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3896发布日期:2018-06-28 04:1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压力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油压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压力变送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石油管道、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送风、锅炉负压等众多行业。 特点安装方便,寿命长,但现有的汽车油压压力传感器一般为圆柱形,其具有单一的油压通道,在低油位时可能造成测量不精准的问题,因此很多汽车上一般在油量低于一定程度时无法精确显示可续航公里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设有向外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设有压力芯片,所述容置腔中设有间隔设置的两块分隔板将容置腔分隔成第一油腔、第二油腔及第三油腔,所述开口处连接有后盖,所述外壳一端一体成型有插头,所述插头通过插片与压力芯片连接,所述外壳一侧设有与容置腔导通的三重进油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设置三重进油通道,三个通道同时进油,对油压的反应更灵敏,另一方便,不同位置的进油通道可以起到测量不同位置油压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重进油通道包括有第一进油通道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进油通道两侧的第二进油通道和第三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一油腔相导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与第二油腔相导通,所述第三进油通道与第三油腔相导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内设置三个油腔,分别与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及第三进油通道导通,这样设置可以起到三个进油通道同时工作的目的。

上述的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进油通道、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相对后盖的直线距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进油通道到后盖的直线距离依次减小,就是说三个进油通道离底部的位置依次减小,可以完成对最低油量时油量的及时反馈。

上述的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芯片设置于第三油腔中。

上述的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周面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后盖通过弹性凸块与外壳开口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盖采用弹性凸块连接于外壳的开口处,使得后盖的拆卸更加方便,易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精准测量低油位时的油压,从而反馈出更精准的可续航距离,可及时让驾驶员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加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后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高精度油压压力传感器,包括有外壳1,外壳1一端设有向外开口的容置腔11,容置腔11中设有压力芯片2,容置腔11中设有间隔设置的两块分隔板12和13将容置腔11分隔成第一油腔111、第二油腔112及第三油腔113,开口处连接有后盖3,外壳1一端一体成型有插头4,插头4通过插片41与压力芯片2连接,外壳1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1导通的三重进油通道,三重进油通道包括有第一进油通道14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进油通道14两侧的第二进油通道15和第三进油通道16,第一进油通道14与第一油腔111相导通,第二进油通道15与第二油腔112相导通,第三进油通道16与第三油腔113相导通,第三进油通道16、第一进油通道14、第二进油通道15相对后盖3的直线距依次减小,压力芯片2设置于第三油腔113中,后盖3周面设有弹性凸块31,后盖3通过弹性凸块31与外壳1开口抵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