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1828发布日期:2018-10-12 20:4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力测定仪,尤其涉及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临床工作中,判断烧伤患者弹力衣的压力大小,是有经验的医生徒手提拉弹力衣松紧度,通过自己的感觉来测定的。因此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准确判断弹力衣的压力是否合适,影响弹力衣的治疗效果。2)现在的测定方法,对患者没有说服力,不仅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3)易误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弹力衣的松紧度,自作主张,不定期复查,影响治疗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包括储存盒、第一排气孔、第一弹簧、滑板、连接杆、排液槽、排气管、气垫、气囊、放置盒、连接头、第二弹簧、滑块,所述的第一排气孔位于储存盒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排气孔为通孔,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储存盒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储存盒胶水相连,所述的滑板位于第一弹簧左侧,所述的滑板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滑板与储存盒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贯穿储存盒顶部左侧,所述的连接杆与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槽位于连接杆内部,所述的排液槽与连接杆一体相连,所述的排气管位于第一排气孔右侧,所述的排气管与第一排气孔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排气管右侧,所述的气垫与排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囊位于气垫右侧,所述的气囊与气垫管道相连,所述的放置盒位于储存盒左侧,所述的放置盒与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头位于放置盒内部,所述的连接头与放置盒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连接头内部顶端,所述的第二弹簧与连接头胶水相连,所述的滑块位于第二弹簧底部,所述的滑块与第二弹簧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滑块与连接头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排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管顶部右侧还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排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储存盒右侧下端还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一端与储存盒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盖另一端与储存盒卡扣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外壁右侧还设有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连接杆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滑块内部还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的第二排气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头内部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的第三排气孔为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密封盖打开,医护人员再将排气管与第一排气孔相连接,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以及第二调节阀,医护人员再对气囊进行使用,通过气囊产生的充气气体,使得充气气体排入气垫内,以此让气垫膨胀,当气垫膨胀后的程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停止使用气囊,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再用手按压气垫,此时,气垫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排入第一排气孔内,再由第一排气孔排入储存盒内部右侧,以此让充气气体对滑板实行挤压力,此时,滑板沿着储存盒内部做由右向左移动,即滑板对储存盒内部左侧的水银实行挤压力,同步,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此时,储存盒内部左侧的水银排入连接杆内的排液槽位置处,所述的连接杆为透明材质,医护人员可通过刻度表知晓水银排入排液槽内的具体情况,当排液槽处的水银在刻度表所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后,医护人员停止用手按压气垫,同步,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医护人员再用手按压气垫,使得气垫内的充气气体由连接管排出外界,当气垫内的充气气体完全由连接管排出外界后,医护人员先用手关闭第二调节阀,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此时,在第一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储存盒内部右侧的充气气体由第一排气孔排入排气管内,再由排气管排入气垫内,以此让气垫再次处于膨胀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再将排气管与第一排气孔分离,再用手关闭密封盖,医护人员再将连接头从放置盒内取出,再将连接头与排气管通过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医护人员再将再次膨胀后的气垫放入弹力衣与患者瘢痕之间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此时,通过弹力衣压力的作用,使得弹力衣对再次膨胀的气垫实行挤压力,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气垫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排入连接头内,以此对滑块实行挤压力,此时,滑块沿着连接头内部做由下向上运动,同步,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滑块内的第二排气孔和连接头内的第三排气孔相互重合时,气垫内的充气气体由相互重合的第二排气孔和第三排气孔排出外界,即气垫由膨胀的状态转换成压缩的状态,医护人员可通过气垫压缩的程度来判断弹力衣当前的压力情况,并对弹力衣的压力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即可,该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弹力衣的压力进行测定,便于医护人员知晓弹力衣压力的具体情况,以此让医护人员对弹力衣的压力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处理,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第二弹簧是为了让滑块快速复位,所述的气囊为pvc医用气囊,所述的弹力衣压力范围为25-40mmhg,

附图说明

图1是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连接头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图3是连接杆与刻度表的连接图。

储存盒1、第一排气孔2、第一弹簧3、滑板4、连接杆5、排液槽6、排气管7、气垫8、气囊9、放置盒10、连接头11、第二弹簧12、滑块13、密封盖101、第二排气孔102、第三排气孔103、刻度表501、第一调节阀701、连接管702、第二调节阀7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包括储存盒1、第一排气孔2、第一弹簧3、滑板4、连接杆5、排液槽6、排气管7、气垫8、气囊9、放置盒10、连接头11、第二弹簧12、滑块13,所述的第一排气孔2位于储存盒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排气孔2为通孔,所述的第一弹簧3位于储存盒1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弹簧3与储存盒1胶水相连,所述的滑板4位于第一弹簧3左侧,所述的滑板4与第一弹簧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滑板4与储存盒1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5贯穿储存盒1顶部左侧,所述的连接杆5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槽6位于连接杆5内部,所述的排液槽6与连接杆5一体相连,所述的排气管7位于第一排气孔2右侧,所述的排气管7与第一排气孔2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8位于排气管7右侧,所述的气垫8与排气管7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囊9位于气垫8右侧,所述的气囊9与气垫8管道相连,所述的放置盒10位于储存盒1左侧,所述的放置盒10与储存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头11位于放置盒10内部,所述的连接头11与放置盒10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12位于连接头11内部顶端,所述的第二弹簧12与连接头11胶水相连,所述的滑块13位于第二弹簧12底部,所述的滑块13与第二弹簧12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滑块13与连接头11滑动相连,所述的排气管7外壁还设有第一调节阀701,所述的第一调节阀701与排气管7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气管7顶部右侧还设有连接管702,所述的连接管702与排气管7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702外壁还设有第二调节阀703,所述的第二调节阀703与连接管702螺纹相连,所述的储存盒1右侧下端还设有密封盖101,所述的密封盖101一端与储存盒1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盖101另一端与储存盒1卡扣相连,所述的连接杆5外壁右侧还设有刻度表501,所述的刻度表501与连接杆5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13内部还设有第二排气孔102,所述的第二排气孔102为通孔,所述的连接头11内部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三排气孔103,所述的第三排气孔103为通孔。

该简易烧伤患者弹力衣压力测定仪,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密封盖101打开,医护人员再将排气管7与第一排气孔2相连接,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701以及第二调节阀703,医护人员再对气囊9进行使用,通过气囊9产生的充气气体,使得充气气体排入气垫8内,以此让气垫8膨胀,当气垫8膨胀后的程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停止使用气囊9,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701,再用手按压气垫8,此时,气垫8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7排入第一排气孔2内,再由第一排气孔2排入储存盒1内部右侧,以此让充气气体对滑板4实行挤压力,此时,滑板4沿着储存盒1内部做由右向左移动,即滑板4对储存盒1内部左侧的水银实行挤压力,同步,第一弹簧3处于拉伸的状态,此时,储存盒1内部左侧的水银排入连接杆5内的排液槽6位置处,所述的连接杆5为透明材质,医护人员可通过刻度表501知晓水银排入排液槽6内的具体情况,当排液槽6处的水银在刻度表501所需要求的数值范围内后,医护人员停止用手按压气垫8,同步,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701,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调节阀703,医护人员再用手按压气垫8,使得气垫8内的充气气体由连接管702排出外界,当气垫8内的充气气体完全由连接管702排出外界后,医护人员先用手关闭第二调节阀703,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701,此时,在第一弹簧3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储存盒1内部右侧的充气气体由第一排气孔2排入排气管7内,再由排气管7排入气垫8内,以此让气垫8再次处于膨胀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一调节阀701,再将排气管7与第一排气孔2分离,再用手关闭密封盖101,医护人员再将连接头11从放置盒10内取出,再将连接头11与排气管7通过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医护人员再将再次膨胀后的气垫8放入弹力衣与患者瘢痕之间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调节阀701,此时,通过弹力衣压力的作用,使得弹力衣对再次膨胀的气垫8实行挤压力,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气垫8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7排入连接头11内,以此对滑块13实行挤压力,此时,滑块13沿着连接头11内部做由下向上运动,同步,第二弹簧12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滑块13内的第二排气孔102和连接头11内的第三排气孔103相互重合时,气垫8内的充气气体由相互重合的第二排气孔102和第三排气孔103排出外界,即气垫8由膨胀的状态转换成压缩的状态,医护人员可通过气垫8压缩的程度来判断弹力衣当前的压力情况,并对弹力衣的压力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即可,同时,第二弹簧12是为了让滑块13快速复位,所述的气囊9为pvc医用气囊,所述的弹力衣压力范围为25-40mmhg,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