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311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所述T型接头用于解决接头处的气泡堆积问题的同时作为流体阀门使用。



背景技术:

液芯波导毛细管(以下简称“毛细管”)(美国专利US 5,507,447;Scientific Reports,5(2015)10476)广泛用于分析液体与气体中的微量物质含量(是高性能光度计与荧光仪的核心部件),当待测样品与探测光束同时通过毛细管时,待测样品会吸收探测光(或者待测样品在探测光的激发下会辐射荧光),因此通过检测探测光(或荧光)的强度可以获知待测样品的成分。

为了将探测光束和待测样品(通常是液体)同时导入毛细管,需要T型接头。但是,T型接头内部存在流动死区(即样品不流动的空间),因此液体中携带的气体(小气泡或残留物)容易在流动死区堆积,从而影响探测光的通过,并且现有的T型接头无法当阀门使用。

因此,研发新的T型接头,以消除流体死区,同时可兼作流体阀门使用,是本实用新型的创研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消除流体死区,同时可兼作流体阀门使用的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主体、毛细管孔、导通槽、流体孔、垫片以及盖板;所述毛细管孔设置在接头主体的内部,所述导通槽设置在所述毛细管孔的外部,所述导通槽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接头主体的流体孔;所述接头主体的顶面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用于密封待测样品;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垫片上,所述盖板与接头主体形成待测样品流通的通道;待测样品通过所述流体孔进入导通槽,并沿着所述导通槽流入毛细管孔内,通过调节导通槽的深度及垫片的厚度调节样品的流速;所述盖板与接头主体配合作为流体通断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导通槽环绕地设置在毛细管孔外部。

其中,所述导通槽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毛细管孔的外径。

其中,所述毛细管孔的直径为0.001mm-10mm。

其中,所述导通槽的深度为0.001mm-10mm。

其中所述流体孔的直径为0.001mm-10mm。

其中,所述垫片的内径大于导通槽的内径。

其中,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001mm-2mm。

其中,所述毛细管孔、流体孔和导通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其中,所述接头主体为石英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与传统接头——流体从毛细管端口的一侧流入相比,通过设计环形导通槽结构,使得流体在导通槽内分散开,以使流体从环绕毛细管的四周流入(或流出)毛细管,消除了毛细管端口处的流动死区、避免了气泡在毛细管内堆积;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型接头还可兼作流体阀门使用,当挤压盖板时,顶部盖板与底部接头主体表面贴合,流体的通路被截断。

附图说明

图1为T型接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T型接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配后的T型接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T型接头作为阀门时的示意图

1-接头主体;2-毛细管孔;3-导通槽;4-流体孔;5-垫片;6-盖板;7-样品流动方向;8-探测光束;9-外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芯导光毛细管的T型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毛细管孔2、导通槽3、流体孔4、垫片5以及盖板6;所述毛细管孔2设置在接头主体1的内部,所述导通槽3设置在所述毛细管孔2的外部,所述导通槽3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接头主体1的流体孔4;所述接头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垫片5,所述垫片5用于密封待测样品;所述盖板6设置在垫片5上,所述盖板6与接头主体1形成待测样品流通的通道;待测样品通过流体孔4进入导通槽3,并沿着导通槽3流入毛细管孔2内,通过调节导通槽3的深度及垫片5的厚度调节样品的流速;所述盖板6与接头主体1配合作为流体通断的阀门。

本实施例提供的T型接头,毛细管孔2与毛细管连接,流体孔4与样品管路连接,如图2所示。待测样品以样品流动方向7所示的方向经过流体孔4进入T型接头后,进入毛细管,如图3所示;然后,待测样品从毛细管另一端流出,进入另一个T型接头,从该T型接头的流体孔排出。探测光束8经过透明的盖板进入或透出毛细管,如图3所示。待测样品经流体孔4进入导通槽3之后,沿着导通槽3分散开来,如图1所示;沿着盖板6与毛细管孔2之间的缝隙——该缝隙宽度由垫片5的厚度决定,进入毛细管中,如图3所示。由于导通槽3环绕毛细管,流体沿着毛细管孔2的四周进入毛细管,从而消除了毛细管端口处的流动死区,即环绕整个管口都有样品流动。

优选地,所述导通槽3环绕地设置在毛细管孔2外部。其中,所述导通槽 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毛细管孔2的外径。所示毛细管孔2的直径和流体孔4的直径均在0.001mm-10mm之间;所述导通槽3的深度在0.001mm-10mm之间;所述垫片5的内径大于导通槽3的内径;所述垫片5的厚度在0.001mm-2mm 之间;所述毛细管孔2、流体孔4和导通槽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所述接头主体1为石英圆柱。

如图2和图3所示,T型接头的制备过程,包括:在石英圆柱的中轴线打毛细管孔2,作为与毛细管相连的孔;然后在石英圆柱的端面上刻出环形的槽,即导通槽3;接着在导通槽3的底部打一个贯穿石英圆柱的孔,即流体孔4;再在石英圆柱1的端面粘贴一个环形垫片5,该垫片5用于密封待测样品,其厚度大小的导通槽的深度大小可调节样品流速;在垫片5上粘贴圆形盖板6;最后,将毛细管插入毛细管孔2中密封固定;将流体管路插入流体孔4中密封固定。

如图4,当以外力9挤压盖板6时,即在盖板6的顶部向下施加作用力9,盖板6会向下弯曲,并贴紧接头主体的表面,此时毛细管孔2被堵住,即流体被关断,可见,接头主体1与盖板6配合还可作为流体通断的阀门。

如图1和图3所示,测试过程,包括:探测光束8透过T型接头的盖板6 进入毛细管孔2中,通过毛细管孔2、并从毛细管孔的另一端的T型接头的盖板6射出,进入光电探测器;待测样品经过流体孔4进入导通槽3,并在导通槽3内分散开;待测样品经过环形导通槽3,沿着毛细管孔2的四周流入毛细管内;待测样品通过毛细管之后,从毛细管另一侧的另一个T型接头流出,包括样品从毛细管四周流入环形导通槽3,经导通槽3汇集后,进入流体孔4并排出T型接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