41一样的结构。

其次,说明加工检查工具和摄像装置。如图4所示,在位置调整装置的基座20,30的Y方向的前方配置有加工检查工具60,在该加工检查工具60的上方配置有摄像装置的照相机61。在加工检查工具60中,例如,为进行冲孔加工的装置的情况下,在其上面设置有冲模。在摄像装置中,驱动部64设置在加工检查工具60的上方,在该驱动部64的下面,设置有在X轴方向可以移动的X移动部63。即,X移动部63构成为从驱动部64垂下,并通过合适的驱动部件可在X轴方向移动。而且,在该X移动部63的下面,在Y轴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有Y移动部62。即,Y移动部62构成为从X移动部63垂下,并通过合适的驱动部件可在Y轴方向移动。而且,照相机61以其摄影方向朝下的方式设置在该Y移动部62的尖端。

如图5所示,该照相机61通过X移动部63的X方向的移动和Y移动部62的Y方向的移动,能够在加工检查工具60的上表面的加工检查区域R内的任意位置上移动,并且可以拍摄该位置上的冲模等工具形状。

在位置调整装置和加工检查工具60之间,例如设置有工作台(未图示),在该工作台上FPC等片状或薄膜状的工件W被传送过来。放置在该工作台上的工件W的边缘,由位置调整装置的把持部1,8来把持。

另外,如图6至图8所示,如果位置调整装置的臂40,50向前推进而使把持部1,8把持的工件W向前方移动,则工件W被暂时放置在加工检查工具60上。

控制部以照相机61拍摄工具的摄影图像为基础作图像处理,并获取该工具的(X,Y,θ)信息(位置、倾斜信息),并且以照相机61拍摄工件的摄影图像为基础作图像处理,并获取该工件的(X,Y,θ)信息(位置、倾斜信息)。然后,控制部驱动位置调整装置的X轴驱动电动机4,11和Y轴驱动电动机7A,7B,以使该工具的(X,Y,θ)信息和该工件的(X,Y,θ)信息一致。

另外,作为工件不限于FPC基板等薄膜状工件,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工件。而且,工件也不限于柔软材质,对于刚体工件也可适用本实用新型。虽然在工件为刚体的情况,即使不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以点形式把持的把持部,也不会发生褶皱等问题,但是,本实用新型实现用于旋转工件的驱动部的成本低的效果。

接着,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夹持组件的动作。

首先,如图4所示,传送至工作台上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工件W(参照图5和图6),以其边缘位于把持部1,8的基部49上的方式被提供。然后,通过活塞44向前推进,爪部件41向前下方摆动,使工件W被把持在爪部件41的尖端43和基部49之间。接着,用电动机7A,7B旋转驱动Y轴滚珠丝杠6,13,以使Y台座21,31引入到加工(冲孔)区域或检查区域(加工检查区域R)内,使其位于加工检查区域R内的规定位置。

在该工件W被供给到加工检查工具60上之前,例如,如图5所示,当加工检查装置为冲孔装置时,照相机61拍摄设置在作为加工检查工具60的冲模上的多个冲裁图案(不规则形状)中的一个。控制部根据该摄影图像获取该冲裁图案的位置X,Y及倾角θ的信息(X,Y,θ)。

接着,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臂40,50向前推进而把持部1,8向前推进,工件W被暂时放置在加工检查装置60上,则照相机61拍摄工件W的冲裁图案,该工件W的冲裁图案存在于与加工检查工具60中的摄像冲裁图案相对应的位置。结果,控制部根据该摄影图像,获取工件W的冲裁图案的位置X,Y及倾角θ的信息(X,Y,θ)。然后,控制部驱动位置调整装置的X轴驱动电动机4,11和Y轴驱动电动机7A,7B,比较工件W的冲裁图案的(X,Y,θ)信息和工件W的冲裁图案的(X,Y,θ)信息,并使两者一致。

此时,在X方向和Y方向上稍微移动X台座22,32(移动部)以使工具和工件的(X,Y,θ)信息一致,并调整X方向位置和Y方向位置,并且,通过使X方向的移动量和Y方向的移动量不同,使工件围绕与X方向及Y方向垂直的轴(垂直于工件表面的轴)旋转来调节其旋转方向的位置。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把持部在基部和与工件点接触的爪部件之间以点形式把持工件,因此,通过驱动部在X方向和Y方向上驱动移动部,可以在X方向和Y方向上对工件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例如通过用一对驱动部使Y方向的移动量不同,可以使工件围绕垂直于工件表面的轴而旋转。由于驱动部只需在X方向和Y方向的两个方向上移动移动部,而无需旋动驱动,因此,驱动部可以实现简单化且小型化。另外,由于爪部件41,51以点形式把持工件,因此,当工件为薄膜状时,伴随工件的转动,在工件上不会发生褶皱和松弛等现象。

然后,如图8所示,将上侧的加工检查工件重叠在下侧的加工检查工具60,并通过冲孔而冲裁出规定形状的图案或者进行FPC的导通检查。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仅在X方向和Y方向上对工件进行位置调整,还可以在θ方向旋转工件,因此,如果冲裁图案为不是圆形,而是不规则形状时,或者即使在具有U形等规定图案形状的情况下,改变工件的倾角,也可以使两者的图案一致,所以,即使在想要加工(穿孔)不规则形状或图案形状的孔的时候,也可以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利用夹持组件使工件位于规定位置并进行冲孔或电气检查的冲孔装置和检查装置等。

如图10所示,在支持部100上设置有一对驱动部101及102。将向作为薄膜状工件的FPC基板(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未图示)的冲孔区域或检查区域的导入方向设定为Y轴,将与该Y轴正交的方向设定为X轴。在各驱动部101、102,在基台20、30上,将其长度方向与Y方向平行的Y轴滚珠丝杠6、13以其中心轴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该Y轴滚珠丝杠6、13通过Y轴驱动电动机7A、7B旋转驱动。另外,在基台20、30上,Y轴导向装置5、12以其长度方向与Y方向平行地设置,由于被该Y轴5、12导向,Y台座21、31可以在Y方向往复移动。

在该Y台座21、31上,使其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将X轴滚珠丝杠3、10以其中心轴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该X轴滚珠丝杠3、10通过X轴驱动电动机4、11旋转驱动。另外,在Y台座21、31上,将X轴导向装置2、9的其长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而设置,由于被该X轴2、9导向,X台座22、32可以在X方向往复移动。

该X台座22、32作为驱动部的移动部发挥机能。在该X台座22、32上分别设置有把持部1、8。把持部1、8具有从X台座22、32向Y方向的前方突出的臂40、50,在该臂40、50的尖端配置有把持部的爪部件41、51。另外,如图11所示的符号15是冲孔用模型,符号17是模具用模型。

如图12中以一个爪部件41为代表所示,臂40的下面向前方延长而形成基部49,在该基部49的若干后方的臂40设置有水平的旋转轴42。以该旋转轴4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有爪支持部48。在爪支持部48上固定有爪部件41。另外,在该爪支持部48的侧面,连接轴47以其长度方向为水平地突出。活塞44以其长度方向为Y方向设置,在Y方向可以进退。在该活塞44的尖端固定有壳体45,在该壳体45的侧面形成有向垂直方向延伸的长孔46。而且,在该长孔46内嵌合有联结轴47,当活塞44进入时,壳体45向前方移动,将嵌合于长孔46内的联结轴47压向前方,由此,爪部件41的爪支持部48如图12(b)至图12(c)所示那样向前下方转动。相反,由于活塞44退出,从而爪部件41的爪支持部48向后上方转动。

爪部件41形成圆锥状,其尖端43以与FPC基板点接触的方式其表面积变小。其尖端43例如以规定的曲率半径成为弯曲的半球状,与FPC基板接触的面积具有不使FPC基板穿孔的大小,另外,虽然为在和基部49之间能够可靠地保持FPC基板的大小,但是,在尖端43和基部49之间保持FPC基板的状态下,需要将FPC基板减小到不产生褶皱及变形地可旋转的大小。另外,另一个爪部件51也具有和爪部件41同样的结构。

另外,在移动部(Y台座22、32)上设置摄像部,对设置于被爪部件41、51保持的工件内的标识进行摄像,控制部对该摄像部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且对上述标识的位置进行识别,根据该识别位置使把持部1、8移动,由此调节工件的位置。

作为工件,不局限于FPC基板等的薄膜状工件,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各种形状的工件都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另外,工件不局限于柔软材质,对于刚体的工件也都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在为刚体的场合,即使不使用以本实用新型的点保持的把持部,也不会产生褶皱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起到工件旋转用的驱动部作用的效果。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工件保持定位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将挠性印刷电路板等工件W(参照图10、11)供给向把持部1、8的基部(49)上。而且,对工件W上的标识位置进行摄像,通过活塞(44)进出,爪部件(41)向前下方摆动,在爪部件(41)的尖端(43)和基部(49)之间保持工件W。而且,通过电动机7A、7B旋转驱动Y轴滚珠丝杠6、13,将Y台座21、31引入冲孔区域或检查区域内,使之位于规定的冲孔区域或检查区域。这时,基于标识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掌握标识的位置,并根据需要,按照该标识的位置在冲孔区域内或检查区域内成为规定位置的方式,使X台座22、32(移动部)向X方向及Y方向进行若干移动,调节X方向位置及Y方向位置,并且也使工件绕与X方向及Y方向垂直的轴(与工件表面垂直的轴)旋转,来调节该旋转方向的位置。

之后,通过冲孔挖出规定形状的图案,或进行FPC的导通检查。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在基部和与工件点接触的爪部件之间用点保持工件,因此,驱动部将移动部向X方向及Y方向驱动,由此可以将工件在X方向及Y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并且例如,通过用一对驱动部对Y方向的移动量进行不同的调节,可以使工件绕与其面垂直的轴旋转。驱动部可以只是使移动部向X方向及Y方向两个方向移动,由于不需要进行旋转驱动,所以可以使驱动部简单化、小型化。

另外,爪部件41、51用点将工件保持,因此,在工件是薄膜状的情况下,伴随工件的旋转,在工件上不会发生褶皱及松弛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组件将工件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用于进行冲孔或电检查的冲孔装置及检查装置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