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6767发布日期:2018-08-28 21:5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生产过程中,模具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轮毂外观、内在质量优良的关键。其中,底模模具决定轮毂的正面造型和外观,因底模某处造型拔模角度小造成轮毂生产过程中拔模困难,出现刮伤、粘铝等外观质量问题时常发生,图纸上虽然可以明确标出修改方案,但现场维修过程中,因没有合适的拔模角度测量工具,精修工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去修整角度,造成的结果是原始造型被破坏的严重,有凹坑或面不平等外观问题,继而可能引发客户的严重抱怨。虽然也采购使用过诸如角尺、角规、万能角度尺等工具,但都因为模具造型问题,如同一面上由不同的小曲面构成,造型怪异等,而出现测量、读数不便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低压铸造模具修拔模角度过程中完全凭借经验修模,或现有角度测量工具使用、读数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包括手持量针、刻度盘和防错指针,所述手持量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贯穿孔,且手持量针的另一端设置有测量端,所述防错指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刻度盘表面偏离中心15mm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贯穿孔,所述刻度盘的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手持量针、防错指针和刻度盘通过依次插设在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内的锅钉连接,所述防错指针位于手持量针和刻度盘之间。

优选地,所述锅钉与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刻度线包括深和宽均为0.5mm的零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位于刻度盘中心与第三贯穿孔中心的连接线上,所述零刻度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小格2°、大格6°共60°的测量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刻度盘的直径为70mm、厚度为2mm、材质为量具钢、表面粗糙度3.2、硬度≥60hrc。

优选地,所述防错指针的材质、硬度、粗糙度与刻度盘相同,所述防错指针的长度为39mm、厚度为1mm,所述防错指针的一端为指针状,所述防错指针的另一端为直径8mm的圆形状。

优选地,所述手持量针的材质、硬度、粗糙度、厚度与刻度盘相同,所述手持量针的长度为200mm,所述手持量针靠近第一贯穿孔的一端为指针状,所述测量端的宽度为2mm、长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方便快捷,操作人员可单手手持量针把握部位,将测量前端贴紧测量平面,即可通过量针指针尖端与零刻度的夹角而快速读出拔模角度。

2、填补测量缺失,以前操作人员基本凭借经验去修整拔模角度,经常出现造型修整变形的质量问题,造成模具重新补焊或报废,严重的引发客户抱怨情况。

3、模具造型统一,以前因角度测量问题,模具修整后,同一款轮型,不同模具号之间经常出现同部位造型不一致问题,给质量检验部门造成很大不便,因此问题,还专门制作了极限样块,做了培训,过程非常复杂,浪费了人力和时间,通过此专利的设计,彻底解决了此过程的复杂性,并给模具造型统一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助力。

4、便于质量管理,以前模具出现拔模角度小,而要更改的时候,技术部门通过图纸更改,将方案下发到现场,但因角度测量的缺失,即使出现与造型不符的问题,技术部门也无法下发质量奖罚,给技术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此专利的设计与使用,彻底解决了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错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持量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刻度线、2锅钉、3手持量针、4刻度盘、5防错指针、6测量端、7第二贯穿孔、8第三贯穿孔、9第一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4,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包括手持量针3、刻度盘4和防错指针5,手持量针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贯穿孔9,且手持量针3的另一端设置有测量端6,防错指针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贯穿孔7,刻度盘4表面偏离中心15mm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贯穿孔8,刻度盘4的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刻度线1,手持量针3、防错指针5和刻度盘4通过依次插设在第一贯穿孔9、第二贯穿孔7和第三贯穿孔8内的锅钉2连接,防错指针5位于手持量针3和刻度盘4之间。

本发明中,锅钉2与第一贯穿孔9、第二贯穿孔7和第三贯穿孔8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同时保持三个部件间能自由转动,不受较大摩擦力影响,刻度线1包括深和宽均为0.5mm的零刻度线,零刻度线位于刻度盘4中心与第三贯穿孔8中心的连接线上,零刻度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小格2°、大格6°共60°的测量刻度线,刻度盘4的直径为70mm、厚度为2mm、材质为量具钢、表面粗糙度3.2、硬度≥60hrc,防错指针5的材质、硬度、粗糙度与刻度盘4相同,防错指针5的长度为39mm、厚度为1mm,防错指针5的一端为指针状,防错指针5的另一端为直径8mm的圆形状,手持量针3的材质、硬度、粗糙度、厚度与刻度盘4相同,手持量针3的长度为200mm,手持量针3靠近第一贯穿孔9的一端为指针状,测量端6的宽度为2mm、长40mm,以上三个组成部分通过锅钉2连接后,彼此间可自由转动,其中刻度盘4和防错指针5因自身重心偏离第三贯穿孔8,将出现防错指针5尖端始终保持与地平面垂直,并指向天空的情况,同理刻度盘4的零刻度线也始终保持与地平面保持垂直,并与防错指针5重合的情况。

本发明中,防错指针5用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锅钉2较紧、刻度盘4变形、摩擦阻力大等情况发生时,确定刻度盘4零刻度线是否与地平面垂直,即使出现零刻度偏离情况,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两个指针的夹角读出拔模角度,手持量针3用于操作人员直接把握,将测量端6前端贴紧测量平面,即可通过手持量针3指针尖端与零刻度的夹角而快速读出拔模角度,方便准确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双指针手持角度仪器,包括手持量针、刻度盘和防错指针,所述手持量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贯穿孔,且手持量针的另一端设置有测量端,所述防错指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刻度盘表面偏离中心15mm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贯穿孔,所述刻度盘的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手持量针、防错指针和刻度盘通过依次插设在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内的锅钉连接,所述防错指针位于手持量针和刻度盘之间。本发明解决了低压铸造模具修拔模角度过程中完全凭借经验修模,或现有角度测量工具使用、读数不便的问题,具有方便快捷、填补测量缺失、模具造型统一、便于质量管理的优点,使用较为方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利;梁勇;张继生;姬绍川;张宝;郭志斌;杨倩;孟天舒;季超;张博文;丁晓辉;董宏伟;李明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戴卡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1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