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95992发布日期:2019-02-01 19:5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与流程

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通常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检测座位的利用率,每个座位上有一张填写当天座位使用情况的表格,需要每个使用者手动填写使用时间,若有人忘记填写或填写的时间不准确,就会严重影响座位利用率的统计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实现,此系统是由zigbee构成的三级网络,本系统中,一级节点zigbee主机模块与二级节点的zigbee终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并通过usb转ttl与上位机相连,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完成通讯;二级节点通过zigbee主机接收三级红外模块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由zigbee终端发送至一级节点,三级节点采用msp430控制器。

zigbee终端模块采用了不带pa功放的模块,睡眠模式下,电流值小于1ma,正常模式下,电流值为10ma,红外模块在没有led灯的情况下,电流值为10μa;控制器选择msp430,在相同功能的类似芯片中,此芯片的功耗较低;msp430的时钟选择辅助时钟,电流值为1.69ma。

所述方法舍弃了实测实发的方式,采用每5分钟mcu检测到同一个座位出现超过三次高电平,即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才会发送座位号,显示此座位有人;如果5分钟之内没有出现高电平,红外模块将进入睡眠模式,直到再次检测到高电平被唤醒。

上位机在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时作如下处理:(1)若1分钟之内接收到某个座位的数据信息,则判定一分钟内此座位有人;(2)在五分钟之内,如果测得两个一分钟之内有人,则判定五分钟之内此座位有人;(3)在十分钟之内,如果测得3个一分钟有人,则判定十分钟之内此座位有人;一个小时分为6个十分钟检测时间段,一天分为13个小时检测时间段。

13个小时为8:00-21:00。

采用红外信号对人体进行检测,人进入系统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检测端out引脚检测到人体时输出高电平,out连接至msp430的io,如果产生一个portmatchevent即边沿触发,将唤醒处于sleep的msp430,由msp430唤醒终端zigbee模块发送一个包含自身地址的数据包至主机zigbee模块。

红外模块的检测角度为110°,通过20次测试,确定三级节点的安装位置。20次测试中,若16次触发即认为该动作被感知。

红外探测元件采用的是ardunio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将三级节点部署在每个座位的桌子下方;热释电红外信号本身不产生任何类型的辐射,而是通过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检测目标;探测元件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此滤光片通过电磁波波长范围为7~10μm,适用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设置成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优点效果:

通过此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统计误差,还可以高效准确地实时记录座位的使用情况,并且为用户提供直观的统计结果,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自动化管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结构图;

图2为安装位置对比测试图;

图3座位利用率统计系统的上位机界面;

图4为每个座位一天的使用情况;

图5为软件结构图;

图6为红外模块与msp430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zigbee和红外的实验室座位利用率统计方法,是基于zigbee构成的三级网络。此系统采用低功耗的方法,能够实时获取实验室的座位使用信息,统计实验室的座位利用率,进而提高实验室对座位的管理效率。此系统是由zigbee构成的三级网络,可检测的座位总数理论上可达275个。本系统中,一级节点通过zigbee主机模块完成对二级节点zigbee网络系统的信号采集,并通过usb转ttl与上位机相连,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完成通讯。二级节点通过zigbee主机接收三级红外节点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由zigbee终端发送至一级节点。

为了降低系统的功耗,在器件的选择上,zigbee终端模块采用了不带pa功放的模块,睡眠模式下,电流值小于1ma,正常模式下,电流值为10ma,因为实验室内检测范围有限,这样既可以降低zigbee的功耗,同时也能满足所需的传输距离,红外模块在没有led灯的情况下,电流值为10μa;控制器选择msp430,在相同功能的类似芯片中,此芯片的功耗较低;msp430的时钟选择辅助时钟,电流值为1.69ma。通过器件的合理选择与设置,既降低了频率,同时降低了功耗。在软件算法上,舍弃了实测实发的方式,采用每5分钟mcu检测到同一个座位出现超过三次高电平(检测到人)的情况下,才会发送座位号,显示此座位有人;如果5分钟之内没有出现高电平(检测到人),红外模块将进入睡眠模式,直到再次检测到高电平被唤醒。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排除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上位机在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时作如下处理:(1)若1分钟之内接收到某个座位的数据信息,则判定一分钟内此座位有人;(2)在五分钟之内,如果测得两个一分钟之内有人,则判定五分钟之内此座位有人;(3)在十分钟之内,如果测得3个一分钟有人,则判定十分钟之内此座位有人;一个小时分为6个十分钟检测时间段,一天分为13个小时(8:00-21:00)检测时间段。此检测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图1为系统结构图,本系统是基于zigbee的三级网络。一级节点zigbee主机与二级节点的zigbee终端组成一个网络,二级节点通过stm8s与二级网络的主机通信,每个二级节点的主机与多个终端组成一个网络,最终组成一个三级的网络结构

本系统采用红外信号对人体进行检测,人进入系统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检测端out引脚检测到人体时输出高电平,out连接至msp430的io,如果产生一个portmatchevent(边沿触发),将唤醒处于sleep的msp430,由msp430唤醒终端zigbee模块发送一个包含自身地址的数据包至主机zigbee模块。红外模块的检测角度为110°,通过20次测试,确定三级节点的安装位置。20次测试中,若16次触发即认为该动作被感知。图2为顶部安装与底部安装测试结果对比,据此决定将三级节点部署在每个座位的桌子下方。热释电红外信号本身不产生任何类型的辐射,而是通过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检测目标。探测元件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此滤光片可通过电磁波波长范围为7~10μm,适用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设置成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热释电红外只能检测动态人体,对于处于静态的人体无法识别。

上位机界面如图3所示,可以实时显示座位的使用情况,并可以将使用情况信息生成excel图表并导出到用户端,excel图表如图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