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9755发布日期:2018-08-03 12:57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交通出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路径规划与综合导览是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两个层面中很重要的内容,旨在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供便捷的路径规划和综合导览服务。

目前游客在出行时大多选择互联网地图(百度、高德、腾讯)等提供的基于gps卫星定位的路径规划与导航服务来帮助其出行旅游。它只能解决用户从出发地到目的景区大区域的路径规划与导航服务,对于景区内的路径规划与导航,由于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及景区数据的时效性导致互联网地图对景区内的出行只能提供基础的路径规划及导航服务,无法实现景区内多交通工具(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的混合路径规划与导航。同时,互联网地图提供的路径规划与导航只适合大型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对于景区内的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等小型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与导航就无法支撑。

互联网地图提供路径规划时只能提供语音导航服务,告知游客如何出行。但对于景区内的景点导览、语音讲解、周边搜索等适合景区的个性化综合导览服务是无法提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及系统,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互联网地图无法无法实现景区内多交通工具的混合路径规划与导航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景区基础影像数据进行采集;

s2,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

s3,基于影像数据在地图上构建不同交通工具的点—线路网拓扑结构并建立专题数据库,对不同的路网数据进行分类划分并存储;

s4,对路网的方向按照不同方向进行定义并设置到图形表中,对路网的属性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建立对应的属性数据库;

s5,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根据用户当前位置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a,同理找出距离目标景点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b,然后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实现换成站点a—换成站点b之间的多交通工具路径规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采集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的景区的影像数据,并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影像增强、影像锐化技术以使数据清晰并去除噪音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采用wgs84坐标系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定义,进行控制点转换,实现影像数据的坐标转换。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综合导览,具体根据上述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规划数据,查找路径上所有的热门景点信息并叠加到整条路径上,并结合手绘地图,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描述多种方式实现规划路径上热门景点的综合导览服务。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系统,包括:

影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景区基础影像数据进行采集;

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

路网拓扑结构构建与建库模块,用于基于影像数据在地图上构建不同交通工具的点—线路网拓扑结构并建立专题数据库,对不同的路网数据进行分类划分并存储;

路网方向及属性结构建库模块,用于对路网的方向按照不同方向进行定义并设置到图形表中,对路网的属性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建立对应的属性数据库;

路径规划模块,用于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具体根据用户当前位置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a,同理找出距离目标景点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b,然后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实现换成站点a—换成站点b之间的多交通工具路径规划。

进一步地,所述影像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采集子模块和预处理子模块,所述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的景区的影像数据,所述预处理子模块用于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影像增强、影像锐化技术以使数据清晰并去除噪音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模块具体用于采用wgs84坐标系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定义,进行控制点转换,实现影像数据的坐标转换。

进一步地,还包括综合导览模块,用于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综合导览,具体根据上述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规划数据,查找路径上所有的热门景点信息并叠加到整条路径上,并结合手绘地图,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描述多种方式实现规划路径上热门景点的综合导览服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及系统,针对景区内特有的交通工具(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提供一种景区内任意个景点之间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实现了游客在景区内将多个景点串联游玩,并通过无缝换乘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到达不同的景点,实现的应用系统能够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多部门,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向游客提供一套全面的智慧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一揽子智慧旅游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景区基础影像数据进行采集。

s2,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

s3,基于影像数据在地图上构建不同交通工具(包括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等)的点—线路网拓扑结构并建立专题数据库,对不同的路网数据进行分类划分并存储。

s4,对路网的方向按照不同方向(包括单向、双向、环形等)进行定义并设置到图形表中,对路网的属性信息(包括长度、名称、线路类型等)进行预处理并建立对应的属性数据库。

s5,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根据用户当前位置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a,同理找出距离目标景点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b,然后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实现换成站点a—换成站点b之间的多交通工具路径规划。

对景区基础影像数据进行采集时,首先会结合景区的实际范围,利用无人机等工具获取景区的影像数据,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首先采集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的景区的影像数据,然后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影像增强、影像锐化等技术以使数据清晰并去除噪音数据。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采用wgs84坐标系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定义,进行控制点转换,实现影像数据的坐标转换。

作为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综合导览,具体根据上述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规划数据,查找路径上所有的热门景点信息并叠加到整条路径上,并结合手绘地图,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描述多种方式实现规划路径上热门景点的综合导览服务。还包括借助gis技术,通过周边推荐、范围搜索、历史轨迹提供景区周边信息;并围绕着游客在景区内的出行、游玩、购物、餐饮、休憩等,提供各种个性化的专属服务。

本发明针对景区内特有的交通工具(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提供一种景区内任意个景点之间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实现了游客在景区内将多个景点串联游玩,并通过无缝换乘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到达不同的景点;实现了对景区内的景点信息(语音、文字、多媒体)串联到用户的路径规划过程中,在提供多交通工具路径规划的同时融入了整条路径上不同景点的信息介绍及推荐,并结合gis技术,通过周边推荐、范围搜索、历史轨迹实现了景区路线的综合导览服务,并为游客提供各种个性化的专属服务。本发明实现的应用系统能够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多部门,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向游客提供一套全面的智慧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一揽子智慧旅游的解决方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系统,包括:

影像数据采集模块21,用于对景区基础影像数据进行采集;

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模块22,用于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

路网拓扑结构构建与建库模块23,用于基于影像数据在地图上构建不同交通工具(包括电瓶车、自行车、游船、索道、缆车等)的点—线路网拓扑结构并建立专题数据库,对不同的路网数据进行分类划分并存储;

路网方向及属性结构建库模块24,用于对路网的方向按照不同方向(包括单向、双向、环形等)进行定义并设置到图形表中,对路网的属性信息(包括长度、名称、线路类型等)进行预处理并建立对应的属性数据库;

路径规划模块25,用于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具体根据用户当前位置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a,同理找出距离目标景点最近的一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站点b,然后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实现换成站点a—换成站点b之间的多交通工具路径规划。

作为优选地,所述影像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采集子模块和预处理子模块,所述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的景区的影像数据,所述预处理子模块用于对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影像增强、影像锐化技术以使数据清晰并去除噪音数据。

作为优选地,所述地图投影与坐标变换模块具体用于,采用wgs84坐标系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定义,进行控制点转换,实现影像数据的坐标转换。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综合导览模块,用于进行用户位置—目的景点的综合导览,具体根据上述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规划数据,查找路径上所有的热门景点信息并叠加到整条路径上,并结合手绘地图,通过语音播报、文字描述多种方式实现规划路径上热门景点的综合导览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系统,在表述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上述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系统与景区内多交通工具混合路径规划的方法属于同一构思,该系统的各模块的工作过程,可参阅上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