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落度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199发布日期:2018-06-28 04:2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坍落度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坍落度筒。



背景技术: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且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质。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决定了混凝土是否能正常施工,以满足硬化后的性能要求。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料浆和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了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生产过程中,水量、水灰比、砂率、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各个因素都是变化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在制备混凝土料浆的过程中,需测定混凝土坍落度。

坍落度仪是检测混凝土和易性所必需的设备,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坍落度筒,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竖直向上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其差值即为塌落度。

在坍落度测试过程中要求竖直向上拔起坍落度筒,拔起过程中不得碰到混凝土以免影响测量数据。然而,工作人员在使用传统的坍落度筒时,一般只是凭经验尽量保证拔筒方向竖直,此种方法坍落度筒壁总是不可避免的与混凝土碰到一起,造成判断错误,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尤其对于操作不熟练的操作人员来说,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质量更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坍落度筒,其优点在于:可以使得筒体稳定的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减少混凝土与筒体的筒壁碰到一起,进而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为圆台形,且所述筒体远离地面一端的内径小于筒体靠近地面一端的内径,所述筒体外罩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和筒体之间设有使筒体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件。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向上拔起筒体时,由于导向件对筒体有一个导向作用,使得筒体只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减少筒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可能,从而减少混凝土与筒体的筒壁碰到一起的可能,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穿设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朝向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筒体外壁上,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提拉绳远离筒体的一端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提拉绳远离筒体的一端移动,从而提拉绳可以拉动筒体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操作者不会接触筒体,因此可以减少操作者碰触筒体时筒体产生的震动,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接在筒体周缘的连接环片,所述支架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所述连接环片上开设有若干供第一导向杆穿设的通孔。

通过上述方案,筒体在移动时,由于第一导向杆穿设在连接环片上的通孔内,因此筒体只能沿着第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而第一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以筒体便可以稳定的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减少筒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壁上连接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块背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架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延伸入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杆伸入导向槽内的一端与导向槽槽底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上述方案,筒体在移动时,第二导向杆在固定块的导向槽内移动,由于固定块沿竖直方向设置,因此第二导向杆对固定块也有一个导向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筒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可能。当筒体移动使得第二导向杆与导向槽的槽底抵触时,筒体无法继续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筒体稳定的悬置在半空中,限制了筒体的移动高度,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筒体内的试样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缓冲片,所述缓冲片与导向槽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片和导向槽槽底上。

通过上述方案,第二导向杆向着导向槽的槽底移动时,会先与缓冲片相抵触,并推动抵触片向着导向槽槽底移动,此时压缩弹簧被压缩而具有弹性恢复力,从而可以对导向块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导向块在第二导向杆的撞击下产生震动从而带动筒体震动的可能,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片背离导向槽槽底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方案,橡胶垫具有弹性,因此可以对第二导向杆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可以减少缓冲片与第二导向杆的磨损,延长缓冲片和第二导向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连接在筒体外壁上的连接环以及连接在提拉绳朝向地面一端的若干分接绳,所述分接绳远离提拉绳的一端通过挂钩挂接在连接环上。

通过上述方案,需要移动筒体时,操作者可以将挂钩挂接在连接环上,从而可以通过提拉绳方便的驱动筒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支架背离地面一侧的定滑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周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提拉绳远离筒体的一端绕设过定滑轮后连接在圆盘的环槽槽壁上。

通过上述方案,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圆盘转动,提拉绳远离筒体的一端便绕设在环槽内,从而使得提拉绳靠近筒体的一端向上移动,进而快捷自动的拉动筒体向上移动,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向件对筒体有一个导向作用,使得筒体只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减少筒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的可能,从而减少混凝土与筒体的筒壁碰到一起的可能,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筒体;2、支架;3、导向件;31、连接环片;32、通孔;33、第一导向杆;4、提拉绳;5、连接件;51、连接环;52、分接绳;53、挂钩;6、驱动件;61、驱动电机;62、圆盘;621、环槽;63、定滑轮;7、固定块;71、导向槽;72、缓冲片;721、橡胶垫;73、压缩弹簧;8、第二导向杆;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坍落度筒,如图1,包括筒体1,筒体1设为圆台形,筒体1远离地面一端的内径设为100mm,筒体1靠近地面一端的内径设为200mm,筒体1的高度设为300mm。筒体1外罩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驱动筒体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架2和筒体1之间设有使筒体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件3。

如图1,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支架2远离地面一端的提拉绳4,提拉绳4朝向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在筒体1外壁上,支架2上设有驱动提拉绳4远离筒体1的一端移动的驱动件6。

如图3,连接件5(如图1)包括四个固定连接在筒体1外壁上的连接环51,提拉绳4朝向地面一端的连接有四根相同的分接绳52,分接绳52远离提拉绳4的一端连接有挂钩53,挂钩53可以挂设在连接环51上,从而将提拉绳4(如图1)和筒体1连接起来。

如图2,驱动件6(如图1)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2背离地面一侧的定滑轮63和连接在支架2上的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圆盘62,圆盘62周壁上开设有环槽621,提拉绳4远离筒体1的一端绕设过定滑轮63后连接在圆盘62的环槽621槽壁上。驱动电机61工作时,圆盘62转动使得提拉绳4远离筒体1(如图1)的一端不断的绕设在圆盘62上,从而使得提拉绳4靠近筒体1的一端上升,进而方便快捷、自动省力的拉动筒体1上升。

如图1,导向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1周缘的连接环片31,支架2朝向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33,连接环片31上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导向杆33相对应的通孔32,支架2罩设在筒体1上时,第一导向杆33穿设过通孔32并与地面相抵触,从而在筒体1上升过程中,筒体1在连接环51片31与第一导向杆33的配合作用下只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内第一导向杆33既可以对筒体1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又可以对支架2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如图4,筒体1沿筒体1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均固定连接在筒体1外壁上,固定块7背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71,支架2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与导向槽71相对应的第二导向杆8,第二导向杆8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延伸入导向槽71内,第二导向杆8伸入导向槽71内的一端与导向槽71槽底之间具有间隙。导向槽71内设有缓冲片72(如图5),缓冲片72与导向槽71槽底之间设有压缩弹簧73,压缩弹簧7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缓冲片72和导向槽71槽底上。筒体1向上移动时,第二导向杆8在导向槽71内滑动,从而对固定块7以及与固定块7连接的筒体1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此时第二导向杆8朝向地面的一端向着缓冲片72移动,并先与缓冲片72相抵触,然后第二导向杆8推动抵触片向着导向槽71槽底移动,使得压缩弹簧73被压缩而具有弹性恢复力,压缩弹簧73便对导向块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减少了导向块在第二导向杆8的撞击下产生震动从而带动筒体1震动的可能,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缓冲片72背离导向槽71槽底的一侧粘结有橡胶垫721(如图5),橡胶垫721可以减少第二导向杆8和缓冲片72的磨损,延长第二导向杆8和缓冲片72的使用寿命。

如图1,筒体1周缘沿筒体1中心线对称设有两个把手9,两个把手9均固定连接在筒体1外壁上,当驱动电机61损坏时,操作者可以通过通过把手9举升筒体1,从而保证坍落度筒的正常工作。

操作过程:需要提升筒体1时,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工作并卷起提拉绳4,从而带动筒体1上升,此时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8分别与连接环51片31和导向槽71配合,从而对筒体1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使得筒体1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减少筒体1在抬升过程中产生倾斜的可能,提高了后期对筒体1内试样的检测准确性。筒体1上升至第二导向杆8将压缩弹簧73压并时,驱动电机61停止工作,此时筒体1悬浮在半空中,从而便于操作者对筒体1内试样进行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