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792发布日期:2018-07-20 21:36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地勘探测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



背景技术:

探地雷达是近几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地质勘探设备,是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具备高精度高效率和无损的特点,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考古、矿产勘查、灾害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检测以及军事目标探测等众多领域。

《探地雷达在沥青路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伍敏,2014,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该篇论文中详细的介绍了现阶段探地雷达在沥青路面上检测时的运行情况和应用前景。

虽然探底雷达可以采取剖面法、宽角法、三维测量方式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测量地质,但是,上述论文中的探地雷达和大部分市场上的现有产品一样,主要负责的还是地质结构、分层的勘探。而在如土地勘测等工作中,不仅需要绘制地形图,往往还需要结合不同的定位点和测量点,而现在现场施工时,放样定点还需要全站仪等其他仪器辅助,程序多道,复杂低效,不利于工作的高效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具有在勘探地质的同时也能放样定位的效果,提高了地形测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包括移动机架、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架底部的探测部、电池组件以及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移动机架上还安装有放样组件,所述放样组件包括中空设置且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容纳通槽,所述容纳通槽内放置有多个用于放样的标记物,所述容纳通槽的底端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标记物位置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探地雷达探测到坐标系中的特定地点后,可以通过放置标记物至该点,从而达到实地放样的效果,方便记录探地雷达探测到的重要地形点,也减少了后续定位的工作,节约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记物分为落地端和标记端,所述落地端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容纳通槽的截面尺寸,所述标记端为上大下小的空心圆台设置,且标记端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标记端的上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地端截面尺寸小能够快速带领标记端穿出容纳通槽,到达地面完成标记作业,而标记端为上大下小的空心圆台,便于将标记物固定于容纳通槽中,且同时也便于测量人员再次寻找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通槽为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容纳通槽的倾斜角度使得所述标记物能够向下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容纳通槽使得标记物能够自行下落,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节省结构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驱动所述固定板靠近或远离容纳通槽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板靠近容纳通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标记物配合的弧形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弧形卡槽能够很好的与标记物配合,从而将标记物固定在容纳通槽中,不会在不需要标记时让标记物掉落,而驱动组件能够让固定板靠近和远离容纳通槽,从而不仅能够固定标记物的位置,也能够取消对标记物的抵接作用,使得标记物掉落至需要标记的测量坐标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机架上还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容纳通槽长度方向的滑动柱,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开设有贯穿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柱和所述滑动孔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滑动柱,使得固定板可以沿滑动柱上下运动,继而不会因上下运动而产生位置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斜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滑动气缸,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滑动斜面相配合的驱动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的驱动斜面与滑动斜面配合时即可带动固定板上下运动,实现动力驱动的目的,同时控制驱动气缸的速度即可控制标记物掉落的个数,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和驱动气缸均沿容纳通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驱动气缸上连接有启闭按钮,所述启闭按钮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架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扶持探地雷达的上部运行时,将启闭按钮设置在上部更方便控制,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将标记物放置于标记的坐标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柱的顶端设有防止固定板脱落的放大帽,且所述放大帽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弹性复位键能够及时的将固定块复位,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标记物掉落数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探地雷达探测到坐标系中的特定地点后,可以通过放置标记物至该点,从而达到实地放样的效果,方便记录探地雷达探测到的重要地形点,也减少了后续定位的工作,节约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样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中:1、移动机架;11、探测部;12、电池组件;13、数据处理装置;14、启闭按钮;2、容纳通槽;3、标记物;31、落地端;32、标记端;4、固定板;41、弧形卡槽;42、滑动孔;5、滑动柱;51、弹性复位件;52、放大帽;6、驱动杆;61、驱动斜面;7、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机架1,移动机架1的底端安装有用于探测地质的探测部11,探测部11上方安装有电池组件12,而移动机架1的顶端还安装有数据处理装置13,探测部11将探测得到的地层、土质等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13上显示,达到探测地质的效果。同时,移动机架1上还安装有放样组件,用于及时标记重要的地形坐标点。

如图1和图2所示,放样组件包括倾斜安装于移动机架1上的容纳通槽2,如图3所示,容纳通槽2内放置有多个相互叠加的标记物3,容纳通槽2的倾斜角度使得标记物3能够自动向下滑动。标记物3包括落地端31和标记端32,标记端32采用质感较重的防锈金属制成,且落地端31截面尺寸小于容纳通槽2的截面尺寸,从而能够带动标记端32向下运动并落地固定。标记端32为上大下小的空心圆台设置,标记端3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标记端32的上表面上,且标记端32的上端界面尺寸大于落地端31的截面尺寸,标记端32也可以涂刷不同的彩色喷漆,以达到方便辨认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移动机架1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标记物3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4和驱动固定板4靠近或远离容纳通槽2的驱动组件,固定板4靠近容纳通槽2的一侧设有与标记物3配合的弧形卡槽41,当固定板4靠近容纳通槽2时能够抵接于标记端32上,使得标记物3不会向下滑落,达到固定标记物3位置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板4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斜面(图中未示出),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移动机架1上的驱动杆6和滑动气缸,驱动杆6的端部设有与滑动斜面相配合的驱动斜面61,当驱动杆6在驱动气缸7作用下向固定板4靠近时,驱动斜面61就可以通过与滑动斜面的配合驱动固定板4,使得固定板4远离并脱离标记端32,此时标记物3即可下落。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对固定板4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移动机架1上还设有两个滑动柱5,滑动柱5垂直于容纳通槽2的长度方向,固定板4的两端开设有两个贯通的滑动孔42,滑动柱5与滑动孔42间隙配合,滑动柱5的顶部还设有防止固定板4脱落的放大帽52,放大帽52与固定板4之间还安装有弹性复位件51,弹性复位件51为压缩弹簧,使得固定板4能够迅速复位并抵接于标记端32上。

工作过程:当探地雷达探测到规定地点需要做标记时,按下启闭按钮14,此时驱动气缸7带动驱动杆6向前运动,通过驱动斜面61和滑动斜面的配合,使得固定板4沿滑动柱5运动并脱离标记端32,此时标记物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掉落的同时,驱动气缸7回缩,驱动斜面61脱离固定板4,此时固定板4在复位弹性件51的作用下及时复位,此时弧形卡槽41抵接于标记端32上,防止标记物3落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