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及地质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5712发布日期:2018-08-18 23:0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地质学技术领域,涉及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具体是一种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及地质罗盘。



背景技术:

地质罗盘(geologicalcompass)是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被广泛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以及测量地质体产状等。地质罗盘主要包括磁针、水准器及刻度盘等,其原理是通过磁针确定测量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向角、通过水准器确定目标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以厘定测量目标所处的位置。

现有的地质罗盘种类繁多,例如brunton、breithaupt、freiberg等类型的地质罗盘,及在中国广泛应用的dqy-1及dql-2a等型号的地质罗盘。现有的该些地质罗盘用来测量地质体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测坡角、定水平、定垂直等。但是,现有的该些地质罗盘在测量不同地质体产状时,大多分开测量,测量精度低,操作较繁琐,例如在测量某处岩石面理以及面理上线理产状时,必须将面理和线理产状分开测量,而由于线理位于面理上,二者产状数据必然存在耦合关系,按照以往方法分开测量面理和线理时,需要确定二次水准面、增加中间步骤,易造成所获面理和线理测量数据解耦。

且事实上,各种地质体的几何形态都是由面理(面状构造)和线理(线状构造)组成的,对地质体面理和线理产状的快速准确的测量,是地质学工作的基础,当地质工作者(尤其是构造地质学工作者)进行野外考察工作时需要对大量的面理和线理进行测量,以便统计其规律,故而简化对地质体的面理和线理测量过程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于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其嵌设于地质罗盘使用,能一次性实现对地质体的面理和线理产状的测量,简化测量过程,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罗盘,其能一次性实现对地质体的面理和线理产状的测量,简化测量过程,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其中,所述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嵌设于地质罗盘,所述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包括:钢化玻璃,其嵌设于所述地质罗盘的上盖的枢接侧,所述钢化玻璃的外边缘凹设内凹弧部,所述内凹弧部固设照准板,所述钢化玻璃上沿所述内凹弧部设有侧伏角刻度盘;半球形的线理方位指示器,其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地质罗盘的外壳的枢接侧,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周向边缘设有倾伏向刻度盘,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上沿经向设有与所述倾伏向刻度盘的刻度相对应的多个倾伏向对照线,至少一所述倾伏向对照线上设有倾伏角刻度盘,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上设有与所述倾伏角刻度盘的刻度相对应的多个周向的倾伏角对照线,在所述上盖相对于所述外壳翻转的状态下,所述照准板能绕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翻转。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包括上半球面和下平面,所述下平面的中心凸设第一连接部,所述外壳的枢接侧凹设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能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沿周向间隔的设有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周向间隔的设有多个半球形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凹坑与所述第二凹坑相对设置且容纳钢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照准板呈圆弧板状,所述照准板的固定侧与所述内凹弧部固设相连,所述照准板的自由侧与所述钢化玻璃平行设置,所述照准板的半径大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半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周向边缘的外侧,在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凸出于所述钢化玻璃的所述照准板能伸入所述弧形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球心与所述照准板的自由侧的圆心重叠,且与所述地质罗盘的枢轴共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照准板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导引线,所述导引线与所述侧伏角刻度盘上的刻度相对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的枢接侧设有镂空部,所述钢化玻璃镶嵌胶结于所述上盖的镂空部,所述钢化玻璃的内表面与所述上盖的内表面共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伏向刻度盘、所述倾伏向对照线、所述倾伏角刻度盘和所述倾伏角对照线均呈凸设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上半球面的浮雕状,所述侧伏角刻度盘呈凸设于所述钢化玻璃的浮雕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伏向刻度盘、所述倾伏向对照线、所述倾伏角刻度盘和所述倾伏角对照线均呈凹设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的上半球面的凹槽状,所述侧伏角刻度盘呈凹设于所述钢化玻璃的凹槽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伏向对照线为72条,所述倾伏角对照线为18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质罗盘,其中,所述地质罗盘包括外壳、上盖和如上所述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所述外壳的枢接侧和所述上盖的枢接侧通过枢轴相连。

本发明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及地质罗盘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发明在通过地质罗盘测量面理产状的同时,通过嵌设于地质罗盘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同时获取面理上线理的产状数据,实现一次性对地质体的面理产状和线理产状的测量,大大简化了面理产状及其上线理产状的测量过程,工作效率高,且获得的面理产状和线理产状数据可靠,能真实、准确的反应面理及其上的线理之间的关系,测量精度高,而且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体积小,可便捷的嵌设于地质罗盘,便于随身携带,且质地坚固、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设于地质罗盘的外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设于地质罗盘的外壳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a-a向剖切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地质罗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的一使用实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的一使用实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钢化玻璃;2、线理方位指示器;3、倾伏向刻度盘;4、倾伏向对照线;5、倾伏角刻度盘;6、倾伏角对照线;7、照准板;8、侧伏角刻度盘;9、导引线;10、第一连接部;11、钢球;12、外壳;13、上盖;14、反光镜;15、弧形槽;16、枢轴;17、角度刻度盘;18、刻度尺;19、水准器;20、磁针制动器;21、短照准器;22、磁偏角螺丝;23、磁针;24、主刻度盘;25、坡度指示器;r、半径;d、宽度;d1、深度;s、厚度;l1、线理;l2、线理;l3、线理;l4、线理;l2'、线理;o、球心;p、交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其中,所述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嵌设于地质罗盘,所述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包括:钢化玻璃1,其嵌设于所述地质罗盘的上盖13的枢接侧,所述钢化玻璃1的外边缘凹设内凹弧部,所述内凹弧部固设照准板7,所述钢化玻璃1上沿所述内凹弧部设有侧伏角刻度盘8;半球形的线理方位指示器2,其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地质罗盘的外壳12的枢接侧,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设有倾伏向刻度盘3,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沿经向设有与所述倾伏向刻度盘3的刻度相对应的多个倾伏向对照线4,至少一所述倾伏向对照线4上设有倾伏角刻度盘5,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设有与所述倾伏角刻度盘5的刻度相对应的多个周向的倾伏角对照线6,在所述上盖13相对于所述外壳12翻转的状态下,所述照准板7能绕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翻转。

具体的,地质罗盘的外壳12和上盖13通过枢轴16枢接,外壳12的枢接侧设置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盖13的枢接侧设置钢化玻璃1,钢化玻璃1呈透明的板状,使其嵌设于地质罗盘的上盖13后能使上盖13呈局部透明状,便于操作者的观测,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即其面向外壳12的表面,上盖13的内表面即其面向外壳12的表面,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与上盖13的内表面共面,钢化玻璃1的外边缘与上盖13的枢接侧平齐,内凹弧部设于钢化玻璃1的外边缘的中央部位,内凹弧部上的照准板7沿内凹弧部延伸设置(即照准板7的形状与内凹弧部的形状相匹配)并垂直的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照准板7的形状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半球面相匹配,使上盖13相对于外壳12翻转时,钢化玻璃1的内凹弧部和照准板7能随上盖13同步的绕线理方位指示器2转动,线理方位指示器2能绕垂直于外壳12的轴线转动,并通过其上设置的倾伏向刻度盘3、倾伏向对照线4、倾伏角刻度盘5、倾伏角对照线6及钢化玻璃1上设置的侧伏角刻度盘8,实现在地质罗盘测量面理产状时测量线理产状。

其中,周向指的是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的平行于外壳12的圆周方向,经向指的是自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顶点至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弧形,倾伏向刻度盘3沿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沿圆周设置,多个倾伏向对照线4自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顶点周向发散的延伸至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倾伏角刻度盘5于倾伏向对照线4上等角度的设置,多个周向的倾伏角对照线6于上下方向上间隔的平行设置,即各倾伏角对照线6呈封闭圆形,且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和上顶点之间等间隔的平行设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线理方位指示器2和照准板7均由金属制成,与钢化玻璃1结合使用,耐压耐摔,保证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包括上半球面和下平面,所述下平面的中心凸设第一连接部10,所述外壳12的枢接侧凹设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10能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具体的,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下平面为圆形且平行于外壳12,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凸出于外壳12,上半球面的球心o与下平面的圆心重合,且上半球面的半径r与下平面的半径相等,第一连接部10为自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下平面的中央向下凸设而成,第一连接部10大体呈圆柱体,外壳12的枢接侧凹设的第二连接部呈与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圆柱体,使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第一连接部10嵌设于外壳12的第二连接部内,实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可转动的连接。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10沿周向间隔的设有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凹坑,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周向间隔的设有多个半球形的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凹坑与所述第二凹坑相对设置且容纳钢球11,具体的,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凹坑沿第一连接部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部10的高度的中间位置,以保证稳定连接,多个半球形的第二凹坑沿第二连接部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且第二凹坑的数量与第一凹坑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径向相对,以通过相对的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围设成空腔,用于容纳钢球11,其中,可在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内灌注润滑油,以确保线理方位指示器2容易旋转,较佳的,钢球11的半径微微大于第一凹坑的半径,且微微大于第二凹坑的半径,避免第一连接部10与第二连接部的紧密贴设而影响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照准板7呈圆弧板状,所述照准板7的固定侧与所述内凹弧部固设相连,所述照准板7的自由侧与所述钢化玻璃1平行设置,所述照准板7的半径大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半径,具体的,照准板7的两端与内凹弧部的两端相对应,照准板7的两侧分别为固定侧和自由侧,自由侧即为垂直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的一侧边,且自由侧的侧边与固定侧的侧边相互平行,照准板7垂直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宽度d即为照准板7的自由侧距离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的距离,照准板7的形状与钢化玻璃1的内凹弧部的形状相匹配,且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的形状相匹配,照准板7的内表面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之间具有微小间隙,以利于照准板7能于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随上盖13转动,且该间隙不会太大,不会影响上盖13的开合,也不会影响数据读取,以通过照准板7将岩石上某个线理平移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上,以便在此上半球面中找到对应的方向和角度,实现数据测量和读取。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外壳12上设有弧形槽15,所述弧形槽15位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的外侧,在所述上盖13盖合于所述外壳12的状态下,凸出于所述钢化玻璃1的所述照准板7能伸入所述弧形槽15内,具体的,弧形槽15的横向截面(即沿平行于外壳12的方向)大体呈圆弧形,弧形槽15的竖向截面(即沿垂直于外壳12的方向)大体呈长方形,弧形槽15的形状与照准板7的形状相匹配,弧形槽15的深度d1大于或等于照准板7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的宽度d,使照准板7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部分能完全伸入弧形槽15内,较佳的,地质罗盘的厚度(即上盖13完全盖合于外壳12上时,自上盖13的外表面至外壳1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与枢轴16的直径相等,且地质罗盘的厚度是照准板7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的宽度d与上盖13的厚度s之和的两倍,也即照准板7凸出于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的宽度d与上盖13的厚度s之和等于枢轴16的半径,以保证地质罗盘的正常开合。

进一步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与所述照准板7的自由侧的圆心重叠,且与所述地质罗盘的枢轴16共线,具体的,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位于地质罗盘的枢轴16的中心线上,照准板7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圆弧板,照准板7的自由侧的圆心也位于地质罗盘的枢轴16的中心线上,且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与照准板7的自由侧的圆心重合,照准板7与钢化玻璃1的内凹弧部的交线的圆心同照准板7的自由侧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的长度即为照准板7凸出钢化玻璃1内表面的宽度d,且该连线与地质罗盘的枢轴16垂直相交,且该连线与上盖13相垂直,以保证上盖13相对于外壳12绕枢轴16翻转时,照准板7与上盖13同步的翻转,也即照准板7绕其自由侧的两端之间的连线(也即绕枢轴16)翻转。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照准板7的外表面设有多条导引线9,所述导引线9与所述侧伏角刻度盘8上的刻度相对应,即多条导引线9于照准板7的外表面上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导引线9自照准板7与钢化玻璃1的内凹弧部相交处延伸至照准板7的自由侧,且导引线9与钢化玻璃1或上盖13垂直设置,以更容易的在照准板7的外表面寻找与测量对象平行的直线。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上盖13的枢接侧设有镂空部,所述钢化玻璃1镶嵌胶结于所述上盖13的镂空部,所述钢化玻璃1的内表面与所述上盖13的内表面共面,具体的,镂空部大体呈长方体形,其截面形状与钢化玻璃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以将钢化玻璃1镶嵌并胶结于上盖13的镂空部,以保证安装稳固,操作简便,另外,照准板7与钢化玻璃1的内凹弧部之间也是通过镶嵌胶结方式实现连接的,使上盖13、钢化玻璃1和照准板7能成为一体而同步运动,当然也可仅采用镶嵌方式连接,或仅采用胶结方式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倾伏向刻度盘3、所述倾伏向对照线4、所述倾伏角刻度盘5和所述倾伏角对照线6均呈凸设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的浮雕状,所述侧伏角刻度盘8呈凸设于所述钢化玻璃1的浮雕状,以便于增加耐磨性,实现大的摩擦系数,易于拨动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倾伏向刻度盘3、所述倾伏向对照线4、所述倾伏角刻度盘5和所述倾伏角对照线6均呈凹设于所述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上半球面的凹槽状,所述侧伏角刻度盘8呈凹设于所述钢化玻璃1的凹槽状,以便于增加耐磨性,实现大的摩擦系数,易于拨动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旋转。

优选的,倾伏向刻度盘3为沿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逆时针或顺时针自0度至360度等间隔的刻画而成,最小间隔为5度,倾伏向对照线4与倾伏向刻度盘3的刻度相对应,即所述倾伏向对照线4为72条,72条倾伏向对照线4自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顶点于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发散的延伸至倾伏向刻度盘3的各刻度,倾伏角刻度盘5为沿一条倾伏向对照线4从下向上的自刻度1至刻度8等角度的刻画而成,也可在径向相对的两条倾伏向对照线4上分别设置倾伏角刻度盘5,两两相邻的倾伏角刻度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度,倾伏角刻度盘5上的每个刻度对应一条平行于外壳12的倾伏角对照线6,两两相邻的刻度之间还可再设置一条倾伏角对照线6,即设有倾伏角刻度盘5的倾伏向对照线4的两端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将其等分成18份,每份的夹角为5度,自下而上的分别对应一周向的倾伏向对照线4,也即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的所述倾伏角对照线6为18条,其中,最下方的倾伏角对照线6即为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周向边缘线,最上方的倾伏角对照线6即为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顶点,当然,也可将各倾伏向对照线4、各倾伏角对照线6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区分。

实施方式二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质罗盘,其中,所述地质罗盘包括外壳12、上盖13和如上所述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所述外壳12的枢接侧和所述上盖13的枢接侧通过枢轴16相连,其中,所述的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地质罗盘的上盖13上设有反光镜14,用于连接外壳12与上盖13的枢轴16的外壁面设有角度刻度盘17,与外壳12的枢接侧相对的外侧壁上设有磁偏角螺丝22,与外壳12的枢接侧相邻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尺18,外壳12的上表面设有磁针制动器20、短照准器21和凹陷部,凹陷部内设有用于测量面理产状的水准器19、磁针23、主刻度盘24、坡度指示器25等,其中,外壳12上的水准器19、磁针制动器20、短照准器21、磁偏角螺丝22、磁针23、主刻度盘24和坡度指示器25均为现有的普通地质罗盘(例如dql-2a型地质罗盘)上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发明的地质罗盘及其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的安装和使用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在使用前,将钢球11置入外壳12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凹坑内,将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第一连接部10伸入嵌设于外壳12的第二连接部内,以通过钢球11将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第一连接部10与外壳12的第二连接部能相对转动的相连,使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能转动的安置于地质罗盘上,同时,将钢化玻璃1和照准板7镶嵌胶结于上盖13的镂空部,使钢化玻璃1和照准板7能随上盖13同步翻转,并能绕线理方位指示器2转动。

地质工作者或操作使用者在采用本发明的地质罗盘及其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工作时,以图5和图6所示的一组拉伸线理(投入性的、相互平行的线状构造)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测量岩石上的面理产状(即面理倾向和面理倾角),通过地质罗盘上盖13的外表面(即背离外壳12的表面)紧贴岩石面理,上盖13和与上盖13共面的钢化玻璃1所确定的平面即为岩石的表面,并使水准器19中的圆水泡居中后,磁针23北极所指示的刻度即为面理倾向,角度刻度盘17上的读数即为面理倾角,如图5中的实例,面理倾向为n350°,面理倾角为51°;

然后,转动线理方位指示器2,使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倾伏向刻度盘3上的刻度与磁针23所指示的方位一致(即倾伏向刻度盘3的n方位与磁针23的n针指向一致,其中倾伏向刻度盘3的n方位即其上的0度或360度,其0度与360度重合),以保证线理与面理的关联测量;

接着,透过钢化玻璃1观察拉伸线理,并寻找一条与能与倾伏向对照线4在视觉上相重合的线理,即倾伏向对照线4与该线理位于同一铅垂面上,如在图5和图6示出的线理l1、线理l2、线理l3和线理l4中,线理l2能与倾伏向对照线4在视觉上重合,更具体的是,透过钢化玻璃1观察拉伸线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同时自上而下的观察倾伏向对照线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如此即可寻找到与该组平行的拉伸线理中的某一条线理重合的倾伏向对照线4;

再接着,寻找位于此铅垂面上、且经过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球心o、并平行于此线理l2的一条直线(即如图5和图6中的线理l2'),那么该直线(即线理l2')在线理方位指示器2上指示的方向和角度数据即为线理的产状数据,即该直线(即线理l2')与线理方位指示器2的交点p所指示的方向和角度数据即代表线理l2的产状值,读取此时p点对应的刻度值时,其所对应的倾伏向刻度盘3的刻度值即为该组线理的倾伏向数值,如图5和图6所示,其线理倾伏向为n10°,其所对应的倾伏角对照线6所对应的倾伏角刻度盘5上的刻度值即为该组拉伸线理的倾伏角数值,如图5和图6所示,其线理倾伏角为50°,其所对应的侧伏角刻度盘8上的数值即为线理侧伏角,如图5所示,其线理侧伏角为80°,线理侧伏向(也即面理走向)可从线理倾伏向刻度盘3上读取,即上盖13与倾伏向刻度盘3之间的交线所指示的刻度代表了线理的侧伏向(如图6中倾伏向刻度盘3与上盖13左侧的交点),即为n80°,当然还可通过面理倾向与面理走向呈90°的关系,计算得到线理侧伏向也为n80°。

另外,利用下面公式:

还可计算得到面理倾角为51°,计算值与地质罗盘测量值一致,可用于检验本发明的地质罗盘及其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测得的数据的准确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独测量线理产状数据而言,准确度高,工作效率高。

上述实例为测量一组线理的示范说明,若测量对象仅为面理上的一条线理(例如一条线状化石)或多个不同方向的线理,则仅需透过钢化玻璃1寻找一条与目标线理相平行的一条倾伏向对照线4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过程。

本发明将地质体线理产状测量模块设置在地质罗盘上,可以同时测量地质体的面理倾向、倾角,及线理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等,大大简化了传统的岩石面理产状和线理产状分别测量的过程,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能直观、清晰、准确的反应面理及其上线理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