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量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3992发布日期:2018-07-27 22:1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量测量设备,属于风压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全需要,常常要在锅炉及容器外侧设计安装一种测量气体压力的装置。防堵风压取样装置是根据气体流动原则,受到阻挡冲击,使含在空气中其比重大于空气的杂质,细小颗粒下沉,向上流出的空气得以净化,避免堵塞管道。得到的净化气体可以被风压表获得正确的测量,以致达到防堵风压采样的目的。常规的风量测量装置全压口和静压口插入气流中,气流中携带的灰粒由于和风量测量装置撞击、随气流流动和摩擦静电的作用,容易粘结在取压口和各取压口连通管道内,风量测量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堵塞,这种堵塞发生在风量测量装置内部,只能用压缩空气定时吹扫的办法加以解决,给热工专业带来很大的维护工作量。再加上锅炉启停过程冷、热态的变化,气流中水汽与风量测量装置内灰粒结块,很难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测量设备,该风量测量设备能够自动清灰,防止堵塞,同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量测量设备,包括分置于差压变送器两侧的正侧向装置与负侧向装置;所述正侧向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均压管、旋风筒、第一均压管以及若干正取压管;所述旋风筒上端与所述第三均压管下端连通,所述旋风筒下端与所述第一均压管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一均压管下端面与所述正取压管上端连通;所述正取压管下端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负侧向装置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二均压管和负取压管;所述负取压管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背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差压变送器的正压端与所述第三均压管连接,所述差压变送器的负压端与所述第二均压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取压管包括第一竖管和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管下端外沿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竖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进风管下部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进风管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正取压管还包括朝向所述负侧向装置一侧设置的风向调节结构;所述风向调节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板、水平设置的限位杆以及沿圆周方向开设于所述第一进风管上端侧壁的弧形卡槽;所述限位杆套设于所述弧形卡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进风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卡槽对应的圆心角为30°-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一竖管的连接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积灰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积灰斗上端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竖管向上倾斜的碰撞板,所述第一积灰斗下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导灰板。

进一步的,所述负取压管包括第二竖管和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竖管下端外沿的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竖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进风管下部朝向远离所述正侧向装置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进风管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管和第二竖管的连接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积灰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均压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的,一种风量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将该风量测量设备安装在锅炉内部,并将第一进风口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设置,第二进风口朝向背风方向设置;

s2、气流吹向风量测量设备;

s3、风向调节结构的导向板根据气流的进气方向,调整第一进风管的位置,使第一进风口能够一直朝向气流最大方向;

s4、差压变送器根据第三均压管以及第二均压管收集到的气流风压,计算风量。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风量测量设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实现自动清灰,防止堵塞。

2、设置有风向调节结构,导向板能够根据气流方向调整进风口的位置,使进风口对准进进气最大的方向。

3、设置有积灰斗,更够更好的对灰粒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第一积灰斗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正侧向装置;11、旋风筒;12、第一均压管;13、正取压管;131、第一竖管;132、第一进风管;14、第一进风口;15、第一积灰斗;151、碰撞板;152、导灰板;16、风向调节结构;161、弧形卡槽;162、限位杆;163、导向板;17、第三均压管;2、负侧向装置;21、第二均压管;22、负取压管;221、第二竖管;222、第二进风管;23、第二进风口;24、第二积灰斗;3、差压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5,一种风量测量设备,包括分置于差压变送器3两侧的正侧向装置1与负侧向装置2;所述正侧向装置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均压管17、旋风筒11、第一均压管12以及若干正取压管13;所述旋风筒11上端与所述第三均压管17下端连通,所述旋风筒11下端与所述第一均压管12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一均压管12下端面与所述正取压管13上端连通;所述正取压管13下端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4;所述负侧向装置2包括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二均压管21和负取压管22;所述负取压管2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4背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23;所述差压变送器3的正压端与所述第三均压管17连接,所述差压变送器3的负压端与所述第二均压管21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差压变送器3是根据取样的正压值和负压值来计算风量,从而实现风量的测量。由于第一进风口14朝向进风方向设置,因此正侧向装置1也是积灰最严重的地方。当灰粒随着气流由正取压管13进入第一均压管12,再由第一均压管12进入旋风筒11,气流流经旋风筒11产生旋转离心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气流中的灰粒,灰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又会重新掉入第一均压管12,实现自动清灰,解决了气流携带灰粒堵塞风量测量装置的问题。另外,气流在进入正取压管13时,会产生一定的气流扰动,正取压管13随着气流冲击和均压管内的气流扰动而产生振动,能够自动清除部分第一均压管12以及正取压管13内的积灰。

进一步的,所述正取压管13包括第一竖管131和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竖管131下端外沿的第一进风管132;所述第一竖管13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进风管132下部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14设于所述第一进风管132末端。将正取压管13分为第一竖管131和第一进风管132,一是能够方便装卸,二是能够方便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正取压管13还包括朝向所述负侧向装置2一侧设置的风向调节结构16;所述风向调节结构16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板163、水平设置的限位杆162以及沿圆周方向开设于所述第一进风管132上端侧壁的弧形卡槽161;所述限位杆162套设于所述弧形卡槽161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管13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163与所述第一进风管13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卡槽161对应的圆心角为30°-90°。

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有风向调节结构16,通过导向板163来根据气流方向对第一进风口14方向进行调整,使第一进风口14一直正对气流最大方向,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管132和第一竖管131的连接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积灰斗15。设置第一积灰斗15是为了能够让大部分从正取压管13内掉落的积灰直接由下端的第一积灰斗15排出,不再进入第一进风管132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积灰斗15上端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竖管131向上倾斜的碰撞板151,所述第一积灰斗15下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导灰板152。气流由第一进风管132进入,在第一积灰斗15上端冲击到碰撞板151,碰撞板151接触到气流中的灰粒,然后灰粒顺着碰撞板151和导灰板152落至第一积灰斗15下端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负取压管22包括第二竖管221和上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竖管221下端外沿的第二进风管222;所述第二竖管22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进风管222下部朝向远离所述正侧向装置1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23设于所述第二进风管222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管222和第二竖管221的连接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积灰斗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均压管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的,一种风量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将该风量测量设备安装在锅炉内部,并将第一进风口14朝向气流的进气方向设置,第二进风口23朝向背风方向设置;

s2、气流吹向风量测量设备;

s3、风向调节结构16的导向板163根据气流的进气方向,调整第一进风管132的位置,使第一进风口14能够一直朝向气流最大方向;

s4、差压变送器3根据第三均压管17以及第二均压管21收集到的气流风压,计算风量。

其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的进气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