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283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



背景技术:

粉尘传感器广泛运用于空气清新机、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通风设备、环境监控设备等产品中。其中激光粉尘传感器由于测量范围广,一致性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在市场上扩展迅速。然而,激光粉尘传感器仍然具有以下技术缺陷:一般的激光粉尘传感器没有设计集成过滤网,当一些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从进气口处飘进传感器内部,并且停留在感应区域时,将影响传感器对粉尘的测量精度。

因此,激光粉尘传感器在提高测量精度方面还需要提升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该传感器内设有能够过滤空气中一些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的滤网,进而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壳体和滤网,所述壳体设有检测腔体,所述壳体设有将所述检测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滤网设于所述进气口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腔体内在靠近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滤网的固定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还设有将所述检测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排气风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印制电路板和温度探测模块,所述检测腔体内设有卡槽,所述印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印制电路板将所述检测腔体分隔成第一检测腔体和第二检测腔体,所述印制电路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检测腔体和所述第二检测腔体的通孔,所述第一检测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检测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温度探测模块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将所述印制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的侧面记为第一侧面,所述温度探测模块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温度探测模块采用NTC热敏电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还包括激光发生器、激光导轨以及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二检测腔体内设有安装位,所述激光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激光导轨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插槽,所述第二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板垂直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所述托板和所述第二端形成的夹角区域为感应区域,所述激光导轨内设有连通所述插槽和所述感应区域的导向通道,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感应区域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朝向和所述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开口相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印制电路板围成所述第一检测腔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印制电路板围成所述第二检测腔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边缘设有内侧凸台,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边缘设有外侧凸台,所述内侧凸台和所述外侧凸台形成扣接,且所述内侧凸台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网为方形金属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2mm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包括壳体和滤网,所述壳体设有检测腔体,所述壳体设有将所述检测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滤网设于所述进气口处。跟现有的技术相比,该传感器内设置的滤网能够过滤空气中一些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进而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导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检测腔体,12、卡槽,1a、第一壳体,1a1、内侧凸台,1a2、第一检测腔体,1a3、进气口,1a4、固定槽,1b、第二壳体,1b1、外侧凸台,1b2、第二检测腔体,1b3、安装位,1b4、出气口,2、印制电路板,21、通孔,3、激光发生器,4、激光导轨,41、插槽,42、托板,421、凹槽,422、透光孔,43、导向通道,5、光电二极管,6、温度探测模块,7、感应区域,8、滤网,9、排气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粉尘传感器,主要包括壳体1、印制电路板2、激光发生器3、激光导轨4、光电二极管5以及温度探测模块6。壳体1分为开口相对接的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第一壳体1a的开口边缘设有内侧凸台1a1,第二壳体1b的开口边缘设有外侧凸台1b1,内侧凸台1a1和外侧凸台1b1形成扣接,再通过紧固件的锁紧,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并围成用于检测空气中粉尘含量的检测腔体11。内侧凸台1a1和第二壳体1b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作为安装印制电路板2的卡槽12,印制电路板2安装于卡槽12内,且印制电路板2将检测腔体11分隔成第一检测腔体1a2和第二检测腔体1b2,其中,第一检测腔体1a2由第一壳体1a和印制电路板2围成,第二检测腔体1b2由第一壳体1b和印制电路板2围成,印制电路板2设有连通第一检测腔体1a2和第二检测腔体1b2的通孔21。将印制电路板朝向第一检测腔体1a2的侧面记为第一侧面,将印制电路板朝向第二检测腔体1b2的侧面记为第二侧面,温度探测模块6设于印制电路板2的第一侧面。温度探测模块6主要采用NTC热敏电阻,其目的是用于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二检测腔体1b2内设有安装位1b3,激光导轨4安装于安装位1b3上,激光导轨4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激光导轨4的第一端设有插槽41,激光发生器3安装于插槽41内,激光导轨4的第二端设有垂直于第二端端面的托板42,托板42上设有凹槽421,光电二极管5安装于凹槽421内。托板42和激光导轨4的第二端形成的夹角区域为感应区域7,激光导轨4内设有连通插槽41和感应区域7的导向通道43,凹槽421的底部则设有连通凹槽421和感应区域7的透光孔422,透光孔422的朝向和导向通道4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基于上述结构,激光发生器3发射的激光通过导向通道43直达感应区域7,并在感应区域7处发生散射,散射的激光穿过透光孔422被光电二极管5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从而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状况。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壳体1a设有将第一检测腔体1a2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1a3,第一检测腔体1a2内在靠近进气口1a3处设有滤网8,滤网8为方形金属网,网孔直径为0.2mm,滤网8通过第一壳体1a上设置的固定槽1a4安装于第一检测腔体1a2内。当该激光粉尘传感器处于恶劣的环境当中时,滤网8能够过滤由进气口1a3进入第一检测腔体1a2的空气,将空气中一些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拦截在进气口1a3处而又保证需要检测的粉尘能够完整地通过,避免过于浑浊的空气到达感应区域7影响传感器对粉尘的测量精度。同时,滤网8也减少了空气中污染物对光电二极管5等传感器内部元件的损害,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第二壳体1b设有将第二检测腔体1b2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口1b4,出气口1b4处设有为检测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的排气风扇9。

参考图4至图6,上述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传感器启动后,排气风扇9开始旋转,检测腔体11内的空气开始流动,外界空气先由进气口1a3进入第一检测腔体1a2内,经过滤网8的过滤后,外界空气中的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被滤网8过滤掉,而需要检测的粉尘则完整地通过,外界空气变成符合检测要求的检测空气,然后,检测空气由通孔21进入第二检测腔体1b2内并通过感应区域7,最后经出气口1b4排出传感器外。与此同时,激光发生器3发射的激光通过导向通道43直达感应区域7,并在检测空气中发生散射,散射的激光穿过透光孔422被光电二极管5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从而得出检测空气中颗粒物的状况。在上述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中,温度探测模块6可以有效地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则对激光发生器3进行断电保护,避免传感器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进而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粉尘传感器主要运用于车载领域。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壳体1、印制电路板2、激光发生器3、激光导轨4、光电二极管5、温度探测模块6以及滤网8,壳体1内设有检测腔体11,检测腔体11内设有用于安装激光导轨4的安装位1b3,激光发生器3和光电二极管5安装于激光导轨4上,检测腔体11内还设有用于安装印制电路板2的卡槽12,温度探测模块6设于印制电路板2上,壳体1设有将检测腔体11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口1a3和出气口1b4,进气口1a3处设有滤网8。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温度探测模块6可以有效地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避免传感器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进而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测量的精度。

2、滤网8能够过滤空气中一些絮状物或大的固体颗粒,避免过于浑浊的空气影响传感器对粉尘的测量精度;同时,滤网8能够减少空气中污染物对传感器内部元件的损害,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