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的检测及提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2668发布日期:2018-10-12 20:5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农业生产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的检测及提高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树是我国的主栽果树,苹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苹果轮纹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最主要的果实病害之一。

苹果树轮纹病是苹果的毁灭性病害,在全国各苹果主产区都普遍发生。病轻时引起枝干树皮和枝条枯死,严重时引起主干大枝以及整树枯死甚至毁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绝产绝收,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苹果生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有技术难以有效控制其发生与蔓延。所以,轮纹病被称为苹果树“癌症”。如果在发病初期能够检测、预测苹果树对轮纹病的抗性,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前进行干预,对苹果树的种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轮纹病对苹果树伤害大、严重影响苹果产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的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采集待测苹果树叶片,清洗、杀青、干燥处理、粉碎;

步骤b、对粉碎后的所述苹果树叶片进行氮、磷、钾元素含量测定;

步骤c、根据步骤b的含量测定结果判断所述苹果树的轮纹病抗性,当钾元素含量>13.7g/kg、氮钾比<0.89且氮磷比<7.19时,判定所述苹果树叶片对应的植株具有轮纹病抗性。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我们意外发现,轮纹病的发病程度与苹果树叶片中钾含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趋势,与氮钾比、氮磷比具有正相关趋势,苹果树叶片中钾含量越低、氮钾比越高、氮磷比越高,轮纹病发生越严重。在人工接种同样量苹果树轮纹病菌、施以不同配方肥(使苹果树叶片中营养元素不同)的条件下,当钾元素含量=13.708g/kg、氮钾比=0.890、氮磷比=7.189时,即使在人工接种轮纹病菌的情况下苹果树也不发病,苹果树体对轮纹病产生了免疫,具有最佳的轮纹病抗性。以此数值为参照标准,当钾元素含量<13.708g/kg、氮钾比>0.890、氮磷比>7.189这三种情况出现至少一种时,轮纹病仍有一定的发生率,且各数值偏离该参照标准越多,发病率越高。而其他元素含量则与发病率未呈现出明显相关性。因此,本申请将苹果树叶片中钾元素含量>13.7g/kg,氮钾比<0.89且氮磷比<7.19作为判断待测苹果树是否具有轮纹病抗性的标准。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叶片的采集时间为6、7、8、9或10月。6~10月份的叶片为当年新生叶片,采集当年新生叶片进行各元素含量测定可避免往年生老叶的干扰,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当年树体的营养变化规律。

优选地,氮元素含量测定的步骤为:用硫酸-过氧化氢对粉碎后的所述苹果树叶片进行消煮,用凯氏定氮法对消煮后所得的消解液进行氮元素的含量测定,根据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所述待测苹果树叶片中的氮元素含量。苹果树叶片中的氮元素主要以有机氮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消煮后再用凯氏定氮法可以检测出待测叶片中的有机氮化合物总量,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实验费用较低,结果准确。

磷元素含量测定的步骤为:用硫酸-过氧化氢对粉碎后的所述苹果树叶片进行消煮,用钼锑抗比色法对消煮后所得的消解液进行磷元素的含量测定,根据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所述待测苹果树叶片中的磷元素含量。钼锑抗比色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含磷浓度较低的待测物质的磷元素检测。

钾元素含量测定的步骤为:用硝酸-高氯酸对粉碎后的所述苹果树叶片进行消煮,用质谱法对消煮后所得的消解液进行钾元素的含量测定,根据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出所述待测苹果树叶片中的钾元素含量。经硝酸-高氯酸消煮后,能够排除有机物和悬浮物干扰,将叶片中各种价态的钾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钾化合物,从而得到清澈透明无沉淀的浓缩溶液用于检测分析。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苹果树轮纹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上述方法测定苹果树的轮纹病抗性;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的检测结果,调整肥料中氮、磷、钾元素的比例,并在施肥后10~15日内再次检测对应苹果树的轮纹病抗性,并根据检测结果再次调整肥料中的氮、磷、钾元素比例,直至所述苹果树叶片中钾元素含量>13.7g/kg、氮钾比<0.89且氮磷比<7.19。

本方法通过平衡施肥比例来调整苹果树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和比例,使苹果树轮纹病抗性提高。该方法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剂,具有安全、持久、廉价、高效的特点,对实际生产意义重大。

优选地,步骤二中,当钾元素含量≤13.7g/kg时,增加肥料中钾肥比例。

优选地,步骤二中,当氮钾比≥0.89时,减少肥料中氮肥比例和/或增加肥料中钾肥比例。

优选地,所述钾肥包括磷酸二氢钾、氨基酸钾溶液、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或腐熟鸡粪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二中,当氮磷比≥7.19,减少肥料中氮肥比例和/或增加肥料中磷肥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的检测方法。

按下述步骤分别进行轮纹病抗性检测:

步骤a、采集待测苹果树叶片,分别进行清洗、105℃杀青、5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40目筛;

步骤b、对粉碎后的所述苹果树叶片进行氮、磷、钾元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测定。其中,氮、磷元素的含量测定参照农业标准NYT2017-2011,称取0.300g粉碎后的苹果树叶片,用硫酸-过氧化氢浸泡过夜后,用山东海能SH220N石墨消解仪进行消煮,然后定容至100ml,取其中5ml用海能9860自动定氮仪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元素含量,用普析通用TU-1901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磷元素含量;钾元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参照林业行业标准LY/T1270-1999,称取1.000g粉碎后的苹果树叶片,用硝酸-高氯酸浸泡过夜后,用山东海能SH220N石墨消解仪进行消煮,然后定容至50ml,钾、钙、镁在测定前稀释10倍,铁、锰、铜、锌用消煮液原液,用美国Agilent7700x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通过质谱法对钾元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苹果树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苹果树轮纹病的施肥方法在防治苹果树轮纹病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将180株不同树龄的苹果树根据树龄进行分组,相同树龄的苹果树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施肥方式进行施肥;实验组按本发明所提供的苹果树轮纹病菌抗性检测方法进行氮磷钾元素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中苹果树叶片中钾元素含量、氮钾比、氮磷比来调整肥料中氮、磷、钾元素的比例,配制相应的土施复合肥和叶施复合肥,并在施肥后10~15日内再次检测对应苹果树的轮纹病抗性,并根据检测结果再次调整肥料中的氮、磷、钾元素比例,直至所述苹果树叶片中钾元素含量>13.7g/kg、氮钾比<0.89且氮磷比<7.19。

对照组施肥的具体操作为:

3月上中旬,萌芽前追肥:每株苹果树土施尿素1~1.5kg,或每亩穴施氮肥和磷肥各30kg;

4月下旬,谢花后7天,缺钙果园喷施氨基酸螯合钙;

5~6月份,花芽分化和幼果膨大期追肥,选用穴施或“井”字沟浅施,每亩施氯化钾40kg、二铵5kg,并叶面喷施0.5wt%磷酸二氢钾、0.5wt%~0.7wt%尿素。

10月底采后施基肥,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配方无机肥兼施,有机肥的施肥量为每1斤果实施2斤有机肥;无机肥根据土壤条件、果树需肥状况制定相应的施肥配方,按氮、磷、钾元素质量比为2:1:2的比例施以无机肥。

实验组施肥的具体操作为:

3~6月,按对照组施肥方式进行施肥;

在6月底到7月初,施用土施复合肥,采用苹果树树冠垂直投影处开0.5m深×0.5m宽环状沟施,一次性施入树冠下的根系集中分布层并避免和根系直接接触,施后覆土回填浇水,或在雨后施用;施用土施复合肥后再叶面喷施0.3wt%~0.5wt%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wt%~0.3wt%氨基酸钾溶液;

在7月初至9月底,叶面喷施叶施复合肥,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喷施,喷施间隔10~15天,喷施4~6次,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在苗期、花期、结果期施用氮磷肥,环状沟施或喷施,环状沟施的施用量为0.5~0.75千克/株,喷施的浓度为0.2wt%~0.5wt%;在苗期、花期、结果期施用硫酸钾复合肥,底施、冲施或喷施,喷施浓度为0.125wt%~0.167wt%。

将两组苹果树进行氮、磷、钾含量测定并计算比例,统计发病率,结果见表2。

表2

由表2的结果可见,未调整施肥量的对照组具有较高的轮纹病发病率,说明本实施例所用苹果树的轮纹病抗性很低,特别是10年以上树龄的苹果树,发病率可高达93.46%±5.71%,几乎没有轮纹病抗性。当实验组调整施肥量,使钾元素含量>13.7g/kg,氮钾比<0.89且氮磷比<7.19后,实验组苹果树的轮纹病发病率明显降低,说明实验组的施肥方法使苹果树开始产生轮纹病抗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