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8170发布日期:2018-11-24 11: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谷类等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从农业生产者购入收获后的稻和糙米等(以下称“原料米”)的农业合作组织等的购买者会从所述原料米抽取试料(样品),检查各米粒的整粒、未熟粒或着色粒等的品相,求出其各品相的混入率,参考该混入率来决定所述原料米的购入价格。

并且,在检查所述试料时,所述购买者有效地利用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已知该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所述,首先通过图像取得装置拍摄对象试料的谷粒(以下称为“米粒”),根据该拍摄数据(受光数据)制作用于显示在显示部的米粒的粒图像,然后向分析机供给,测量各米粒的反射光量及透过光量进行品相判别,并且计算混入率,最后将米粒的粒图像、该粒图像的品相的判别结果及混入率显示在显示部。

另外,为了决定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米的卖售价格等,按照基于农产品检查法的品相等检查的设定品相信息对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米进行等级等的检查。

另一方面,部分餐厅/外卖经营者会与该品相等检查分别地,基于独自的设定品相信息进行自主检查。

此外,设定品相信息是指,通常被称为阈值或校准曲线等的品相的判别基准。

所述自主检查是由餐厅/外卖经营者通过目视检查来进行的,设定独自的设定品相信息,根据该设定品相信息,例如,与所述品相等检查的设定品相信息相比,更加严格地设定基准来进行判别。另外,由于是通过目视进行检查的,因此可能因检查者的熟练度等而在判别结果中产生个人差异,为了应对该问题,想到使用不产生个人差异的光学式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来进行检查。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谷粒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预先设定基于农产品检查法的品相等检查的设定品相信息,而不设定面向餐厅·外卖经营者的自主检查的设定品相信息,该判别装置不可以自由更改设定品相信息。例如,即便更改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设定品相信息,也无法将通过基于农产品检查法的品相检查而判别为整粒的米粒变更成在餐厅·外卖经营者向的自主检查中被判别为整粒之外的着色粒等。

作为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述,在所述分析机的光量测量部中设置有使用振动给料机搬运米粒的搬运机构,作为其他的米粒的搬运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已知有在周缘部形成有一粒米粒进入的多个槽的圆板通过电动机进行旋转,使米粒搬运到光学检查部的搬运机构,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即,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分析机的搬运机构中,由于检查对象的米粒在振动的同时被搬运,因此有时会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搬运机构中,检查对象的米粒在投入所述圆板的槽时,有时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被投入,与所述专利文献1一样地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进行拍摄。

这样,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被测量或拍摄的米粒与在未倾斜的正常状态下被测量或拍摄的米粒相比,粒图像的米粒的长度或宽度等变得比实际的长度或宽度短。另外,所述米粒例如有时在胚芽部分等产生不必要的影子,该影子作为黑点映在粒图像上。因此,所述米粒有可能被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误判别为未熟粒或着色粒。

如果产生所述误判别的话,包含该被误判别的米粒的试料的根据品相判别结果计算的各品相的混入率是不正确的,因此抽取所述试料的原料米的购入价格有可能欠缺正确性。因此,存在未向农业生产者支付合理金额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46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009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作为技术课题。

另外,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能够更改设定品相信息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作为技术课题。

此外,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米粒等的原料购入价格的正确性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作为技术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并且,本发明为了达到提供能够更改设定品相信息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目的,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其具备:拍摄部,拍摄粒状物并取得拍摄数据;控制部,基于所述拍摄数据,以粒单位求出成为光学信息的测定品相信息并制作粒图像,并且根据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和设定品相信息对各粒状物的品相进行判别,该设定品相信息为用于判别品相的预先设定的阈值或标准曲线;显示部,显示由该控制部判别出的判别品相及粒图像,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有用户根据所述显示中显示的任意的粒图像及判别品相,能够更改所述设定品相信息的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

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在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控制部设置有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该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用于将与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任意的粒图像对应的判别品相变更为任意并进行显示。

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所述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具备:品相输入部,能够由用户输入粒状物的任意的品相;粒选择部,用户能够从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粒图像中选择任意数量的粒图像,所述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还具备品相信息制作部,若用户在所述品相输入部输入品相,且在所述粒选择部选择粒图像,则基于该选择的粒图像的测定品相信息来更改所述输入的设定品相信息,并将更改后的设定品相信息作为新的设定品相信息。

另外,本发明为了达到提供能够提高米粒等的原料购入价格的正确性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目的,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具备:拍摄部,拍摄粒状物并取得拍摄数据;控制部,基于所述拍摄数据,以粒单位求出成为光学信息的测定品相信息并制作粒图像,并且根据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和设定品相信息对各所述粒状物的品相进行判别,该设定品相信息为用于判别品相的预先设定的阈值;显示部,显示由该控制部判别出的判别品相及粒图像,所述控制部具备:品相输入部,能够由用户输入粒状物的任意的品相,粒选择部,用户能够从所述显示部显示的粒图像中选择任意的粒图像;所述控制部还具备品相更改部,若用户在所述品相输入部输入品相且在所述粒选择部选择粒图像,则将该选择出的粒图像的所述判别品相更改为所述输入的品相并显示在显示部中。

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判别品相及粒图像时,显示成为各品相样本的粒状物的基准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更改设定品相信息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米粒等的原料购入价格的正确性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

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具备:控制部,基于拍摄数据,以粒单位求出成为光学信息的测定品相信息并制作粒图像,并且根据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和设定品相信息对各所述粒状物的品相进行判别,该设定品相信息为用于判别品相的预先设定的阈值或标准曲线;显示部,显示由该控制部判别出的判别品相和粒图像,由于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有能够基于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任意的粒图像及判别品相而更改所述设定品相信息的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因此用户可以更改成为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品相的判别基准的设定品相信息,以使为成为期望的设定品相信息。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使用所期待的设定品相信息来判别粒状物。

根据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由于在控制部中设置有用于将与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任意的粒图像对应的判别品相更改为任意并进行显示的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因此,即使存在判别为与所期待品相不同的品相的粒状物,用户也可以将该粒状物的品相更改为期望品相并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由于所述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具备品相信息制作部,该品相信息制作部基于用户选择出的粒图像的测定品相信息(基于拍摄数据),通过更改成为任意品相的判别基准的设定品相信息,将更改后的设定品相信息作为所述品相的新的设定品相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更改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设定品相信息。此外,由于使用用户选择出的粒图像的测定品相信息来更改设定品相信息,因此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能够切实地将所述粒图像的粒状物判别为期待的品相。

本发明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具备:控制部,基于拍摄数据,以粒单位求出成为光学信息的测定品相信息并制作粒图像,并且根据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和设定品相信息对各所述粒状物的品相进行判别,该设定品相信息为用于判别品相的预先设定的阈值;显示部,显示由该控制部判别出的判别品相及粒图像,由于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有品相更改部,若用户输入品相且选择粒图像,则将该选择出的粒图像的所述判别品相更改为所述输入的品相并显示在显示器中,因此,即使误判别米粒等的粒状物的品相,通过操作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用户(操作者)也可以将该粒状物的品相更改并显示为正确的品相。因此,能够正确显示基于所述品相的判别结果而计算出的各品相的混入率的显示,从而本申请可以正确决定原料米的购入价格。而且在修正所述误判别时,所述用户无需对包含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误判别出的米粒的试料进行再次检查,因此还能够防止工作效率的降低。

通过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不仅对每个粒状物显示判别出的判别品相及粒图像,而且同时显示成为各品相粒状物的样本的基准图像,因此,通过与该基准进行比较,可以容易地确认粒状物的判别是否以用户期待的方式正确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判别方法的顺序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判别结果的更改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品相选择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基准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设定品相信息制作工序的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设定品相信息制作工序中的品相选择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纵侧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平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光学检测部的纵侧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光学检测部的纵侧截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判别方法的顺序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判别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判别结果的更改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品相选择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基准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米粒被投入到圆板4的槽4a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的图。如图1所示,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包括计算机2、连接于该计算机2的作为拍摄部的彩色扫描仪3。图2是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的控制框图。

所述计算机2包括:以cpu(中央运算元件)或基板为中心的控制部4a、将在扫描仪3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输入的输入端口4f、向打印机等输出数据的输出端口(未图示)、存储关系式或程序等的只读存储器元件(以下称为“rom”)4d、存储图像处理应用或图像数据等的读写存储元件(以下称“ram”)4e、保存在扫描仪3拍摄到的拍摄数据等的存储器4g、显示判别结果等的显示器16、输入设定条件等的输入部18等。

所述控制部4a具备:制作测定品相信息和粒图像的图像处理部47、进行品相判别的判别部48、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4、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5。而且,所述显示器16显示粒图像或该粒图像的品相等。另外,所述输入部18具备:品相更改输入部41、品相输入部42、粒选择部43。此外,所述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5具备用于制作设定品相信息的品相信息制作部46。

所述彩色扫描仪3(参照图1)包括:在上端面具有图像读取面4的扫描仪主体5、在测定时覆盖该扫描仪主体5的图像读取面4的盖板6。

所述图像读取面4由玻璃制成并配置于扫描仪主体5的上面部。图像读取面4不限于玻璃板,可以使用丙烯酸板,还可以使用由除此之外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板材。上述结构的图像读取面4在测定时放置有试料托盘20。

在所述扫描仪主体5内部配置有扫描装置(未图示),该扫描装置包括:向试料托盘20的底面照射光的光照射部(光源)、接收从光照射部照射到谷粒表面而被反射的反射光和由盖板6反射并透过谷粒的透过光的受光部构成。

所述扫描装置的受光部由彩色ccd等构成,例如构成为按照rgb的三色(红色、绿色及蓝色)光来接收来自放置在图像读取面4上的粒状物的反射光及透过光,并将接受光而得到拍摄数据输出到计算机2。

所述盖板6被铰链连结在扫描仪主体5的上端缘,能够通过该铰链旋转。因此,在测定时,能够由盖板6覆盖扫描仪主体5的图像读取面4,从而能够防止来自于外部的杂散光的侵入。另外,彩色扫描仪3也可以使用普通的扫描仪。

所述试料托盘20(参照图1)在平面上形成矩形框状,包括:底板21、从该底板21的周边部向上方立起的侧壁、设置于该侧壁的两个地方的把手部。另外,所述底板21是透明的板,例如使用丙烯酸树脂等。此外,在试料托盘20放置于图像读取面4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成为在底面21抵接于图像读取面4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进行放置。

在由所述侧壁包围而成的空间的一部分中也可以设置基准板22。该基准板22是用于取得图像信息的基准板,该图像信息用于修正彩色扫描仪3中的测定值。配置基准板22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在所述空间上即可,可以配置在设计上便利的位置。另外,对于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将基准板22的形状设为矩形,并配置为使该基准板2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与侧壁接触。另外,基准板22不仅由一个颜色形成,优选例如将白和黑等的双色的基准板组合构成。

另外,由于试料托盘20在彩色扫描仪3中进行测定,因此考虑来自于试料托盘20主体的反射光在所述测定时产生影响。因此,优选至少表面没有光泽,希望使用黑体或者接近黑体的材料形成试料托盘20。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检查对象的粒状物为糙米的情况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的判别方法的顺序的图。

(1)拍摄工序(步骤s1):

首先,在试料托盘20的底面21上投入约1千粒的糙米7并使粒不相互重叠。投入后,如图1所示,将试料托盘20放置于彩色扫描仪3的图像读取面4上。由于在通过彩色扫描仪3进行测定时,试料托盘20的底面21成为光路,因此优选手指等不要接触底面21使其粘着指纹等污迹。另外,在一次测定中,测定的谷粒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试料托盘的底面能够放置的个数范围内自由增减。

放置所述试料托盘20后,用盖板6覆盖试料托盘20的上面,使用彩色扫描仪3拍摄糙米7的图像。具体的而言,使扫描仪主体5的扫描装置沿图像读取面4的底面进行移动(二维扫描)。此时,从扫描装置的光照射部向糙米7照射光,糙米7反射的反射光及/或透过的透过光被扫描装置的受光部接收。受光信号作为rgb的图像信号输出到计算机2。另外,由彩色扫描仪3拍摄的糙米7的与底面21接触的面即粒的下侧被拍摄。

(2)图像处理工序(步骤s2):

由扫描仪3取得的拍摄数据被控制部4a的图像处理部47处理,对于每粒,得到测定品相信息(光学信息),抽取与各糙米的外形形状、面积、长度、宽度、色彩、裂痕等的品相相关的信息。

(3)判别工序(步骤s3):

此外,在判别部48中,将所述测定品相信息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品相信息(例如,阈值或标准曲线等)进行对比等,来判别各糙米的品相(整粒、碎米、死米、着色米、未熟米、虫害米等)。所述抽取及判别能够通过常规的解析方法进行。例如,可以使用像日本特开2011-242284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0-304702中记载的方法。

(4)图像制作工序(步骤s4):

在控制部4a的所述图像处理部47中,利用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对于每粒来制作糙米的粒图像。图像制作工序也可以设为通过上述图像处理工序进行。

(5)显示工序(步骤s5):

将所述图像制作工序中制作的各糙米的粒图像显示于显示机构的显示器16上。该显示对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各糙米的粒图像上附加相应的编号(标签)与品相,并将各糙米的粒图像作为一览表33进行显示。图4中,同时显示40粒糙米,且在各糙米的粒图像的下部附加并显示相应的编号与品相。

用户将所述显示工序显示的各糙米的粒图像与附加至该粒图像的品相进行对比,能够确认所述判别工序中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是否正确判别。另外,当确认有判别为与期待的品相不同品相的糙米时,用户能够容易地更改该糙米的品相。

使用图5的流程图对所述更改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图4中表示编号5的糙米其期望的品相为着色粒但被判别为整粒的情况。用户使用成为品相更改输入部41的输入部18,来对编号5的糙米的粒图像进行点击或触摸等,从而进行选择,识别在控制部4a的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4中进行变更的糙米(粒状物)(步骤s51)。然后,使图6所示的品相选择画面31重叠显示在显示器16上,从该品相选择画面31选择应该更改的品相(步骤s52)。另外,也可以从输入部18输入直接品相。图6中,在品相选择画面31的四边框中进行点击,然后选择着色粒。该选择后,如果点击图6的再设定按键35,则编号5的糙米通过测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4被登记为着色粒,并且编号5的糙米的品相显示显示为“着色粒”,品相更改结束。另外,粒图像与品相任一方都可以先进行选择。

进而,对于对品相判别不熟练的用户,为了能够确认各糙米的品相是否被判别为期望的品相,可以将成为各品相的样本的基准图像与检查对象(糙米)的一览表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图7是示出整粒、青未熟粒、碎粒、裂痕粒、部分着色粒作为所述基准图像32的例子的图。如同图所示,通过目视对各品相的基准图像与判别后的糙米的实际的粒图像进行比较,所述用户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判别结果。所述基准图像可以由用户独自准备,也可以参考农林水产省主页记载的“检查用语的解说”及“害粒、死米、着色粒、未熟粒的解说”中使用的各品相的粒图像来制成。

因此,能够以上述的更改方法来更改品相的判别结果,但是由于未更改设定品相信息(品相判别基准)本身,因此,当餐厅/外卖经营者通过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对更改为期望的品相的糙米再次进行检查时,则通过基于农产品检查法的品相等检查的基准对该糙米进行判别。因此,当对品相判别熟练的餐厅/外卖经营者等希望通过独自的设定品相信息进行判别时,优选更改(修正)设定品相信息。因此,在本发明中,设置了通过图1的品相信息作成部46对设定品相信息本身进行更改的设定品相信息制作工序(图3的步骤s6)。

通过图8,详细说明图3的所述设定品相信息制作工序。

(1)品相的选择(步骤s61):

选择希望变更(制作)设定品相信息的品相。例如,将图9所示的选择画面34作为品相输入部42来选择品相。另外,可以从输入部18输入品相,也可以设为将所述品相输入部42设置于与控制部4a相同的基板上的结构

(2)糙米的选择(步骤s62):

将显示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的判别结果的画面(一览表33)作为粒选择部43,对与在步骤s61选择出的品相的相应的糙米的粒图像进行点击等,来进行选择。另外,也可以使用输入部18选择所述粒图像。该情况下,输入部18成为粒选择部43。并且,也可以是将所述粒选择部43设置于与控制部4a相同的基板上的结构。图9表示在步骤s61选择“着色粒”并选择着色粒的粒图像的状态。在选择糙米的粒图像时,与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的判别结果无关,优选用户尽量多地选择判断应判别为着色粒的糙米的粒图像。通过这样的选择,能够制作适于该用户基准的设定品相信息。

(3)制作(步骤s63):

仅使用与所述步骤s62中选择出的糙米的粒图像对应的各糙米的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在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5的品相信息制作部46中制作设定品相信息。这时,由于基准制作时的样品数量增加,因此所述粒图像较多的话比较好。制作中能够使用如日本特开2000-304702记载的通常的方法。例如,在制作品相关系式(标准曲线)作为设定品相信息时,将糙米的面积、圆形度、长度、宽度等的所述测定品相信息(光学信息)作为说明变量,将糙米的品相(整粒、着色粒、碎粒、裂痕粒、着色粒等)作为目的变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的线性分析或神经元网络等的非线性分析来制作品相关系式。另外,所述测定品相信息为一个例子,能够利用其他光学性求出的信息。而且,线性分析或非线性分析能够利用公知的解析法。另外,可以在制作品相关系式时求出阈值,也可以只求出阈值。

(4)设定(步骤s64):

将所述步骤s63中制作的设定品相信息作为新的设定品相信息,在设定品相信息更改部45中进行设定,通过保存于ram4e来结束设定品相信息制作工序。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中的之后的检查通过新制作的设定品相信息来进行糙米的品相判别。由于该设定品相信息是用户自己选择作为说明变量的糙米的粒图像与作为目的变量的品相,因此成为适于同一用户的判别基准的设定品相信息。

因此,本申请的设定品相信息是指,用于根据所述测定品相信息来判别谷类等的粒状物的品相的信息,被称为“阈值”、“标准曲线”、“品相关系式”。

以下,基于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1的纵侧截面图的图。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1中设置有将被测定物的谷粒(以下称“米粒s”)搬运到拍摄部52的搬运部53(参照图11)。该搬运部53为公知的圆板搬运方式,具有在周围设置有多个槽54a的圆板54,该槽54a中分别进入1粒米。该圆板54配置在由台架56b支承为倾斜状态的基底板56上,在该圆板54的中心部轴连接有电动机55的输出轴55a,从而设为自由旋转,该电动机55被固定于所述台架56b(参照图10及图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板54沿顺时针方向(箭头y)旋转。所述各槽54a的底部54b由透明材料构成,且周缘部分由开放部54c构成。在所述基底板56上,沿圆板54的周缘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槽54a内的米粒s从所述开放部54c放出的坝部56a。另外,米粒供给部57设置在圆板54的倾斜下方位置。该米粒供给部57具有与所述坝部56a连结的幅宽状的平面,以使米粒s滞留在圆板54的周缘部上部。另外,若将该米粒供给部57作为圆板54的搬运始端侧,则搬运终端侧形成切掉所述坝部56a的切口部56c,使完成测定的米粒s从槽54a落下。

所述拍摄部52包括第一光学检测部52a与第二光学检测部52b,拍摄部52配置于圆板54的倾斜上方位置(参照图10、图11)。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构成为能够对搬运来的米粒s的上面及侧面进行光学检测(拍摄)的结构(参考图12)。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在槽54a(米粒s)的上方设置聚光透镜58、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59及作为照射部60的红(r)·绿(g)·蓝(b)的发光二极管,在槽54a的侧方设置聚光透镜61及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62。另外,在槽54a的下方,在所述基底板56形成为凹状的其内部空间中设置从下方照射米粒s的照射部(发光二极管)63。另外,在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中,槽54a的侧方的坝部56a为透明材料,来自于米粒s的光能够进入ccd线性传感器62。所述ccd线性传感器59、62使用能够接受红(r)·绿(g)·蓝(b)各光的传感器,并配设成扫描与米粒s的搬运方向(所述箭头y)正交的方向。

然后,是所述第二光学检测部52b的结构,该第二光学检测部52b是用于光学检测(拍摄)米粒s的下面(底面)的结构(参照图13)。第二光学检测部52b在所述基底板56形成为凹状的其内部空间中,设置聚光透镜64、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65及作为照射部66的红(r)·绿(g)·蓝(b)的发光二极,在一个槽54a的上方构成从上方照射米粒s的照射部(发光二极管)67。所述ccd线性传感器65也使用能够接受红(r)·绿(g)·蓝(b)的各光的传感器,并配设成扫描与米粒s的搬运方向(所述箭头y)正交的方向。

其次,对接收来自于所述ccd线性传感器59、62、65的受光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的控制部(信号处理部)70的一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4)。该控制部70将中央运算处理部(以下称为“cpu”)71作为结构的中心,包括与该cpu71电连接的输入输出电路(以下称为“i/o”)72、只读存储部(以下称为“rom”)73、及读写存储部(以下称“ram”)74。所述i/o72与所述ccd线性传感器59、62、65电连接,且同样连接于显示所述cpu71判别出的品相和判别结果等的显示部75以及设定开始按键(未图示)。在所述rom73中存储用于控制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运行程序及查找表。另外,所述控制部70也与进行所述电动机55的启动控制及所述照射部60、63、66、67的点亮输出控制的电路(未图示)电连接(省略对公知手段的详细说明)。

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检查对象的粒状物为糙米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1的判别方法的顺序的图。

(1)拍摄工序(步骤s1):

首先,开启向米粒供给部57供给试料即米粒s的测定开始按键(未图示)。如此,圆板54旋转,米粒供给部57的米粒s一粒一粒进入槽54a并被搬运到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第二光学检测部52b。在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中,从照射部60、63向米粒s照射光且通过所述ccd线性传感器59、62来扫描该米粒s。由此,得到米粒s的平面及侧面的拍摄数据,各拍摄数据依次存储于所述ram74中。

经过所述第一光学检测部52a的米粒s在所述第二光学检测部52b被拍摄。即,在所述第二光学检测部52b中,从照射部66、67向米粒s照射光且通过所述ccd线性传感器65扫描该米粒s。由此,得到米粒s的背面的拍摄数据,该拍摄数据依次存储于所述ram74中。

(2)图像处理工序(步骤s2):

所述cpu71依次读取存储于所述ram74的各米粒s的拍摄数据并在图像处理部77中进行处理,针对每粒获取光学信息,抽出与各米粒的外形形状、面积、长度、宽度、色彩、裂痕等的品相相关的测定品相信息。

(3)判别工序(步骤s3):

另外,对在cpu71的判别部78中,将所述测定品相信息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品相信息(例如,阈值或标准曲线(品相关系式)等)进行比较等,判别各米粒的品相(整粒、碎米、死米、着色米、青未熟米、虫害米等)。所述抽出及判别能够用通常的解析手法进行。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11-242284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0-304702中记载的方法。

(4)图像制作工序(步骤s4):

在所述cpu71的图像处理部中,利用所述拍摄数据或光学信息,对每粒制作米粒的粒图像。图像制作工序也能够以上述图像处理工序工序(步骤s2)进行。

(5)显示工序(步骤s5):

在显示器等显示部75上显示由所述图像制作工序制作出的各米粒的粒图像。该显示对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在各米粒的粒图像上附加相应的编号(标签)和品相,并将各米粒的粒图像作为一览表83进行显示。图16同时显示40粒糙米,且在各糙米的粒图像的下部附加并显示相应的编号和品相。

操作所述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1的用户(操作者)对在所述显示工序中显示的各糙米的粒图像与附加到该粒图像中的品相进行对比,能够确认所述判别工序(步骤s3)中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是否正确判别品相。另外,当确认有判别出的品相与期望品相不同的糙米时,用户能够容易更改该糙米的品相的显示。

在此,使用图20来说明向设置在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1的圆板54投入了姿势倾斜的米粒的状态。图20中用实线表示以倾斜的姿势投入到拍摄部2的第二光学检测部2b的槽4a投入的米粒sa,用虚线表示以未倾斜的正常状态投入的米粒sa。另外,图20中省略了照明部等的显示。在图20中,l2是从上方观察倾斜状态的米粒sa时的粒的宽度,l1是从上方观察正常状态的米粒sa时的粒的宽度,l2比l1短。正如所示该l1以及l2的关系,拍摄出的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投入槽4a的米粒的宽度的要比实际宽度的短,由此,即使是整粒也有可能被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1误判别为未熟粒。

使用图17的流程图对所述更改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图17表示的是,编号5的糙米期望的品相为整粒,但是由于在姿势倾斜的状态下拍摄导致粒的宽度变得比实际的窄,从而控制部70的判别部78判别为未熟粒的情况。用户使用成为粒选择部73的输入部80,对编号5的糙米的粒图像进行点击或触摸等,来进行选择,使cpu71的品相更改部81识别进行更改的糙米(粒状物)(步骤s51)。然后,在图15所示的显示部75上重叠显示成为品相输入部91的品相选择画面82,从该品相选择画面82选择应该更改的品相(步骤s52)。另外,可以从输入部80直接输入品相。图18中,在品相选择画面82的四边框中电极,然后选择整粒。该选择后,如果点击图18的再设定按键86,则通过品相信息更改部81,将编号5的糙米登记为整粒,同时编号5的糙米的品相的显示显示为“整粒”,品相更改结束。另外,粒图像与品相任一方都可以先进行选择。

进而,对于对品相判别不熟练的用户,为了能够确认各糙米的品相是否判别为期望的品相,可以将成为各品相的样本的基准图像与检查对象的糙米的一览表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图19是作为所述基准图像87的一例,表示整粒、青未熟粒、碎粒、裂痕粒、部分着色粒的图。如同图所示,通过目视对各品相的基准图像与判别后的糙米的实际的粒图像进行比较,所述用户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判别结果。所述基准图像可以由用户独自准备,也可以参考农林水产省主页记载的“检查用语的解说”及“害粒、死米、着色粒、未熟粒的解说”中使用的各品相的粒图像来制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范围的限度内,能够对其结构进行合理更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范围的限度内,能够对其结构进行合理更改。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的判别方法不限于谷类等的粒状物,还能够利用于树脂制的颗粒等的粒状物或玻璃片等的粉碎物及其他物品的品相判别。

符号说明

1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

2计算机

3扫描仪

4图像读取面

5扫描仪主体

6盖板

7糙米

15打印机

16显示器

18输入部

21底面

22基准板

25外框

51粒状物外观品相判别装置52拍摄部

52a第一光学检查部

52b第二光学检查部

53搬运部

54圆板

54a槽

54b底部

54c开放部

55电动机

55a输出轴

56基底板

56a坝部

56b台架

56c切口部

57米粒供给部

58聚光透镜

59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

60照射部

61聚光透镜

62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

63照射部

64聚光透镜

65ccd线性传感器(受光传感器)

66照射部

67照射部

71控制部

72输入输出回路

73只读存储部

74读写存储部

75显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