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多孔介质叠后地震烃类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1346发布日期:2018-09-18 18: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饱和多孔介质叠后地震烃类检测方法,属于地球物理方法在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中的应用范畴。



背景技术:

烃类检测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烃类检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叠前AVO油气预测技术、瞬时谱分析探测低频阴影油气检测技术、单频成像油气预测技术、多波多分量岩石物理参数油气预测技术、利用地震子波数据体进行油气预测技术、通过地震数据结构分析进行油气预测技术、多相介质油气检测技术等。根据应用的数据类型总体可以归纳为叠前和叠后两类,前者理论基础是AVO技术,需要全波列测井资料,叠前道集保幅性直接影响预测精度;后者更多的是根据地震波通过含烃储层前后地震波场即传播能量的变化寻找油气存在的信息,分析数据量相对较少,运算速度快,适用性更广。

地震信号的低频成分和储层流体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根据BIOT双相介质理论,若多孔介质的孔隙单元相互连通,地震波在含流体多孔介质中传播时,流体和固体的振动相互作用、藕合,致使孔隙中流体在从孔隙空间中产生流动(比如从一个孔隙向周围较大的孔隙空间流动),从而引起流体和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导致地震波的振幅衰减。而这种振幅衰减为进行烃类检测创造了客观条件,但该理论如何应用于碳酸盐岩薄气藏预测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饱和多孔介质叠后地震烃类检测方法。本发明将一个针对饱和多孔介质的实验室基础理论属性表达式转换成易实现的叠后地震数据烃类检测方法,且利用子波分解重构生成的敏感频段地震体所求的流体活动属性相较于频谱分解的单频体稳定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饱和多孔介质叠后地震烃类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目的层段寻找含油气井和非含油气井出现振幅异常的敏感频率段,再提取新的敏感频带地震体,在振幅均一化的基础上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原始地震数据及目的层位数据,并根据储层厚度确定分析时窗;

b、在分析时窗中选取含油气井和非含油气井进行频谱特征差异性分析,确定振幅差异对应的敏感频率段;

c、应用子波分解重构方法提取新的敏感频带地震体;

d、对重构的敏感频带地震体进行振幅均一化后的差值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e、根据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对目的层段提取平面属性,根据提取的平面属性值得出检测结果。

所述步骤d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式中:

F——流体活动属性体(无量纲);

A——瞬时振幅;

——地震波角频率。

所述步骤e中,平面属性值为0.5—1表征含油气区域。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对流体活动属性公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并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提出了改进,并在求取流体活动属性时利用子波分解重构生成的敏感频段地震体代替频谱分解的单频体,将一个实验室公式推导为一种具有理论基础且易于实现的叠后地震烃类检测工具,提高了该方法在烃类检测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本发明在多个区块取得了良好效果。以苏里格气田某区块马家沟组岩溶风化壳气藏为例,该气藏储层厚度薄,仅1~3米,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主要发育在距离马家沟组0~10米层段内,上覆砂泥岩和煤层与储层段碳酸盐岩形成一套强反射,储层段和非储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差异不明显,烃类预测难度大。在本发明基础上对该区块南部主力产层马五13段16口井的试气结果和流体预测属性预测情况相比对,共有14口井吻合,吻合度达到87.5%,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研究区含油气井和干井的目的层段频谱特征差异性分析图;

图2为由含油气层段厚度决定分析时窗的大小示意图;

图3a 为10~15HZ重构剖面及目的层位图;

图3b 为15~20HZ重构剖面及目的层位图;

图4为利用能量均一化后的振幅差求取的频谱能量衰减斜度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应用频谱特征分析技术寻找含油气井和非含油气井出现振幅异常的敏感频率段,再利用子波分解重构技术提取新的敏感频带地震体,在振幅均一化的基础上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原始地震数据及目的层位数据,并根据储层厚度确定分析时窗;

b、在分析时窗中选取含油气井和非含油气井进行频谱特征差异性分析,确定振幅差异对应的敏感频率段;

c、应用子波分解重构方法提取新的敏感频带地震体;

d、对重构的敏感频带地震体进行振幅均一化后的差值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e、根据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对目的层段提取平面属性,根据提取的平面属性值得出检测结果。

所述步骤d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流体活动属性体:

式中:

F——流体活动属性体(无量纲);

A——瞬时振幅;

——地震波角频率。

所述步骤e中,平面属性值为0.5—1表征含油气区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研究区含油气井和干井的目的层段频谱特征差异性分析图。可以看到原始地震资料目的层段主频约为30HZ,低频段10HZ~20HZ振幅频谱变化斜率最大,能量衰减最为明显,对应敏感频率带。

图2为输入的原始地震剖面和目的层位,由含油气层段厚度决定分析时窗的大小。

图3a和图3b为利用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提取的敏感频率段重构剖面,即对应15~20HZ频段地震体,对应10~15HZ频段地震体A(10~15HZ)。

图4为利用能量均一化后的和A(10~15HZ)振幅差求取的频谱能量衰减斜度剖面,即流体活动属性剖面,可以发现含油气层段和干层在流体活动性剖面上表现差异明显,含油气层段对应流体活动性强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中流体活动属性体计算公式的推导得出进行说明。

在流体和岩石特性在合理范围时,无量纲参数在低频(<1KHz)时很小,弹性介质和饱和流体多孔介质分界面上的地震反射系数R与地震波角频率ω存在以下关系:

(1)

其中,和是实系数,表征岩石和流体的力学特性;,是储层渗透率,是流体粘滞系数,是储层岩石体密度,当=0时,反射系数绝对值取得最大值。

将(1)式对频率求导,得到:

(2)

令,它是孔隙流体和岩石骨架的弹性性质的复函数;

设储层流体活动属性,即储层渗透率和流体粘滞系数之比;

则(2)式可表示为:

(3)

则流体活动属性F可推导为:

(4)

从上式可见,储层流体活动属性F和地震角频率为时的反射系数的一阶导数成正比,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后,其单频瞬时谱振幅能准确刻画该频率对应的地震反射能量,在实际计算中,可用瞬时谱振幅A(ω)代替相应频率处的反射系数R,则有:

(5)

低频域饱和流体多孔介质储集层中流体的活动性近似与储集层渗透率、流体密度与流体黏度比值的函数成正比,且与地震反射振幅对地震反射频率偏导的绝对值成正比。

对式(5)右侧进行推导,流体活动性和低频域的两个频率体振幅差值梯度成正比:

(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