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1128发布日期:2018-11-27 21:5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属于测绘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现有技术在野外工作时需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在面对地质条件恶劣的地方时不便于设备架设,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野外工作时需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在面对地质条件恶劣的地方时不便于设备架设,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天线、物镜、全站仪主体、第一调节旋钮、底部调节支座、全站仪控制器、第二调节旋钮、连接提手、LED照明灯,所述全站仪主体的上端表面焊接有连接提手,所述信号接收天线连接于全站仪主体的一端,所述LED照明灯嵌于全站仪主体前端的上表面,所述LED照明灯的下端表面设有物镜,所述第二调节旋钮活动连接于全站仪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全站仪控制器电连接于全站仪主体前端的下表面,所述全站仪控制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全站仪主体连接于底部调节支座的上端表面,所述底部调节支座由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减震缓冲装置、连接支架、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连接钻头、转动式升降装置、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组成,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减震缓冲装置、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均设有2个,所述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连接于全站仪主体的下端表面,所述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的下端表面,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的下端表面连接有减震缓冲装置,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表面嵌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的内表面并与减震缓冲装置连接,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分别连接于转动式升降装置的左右两端,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的下端表面裸露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下端的外表面并与连接钻头相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由第一半轴传动齿轮、一号连接转盘、活动拉绳、活动导轮、导轮支架、二号连接转盘、第二半轴传动齿轮、第一连接支架、往复转辊、往复运动齿条、第二连接支架、连接转杆、第一驱动转轴、转动卡臂、活动卡销组成,所述第一半轴传动齿轮活动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半轴传动齿轮焊接于一号连接转盘前端表面的另一侧,所述活动拉绳的另一端与一号连接转盘相胶接,所述活动拉绳的一端绕过活动导轮并与二号连接转盘相胶接,所述导轮支架的下端表面与活动导轮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转盘的前端表面上设有活动卡销,所述转动卡臂通过活动卡销活动连接于二号连接转盘的前端表面上,所述转动卡臂的一端与第二半轴传动齿轮相焊接,所述第二半轴传动齿轮的一端与往复运动齿条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往复运动齿条焊接于往复转辊的另一端,所述连接转杆的上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往复转辊并与第一连接支架嵌套连接,所述连接转杆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第二连接支架并与第一驱动转轴嵌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转轴连接于减震缓冲装置上端表面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由一号活动齿轮、驱动电机、第一传动伞齿轮、二号活动齿轮、第一螺纹转杆、第二传动伞齿轮、一号传动带、三号活动齿轮、传动齿轮盘、第三传动伞齿轮、第二螺纹转杆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表面与第一传动伞齿轮嵌套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伞齿轮连接于传动齿轮盘的上端表面,所述传动齿轮盘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传动伞齿轮、第三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一螺纹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伞齿轮嵌套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转杆的上端表面连接有二号活动齿轮,所述第二螺纹转杆的一端与第三传动伞齿轮嵌套连接,所述一号活动齿轮连接于第二螺纹转杆的上端表面,所述三号活动齿轮通过一号传动带连接于传动齿轮盘的下端表面,所述一号活动齿轮、二号活动齿轮均与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三号活动齿轮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缓冲装置由联动杆、一号转轴驱动盘、三号连接转盘、二号传动带、四号连接转盘、转轴驱动臂、往复运动架、连接转轴、活动提拉杆、固定卡块、支架连接杆、活动支座、连接弹簧、固定支座组成,所述一号转轴驱动盘连接于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一端的下表面,所述联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号转轴驱动盘、三号连接转盘活动连接,所述三号连接转盘通过二号传动带连接于四号连接转盘的上端表面,所述四号连接转盘的前端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转轴驱动臂,所述转轴驱动臂的下端表面与连接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转轴设于往复运动架的内表面,所述往复运动架的下端表面焊接有活动提拉杆,所述活动提拉杆的下端表面与固定卡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焊接于活动支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连接杆的上端表面与活动支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支座上端表面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表面与固定支座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上端表面嵌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的内表面并与支架连接杆相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由四号活动齿轮、第三螺纹转杆、第二驱动转轴、二号转轴驱动盘组成,所述四号活动齿轮分别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四号活动齿轮与第三螺纹转杆相啮合,所述第三螺纹转杆的下端表面与第二驱动转轴嵌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转轴连接于二号转轴驱动盘的上端表面上,所述二号转轴驱动盘分别连接于转动式升降装置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由传动转杆、升降螺杆、螺杆驱动座、横向传动转轴组成,所述横向传动转轴的左右两端均与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转杆的上端表面与横向传动转轴嵌套连接,所述传动转杆的下端表面与螺杆驱动座相焊接,所述升降螺杆的上端表面与螺杆驱动座嵌套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的下端表面并与连接钻头相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设有2-3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钻头材质为高硬度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在进行使用时,将本设备移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为避免设备在野外工作时地面凹凸不平无法满足于设备的测量条件从而导致设备测量精度下降,本设备加设有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底部调节支座,用户通过全站仪控制器控制底部调节支座内的电机驱动机构通电并开始工作,电机驱动机构通电在工作过程中同步带动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工作,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上的四号活动齿轮跟随电机驱动机构工作并带动第三螺纹转杆转动,第三螺纹转杆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驱动转轴带动二号转轴驱动盘转动,二号转轴驱动盘在转动时带动转动式升降装置上的横向传动转轴工作,横向传动转轴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传动转杆及螺杆驱动座带动升降螺杆转动,升降螺杆同步带动连接钻头转动并下压,连接钻头在下压到一定程度时钻入地面使得设备牢牢固定在当前地质条件的地面上,连接钻头采用高硬度合金制造,足够坚硬锋利,且连接钻头底部呈尖锐状,在面对较为坚硬的地面时也能轻松钻入地下从而固定好设备,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上的第一半轴传动齿轮跟随电机驱动机构工作并带动一号连接转盘转动,一号连接转盘在转动时通过活动拉绳拉动二号连接转盘转动,二号连接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转动卡臂及第二半轴传动齿轮带动往复转辊做上下往复运动,连接转杆跟随往复转辊运动并通过第一驱动转轴带动减震缓冲装置上的一号转轴驱动盘工作,一号转轴驱动盘通过联动杆带动三号连接转盘转动,三号连接转盘通过二号传动带带动四号连接转盘转动,四号连接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转轴驱动臂带动连接转轴及往复运动架在四号连接转盘表面做往复圆周运动,活动提拉杆跟随往复运动架工作并带动固定卡块及活动支座做上下往复运动,支架连接杆跟随活动支座运动并带动连接支架做上下往复运动,连接支架在运动过程中与连接钻头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对设备进行安装,且设备的稳定性强,不易晃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部调节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底部调节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D的放大图。

图中:信号接收天线-1、物镜-2、全站仪主体-3、第一调节旋钮-4、底部调节支座-5、全站仪控制器-6、第二调节旋钮-7、连接提手-8、LED照明灯-9、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电机驱动机构-502、减震缓冲装置-503、连接支架-504、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连接钻头-506、转动式升降装置-507、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第一半轴传动齿轮-50101、一号连接转盘-50102、活动拉绳-50103、活动导轮-50104、导轮支架-50105、二号连接转盘-50106、第二半轴传动齿轮-50107、第一连接支架-50108、往复转辊-50109、往复运动齿条-50110、第二连接支架-50111、连接转杆-50112、第一驱动转轴-50113、转动卡臂-50114、活动卡销-50115、一号活动齿轮-50201、驱动电机-50202、第一传动伞齿轮-50203、二号活动齿轮-50204、第一螺纹转杆-50205、第二传动伞齿轮-50206、一号传动带-50207、三号活动齿轮-50208、传动齿轮盘-50209、第三传动伞齿轮-50210、第二螺纹转杆-50211、联动杆-50301、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三号连接转盘-50303、二号传动带-50304、四号连接转盘-50305、转轴驱动臂-50306、往复运动架-50307、连接转轴-50308、活动提拉杆-50309、固定卡块-50310、支架连接杆-50311、活动支座-50312、连接弹簧-50313、固定支座-50314、四号活动齿轮-50501、第三螺纹转杆-50502、第二驱动转轴-50503、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传动转杆-50701、升降螺杆-50702、螺杆驱动座-50703、横向传动转轴-50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全站仪,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天线1、物镜2、全站仪主体3、第一调节旋钮4、底部调节支座5、全站仪控制器6、第二调节旋钮7、连接提手8、LED照明灯9,所述全站仪主体3的上端表面焊接有连接提手8,所述信号接收天线1连接于全站仪主体3的一端,所述LED照明灯9嵌于全站仪主体3前端的上表面,所述LED照明灯9的下端表面设有物镜2,所述第二调节旋钮7活动连接于全站仪主体3的另一端,所述全站仪控制器6电连接于全站仪主体3前端的下表面,所述全站仪控制器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4,所述全站仪主体3连接于底部调节支座5的上端表面,所述底部调节支座5由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电机驱动机构502、减震缓冲装置503、连接支架504、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连接钻头506、转动式升降装置507、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组成,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减震缓冲装置503、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均设有2个,所述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连接于全站仪主体3的下端表面,所述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的内表面设有电机驱动机构502,所述电机驱动机构502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502的下端表面,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的下端表面连接有减震缓冲装置503,所述连接支架504的上端表面嵌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的内表面并与减震缓冲装置503连接,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分别连接于转动式升降装置507的左右两端,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507的下端表面裸露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下端的外表面并与连接钻头506相焊接,所述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由第一半轴传动齿轮50101、一号连接转盘50102、活动拉绳50103、活动导轮50104、导轮支架50105、二号连接转盘50106、第二半轴传动齿轮50107、第一连接支架50108、往复转辊50109、往复运动齿条50110、第二连接支架50111、连接转杆50112、第一驱动转轴50113、转动卡臂50114、活动卡销50115组成,所述第一半轴传动齿轮50101活动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502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半轴传动齿轮50101焊接于一号连接转盘50102前端表面的另一侧,所述活动拉绳50103的另一端与一号连接转盘50102相胶接,所述活动拉绳50103的一端绕过活动导轮50104并与二号连接转盘50106相胶接,所述导轮支架50105的下端表面与活动导轮50104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连接转盘50106的前端表面上设有活动卡销50115,所述转动卡臂50114通过活动卡销50115活动连接于二号连接转盘50106的前端表面上,所述转动卡臂50114的一端与第二半轴传动齿轮50107相焊接,所述第二半轴传动齿轮50107的一端与往复运动齿条50110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往复运动齿条50110焊接于往复转辊50109的另一端,所述连接转杆50112的上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往复转辊50109并与第一连接支架50108嵌套连接,所述连接转杆50112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第二连接支架50111并与第一驱动转轴50113嵌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转轴50113连接于减震缓冲装置503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电机驱动机构502由一号活动齿轮50201、驱动电机50202、第一传动伞齿轮50203、二号活动齿轮50204、第一螺纹转杆50205、第二传动伞齿轮50206、一号传动带50207、三号活动齿轮50208、传动齿轮盘50209、第三传动伞齿轮50210、第二螺纹转杆50211组成,所述驱动电机50202的下端表面与第一传动伞齿轮50203嵌套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伞齿轮50203连接于传动齿轮盘50209的上端表面,所述传动齿轮盘50209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传动伞齿轮50206、第三传动伞齿轮50210,所述第一螺纹转杆50205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伞齿轮50206嵌套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转杆50205的上端表面连接有二号活动齿轮50204,所述第二螺纹转杆50211的一端与第三传动伞齿轮50210嵌套连接,所述一号活动齿轮50201连接于第二螺纹转杆50211的上端表面,所述三号活动齿轮50208通过一号传动带50207连接于传动齿轮盘50209的下端表面,所述一号活动齿轮50201、二号活动齿轮50204均与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连接,所述三号活动齿轮50208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所述减震缓冲装置503由联动杆50301、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三号连接转盘50303、二号传动带50304、四号连接转盘50305、转轴驱动臂50306、往复运动架50307、连接转轴50308、活动提拉杆50309、固定卡块50310、支架连接杆50311、活动支座50312、连接弹簧50313、固定支座50314组成,所述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连接于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一端的下表面,所述联动杆503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三号连接转盘50303活动连接,所述三号连接转盘50303通过二号传动带50304连接于四号连接转盘50305的上端表面,所述四号连接转盘50305的前端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转轴驱动臂50306,所述转轴驱动臂50306的下端表面与连接转轴50308相连接,所述连接转轴50308设于往复运动架50307的内表面,所述往复运动架50307的下端表面焊接有活动提拉杆50309,所述活动提拉杆50309的下端表面与固定卡块50310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50310焊接于活动支座50312的另一端,所述支架连接杆50311的上端表面与活动支座5031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支座50312上端表面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弹簧50313,所述连接弹簧50313的上端表面与固定支座50314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504的上端表面嵌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的内表面并与支架连接杆50311相焊接,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由四号活动齿轮50501、第三螺纹转杆50502、第二驱动转轴50503、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组成,所述四号活动齿轮50501分别连接于电机驱动机构502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四号活动齿轮50501与第三螺纹转杆50502相啮合,所述第三螺纹转杆50502的下端表面与第二驱动转轴50503嵌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转轴50503连接于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的上端表面上,所述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分别连接于转动式升降装置507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转动式升降装置507由传动转杆50701、升降螺杆50702、螺杆驱动座50703、横向传动转轴50704组成,所述横向传动转轴50704的左右两端均与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连接,所述传动转杆50701的上端表面与横向传动转轴50704嵌套连接,所述传动转杆50701的下端表面与螺杆驱动座50703相焊接,所述升降螺杆50702的上端表面与螺杆驱动座50703嵌套连接,所述升降螺杆50702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底部调节支座外壳体508的下端表面并与连接钻头506相焊接,所述连接支架504设有2-3个,所述连接钻头506材质为高硬度合金。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在进行使用时,将本设备移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为避免设备在野外工作时地面凹凸不平无法满足于设备的测量条件从而导致设备测量精度下降,本设备加设有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底部调节支座-5,用户通过全站仪控制器6控制底部调节支座-5内的电机驱动机构502通电并开始工作,电机驱动机构502通电在工作过程中同步带动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用户通过全站仪控制器6控制底部调节支座-5自动工作,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转动式升降装置驱动机构505上的四号活动齿轮50501跟随电机驱动机构502工作并带动第三螺纹转杆50502转动,第三螺纹转杆50502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二驱动转轴50503带动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转动,二号转轴驱动盘50504在转动时带动转动式升降装置507上的横向传动转轴50704工作,横向传动转轴50704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传动转杆50701及螺杆驱动座50703带动升降螺杆50702转动,升降螺杆50702同步带动连接钻头506转动并下压,连接钻头506在下压到一定程度时钻入地面使得设备牢牢固定在当前地质条件的地面上,连接钻头506采用高硬度合金制造,足够坚硬锋利,且连接钻头506底部呈尖锐状,在面对较为坚硬的地面时也能轻松钻入地下从而固定好设备,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安装,且设备的稳定性强,不易晃动,避免设备在测量过程中晃动影响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减震缓冲装置驱动机构501上的第一半轴传动齿轮50101跟随电机驱动机构502工作并带动一号连接转盘50102转动,一号连接转盘50102在转动时通过活动拉绳50103拉动二号连接转盘50106转动,二号连接转盘50106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转动卡臂50114及第二半轴传动齿轮50107带动往复转辊50109做上下往复运动,连接转杆50112跟随往复转辊50109运动并通过第一驱动转轴50113带动减震缓冲装置503上的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工作,一号转轴驱动盘50302通过联动杆50301带动三号连接转盘50303转动,三号连接转盘50303通过二号传动带50304带动四号连接转盘50305转动,四号连接转盘50305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转轴驱动臂50306带动连接转轴50308及往复运动架50307在四号连接转盘50305表面做往复圆周运动,活动提拉杆50309跟随往复运动架50307工作并带动固定卡块50310及活动支座50312做上下往复运动,支架连接杆50311跟随活动支座50312运动并带动连接支架-504做上下往复运动,连接支架-504在运动过程中与连接钻头50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自动降低连接钻头在钻入地面时产生的振动效果,有效的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野外工作时需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在面对地质条件恶劣的地方时不便于设备架设,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对设备进行安装,且设备的稳定性强,不易晃动,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