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3618发布日期:2018-08-24 20:1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



背景技术: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

其中最常见的为血液一般检测(即血常规)。即对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与各类疾病相关的检测,如血液病除了要检测血常规,还要进行骨髓细胞检测、血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等;对于肝脏病和肾脏病人的血液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等;而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来说,血液中抗体的检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检测手段是在样本采集后针对某一个指数或者某种特定的物质做检测,检测程序多,一个常规的检测需要多人多设备操作,检测时间长,检测成本高,是其突出特点。尤其是在某些需要使用试剂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样品误差、工具误差、人为误差等多种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虽然近年来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采购成本,一般的医院和检测机构很难承受。特别是血液检测参数繁多,检测设备又不可避免的具有针对性,从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这种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试剂进行定量采集的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包括光盘、设在光盘上的导流装置和设在光盘上的定量装置;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

所述定量装置包括与导流管连接的定量池、设在光盘上的溢流池和设在光盘上的导管;

所述导管的一端与定量池连接,另一端与溢流池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流管与定量池的后侧面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试剂池;所述试剂池与导流管的自由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定量池的前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定量池的后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设在光盘上的连接管、与连接管连接的止流管和与止流管连接的导出管;

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与定量池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管与定量池的后侧面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所述止流管与导出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管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与溢流池连接的排气管。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溢流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定量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采集精度更高。工作人员将规定量的试剂注入到试剂池内或者直接在试剂池内放入试剂包,光盘转动时试剂池内的试剂流动到导流管,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移到定量池内,将定量池装满后,多余的部分转移到溢流池。接着,光盘反向转动,定量池内的试剂顺序经过连接管、止流管、过渡段和导出管,转移到后续的混合池或者后续的混合设备中。在改过程中,试剂采集量就是定量池的容量,能够对试剂进行精确的定量采集。

本发明的采集成本更低,采集效率更高。传统的采集方式是人工采集或者机器采集,人工采集时工作人员使用滴管、天平等进行操作,设备精度、人为误差、操作误差等干扰因素非常多,很难进行精确测量;机器采集虽然精度非常高,但是满足如此精度的设备价格也非常高昂,一般的医院和使用机构也很难接受。本发明创新的采用了光盘式设计,通过规模化的生产能够使光盘的制作成本降到非常低,尤其是光盘采集时只受制造精度的影响,彻底避免了人工采集时的各种干扰因素,能够迅速提高采集精度,在成本与效率方面做到非常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导流管、21定量池、22溢流池、23导管、3试剂池、31连接管、32止流管、33导出管、4过渡段、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包括光盘、设在光盘上的导流装置和设在光盘上的定量装置;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管11;

所述定量装置包括与导流管11连接的定量池21、设在光盘上的溢流池22和设在光盘上的导管23;

所述导管23的一端与定量池21连接,另一端与溢流池22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流管11与定量池21的后侧面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试剂池3;所述试剂池3与导流管11的自由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定量池21的前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定量池21的后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设在光盘上的连接管31、与连接管31连接的止流管32和与止流管32连接的导出管33;

所述连接管31的自由端与定量池21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管31与定量池21的后侧面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止流管32与导出管33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4;所述过渡段4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导管23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与溢流池22连接的排气管5。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溢流池22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定量池21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本发明需要配合专用的离心操作设备,该设备中存储着光盘的每个操作所需要的转动时间和转动速度。该离心操作设备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提到的光盘采用高分子塑料制作,试剂池3和定量池21等采用模压制作,导流管11和导管23等采用精密模压或者蚀刻制作,集成在一张光盘上。

使用时,将适量的试剂注入试剂池3,离心操作设备带动光盘转动,试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导流管11流动到定量池21内。该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简便性,光盘在制作时可以将试剂做成包直接封装到试剂池3内,使用时扎破或者通过试剂对包装袋的压力使其自动破开。

导流管11与定量池21的外侧面连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由外而内的将定量池21装满。定量池21被装满后,多余的试剂通过导管23转移到溢流池22内。导流管11与溢流池22的连接处更加靠近光盘中心,这样导流管11内试剂的压力在流向溢流池22的方向上是逐渐降低的,使试剂能够顺利的流入溢流池22。同时,溢流池22更加靠近光盘中心,能够使导流管11与溢流池22连接处的液体压力始终小于定量池21与导流管11处的液体压力,避免试剂从定量池21流出时溢流池22内的试剂也随之流出,造成采集精度下降。

在试剂由外而内的将定量池21装满的过程中,定量池21内的空气被挤压到溢流池22内。随着光盘的转动,试剂内可能存在的气泡也会析出并最终转移到溢流池22内,这样在进行定量采集时还能够同时去除试剂内的气泡,保证采集精度。

定量池21靠近光盘中心的面为前侧面,远离光盘中的面为后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采用弧面设计,圆弧中心与光盘的中心重合,这样能够保证试剂在定量池21内均匀分布,将起内部的气体全部挤压到溢流池22内。该处设计同样是为了保证采集精度。

溢流池22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定量池21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这样能够保证定量池21内的气压始终高于溢流池22内的气压,当定量池21内的气体向溢流池22转移时,不会出现阻力。

试剂在进入定量池21的过程中,连接管31与定量池21的大气压力大于导管23与定量池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因此,试剂会逐渐充满定量池21而不是从连接管31流出。

针对压力做出如下解释:连接管31与定量池21的大气压力由止流管32提供,导管23与定量池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主要由导管23提供。连接管31和导管23均与外界接通,也就是二者内的介质均为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力有空气提供。参考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在ρ和g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由h决定。在靠近光盘中心的方向上,连接管31和导管23的直径相同时,当连接管31的长度大于导管23的长度,连接管31与定量池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就会大于导管23与定量池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在实际的产品中,连接管31和导管23的直径相近,在靠近光盘中心的方向上,连接管31的长度远远大于导管23的长度,就是为了保证该处压差的始终存在。

溢流池22还外接了一根排气管5,排气管5的自由端与大气连接,这样能够使溢流池22内的气压始终与大气压力持平,避免在定量采集时溢流池22内产生背压。

定量完成后,光盘反向转动,定量池21内的试剂具有一个与光盘转动方向相反的运动趋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顺序经过连接管31、止流管32和导出管33转移到后方的混合池或者混合设备中,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