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CSAR成像的地面动目标轨迹重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49415发布日期:2018-06-22 10:3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地面动目标指示(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GMTI)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曲线合成孔径雷达(Curve SAR,CSAR)的地面动目标轨迹重构(Ground Moving Target Trajectory Reconstruction,GMTTR)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可对观测场景进行高分辨微波成像的雷达技术,起初,SAR的主要作用是获取观测场景的静止雷达图像。为了提高战场感知能力,人们希望SAR在完成静止目标成像侦察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地面动目标的侦察探测,即具有GMTI功能。SAR-GMTI能够同时完成对静止/运动目标成像侦察,极大的拓展了SAR技术的使用范围。动目标轨迹重构能够提供动目标运动状态的准确情报信息,是GMTI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常规的SAR-GMTI系统采用正侧视直线飞行工作模式,不具备对动目标长时间观测能力,很难实现对动目标行驶轨迹重构功能。

CSAR是指雷达平台(或称雷达站)围绕观测场景做大曲线或宽角度圆弧运动,并且波束始终指向目标场景进行观测成像的雷达系统。CSAR具有长时间观测侦察区域的能力,相应的,CSAR-GMTI能够实现对场景内动目标长时间观测跟踪及轨迹重构。

CSAR特殊的工作模式在带来全方位观测优势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探测几何的复杂性,如何在CSAR探测模式下实现动目标轨迹重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CSAR成像的地面动目标轨迹重构方法,以提高CSAR-GMTI性能及其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CSAR成像的地面动目标轨迹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接收到的CSAR动目标回波信号进行距离脉压,将雷达的全孔径回波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子孔径回波,并将子孔径回波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通过多普勒滤波及恒虚警率检测实现动目标检测并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位置;

S2.利用多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不同子孔径下动目标关联,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运动轨迹;

S3.将动目标RD域轨迹投影到道路网格,并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即Dynamic Programming,DP算法)实现动目标轨迹重构。

本发明,S1的实现方法如下:

已知CSAR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fc,带宽为B。假设笛卡尔坐标系原点为探测场景中心,动目标运动速度以及位置分别为和其中ta表示慢时间。雷达平台以速度围绕探测场景做曲线运动,慢时间ta时刻的雷达平台的位置坐标为

设雷达发射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则接收到的CSAR动目标回波信号经正交解调及距离脉压后,表示为:

s(r,ta)=sinc{πB[r-R(ta)]}exp[-j4πfcR(ta)/c] (1)

其中,r表示斜距,c为光速,sinc(·)表示辛格函数;R(ta)为雷达平台到动目标的双程距离斜距,即:

其中||·||2表示2范数。

为了实现动目标轨迹重构,雷达全孔径回波被均匀划分为K个子孔径回波,第k个子孔径回波为

其中Tsub和ta,k分别表示第k个子孔径的持续时间和中心时刻;rect(·)表示矩形窗函数。

式(3)中R(ta)在ta=ta,k处泰勒展开表达式为

其中rk=R(tak)为常数项,表示目标与雷达在第k个子孔径中心时刻的距离;

为一阶项系数,φ1(ta,ta,k)表示高阶项,代表残余距离单元走动(ResidualRange Cell Migration,RRCM)。

式(4)中的一阶项可以通过keystone变换校正;通过keystone变换校正一阶项之后,将第k个子孔径回波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得到

其中表示傅里叶变换,λc=c/fc,fa表示多普勒频率,表示二维卷积。表示动目标在ta=ta,k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残余距离单元走动RRCM会导致动目标在RD域散焦,散焦程度用Ψ(r,fa)表示。

获得sSk(r,fa)之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动目标在RD域的位置量测值,该量测值用(rk,fa,k)表示。

一般而言,子孔径回波中包含多个动目标,用下式表示第k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

其中Nk表示第k个子孔径回波中动目标数目,与为两个集合,其元素和分别表示第k个子孔径中第m个动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测量值。

在获取多个子孔径动目标检测结果之后,需要对不同子孔径间同一动目标进行关联。由于关联过程在RD域进行,所以称之为RD域动目标轨迹跟踪。本发明其S2的实现方法如下:

假设当前需处理第k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由前k-1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获得的第n个动目标轨迹可表示为

其中N表示动目标数目,in表示第n个动目标在第in个子孔径首次被检测到,Ln表示第n个动目标轨迹长度。集合和表示动目标轨迹,其元素和分别表示第n个动目标在第k个子孔径中的距离和多普勒测量值。

通过最近邻搜索,可以获得第n个动目标在第k个子孔径下的RD域位置,最近邻搜索表达式为

dismin表示最小距离,m0表示达到最小距离dismin时m的取值。如果dismin小于一个给定阈值Tdis,则将与分别添加到集合和中,并更新相应的轨迹长度Ln=Ln+1,以及更新集合否则意味着第n个动目标没有出现在第k个子孔径中,原因可能是发生漏警或者是动目标驶出观测场景,这一现象称为跟丢;对每一个动目标执行上述最近邻搜索,若最后集合和中仍有元素剩余,则将剩余元素作为新的动目标轨迹起始位置,同时更新动目标个数N=N+Nr,Nr表示剩余元素个数;若一个动目标在连续两个子孔径中发生跟丢现象,则不再更新其轨迹。若动目标在某一子孔径发生跟丢现象,则利用相邻子孔径位置通过插值估计其位置。

本发明S3中,经S2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轨迹之后,需要借助道路先验信息,将RD域轨迹映射到道路网格;道路先验信息可由卫星地图获得或者通过CSAR成像结果自动提取。

以第n个动目标为例,将RD域的轨迹映射到道路网格之后,可以得到Ln个集合,其中第m个集合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道路网格中心坐标,表示雷达位置。

集合Sm中元素个数与道路网格大小成反比,集合Sm中的元素表示动目标在慢时间ta,k时刻的所有可能位置。为了从中选出最优位置,考虑如下最优化问题

其中

表示飞机在慢时间ta,k的速度,T表示位置的集合

显然,最优解即第n个动目标的轨迹重构结果;最优化问题可以利用DP算法求解。

对所有的动目标RD域轨迹都执行上述操作,即可获得所有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CSAR模式,具有长时间观测动目标的能力;

2)通过增加道路先验信息,并利用动态规划求解最优化方程,本发明能够提高目标轨迹重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是仿真景光学图像及实测数据CSAR成像结果示意图;

图4是某一子孔径动目标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5是RD域单个动目标轨迹跟踪结果示意图;

图6是道路网格提取结果示意图;

图7是DP算法示意图。

图8是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特殊形式,具有最大的观测角度,能够长时间观测场景。下面将以圆周运动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中雷达平台沿圆周飞行,波束始终指向探测区域,对探测区域内动目标进行长时间观测。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一种适用于CSAR成像的地面动目标轨迹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接收到的CSAR动目标回波信号进行距离脉压,将雷达的全孔径回波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子孔径回波,并将子孔径回波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通过多普勒滤波及恒虚警率检测实现动目标检测并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位置。

已知CSAR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fc,带宽为B。假设笛卡尔坐标系原点为探测场景中心,动目标运动速度以及位置分别为和其中ta表示慢时间。雷达平台以速度围绕探测场景做曲线运动,慢时间ta时刻的雷达平台的位置坐标为

设雷达发射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则接收到的CSAR动目标回波信号经正交解调及距离脉压后,表示为:

s(r,ta)=sinc{πB[r-R(ta)]}exp[-j4πfcR(ta)/c] (1)

其中,r表示斜距,c为光速,sinc(·)表示辛格函数;R(ta)为雷达平台到动目标的双程距离斜距,即:

其中||·||2表示2范数。

为了实现动目标轨迹重构,雷达全孔径回波被均匀划分为K个子孔径回波,第k个子孔径回波为

其中Tsub和ta,k分别表示第k个子孔径的持续时间和中心时刻;rect(·)表示矩形窗函数。

式(3)中R(ta)在ta=ta,k处泰勒展开表达式为

其中rk=R(ta,k)为常数项,表示目标与雷达在第k个子孔径中心时刻的距离;

为一阶项系数,φ1(ta,ta,k)表示高阶项,代表残余距离单元走动(ResidualRange Cell Migration,RRCM)。

式(4)中的一阶项可以通过keystone变换校正;通过keystone变换校正一阶项之后,将第k个子孔径回波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得到

其中表示傅里叶变换,λc=c/fc,fa表示多普勒频率,表示二维卷积。表示动目标在ta=ta,k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残余距离单元走动RRCM会导致动目标在RD域散焦,散焦程度用Ψ(r,fa)表示。

获得sSk(r,fa)之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动目标在RD域的位置量测值,该量测值用(rk,fa,k)表示。

一般而言,子孔径回波中包含多个动目标,用下式表示第k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

其中Nk表示第k个子孔径回波中动目标数目,与为两个集合,其元素和分别表示第k个子孔径中第m个动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测量值。

S2.利用多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不同子孔径下动目标关联,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运动轨迹。

在获取多个子孔径动目标检测结果之后,需要对不同子孔径间同一动目标进行关联。由于关联过程在RD域进行,所以称之为RD域动目标轨迹跟踪。

假设当前需处理第k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由前k-1个子孔径回波量测结果获得的第n个动目标轨迹可表示为

其中N表示动目标数目,in表示第n个动目标在第in个子孔径首次被检测到,Ln表示第n个动目标轨迹长度。集合和表示动目标轨迹,其元素和分别表示第n个动目标在第k个子孔径中的距离和多普勒测量值。

通过最近邻搜索,可以获得第n个动目标在第k个子孔径下的RD域位置,最近邻搜索表达式为

dismin表示最小距离,m0表示达到最小距离dismin时m的取值。如果dismin小于一个给定阈值Tdis,则将与分别添加到集合和中,并更新相应的轨迹长度Ln=Ln+1,以及更新集合否则意味着第n个动目标没有出现在第k个子孔径中,原因可能是发生漏警或者是动目标驶出观测场景,这一现象称为跟丢;对每一个动目标执行上述最近邻搜索,若最后集合和中仍有元素剩余,则将剩余元素作为新的动目标轨迹起始位置,同时更新动目标个数N=N+Nr,Nr表示剩余元素个数;若一个动目标在连续两个子孔径中发生跟丢现象,则不再更新其轨迹。若动目标在某一子孔径发生跟丢现象,则利用相邻子孔径位置通过插值估计其位置。

S3.将动目标RD域轨迹投影到道路网格,并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即DynamicProgramming,DP算法)实现动目标轨迹重构。

经S2获取动目标在RD域的轨迹之后,需要借助道路先验信息,将RD域轨迹映射到道路网格;道路先验信息可由卫星地图获得或者通过CSAR成像结果自动提取。

以第n个动目标为例,将RD域的轨迹映射到道路网格之后,可以得到Ln个集合,其中第m个集合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道路网格中心坐标,表示雷达位置。

集合Sm中元素个数与道路网格大小成反比,集合Sm中的元素表示动目标在慢时间ta,k时刻的所有可能位置。为了从中选出最优位置,考虑如下最优化问题

其中

表示飞机在慢时间ta,k的速度,T表示位置的集合

显然,最优解即第n个动目标的轨迹重构结果;最优化问题可以利用DP算法求解。对所有的动目标RD域轨迹都执行上述操作,即可获得所有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

本发明方法通过半实物仿真进行了验证,即由雷达图像仿真获得静止目标回波,同时加入预设动目标回波。动目标运动速度为5m/s,沿道路由西南方向驶向东北方向。实验结果证明了本发明的有效性。

在实验中,本发明中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

仿真所用探测场景光学图像及CSAR成像结果如图3所示,场景中有一个环岛路口,该路口位于高速入口附近,场景中包含较多车辆为主的动目标。观测场景大小为300m×300m(距离×方位)。

图4是某一子孔径动目标检测结果示意图。其中水平方向为距离向采样点,垂直方向为多普勒采样点。由图4左图可以看出经过多普勒滤波之后,静止目标杂波被抑制,随后通过CFAR检测,获的相应的二值图像,如图4右图所示。通过加权平均处理,即可获得当前子孔径下动目标在RD域的位置,即得到集合与

图5是RD域单个动目标轨迹跟踪结果示意图;可以看出,所得动目标轨迹较为平滑,与动目标轨迹在RD域的特性相符。侧面证明了RD域目标跟踪算法的正确性和动目标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图6是道路网格提取结果示意图;该道路网格由先验信息获得,道路网格划分越密,后续动目标轨迹重构精度越高,相应的DP算法运算量越大。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折中。

图7是DP算法示意图。DP算法包含Ln个决策阶段,每个阶段的状态由投影之后的道路网格位置决定。路径权值相应的最小路径即对应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

图8是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示意图。白色十字符号代表目标真实轨迹(仿真预设轨迹),白色实心方框代表估计轨迹,即轨迹重构结果。可以看出,动目标轨迹重构结果精度较高,与仿真预设轨迹重合度很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