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093发布日期:2018-10-09 20:39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陶瓷基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属于自动化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微电子技术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各种光电子器件逐渐在向微型化、大规模集成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但随着电子系统集成度的提高,其功率密度随之增加,电子元件及系统整体工作产生热量上升、系统工作温度升高会引起半导体器件性能恶化、器件破坏、分层等,甚至会使封装的芯片烧毁,因此有效的电子封装必须解决电子系统的散热问题。

电子封装所用的基片是一种底座电子元件,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及其相互联线提供机械承载支撑、气密性保护并可作为热沉过渡片给芯片散热。

陶瓷基片具有耐高温、电绝缘性能高、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低、热导率大、化学稳定性好、与元件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等优点,并可对光电子器件起到较强的保护作用,因而在航空、航天和军事工程等领域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陶瓷基片的制备工艺包括烧结过程,但在烧结后陶瓷基片常常会出现裂缝,出现裂缝的基片就成为了废品,需要进行剔除。目前常用的办法为人工视觉检测,具体方法为在陶瓷基片上涂刷颜料,有裂缝的陶瓷基片上裂缝处颜色会明显的加深,从而可以识别出来。但是这种方法人工成本高,检测效率低,而且可能存在检错检漏的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误检率低的陶瓷基片检测装置,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陶瓷基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待检测陶瓷基片输送的传送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的设备箱罩,还包括用于向待检测陶瓷基片上涂覆颜料的上色机构、用于待检测陶瓷基片表面颜料烘干的烘干机构以及用于对待检测陶瓷基片进行视觉检测的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上色机构、烘干机构以及所述视觉检测机构按序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输送料带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输送料带上方、用于承载待检测陶瓷基片的承载基座,所述输送料带的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下料端,所述上色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输送料带的上料端一侧,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输送料带的下料端一侧。

优选地,所述设备箱罩上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设备箱罩上靠近所述输送料带的上料端一侧,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设备箱罩上靠近所述输送料带的下料端一侧。

优选地,所述上色机构为涂料喷枪或涂料辊轴。

优选地,所述上色机构为涂料辊轴,所述涂料辊轴的中心轴两端分别借助固定支架与所述设备箱罩固定连接,所述涂料辊轴可绕中心轴转动,所述涂料辊轴下端面与所述输送料带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承载基座的高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烘干机构为热风机或加热灯组。

优选地,所述烘干机构为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的内侧,所述热风机的出风路径与所述输送料带的运动方向相交。

优选地,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内侧的摄像头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外侧的显示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送料带下料端位置还设置有下料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包括合格品收集盒及残次品收集盒,所述合格品收集盒与所述残次品收集盒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所述输送料带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输送料带下料端的一侧还设置有取料夹爪,所述输送料带的下料端以及所述下料工位均位于所述取料夹爪的活动范围内。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各部件运作的控制器,所述烘干机构、视觉检测机构以及所述取料夹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一体化的自动检测装置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良品、劣品自动分离,无需逐个进行肉眼识别和分类;隔离式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基片,减少了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检测效率高,通过传送带完成刷漆、烘干、自动识别检测、机械臂自动抓取分类,效率远高于传统人工识别。

3、检测成本低,自动检测装置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尤其是当检测数量较多时,规模效应体现得更为明显。

4、误检率低,采用先进的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确保良品表面无针孔无开裂,机械臂替代人工也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造成的二次损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效果优异,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误检率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设备箱罩;2、输送料带;3、承载基座;4、涂料辊轴;5、热风机;6、摄像头;7、下料工位;8、取料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在陶瓷基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

一种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待检测陶瓷基片输送的传送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的设备箱罩1,还包括用于向待检测陶瓷基片上涂覆颜料的上色机构、用于待检测陶瓷基片表面颜料烘干的烘干机构以及用于对待检测陶瓷基片进行视觉检测的视觉检测机构,所述上色机构、烘干机构以及所述视觉检测机构按序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1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输送料带2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输送料带2上方、用于承载待检测陶瓷基片的承载基座3,所述输送料带2的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下料端,所述上色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输送料带2的上料端一侧,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输送料带2的下料端一侧。

所述设备箱罩1上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设备箱罩1上靠近所述输送料带2的上料端一侧,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设备箱罩1上靠近所述输送料带2的下料端一侧。

所述上色机构可以是涂料喷枪或涂料辊轴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色机构为涂料辊轴4,所述涂料辊轴4的中心轴两端分别借助固定支架与所述设备箱罩1固定连接,所述涂料辊轴4可绕中心轴转动,所述涂料辊轴4下端面与所述输送料带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承载基座3的高度相匹配。

所述烘干机构可以是热风机5或加热灯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为热风机5,所述热风机5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1的内侧,所述热风机5的出风路径与所述输送料带2的运动方向相交。

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1内侧的摄像头6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罩1外侧的显示器,所述摄像头6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

所述输送料带2下料端位置还设置有下料工位7,所述下料工位7包括合格品收集盒及残次品收集盒,所述合格品收集盒与所述残次品收集盒之间的连线方向与所述输送料带2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所述输送料带2下料端的一侧还设置有取料夹爪8,所述输送料带2的下料端以及所述下料工位7均位于所述取料夹爪8的活动范围内。

所述陶瓷基片裂痕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各部件运作的控制器,所述烘干机构、视觉检测机构以及所述取料夹爪8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

以下简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首先,操作者将待检测陶瓷基片放置于承载基座3上,所述承载基座3随输送料带2的运行进入设备箱罩1内。随后,待检测陶瓷基片经过涂料辊轴4,所述涂料辊轴4上的颜料粘覆于待检测陶瓷基片的表面,借助所述输送料带2的运行,待检测陶瓷基片经过烘干机构,表面颜料干结,随后,待检测陶瓷基片运行至摄像头6下方,并由所述摄像头6采集表面图像,图像信息被传送至控制器及显示器内,供操作者查阅分析。若陶瓷基片表面无裂痕,则取料夹爪8将该陶瓷基片放置于合格品收集盒内,若陶瓷基片表面有裂痕,则所述取料夹爪8将该陶瓷基片放置于残次品收集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一体化的自动检测装置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良品、劣品自动分离,无需逐个进行肉眼识别和分类;隔离式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基片,减少了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检测效率高,通过传送带完成刷漆、烘干、自动识别检测、机械臂自动抓取分类,效率远高于传统人工识别。

3、检测成本低,自动检测装置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尤其是当检测数量较多时,规模效应体现得更为明显。

4、误检率低,采用先进的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确保良品表面无针孔无开裂,机械臂替代人工也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造成的二次损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效果优异,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误检率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