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920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用于高压电力电缆及其接头、终端的薄膜材料,其表面和带层内部在强电场作用下,会导致气体局部游离而出现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游离后的离子、电子又冲击高分子链,加上放电而产生的臭氧的作用和局部发热现象,将使高分子材料产生裂解而导致带层变脆以至龟裂。因而薄膜材料的耐电晕测试可以为产品的质量及寿命做出判断的数据。

薄膜耐电晕性测试在国内外有标准,有测试方法,但局限于耐电晕设备的研发成本高,生产厂家少,所以至今仍没有专业的测试夹具,从而导致测试效果一直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所述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包括:

支撑结构;

下绝缘板,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所述下绝缘板的上表面设有下电极板,需要测试的绝缘薄膜可水平放置在下电极板上,所述下电极板通过高压线连接耐电晕仪器的电极;

上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且位于下绝缘板的上方,所述上绝缘板的上表面设有上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相对称,所述上电极板通过高压线连接耐电晕仪器的电极;

若干个电极柱,每个电极柱的底端可依次穿过上电极板和上绝缘板与设置在下电极板上的绝缘薄膜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四个支撑柱,下绝缘板和上绝缘板的四端分别设有安装孔,下绝缘板固定在这四个支撑柱的底侧,上绝缘板固定在这四个支撑柱的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柱底端穿过下绝缘板,每个支撑柱的底端上设有可调节垫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为矩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为矩形状,且为高洁面镜面不锈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柱为不锈钢电极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不同场合进行测试,测试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耐电晕测试夹具,其包括支撑结构、下绝缘板200、上绝缘板300和若干个电极柱400。

支撑结构,其是用于安装下绝缘板200和上绝缘板300,其具体包括四个支撑柱100,下绝缘板200和上绝缘板300为矩形状,下绝缘板200和上绝缘板300的四端分别设有与支撑柱100对应配合的安装孔,下绝缘板200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这四个支撑柱100的底侧,上绝缘板300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这四个支撑柱100的顶端。

由于本申请在工作时,待测试的一定要保证绝缘薄膜500水平安放,当支撑结构在安放时,有些环境的安装面并不水平,这样就导致绝缘薄膜500不能保证水平安放,本申请通过将每个支撑柱100的底端穿过下绝缘板200,在每个支撑柱100的底端上设有可调节垫脚110,可调节垫脚110可在支撑柱100的底端进行位移,通过对每个可调节垫脚110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保证下绝缘板200和上绝缘板300整体位于水平。

可调节垫脚110具体为吸盘状的罩体,在罩体的顶端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支撑柱100固定连接,这样通过伸缩杆的伸缩可对罩体与支撑柱1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下绝缘板200的上表面设有下电极板210,下电极板210具体为矩形状,且体积小于下绝缘板200,需要测试的绝缘薄膜500可水平放置在下电极板210上。

下电极板210具体为高洁面镜面不锈钢板,这样可保证下电极板210整体光滑水平,保证绝缘薄膜500安放时也整体水平。

在下电极板210上设有高压线,下电极板210通过高压线连接耐电晕仪器的其中一个电极。

上绝缘板300,其水平设置在下绝缘板200上方,在其上表面设有上电极板310。

上电极板310与下电极板210相对称,也为高洁面镜面不锈钢板,在上电极板310上也设有高压线,上电极板310通过高压线直接连接耐电晕仪器的另一个电极。

在上电极板310和上绝缘板300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通孔可穿过一个电极柱400。

电极柱400为直径6mm的不锈钢圆棒,电极柱400的底端可依次穿过上电极板310和上绝缘板300上的通孔与设置在下电极板210上的绝缘薄膜500接触。

电极柱400在安放时,在接触到绝缘薄膜500时需轻轻放下,以免将绝缘薄膜500破坏影响到测试结果,具体可在电极柱400上设有一限位圈,限位圈的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当限位圈位于通孔上方时,电极柱400刚好与绝缘薄膜500的上表面接触。

这样,当将各个电极柱400安插进通孔后,只需将上电极板310与下电极板210的高压线分别连接耐电晕仪器的电极就可进行测试,测试非常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