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密度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039发布日期:2018-07-07 05:1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氯化石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氯化石蜡生产线的简易密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密度是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密度的大小是控制氯化石蜡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中对密度的在线检测至关重要。现有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中在线密度的检测方式,大都是通过取样口把半成品氯化石蜡样品倒入量筒中,再把比重计和温度计放人样品中,然后读取数字。但是取样检测时会有刺激性气体(氯化氢和极少量氯气)挥发出来,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同时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而且这种检测方式由于样品的温度受环境的温度影响很大,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氯化石蜡产品粘度大、生产线密度检测又在高温酸性的环境中进行,大多数全自动密度计都不合适,而且全自动密度计费用高。因此在氯化石蜡生产线中设计一种简易、制作简单便宜、操作方便、密闭的密度检测装置由显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简易密度检测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科学、简单,制作成本低,不需要单独取样检测,随时都可以检测,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检测准确度高,有利于氯化石蜡生产工艺控制,确保了氯化石蜡产品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密度检测系统,包括冷凝器、氯化石蜡反应釜、密度检测装置、循环泵,所述冷凝器与氯化石蜡反应釜通过循环管路密封连接,所述冷凝器连接到氯化石蜡反应釜的进液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通过管路密封并联密度检测装置,所述密度检测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比重计,所述外管为密封结构,直立设置的外管内设有直立设置的内管,内管为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内管的封闭端从外管下端延伸出来,所述内管内放置比重计。

所述内管延伸出来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外管上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的出口管密封连接,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口管密封连接。

所述外管由长为500mm、直径为100mm的玻璃管制作而成。

所述内管由长为500mm、直径为50mm的玻璃管制作而成,内管伸出外管的长度为150mm。

所述出液口、进液口处分别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密度检测系统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科学、简单,制作成本低,不需要单独取样检测,随时都可以检测,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检测准确度高,有利于氯化石蜡生产工艺控制,确保了氯化石蜡产品质量。

和氯化石蜡生产线连在一起,不需要单独取样。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挥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人身健康造成的伤害;而且这种检测方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也有显著提高;装置制作简单便宜、操作方便,对氯化石蜡生产工艺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密度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密度检测系统的密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所述的简易密度检测系统,包括冷凝器1、氯化石蜡反应釜2、密度检测装置3、循环泵4、阀门5,所述冷凝器1与氯化石蜡反应釜2通过循环管路密封连接,所述冷凝器1连接到氯化石蜡反应釜2的进液管上设有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上通过管路密封并联密度检测装置3,所述密度检测装置3包括外管31、内管32、比重计35,所述外管31为密封结构,直立设置的外管31内设有直立设置的内管32,内管32为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内管32的封闭端从外管31下端延伸出来,内管32伸出的长度为150mm,所述内管32内放置比重计35,

所述内管32延伸出来的一端设有进液口34,所述外管31上设有出液口33,所述进液口34通过管路与循环泵的出口管密封连接,出液口33与循环泵的进口管密封连接。

所述外管31由长为500mm、直径为100mm的玻璃管制作而成。

所述内管32由长为500mm、直径为50mm的玻璃管制作而成。

所述出液口33、进液口34处分别设有阀门5。物料从的进口流入,流经直径为50mm的玻璃管再流入直径为100mm的玻璃管,最后从出口流出,流量大小可通过进口阀门开关控制。

检测密度时,只需要关闭密度检测装置3的出口阀门,利用循环泵的压力把物料压入玻璃管内到指定位置,关闭进口阀门,比重计浮起,待比重计静止后读数即可。读数完毕后打开进、出口两阀门,让物料又重新开始循环,这样既可保证随时检测时简易密度检测系统中的物料和反应釜中的物料一致性,又可保持简易密度检测系统中物料的温度和反应釜中物料温度一致,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