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1233发布日期:2018-11-27 21:51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导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代步工具,汽车导航装置也应运而生,汽车导航装置是一种用于地址信号发送和接收,并同时进行汽车引导形式的装置,传统技术的汽车导航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没有结合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景导航,导航效果差,另外,装置拆卸麻烦,不能实现前后及纵向的调节,使用不方便,因此,设计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包括机身、卡板、弹簧、固定板、连接板、阻尼转轴、连接杆、螺纹杆、第一螺纹管、连接架、限位板、滚轮轴承、底板、定点转轴、上支架、下支架、下调节架、上调节架、第二螺纹管、吸盘、操作面板、信号收发块、图像处理块、音量调节按钮、安装槽、摄像转轴、支撑架、摄像机、连接线、封盖、拉环、散热口、仪表盘接口和USB插口,所述机身的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与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纹管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安装有滚轮轴承,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一端内嵌在滚轮轴承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上下对应位置处均安装有定点转轴,所述定点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一端均通过强力胶安装有吸盘,所述上支架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上调节架,所述下支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下调节架,所述上调节架底端与下调节架顶端均插入到第二螺纹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所述机身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机身的表面另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块,所述信号收发块的一侧设置有图像处理块,所述机身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摄像转轴,所述摄像转轴上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摄像机,所述机身的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的上方设置有仪表盘接口,所述仪表盘接口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口。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表面上方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音量调节按钮,所述音量调节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汽车后视调节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表面下方设置有Wi-Fi开关按钮,所述Wi-Fi开关按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话接听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DVD光盘读取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卡板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背部覆盖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通过强力胶与机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通过连接线与信号收发块和图像处理块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调节架底端与下调节架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拉动拉环,使得封盖打开,移动支撑架,通过摄像转轴使得摄像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摄像机对实景进行图像采集,进一步通过信号收发块和图像处理块对图像进行识别及处理,提醒用户在接近路口时如何选择转弯车道或直行车道,根据实际交通信号情况提醒用户行驶或驻车,实现实景导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导航效果好;

2.通过挤压弹簧将机身卡装固定在卡板之间,使得机身拆卸方便,通过旋转第一螺纹管,实现装置的纵向高度调节,通过第二螺纹管的旋转进行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角度的设置,完成装置整体前后方向的调节,通过阻尼转轴方便进行机身方向的调节,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身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卡板;3、弹簧;4、固定板;5、连接板;6、阻尼转轴;7、连接杆;8、螺纹杆;9、第一螺纹管;10、连接架;11、限位板;12、滚轮轴承;13、底板;14、定点转轴;15、上支架;16、下支架;17、下调节架;18、上调节架;19、第二螺纹管;20、吸盘;21、操作面板;22、信号收发块;23、图像处理块;24、音量调节按钮;25、安装槽;26、摄像转轴;27、支撑架;28、摄像机;29、连接线;30、封盖;31、拉环;32、散热口;33、仪表盘接口;34、USB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图像识别的汽车实景导航装置,包括机身1、卡板2、弹簧3、固定板4、连接板5、阻尼转轴6、连接杆7、螺纹杆8、第一螺纹管9、连接架10、限位板11、滚轮轴承12、底板13、定点转轴14、上支架15、下支架16、下调节架17、上调节架18、第二螺纹管19、吸盘20、操作面板21、信号收发块22、图像处理块23、音量调节按钮24、安装槽25、摄像转轴26、支撑架27、摄像机28、连接线29、封盖30、拉环31、散热口32、仪表盘接口33和USB插口34,机身1的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卡板2,机身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卡板2相配合;卡板2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与固定板4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固定板4的一端通过焊接与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的一侧中间位置处设置与阻尼转轴6,阻尼转轴6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一端连接,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螺纹杆8的一端连接,螺纹杆8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螺纹管9的内部,第一螺纹管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10,连接架10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一侧安装有滚轮轴承12,第一螺纹管9的一端内嵌在滚轮轴承12中间位置处,连接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13,底板13的一侧表面上下对应位置处均安装有定点转轴14,定点转轴14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上支架15和下支架16,上支架15和下支架16的一端均通过强力胶安装有吸盘20,上支架15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上调节架18,下支架16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下调节架17,上调节架18底端与下调节架17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上调节架18底端与下调节架17顶端均插入到第二螺纹管19的内部中间位置处,机身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21,机身1的表面另一侧设置有信号收发块22,信号收发块22的一侧设置有图像处理块23,机身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5,安装槽25的顶部安装有封盖30,封盖30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拉环31;安装槽25的内壁一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摄像转轴26,摄像转轴26上均安装有支撑架27,支撑架27之间固定安装有摄像机28,摄像机28通过连接线29与信号收发块22和图像处理块23顶部连接;机身1的一侧外壁底部设置有USB插口34,USB插口34的上方设置有仪表盘接口33,仪表盘接口33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口32,机身1的背部覆盖有防护板,防护板通过强力胶与机身1连接,机身1的表面上方一侧对应两端均安装有音量调节按钮24,音量调节按钮24的下方设置有汽车后视调节按钮,机身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DVD光盘读取槽,机身1的表面下方设置有Wi-Fi开关按钮,Wi-Fi开关按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话接听按钮;拉动拉环31,使得封盖30打开,移动支撑架27,通过摄像转轴26使得摄像机28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摄像机28对实景进行图像采集,摄像机28通过连接线29与信号收发块22和图像处理块23顶部连接,进一步通过信号收发块22和图像处理块23对图像进行识别及处理,提醒用户在接近路口时如何选择转弯车道或直行车道,根据实际交通信号情况提醒用户行驶或驻车,实现实景导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导航效果好;通过挤压弹簧3将机身1卡装固定在卡板2之间,使得机身1拆卸方便,通过旋转第一螺纹管9,实现装置的纵向高度调节,通过第二螺纹管19的旋转进行上支架15和下支架16之间角度的设置,完成装置整体前后方向的调节,通过阻尼转轴6方便进行机身1方向的调节,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