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测试回路电阻的高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108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稳定测试回路电阻的高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稳定测试回路电阻的高压断路器。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或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按不同灭弧介质分类可分为:油断路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SF6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

高压断路器通常包括外箱和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安装在外箱内,由于开关组件部件较多,且大多数部件为金属材料,因此开关组件往往较重,将开关组件安装到外箱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使得开关组件安装不到位,开关组件的转轴偏离外箱表面的通孔,使得转轴无法与外部的传动装置实现配合,需要重新定位开关组件,以满足转轴与传动装置的配合,安装效率低。

另外,在高压断路器出厂时需要对回路电阻进行测试,而现有技术中是直接采用出厂的输入接线柱接头进行检测,由于输入接线柱接头是用于长久性的固定连接使用,故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检测时方便拆装使用,而采用出厂的输入接线柱接头进行测试,则容易造成虚接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稳定测试回路电阻的高压断路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稳定测试回路电阻的高压断路器,包括外箱和设置在外箱内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

外箱由正面板材、背面板材、第一侧面板材和第二侧面板材围成并焊接而成;

高压断路器还设置有高压输入接线柱和多个高压输出接线柱,多个高压输出接线柱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板材和第二侧面板材上,高压输入接线柱穿过正面板材地设置在正面板材上;

开关组件包括静触头、高压灭弧栅、转轴、刀闸连接件、刀闸、接地触头和安装架组件,刀闸连接件连接在转轴和刀闸之间,刀闸与高压输入接线柱电连接;

安装架组件包括上安装架、下安装架、第一侧安装架和第二侧安装架,第一侧安装架和第二侧安装架连接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之间,第二侧安装架和正面板材上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侧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正面板材的内壁上;

静触头安装在上安装架上,高压灭弧栅安装在静触头上,静触头与高压输出接线柱电连接;

转轴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安装架上,转轴的第二端从第一通孔内穿出;

下安装架上设置有连接块,刀闸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上,接地触头安装在下安装架上,转轴通过刀闸连接件带动刀闸在静触头和接地触头之间移动;

高压断路器还包括检测工装,检测工装的第一端设置有与高压输入接线柱螺纹配合的螺纹部,检测工装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台阶面,两个台阶面位于检测工装的径向两端上,在螺纹部和台阶面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需要将两个高压输出接线柱分别设置在侧面板材上,高压输入接线柱设置在正面板材上,且较重开关组件设置在正面板材的内壁上,安装好后进行安装背面板材并进行焊接密封,由于安装上述设备后外箱已经非常重,不便的翻转搬运将限制测试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故采用一体化的检测工装,螺纹部用于方便地安装拆卸,而平整的台阶方便与测试设备电连接,使得测试的回路电阻准确误差小,且连接稳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安装定位块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安装定位块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外箱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移动安装平台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为了视图方便,图1和图2均隐藏外箱的顶壁和其中两个侧壁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断路器包括外箱1和设置在外箱1内的开关组件2,外箱1上设置有两个高压输出端组10和高压输入端组11。外箱1上还设置有气压指示组件,气压指示组件包括金属导管和气压指示表,金属导管的一端穿过外箱1的侧壁,金属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气压指示表上。外箱1内充满SF6气体,通过气压指示表显示外箱1内的气压值,从而可以知道SF6气体的充气量。在本实施例中,高压输出端组10采用高压输入接线柱,高压输入端组11采用高压输出接线柱,高压输入接线柱穿过正面板材12地设置在正面板材12上,每个高压输出端组包括三个高压输出接线柱,每个高压输入端组包括三个高压输入接线柱。

参见图2和图3,开关组件2包括静触头20、高压灭弧栅21、转轴22、刀闸连接件23、刀闸24和接地触头25,刀闸连接件23连接在转轴22和刀闸24之间,刀闸24与高压输入端组11电连接。开关组件2通过安装架组件3安装在外箱1内,安装架组件3包括上安装架30、下安装架31、第一侧安装架32和第二侧安装架33,第一侧安装架32和第二侧安装架33连接在上安装架30和下安装架31之间,第二侧安装架33和第一面121上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通孔330。静触头20安装在上安装架30上,高压灭弧栅21安装在静触头20上,静触头20位于高压灭弧栅21的内侧,静触头20与两端的高压输出端组10电连接。转轴22的第一端22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安装架32上,转轴22的第二端222从第一通孔330内穿出,转轴22具有方形的结构;下安装架31上设置有连接块310,刀闸24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310上,接地触头25安装在下安装架31上,转轴22通过刀闸连接件23带动刀闸24在静触头20和接地触头25之间移动。第二侧安装架33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安装定位块34,安装定位块34可拆卸的安装到第一通孔330上,安装定位块34与第一通孔330之间螺纹配合,外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330同轴的第二通孔,安装定位块34从第二通孔穿过,安装定位块34与第二通孔间隙配合(参见图2),且安装定位块34与第二通孔同轴,外箱1的第一面121的内侧的碰钉从第二侧安装架33的固定孔331内穿过,碰钉上安装有固定螺母,开关组件2通过安装架组件固定在外箱1的侧壁内侧。

高压断路器还包括三个检测工装4,检测工装4呈柱状延伸设置,检测工装4的第一端设置有与高压输入接线柱11螺纹配合的螺纹部41,检测工装4的第二端设置有两个台阶面42,两个台阶面42位于检测工装4的径向两端上,在螺纹部41和台阶面4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凸起43。测试回路电路时,连接检测工装4,利用平整的台阶面42与测试设备连接,测试完毕后,将检测工装4拆除,并安装正式出厂用的连接部件。

参见图4和图5,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断路器实施例的安装定位块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定位块34的轴向端部的第一表面340设置有盲孔341,转轴22的第二端222位于盲孔341内,保证了转轴22与第二通孔的同轴度。安装定位块34的轴向端部的第二表面342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正六边形凸台343,正六边形凸台343与盲孔341同轴,正六边形凸台343方便通过扳手将安装定位块34从第一通孔330上旋拧下来。

参照图6并结合图1和图2,下面对外箱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外箱1包括正面板材12、背面板材15、第一侧面板材13和第二侧面板材14,正面板材12经弯曲成型并形成第一面121、第二面122、第三面123和第四面124,第一面121垂直于第二面122,第二面122垂直于第三面123,第三面123垂直于第四面124,第一侧面板材13和第二侧面板材14焊接在正面板材12、背面板材15的两侧上,背面板材15经弯曲成型并形成第五面151和第六面152,第五面151垂直于第六面152,背面板材15焊接在正面板材12的上方并与第一侧面板材13、第二侧面板材14焊接,第一面121的上端边缘朝背面板材15地弯折,第四面124的下端边缘125朝上地弯折,第五面151焊接在第一面121的上端边缘上,第六面152的下端边缘设置在第四面124的下端边缘125的内侧并与第四面124的下端边缘125焊接,两个高压输出端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板材13和第二侧面板材14上,高压输入端组设置在第三面123上。通过适合的弯折能够是板材更好地固定并能够在较佳的焊接角度进行焊接,继而有利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气密性。

参照图7,高压断路器还包括移动平台5,移动平台5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下方的轮子组55,支架设置有第一高度平台51和第二高度平台52,第二高度平台52高于第一高度平台51,第一高度平台51用于承载高压断路器的第四面124,第二高度平台52用于承载高压断路器的第二面122。是因为先需要对正面板材和两侧板材进行焊接,并且将器件安装有正面板材上,由于开关组件较重,且安装标准较高,故需要特制的移动平台5进行固定,最后将背面板材焊接密封即可。而利用移动平台5的移动性,使得高压断路器可以运送到不同处理工位进行加工、处理和测试,期间不再需要搬运或翻转高压断路器。

支架还设置有第三高度平台53和第四高度平台54,第四高度平台54高于第三高度平台53,第四高度平台54高于第二高度平台52,第三高度平台53高于第一高度平台51。第一高度平台51位于支架的右下侧,第二高度平台52位于支架的右上侧,第三高度平台53位于支架的左下侧,第四高度平台54位于支架的左上侧。通过上述多平台地设置能够适配不同尺寸和型号的高压断路器。

上述高度平台可采用支撑杆组合构建,亦可在支撑杆组合下再加装板材固定,其也是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于需要将两个高压输出端组分别设置在侧面板材上,高压输入端组设置在第三面上,且较重开关组件设置在第一面的内壁上,所以在安装前,先需要将正面板材、第一侧面板材和第二侧面板材进行焊接装配,在将上述设备安装好,最后进行安装背面板材并进行焊接密封,由于安装上述设备后外箱已经非常重,不便于翻转,故需要优化焊接方位和焊接位置,故正面板材和背面板材均呈弯折装地设置,可有效提高气密性,且焊接位置的优化使得设备无需在转动,工人可以进行定位焊接,有效提高生成效率。

同时,,通过将外箱的固定,从外箱焊接、开关组件的装配、外箱封箱焊接、外箱气密性检测、弹操机构的安装和测试,所有的工序都是在移动平台上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可靠。

另外,采用一体化的检测工装,螺纹部用于方便地安装拆卸,而平整的台阶方便与测试设备电连接,使得测试的回路电阻准确误差小,且连接稳固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