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电气试验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3662发布日期:2018-07-13 08:2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现场试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电气试验操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工程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每年基建交接试验及检修的试验项目日益增多,变电站现场试验也日趋频繁,而变电站现场试验常常是涉及试验所需仪器仪表种类多,接线较为复杂,人员配合度较高,试验现场复杂,试验对现场周围环境要求较高。常规的试验仪器仪表随地布置,易脏污损坏仪器,试验线缆交错易相互干扰,容易造成试验数据误差。没有一款方便、实用的试验操作台给现场试验工作提供相对良好的试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气试验操作台,该操作台可对现场电气试验所涉及的仪器仪表进行集成布置,且布局合理、整齐,便于试验操作、安全可靠。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电气试验操作台,包括下层平台、上层平台,所述下层平台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上层平台的一侧可转动地与第一支撑结构相连,所述电气试验操作台还设有用于支撑上层平台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固定在下层平台上,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延伸出朝远离上层平台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顶部设有推拉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设有插座电源及接地系统,所述插座电源及接地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试验仪器220伏交流电源总进线、仪表接地旋钮、两路电源控制空开以及两路独立电源输出插孔。

优选的,所述上层平台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凹槽的远离第一支撑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旋转收纳至所述凹槽内,所述下层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相配合的盲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由至少两根管套接而成,所述下层平台上还设有用于在第二支撑杆拉伸至预定位置与所述盲孔相配合时将第二支撑杆锁紧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可转动地固定在下层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把手、与把手相连的锁紧杆和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所述下层平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锁紧机构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相连通,所述弹簧套设在锁紧杆上,且其一端固定在把手内侧,另一端固定在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设有与锁紧杆配合的锁孔。

优选的,所述下层平台底部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一侧的两个定向轮,远离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一侧的两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自锁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层平台由板一、板二通过铰链相连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滚轮或滑块,所述上层平台靠近第一支撑杆一侧的板一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滚轮或滑块配合的滑槽或滑轨。

优选的,所述板一、板二下表面设有长度可调节的承重杆,当所述承重杆处于最短状态时,承重杆位于板一下表面,当所述承重杆处于最长状态时,承重杆位于板一和板二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板一、板二下表面均设有收口状凹槽,所述承重杆设置在该收口状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电气试验操作台使用的频繁性且电气试验操作台往往需要在不同的试验现场来回倒运,其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上层平台的一侧与第一支撑结构构成铰接配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将上层平台旋转至水平状态,第二支撑杆顶部与上层平台构成铰接配合,第二支撑杆底部插入下层平台的盲孔中,调节锁紧机构,调节板一下表面收口状凹槽内的承重杆,就可以保证上层平台的平稳,此时,下层平台所处的平面与上层平台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如果需要短距离移动,可将上层平台旋转至竖直状态,第二支撑杆收纳至凹槽中,通过使用推拉杆即可轻松完成,如果需要长距离的运输,还可以将第一支撑杆旋转至下层平台上,减小了其占用的体积,方面运输。

2、本发明中设置了两个万向轮,试验操作台在平整的路面上一人便可推动,试验操作台移动到试验位置时可由自锁装置锁死,从而保持试验操作台的平稳。

3、本发明的试验操作台集成了电源及接地系统,单独供电,通断控制方便安全,操作台接地系统设计使试验仪器仪表就地接地更为便捷,收缩性安全围栏等为现场电气试验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试验环境。

4、本发明可以将电气试验所用仪器仪表进行上下层布局,便于工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的配合操作,同时使仪器在试验现场免受脏污,仪器线缆布局较为简洁,避免试验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层平台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层平台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支撑结构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层平台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是本发明第一支撑杆与下层平台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是本发明上层平台与第二支撑杆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b是本发明锁紧机构与第二支撑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下层平台11-第一支撑结构111-第一支撑杆112-弯曲部113-推拉杆114-滚轮或滑块12-插座电源及接地系统121-220伏交流电源总进线122-仪表接地旋钮123-两路电源控制空开124-两路独立电源输出插孔13-盲孔14-锁紧机构141-把手142-锁紧杆143-弹簧144-弹簧固定板15-定向轮16-万向轮

20-上层平台201-板一2011-滑槽或滑轨202-板二21-第二支撑杆锁孔-21122-凹槽23-收口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移动式电气试验操作台,包括下层平台10、上层平台20,下层平台10上设有第一支撑结构11,上层平台20的一侧可转动地与第一支撑结构11相连,电气试验操作台还设有用于支撑上层平台20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杆21。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一支撑结构11包括沿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底部固定在下层平台10上,第一支撑杆111顶部延伸出朝远离上层平台方向弯曲的弯曲部112,弯曲部112顶部设有推拉杆113。

如图3、4所示,两个第一支撑杆111之间设有插座电源及接地系统12,插座电源及接地系统12包括依次布置的试验仪器220伏交流电源总进线121、仪表接地旋钮122、两路电源控制空开123以及两路独立电源输出插孔124。本实施例的试验操作台集成了电源及接地系统,单独供电,通断控制方便安全,操作台接地系统设计使试验仪器仪表就地接地更为便捷,收缩性安全围栏等为现场电气试验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试验环境。

如图5所示,上层平台20下表面设有凹槽22,第二支撑杆21顶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凹槽22的远离第一支撑结构111的一侧,且第二支撑杆21可旋转收纳至凹槽22内,下层平台10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杆21底部相配合的盲孔13。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二支撑杆21由至少两根管套接而成,下层平台10上还设有用于在第二支撑杆21拉伸至预定位置与盲孔13相配合时将第二支撑杆21锁紧的锁紧机构14,第一支撑杆111底部可转动地固定在下层平台10上。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锁紧机构14包括把手141、与把手141相连的锁紧杆142和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143,下层平台10上设有用于安装锁紧机构14的通孔,通孔与盲孔13相连通,弹簧143套设在锁紧杆142上,且其一端固定在把手141内侧,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板144上,该在弹簧固定板144固定在通孔内,第二支撑杆21底部设有与锁紧杆142配合的锁孔211。当需要锁紧时,首先将拉动固定把手141,将锁紧杆142从盲孔13内拉出,将第二支撑杆21底部的锁孔211放入盲孔13内,接着松开固定把手141,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143具有回弹力,将锁紧杆142拉入锁孔211内,完成锁紧,当需要解锁时,拉动把手141,将锁紧杆142从锁孔211拉出即可。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下层平台10底部设有滚轮组,滚轮组包括靠近第一支撑结构11一侧的两个定向轮15,远离第一支撑结构11一侧的两个万向轮16,万向轮16上设有自锁装置。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上层平台20由板一201、板二202通过铰链相连构成,第一支撑杆111为两根,两根第一支撑杆111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滚轮或滑块114,所述上层平台20靠近第一支撑杆111一侧的板一201端面上设有与滚轮或滑块114配合的滑槽或滑轨2011。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所述板一201、板二202下表面均设有收口状凹槽23,板一下表面收口状凹槽23内设有长度可调节的承重杆。当上层平台20展开时,将承重杆拉长,贯穿板一201、板二202下表面的收口状凹槽23,对上层平台20起到支撑作用,当上层平台20折叠收纳时,将将承重杆缩短,收纳到板一201下表面的收口状凹槽23中。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一支撑杆111、弯曲部112由厚度为2mm的无缝钢管弯折加工而成,第二支撑杆21采用不锈钢材质,下层平台10、上层平台20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下层平台10的尺寸为810mm*490mm,上层平台20的尺寸为500mm*430mm,下层平台10、上层平台20的厚度均为20mm,第一支撑杆111、弯曲部112的总长度为650mm,第二支撑杆21的长度为550mm。

本发明上层平台的一侧与第一支撑结构构成铰接配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将上层平台旋转至水平状态,第二支撑杆顶部与上层平台构成铰接配合,第二支撑杆底部插入下层平台的盲孔中,调节锁紧机构,调节板一下表面收口状凹槽内的承重杆,就可以保证上层平台的平稳,此时,下层平台所处的平面与上层平台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如果需要短距离移动,可将上层平台旋转至竖直状态,第二支撑杆收纳至凹槽中,通过使用推拉杆即可轻松完成,如果需要长距离的运输,还可以将第一支撑杆旋转至下层平台上,减小了其占用的体积,方面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