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检测装置以及漏电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0443发布日期:2018-11-24 12:0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检测装置以及漏电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化与推广,居民用电和农村用电的智能配电台区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居民用电和很多地区的农村配电台区都安装了智能总保或漏电保护器,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的对台区内的剩余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大大提升了对剩余电流的监管工作。但由于农村线路老化、改接现象严重,漏电情况较多,因而农村台区智能总保频繁跳闸,影响农村居民日常用电。为减少跳闸停电,提高用电质量,较多农村台区智能总保并未真实投运,存在大量漏电触电风险,农村居民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现状堪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靠、有效的漏电检测和排查装置。

为提高农村居民用电可靠度,排查漏电故障,目前有两种漏电检测方式:

一、采用智能化漏电保护器,以采集用户剩余电流值并存储,漏电电流达到阈值及时断电,保障用电安全。其不足之处在于:单台设备只能独立查看,无法汇总统一浏览;体积较大,且无三防功能;安装时需要断电,影响用户用电;安装量大,推广成本较高。

二、采用手持式漏电检测仪。手持式漏电检测仪由钳形表头和表体组成,钳形表头为可闭合的钳形电流互感器,检测时,钳住被测线路,即可获取被测线路剩余电量信号,通过计算和转换,在表体上的显示屏上显示测量数值。其不足之处在于:手持漏电检查仪所测数据无法集合成大数据,信息相关性不强,无法最大化利用测量结果进行云计算分析;作为计量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为安培级别,而当用户剩余电流达到35ma,即达到家保及各漏电保护器最低档位的动作值,一般手持式漏电检测仪的测量精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漏电数据、检测效率高的漏电检测装置以及漏电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终端和接收终端,所述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待测节点处,所述漏电检测终端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存储模块和无线从节点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模块,所述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方式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终端为手持移动终端,所述手持移动终端包括无线主节点模块,所述无线主节点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所述无线从节点发出的漏电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移动终端上设有显示漏电数据的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检测终端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有第二存储模块和数据读取端口,所述数据读取端口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接收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检测终端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所述接收终端为集中器,所述集中器连接有上位机,所述集中器接收各漏电检测终端检测及发出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转发给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接收所述集中器转发来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可开合的左铁芯和右铁芯以及缠绕在所述左铁芯和右铁芯上的绕组,所述左铁芯和右铁芯呈半圆环形,所述左铁芯和右铁芯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短铁芯片和长铁芯片,所述短铁芯片的端部短于所述长铁芯片,所述左铁芯和右铁芯合拢后其中一个铁芯的长铁芯片与另一个铁芯的短铁芯片对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与所述绕组连接的有源补偿电路,所述有源补偿电路由电压跟随电路、积分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跨导放大电路组成。有源补偿电路首先将铁芯中的检测绕组的感应电压提取,这个感应电压就是误差电流产生的,然后将该感应电压进行积分和放大处理,最后通过跨导放大电路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电流注入到补偿绕组中,从而实现有源补偿的目的,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左铁芯和右铁芯外均设有屏蔽罩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漏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待测节点处,漏电检测终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漏电检测终端的第一存储模块中;a2、漏电检测终端的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主节点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无线从节点发出的漏电数据;a3、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上的显示器显示的漏电数据判断该节点是否漏电及漏电量的大小;

或者,b1、将各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各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分别将漏电数据存储在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第一存储模块中;b2、各漏电检测终端的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集中器接收各无线从节点模块发出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转发给上位机;b3、上位机接收集中器转发来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或者,c1、将各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各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分别将漏电数据存储在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第一存储模块中;c2、各漏电检测终端的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上的无线主节点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各无线从节点发出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手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存储模块中;c3、上位机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上的数据读取端口接收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漏电检测终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待测节点的漏电情况以及漏电量大小,并通过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传输形式将漏电数据传输给接收终端,实现快速检测线路或设备是否漏电及漏电量的大小的目的。

2、可采用手持移动终端作为接收终端,手持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漏电检测终端发出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能够随身携带并随操作人员移动,方便操作人员对漏电数据的测量,手持移动终端上设置的显示器能够显示手持移动终端接收的漏电数据,方便操作人员查看。

3、可将多个漏电检测终端分别挂设在各待测节点处,并采用集中器作为接收终端,集中器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漏电检测终端发出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转发给上位机,上位机可以将多个漏电节点所测得的数据集合成大数据,利用测量结果进行云计算分析。

4、当需要测量多个待测节点的漏电数据但是不方便使用集中器或是集中器难以与漏电检测终端建立连接时,可采用手持移动终端作为接收终端,根据无线网络是否可覆盖各个待测节点,选择采用一个手持移动终端或多个手持移动终端,手持移动终端中设置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个漏电数据,上位机通过数据读取端口读取各个漏电数据,并将多个漏电节点所测得的数据集合成大数据,利用测量结果进行云计算分析。

5、电流互感器采用多铁芯结构,使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导磁增加,磁感应强度提高,绕组损耗减小,电流互感器的效率提升,并且短铁芯片和长铁芯片交错叠装,相邻层的接缝错开,这样减少了对磁力线的不良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

6、电流互感器设置有源补偿电路,实现磁动势补偿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能达到测量最小1ma电流的能力和较高的精度。

7、待测节点附近常有大容量发电机组,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回路电流大,而且每相间隔距离较近,因此能产生很强的电磁场,设置屏蔽罩壳屏蔽发电机组产生的电磁场以避免对互感器的干扰,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电流互感器的有源补偿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漏电检测终端;101、电流互感器;102、第一存储模块;103、无线从节点模块;2、手持移动终端;201、无线主节点模块;202、显示器;203、第二存储模块;204、数据读取端口;3、集中器;4、上位机;1001、左铁芯;1002、右铁芯;2001、屏蔽罩壳;3001、左半环形外壳;3002、右半环形外壳4001、短铁芯片;4002、长铁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终端1和手持移动终端2。

漏电检测终端1包括电流互感器101、第一存储模块102和无线从节点模块103,手持移动终端2包括无线主节点模块201和显示器202。电流互感器101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模块102,无线从节点模块103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102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2上的无线主节点模块201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漏电检测终端1发出的漏电数据,并在显示器202上显示。

如图2所示,电流互感器101为开启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101包括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上缠绕有绕组,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呈半圆环形,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外分别设有屏蔽罩壳2001,左铁芯1001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固定于左半环形外壳3001内,右铁芯1002通过环氧树脂灌封固定于右半环形外壳3002内,左半环形外壳3001和右半环形外壳3002相对设置,并通过一可拆卸连接装置固定在一起,共同形成一环形。

如图3所示,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分别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短铁芯片4001和长铁芯片4002,短铁芯片4001的端部短于长铁芯片4002,左铁芯1001和右铁芯1002合拢后其中一个铁芯的长铁芯片4002与另一个铁芯的短铁芯片4001对合。

电流互感器101还包括与绕组连接的有源补偿电路,如图4所示,有源补偿电路由电压跟随电路、积分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跨导放大电路组成。有源补偿电路首先将铁芯中的检测绕组的感应电压提取,这个感应电压就是误差电流产生的,然后将该感应电压进行积分和放大处理,最后通过跨导放大电路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电流注入到补偿绕组中,从而实现有源补偿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1的漏电检测装置的漏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漏电检测终端1挂接至电网中的待测节点处,漏电检测终端1的电流互感器101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漏电检测终端1的第一存储模块102中;a2、漏电检测终端1的无线从节点模块103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102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2的无线主节点模块201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无线从节点103发出的漏电数据;a3、通过手持移动终端2上的显示器202显示的漏电数据判断该节点是否漏电及漏电量的大小。

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终端1、集中器3以及上位机4。

漏电检测终端1有若干个,分别挂设在各待测节点处。每个漏电检测终端1包括电流互感器101、第一存储模块102和无线从节点模块103。电流互感器101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模块102,无线从节点模块103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102存储的漏电数据。集中器3接收各漏电检测终端1无线从节点模块103发出的数据信号并传输给上位机4,上位机4将多个漏电节点所测得的数据集合成大数据,利用测量结果进行云计算分析。

实施例2中电流互感器101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电流互感器101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2的漏电检测装置的漏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各漏电检测终端1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各漏电检测终端1的电流互感器101检测各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分别将漏电数据存储在各漏电检测终端1的第一存储模块102中;b2、各漏电检测终端1的无线从节点模块103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102存储的漏电数据,集中器3接收各无线从节点模块103发出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转发给上位机4;b3、上位机4接收集中3器转发来的各节点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终端1、手持移动终端2和上位机4。

漏电检测终端1有若干个,分别挂设在各待测节点处。漏电检测终端1包括电流互感器101、第一存储模块102和无线从节点模块103,手持移动终端2包括无线主节点模块201、第二存储模块203和数据读取端口204。电流互感器101检测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第一存储模块102,无线从节点模块103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102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2上的无线主节点模块201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漏电检测终端1发出的漏电数据,并存储在第二存储模块203中。上位机4通过数据读取端口204读取手持移动终端2第二存储模块203存储的漏电数据。

根据无线网络是否可覆盖各个待测节点,选择采用一个手持移动终端2或多个手持移动终端2来接收各个漏电检测终端1的无线从节点模块103发送的漏电数据,上位机4通过各个手持移动终端2的数据读取端口204读取数据,并将多个漏电节点所测得的数据集合成大数据,利用测量结果进行云计算分析。

实施例3中电流互感器101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电流互感器101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3的漏电检测装置的漏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1、将各漏电检测终端挂接至电网中的各待测节点处,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电流互感器检测各待测节点处的漏电数据并分别将漏电数据存储在各漏电检测终端的第一存储模块中;c2、各漏电检测终端的无线从节点模块以无线方式向外发送第一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手持移动终端上的无线主节点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各无线从节点发出的漏电数据并将漏电数据存储在手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存储模块中;c3、上位机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上的数据读取端口接收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的漏电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