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740发布日期:2018-06-06 00:0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



背景技术:

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测量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仪器,采用经典重铬酸钾氧化与全新的测试技术有机结合,使得仪器具有测量准确、快速、测量范围大、故障率低、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长期无人值守地自动监测各种水质中的COD,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排污监控点、水质自动监测站、各级环境监管机构对水环境的监测及市政污水排放的COD在线监测。

公开号为CN1062903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COD分析仪,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单元、冷凝单元、夹取单元及滴定单元,加热单元包括一电器控制箱,在电器控制箱的上端安装有一与之连接的加热板,加热板上具有数个呈矩阵状分布的容样品反应杯嵌入的凹槽,在电器控制箱的侧端还设置有一储液罐。

上述这种全自动COD分析仪,电器控制箱内的夹取单元、滴定单元等单元组件会产生一定的机械热和化学反应热,尤其是位于电气控制箱上部的加热模块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箱体内具有较高温度,长期以往箱内的电路线路以及工作元件容易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具有柜体上端柜盖可进行自由翻盖,从而对柜体内进行整体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包括长方体框架、两块侧板、盖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两块所述侧板分别设在框架的两侧,所述盖板铰接在框架上端,所述底板设在框架的底端,所述前侧板设在框架前侧的上部,所述后侧板设在框架的后侧,所述盖板通过气动支撑装置与侧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能够通过气动支撑装置翻动,当柜体以及加热控制系统温度过高时,打开盖板使其与外界空气流通进行散热,从而降低其整体温度,使设备不易长期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下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支撑装置包括压力缸、插入压力缸内的活塞杆、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活塞、设在压力缸内位于活塞杆插入端处的密封导向套;

所述压力缸内填充有氮气;

所述活塞直径等于压力缸的直径,所述活塞的横截面积大于活塞杆,所述活塞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通孔;

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框架铰接,所述压力缸远离密封导向套的一端与盖板铰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把手;

当活塞与密封导向套接触时,盖板呈盖合状态;

当活塞与压力缸远离密封导向套的一端接触时,盖板呈竖直打开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翻动至竖直状态,此时活塞与压力缸远离密封导向套的一端接触,使得盖板无法再进行大角度翻转,从而使盖板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使柜体内部能够对外进行散热;当盖板需要闭合时,轻轻拨动盖板,此时盖板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于压力缸,有杆腔内的氮气逐渐通过通孔向无杆腔内转移,活塞杆会缓慢带动活塞朝向密封导向套处移动,使得盖板能够缓慢地盖合,从而使得盖板在盖合的过程中柜体内部依然能够持续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靠近侧板两端的侧壁均设有母活页,所述侧板靠近后侧板的一端侧壁设有公活页;

当所述公活页与母活页插接配合时,所述侧板与后侧板相互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活页与母活页的插接配合,使得在组装和拆卸侧板与后侧板时能够更加便捷快速。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远离母活页的一端侧壁设有插销锁,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插销锁配合的锁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锁与锁扣配合,能够在设备使用时将侧板固定在框架上,当设备维修保养时再将侧板打开,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框架内设有分隔板一和分隔板二,所述分隔板一位于分隔板二上方,所述分隔板一与分隔板二将长方体框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割为控制电路区、物料反应区和原料备存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一与分隔板二将控制电路区、物料反应区和原料备存区单独隔开,能够对柜体内的空间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朝向框架的表面设有橡胶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绝缘层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能够使操作人员在查看控制电路区时对盖板进行操作不易发生触电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能够使柜体的内外空气流通,对柜体内部进行降温,从而使整个设备的工作组件具有常温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朝向框架的表面设有活性炭吸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吸湿层能够吸收柜体内的湿气,使柜体内处于干燥的环境,从而使设备元件不易受湿气冷凝影响而发生短路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气动支撑装置,能够使盖板可以自由地开合,从而使柜体内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

2.通过公活页与母活页的插接配合,能够方便侧板的安装;

3.通过散热孔的设置,能够柜体内外空气流通,对柜体内进行散热;

4.通过活性炭吸湿层的设置,能够使设备处于干燥的工作环境,且不易受湿气冷凝的影响而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气动支撑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部放大图。

图中,1、框架;11、锁扣;12、控制电路区;13、物料反应区;14、原料备存区;2、侧板;21、公活页;22、插销锁;23、活性炭吸湿层;3、盖板;31、把手;32、橡胶绝缘层;4、底板;5、前侧板;6、后侧板;61、母活页;62、散热孔;7、气动支撑装置;71、压力缸;711、有杆腔;712、无杆腔;72、密封导向套;73、活塞杆;74、活塞;741、通孔;8、分隔板一;9、分隔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柜,如图1所示,包括长方体状的框架1、设在框架1两侧的侧板2、设在框架1顶端的盖板3,设在框架1底端的底板4、设在框架1前侧上部的前侧板5、设在框架1后侧的后侧板6(参见图3)。在框架1内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分隔板一8和分隔板二9,分隔板一8与分隔板二9将框架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割成控制电路区12、物料反应区13和原料备存区14。

如图4所示,在两块侧板2靠近后侧板6的一端侧壁设有两个公活页21,同时在后侧板6上设有与公活页21配合使用的母活页61。将公活页21插入母活页61时,后侧板6与侧板2之间能够实现互相铰接。

如图1和2所示,在侧板2远离母活页61的一端侧壁设有插销锁22,同时在框架1上设有与插销锁22配合使用的锁扣11。

如图1所示,在盖板3朝向框架1的表面包覆有橡胶绝缘层32,橡胶绝缘层32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当操作人员需要检修控制电路区12时翻转盖板3不易发生触电现象。在侧板2朝向框架1的表面还包覆有活性炭吸湿层23,活性炭吸湿层23能够将柜体内的湿气吸收,使柜体内处于干燥的环境,使设备元件处于干燥的环境,且不易受湿气冷凝影响而发生短路的现象。

如图3所示,在后侧板6上设有若干条状的散热孔62,散热孔62能够使框架1内外的空气流通,使整个柜体内温度不易过高。

如图3所示,盖板3上设有把手31,并通过气动支撑装置7与框架1铰接。

如图1和5所示,气动支撑装置7包括压力缸71、插入压力缸71内的活塞杆73、与活塞杆73一端固定连接的活塞74、设在压力缸71内部且位于活塞杆73插入端的密封导向套72。活塞杆73远离活塞74的一端与框架1铰接,压力缸71远离密封导向套72的一端与盖板3铰接。活塞74的外径与压力缸71的内径相等,活塞74的横截面积大于活塞杆73的横截面积,活塞74上设有与其轴线方向平行的通孔741(参见图6)。活塞74将压力缸71分成有杆腔711和无杆腔712,在压力缸71内填充有高于大气压强的氮气。当活塞74与密封导向套72抵触时,盖板3处于盖合状态;当活塞74与压力缸71远离密封导向套72的一端抵触时,盖板3处于竖直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过程:在安装框架1两侧的侧板2时,将公活页21对准母活页61并插入,通过侧板2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与后侧板6之间相互铰接;再将插销锁22插入锁扣11内,使侧板2位置固定。拆卸侧板2时只需将锁扣11打开,抬高侧板2使公活页21与母活页61脱离,这样就使得侧板2的整个安装拆卸过程更加快速便捷。

当框架1内温度过高时,通过把手31将盖板3翻转至竖直状态,由于活塞74与压力缸71远离密封导向套72的一端接触,即活塞74已达到其在压力缸71内的最大行程,使得盖板3无法再向外翻转,从而使盖板3保持打开状态,使得柜体内部的热量能够对外散发;当需要将盖板3盖合时,只需轻轻将盖板3向下拨动,此时盖板3的重力会对整个气动支撑装置7产生一个压力作用,使得有杆腔711内的氮气逐渐通过通孔741向无杆腔712内转移,活塞杆73会缓慢带动活塞74朝向密封导向套72处移动,使得盖板3能够缓慢地盖合,在盖板3盖合的过程中柜体内部依然能够持续散热,从而能够使柜体内部的电器元件不易过热损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