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594发布日期:2018-07-20 21:3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天线的研发工作,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天线测试已经成为企业研发工作进程的瓶颈。现在人们通常使用天线测试系统对天线的各种性能进行测量。

但是传统的天线测试系统,每次更换待测量天线时都依靠人工搬运,由于待测量天线的重量及体积都较大,因此在对大批量的待测量天线进行测量时,测量效率低往往较低,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可以解决人工搬运待测量天线以进行测量的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可自动化输入及输出待测天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包括:

屏蔽室,所述屏蔽室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供待测天线进出的开口,所述屏蔽室在所述开口的下沿位置铰接有屏蔽门,所述屏蔽门与所述屏蔽室之间的旋转轴贴合或靠近地基布置;

若干设于所述屏蔽室内的、用于与待测天线通信以实现测量目的的探头;

设于所述屏蔽门内侧壁的第一轨道;

设于所述屏蔽室的内底壁的第二轨道,当所述屏蔽门开启并贴合或靠近所述地基时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相适配对接;

用于承载所述待测天线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底部的、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相装配的转动件,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正反转的动力源;

与所述屏蔽室间隔布置的、用于将所述待测天线输送至所述载物平台上和/或将所述载物平台上的所述待测天线输送出的传送装置;

以及与所述探头、所述动力源、所述传送装置电连接以控制其配合工作并实现自动测量目的的控制中心。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人工先行开启屏蔽门并使屏蔽门贴合地基表面,地基对屏蔽门起到了较佳地支撑作用,使得屏蔽门和第一轨道可以支撑较重的待测天线;与此同时屏蔽门内侧壁的第一轨道与屏蔽室内的第二轨道相适配对接,此时再开启动力源的自带电源或者使动力源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控制中心控制动力源工作,在转动件的传动作用下,载物平台朝向屏蔽门移动,随后载物平台从第二轨道上运动至第一轨道上;在载物平台靠近传送装置后,控制中心控制传送装置工作以带动待测天线运动;当待测天线由于惯性滑至载物平台上时,控制中心控制动力源反向工作并带动载物平台反向运动,进而载物平台和待测天线一起从第一轨道上运动至第二轨道上,并进入屏蔽室内部,此时切断动力源的自带电源或者是切断动力源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再将屏蔽门关上即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探头开启以进行测量目的;在测量完毕后,打开屏蔽门再次使屏蔽门贴合地基表面,开启动力源的自带电源或者使动力源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控制中心又可控制载物平台和传送装置配合工作,以转移测量完毕的待测天线至传送装置上,实现将测量完毕的待测天线输出。在对大批量的待测量天线进行测量时,其测量过程无需人工搬运重量及体积都较大的待测天线,通过增加传送装置、载物平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控制中心即可实现自动化转移待测天线,效率更高且更加安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件具体为滚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横截面呈“凹”形状以与所述滚轮滑动装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动力源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滚轮与呈“凹”形状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之间的摩擦作用,即可轻松实现驱动载物平台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且输送待测天线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件具体为齿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为齿条结构以与所述齿轮啮合装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动力源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结构的啮合装配,即可轻松实现驱动载物平台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且输送待测天线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设有两组且平行设置,所述载物平台的转动件设有四个且两两为一组。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两个转动件为一组且与相应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相适配,同时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均设有两组,进而通过多点支撑的方式使得载物平台滑动的过程更加稳定,有利于待测天线的稳定、安全输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仅设有一个,所述屏蔽门和所述传送装置仅设有一组,且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动力源均受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输入或输出所述待测天线的目的。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传送装置及动力源传动的方向,从而单组传送装置结合双向运动的载物平台就能够实现输入及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多组传送装置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的制作成本较低。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室相对的两侧,所述屏蔽门和所述传送装置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室相对的两侧,且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动力源均受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从所述屏蔽室的一侧输入所述待测天线从所述屏蔽室的另一侧输出所述待测天线的目的。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两组传送装置单向传动,从而实现一组传送装置输入待测天线另一组传送装置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单组传送装置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无需切换每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效率更高。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室相邻的两侧,所述屏蔽门和所述传送装置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室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二轨道呈圆弧形布置以实现所述载物平台在所述屏蔽室内转向,且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动力源均受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从所述屏蔽室的一侧输入所述待测天线从所述屏蔽室的另一侧输出所述待测天线的目的。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两组传送装置单向传动,从而实现一组传送装置输入待测天线另一组传送装置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单组传送装置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无需切换每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效率更高;同时将第二轨道设计成圆弧形,并配合转动件为滚轮,以实现载物平台和待测天线在屏蔽室内转向,进而可以将屏蔽室放置于室内的角落里,与此同时两组传送装置分别贴合室内墙壁布置,进而有利于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在室内安放,更加节省室内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所述屏蔽室还包括:铰接于顶部的、以用于启闭所述屏蔽室的顶盖。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顶盖的设计有利于安装人员将探头安装于屏蔽室内,同时有利于后期维修人员进入屏蔽室内进行维修、安装等工作,方便实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送装置具体为皮带传送结构和/或辊筒传送结构。

实现上述方案的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通过皮带传送结构和辊筒传送结构均能实现传送待测天线的目的,而且两种结构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对大批量的待测量天线进行测量时,其测量过程无需人工搬运重量及体积都较大的待测天线,通过增加传送装置、载物平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控制中心即可实现自动化转移待测天线,效率更高,且更加安全;

其二,制作成本低,待测天线的输送过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屏蔽室;11、屏蔽门;12、顶盖;2、探头;3、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5、载物平台;51、主体;52、转动件;53、动力源;6、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屏蔽室1、探头2、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载物平台5、传送装置6以及控制中心。

屏蔽室1的向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供待测天线进出的开口,屏蔽室1在开口的下沿位置铰接有屏蔽门11,屏蔽门11与屏蔽室1之间的旋转轴贴合或靠近地基布置;多个探头2通过一支撑架固定于屏蔽室1内,探头2用于与待测天线通信以实现测量目的;第一轨道3焊接于屏蔽门11内侧壁;第二轨道4焊接于屏蔽室1的内底壁,当屏蔽门11开启并贴合或靠近地基时第一轨道3与第二轨道4相适配对接,如图2中所示,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相对接的端部均呈45度角设置;传送装置6与屏蔽室1间隔布置,且传送装置6用于将待测天线输送至载物平台5上和/或将载物平台5上的待测天线输送出。

载物平台5用于承载待测天线,载物平台5包括:主体51,设于主体51底部的、与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相装配的转动件52,以及设于主体51上的、用于驱动转动件52正反转的动力源53。

控制中心与探头2、动力源53、传送装置6电连接以控制其配合工作并实现自动测量目的。

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均设有两组且平行设置,载物平台5的转动件52设有四个且两两为一组。两个转动件52为一组且与相应的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相适配,同时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均设有两组,进而通过多点支撑的方式使得载物平台5滑动的过程更加稳定,有利于待测天线的稳定、安全输送。

屏蔽室1还包括:铰接于顶部的、以用于启闭屏蔽室1的顶盖12。顶盖12的设计有利于安装人员将探头2安装于屏蔽室1内,同时有利于后期维修人员进入屏蔽室1内进行维修、安装等工作,方便实用。

传送装置6具体为皮带传送结构,通过皮带传送结构能实现传送待测天线的目的,而且这种结构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控制。

转动件52具体为滚轮,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的横截面呈“凹”形状以与滚轮滑动装配。动力源53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滚轮与呈“凹”形状的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之间的摩擦作用,即可轻松实现驱动载物平台5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且输送待测天线稳定。

屏蔽门11和传送装置6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屏蔽室1相对的两侧,且传送装置6和动力源53均受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从屏蔽室1的一侧输入待测天线从屏蔽室1的另一侧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两组传送装置6单向传动,从而实现一组传送装置6输入待测天线另一组传送装置6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单组传送装置6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无需切换每组传送装置6的传送方向,效率更高。

工作过程及原理:人工先行开启屏蔽门11并使屏蔽门11贴合地基表面,地基对屏蔽门11起到了较佳地支撑作用,使得屏蔽门11和第一轨道3可以支撑较重的待测天线;与此同时屏蔽门11内侧壁的第一轨道3与屏蔽室1内的第二轨道4相适配对接,此时再开启动力源53的自带电源或者使动力源53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控制中心控制动力源53工作,在转动件52的传动作用下,载物平台5朝向屏蔽门11移动,随后载物平台5从第二轨道4上运动至第一轨道3上;在载物平台5靠近传送装置6后,控制中心控制传送装置6工作以带动待测天线运动;当待测天线由于惯性滑至载物平台5上时,控制中心控制动力源53反向工作并带动载物平台5反向运动,进而载物平台5和待测天线一起从第一轨道3上运动至第二轨道4上,并进入屏蔽室1内部,此时切断动力源53的自带电源或者是切断动力源53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再将屏蔽门11关上即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探头2开启以进行测量目的;在测量完毕后,打开屏蔽门11再次使屏蔽门11贴合地基表面,开启动力源53的自带电源或者使动力源53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控制中心又可控制载物平台5和传送装置6配合工作,以转移测量完毕的待测天线至传送装置6上,实现将测量完毕的待测天线输出。在对大批量的待测量天线进行测量时,其测量过程无需人工搬运重量及体积都较大的待测天线,通过增加传送装置6、载物平台5、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及控制中心即可实现自动化转移待测天线,效率更高且更加安全。

实施例二: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和图3所示,转动件52具体为齿轮,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均为齿条结构以与齿轮啮合装配。动力源53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结构的啮合装配,即可轻松实现驱动载物平台5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且输送待测天线稳定。

实施例三: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4所示,传送装置6具体为辊筒传送结构,通过辊筒传送结构能实现传送待测天线的目的,而且这种结构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控制。

实施例四: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5所示,开口仅设有一个,屏蔽门11和传送装置6仅设有一组,且传送装置6和动力源53均受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输入或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传送装置6及动力源53传动的方向,从而单组传送装置6结合双向运动的载物平台5就能够实现输入及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多组传送装置6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的制作成本较低。

实施例五:一种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6所示,开口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屏蔽室1相邻的两侧,屏蔽门11和传送装置6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屏蔽室1相邻的两侧,第二轨道4呈圆弧形布置以实现载物平台5在屏蔽室1内转向,且传送装置6和动力源53均受控制中心控制而配合工作以实现从屏蔽室1的一侧输入待测天线从屏蔽室1的另一侧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

通过控制中心控制两组传送装置6单向传动,从而实现一组传送装置6输入待测天线另一组传送装置6输出待测天线的目的,与单组传送装置6相比,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无需切换每组传送装置6的传送方向,效率更高;同时将第二轨道4设计成圆弧形,并配合转动件52为滚轮,以实现载物平台5和待测天线在屏蔽室1内转向,进而可以将屏蔽室1放置于室内的角落里,与此同时两组传送装置6分别贴合室内墙壁布置,进而有利于该自动化天线测量系统在室内安放,更加节省室内空间。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