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175发布日期:2018-12-05 19:0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电网公司陆续开展线损分压统计、线损到户统计,对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电网配电结构非常复杂,供电方式多样,且各相电流不平衡,沿线电荷分布也没有严格的规律,要想精确计算电网线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在准确计算理论线损后对线损的排查也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目前,电路线损排查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一方面,通过在用户终端加装计量交流采样装置来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发现窃电用户。另一方面,通过人工巡检来发现计量故障。实践表明,此种电路线损排查方法由于自身原理所限,一方面存在采集数据不完整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无法整体反映一个区域内的电力线损,导致出现问题时需要逐级查询,由此导致人工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路线损排查数据不完整,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简便易用的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包括采集端,以及可与所述采集端无线通讯连接的监控端,所述采集端包括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PCB电路板;

所述开口部上可拆卸连接设置有卡扣结构的上端盖,所述卡扣结构用于将所述采集端可拆卸安装于接户线前端;

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采集用户电量的主板、用于将包含用户电量的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端的第一通信板,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板;

所述监控端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以及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第二通信板和报警器,所述第二通信板可与所述第一通信板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数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若发生异常,则驱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排查装置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定时器,GPS模块以及电量采集器;

所述定时器用于驱动所述电量采集器以固定频次采集用户电量,所述GPS 模块用于收集所述采集端的位置信息;

所述监控数据包括所述电量采集器采集的用户电量和所述GPS模块收集的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排查装置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基于用电数值差异和用电轨迹差异对比所述电量采集器采集的用户电量和电力系统记录的用户电量,若发现异常,则中央处理器驱动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排查装置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沿所述上端盖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均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上方的第一侧板板,以及沿所述第一侧板两端折弯形成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上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所述采集端可拆卸安装于接户线前端。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排查装置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采用短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排查装置通过采集端和监控端的组合使用,能够实现用户电量信息的自动监测上报、自动比对分析,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可防止绝大部分的窃电行为;且采集端采用卡扣式安装结构,易于安装、拆卸,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大批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场管理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集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集端上端盖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集端上端盖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损排查装置包括采集端100,以及可与采集端100进行无线通讯连接的监控端200,本实施例中,监控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具备同时与多个采集端进行无线连接的通讯能力以及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实际使用时,可将每一采集端分别对应一个电表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采集端100包括一端具有开口部的壳体310 以及设置于壳体310内的PCB电路板;

所述开口部上可拆卸连接设置有卡扣结构330的上端盖320,卡扣结构330 用于将采集端可拆卸安装于接户线前端,无需改变现有电气连接,不会对用户用电产生影响;

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用户采集用户电量的主板110、用于将包含用户电量的监控数据发送给监控端200的第一通信板120,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板130;

具体的,主板110上还连接有定时器111,GPS模块112以及电量采集器 113;

定时器111用于驱动电量采集器113以固定频次采集用户电量,GPS模块 112可以定位采集端的位置并记录采集端的位置信息;

采集端发送给监控端的监控数据包括电量采集器111采集的用户电量和 GPS模块112记录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监控端200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210,以及连接中央处理器210 的第二通信板220和报警器230,第二通信板220可与第一通信板120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上述监控数据,在接收到监控数据后,中央处理器210 开始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若发生异常,则驱动报警器230发出警报。

具体的,中央处理器210包括比较模块240,比较模块240基于用电数值差异和用电轨迹差异对比电量采集端采集的用户电量和电力系统记录的用户电量,若发生异常,则中央处理器驱动报警器230发出报警。

实际使用时,每一个采集端分别对应一个电表连接在接户线前端,由于定时器的存在,可以将定时器设置为整点启动,设置方式可以是以1个小时作为倒计时区间,当倒计时完成时进行一次启动,在倒计时期间,采集端处于休眠状态,倒计时完成时,采集端被激活,通过主板驱动电量采集器实现电量采集,然后利用第一通信板将包含用户电量和GPS位置信息的监控数据发送到监控端,监控端通过第二通信板接收到监控数据后,中央处理器根据监控数据携带的位置信息调用电力系统中相应台区(电力系统中,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记录的用户电量数据,调用出来的电力系统中记录的对应用户电量进入比较模块与电量采集器采集的用户电量进行比对,比较模块如果发现两者在用户数值和用电轨迹(24小时)方面存在一定异常,则中央处理器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然后,监控人员可以利用GPS位置信息抵达问题台区,在第一时间赶赴异常位置。

由于定时器每一个小时启动一次,并采集一次用户电量,因此,当某一个小时内用电异常过高时,就可以及时发出报警,这就把监测区间缩小到了一个小时。由于定时器可以0-100小时之间随意设置,因此检测区间可以自由控制,小到进分钟,大到几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采集端和监控端短信方式进行无线通讯连接,要求第一通信板和第二通信板具有短信接收和短信解码功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诸如3G、4G、CDMA、GSM、GPRS、WLAN等的传输方式。

由于台区用户点较多,不可能每个台区用户都安装到采集端,为节省配置成本,本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端采用卡扣式安装结构,易于安装、拆卸。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扣结构330包括沿上端盖320 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部331和第二卡扣部332,第一卡扣部331和第二卡扣部332均包括竖直设置于上端盖320上方的第一侧板341,以及沿第一侧板 341两端折弯形成的第二侧板342和第三侧板343;

第一卡扣部331和第二卡扣部332还开设有贯穿第二侧板342和第三侧板 343的安装孔345,安装孔345用于可拆卸安装压线卡簧,以使采集端安装于接户线前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线损排查装置通过采集端实现了对用户电量信息的自动监测和上报,通过监控端实现了相关数据的分析比对,并通过报警器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具有较强大的线损排查功能,达到了及时监控用电异常的目的;且采集端安装在接户线前端,不破坏现有线路和计量装置,用户也无法破坏和绕越该装置,可防止绝大部分的窃电行为;同时,采集端采用卡扣式安装结构,易于安装、拆卸,并且采用统一的模块化设计,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