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45882发布日期:2020-02-18 09:20阅读:1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普碳钢q235b钢带是钢铁公司的常规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机械结构件、方管、圆管、冲压件等备品备件。但用户在制作机械结构件、方管等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折弯到90°角时,在折弯角处发生明显的开裂现象,这种情况既影响到用户的连续生产,影响到产量,也影响到其产品的质量、交期,直接影响着供需双方的正常结算等;有时,上游贸易商会将钢带按一定规格切条,再销售到下游客户,在下游客户处才发现有折弯开裂现象,由些常发生供需多方间的质量异议,极大的影响了供货渠道的畅通,影响着正常的贸易关系,制约着各公司的正常经营。

关于热轧钢带的出厂检验一般有化学成分、拉力试验、弯曲试验这三项。针对此三项国家有相应材质的产品标准给出技术要求,但对于金相检验,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规模大的一些的钢铁公司有金相检验,规模小的一些的公司并没有将金相检验作为必检项进行质量控制。

配有金相检验的公司,金相检验结果一般用作质量监控与改善基础,但却没有完整的关于热轧普碳钢是否存在折弯开裂的风险的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在全面提升工业基础,推动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绿色发展,质量为先的宏观背景下,中国钢铁业及装备制造业急需质量提升,钢铁业提供质优产品势在必行,用于折弯制作的普碳钢的质量评价方法愈显得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旨在解决钢铁公司热轧普碳钢带用于折弯时开裂的问题,杜绝有存在开裂风险的钢带出厂,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减少生产过程浪费,更好地为下游客户提供质优产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制作横向坯料;

步骤s200:制作力学性能的标准试样;

步骤s300:力学性能的实验;

步骤s400:成品化学成分检测以及金相检测;

步骤s500:质量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步骤s600:根据不合格原因,并结合生产工艺进行针对性改善。。

其中,所述步骤s100包括如下步骤:

a:从热轧钢卷上距带尾7-10m处热切,用作检测的坯料;

b:其次将坯料热切端切掉50-80mm,再紧挨切掉端沿轧向切取长为200-300mm的横向坯料;

c:制取力学性能与金相检测的样坯。

其中,所述步骤c需要从横向坯料宽向的四分之一处制取力学性能与金相检测的样坯。

其中,所述步骤400需要进行光谱试样的制取,该光谱试样从拉伸后的力学性能试样上制取。

其中,所述金相的检测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c类夹杂≤1.5级;组织为f+p,不能有粒b、回火s等因快速冷却产生的异常组织;带状组织≤2级;晶粒度8.5-10级。

其中,所述步骤s600包括:对不能满足折弯90°的折弯要求,但满足q235b钢带普通技术要求的可改作普通用途,但不能用于折弯使用;同时,对炼钢工序与轧钢工序存在的问题点重点进行改善,从而实现质量的全面提升。

其中,所述步骤s400内的化学成分检测包括碳、硅、锰、磷、硫和全铝含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对质量监控,确保出厂产品在用户处折弯不开裂,避免质量异议,赢得用户良好信誉,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促使钢铁生产企业质量全面提升,通过金相显微分析,明确引起质量不合的原因与所在的工序,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全面促进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热轧普碳钢90度折弯开裂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制作横向坯料;

步骤s200:制作力学性能的标准试样;

步骤s300:力学性能的实验;

步骤s400:成品化学成分检测以及金相检测;

步骤s500:质量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步骤s600:根据不合格原因,并结合生产工艺进行针对性改善。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首先从热轧钢卷上进行切割,进行横向坯料的制作,随后根据已制作的横向坯料进行该力学性能标准试样的制作,跟后去改力学性能的标准试样进行力学性能的实验,随后并对该表追试样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当对试样所检测的结果都合格时,再进行金相检测,随后,根据检测的各种数据,对产品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合格原因,并结合生产工艺进行针对性改善。

进一步的,步骤s100包括如下步骤:

a:从热轧钢卷上距带尾7-10m处热切,用作检测的坯料;

b:其次将坯料热切端切掉50-80mm,再紧挨切掉端沿轧向切取长为200-300mm的横向坯料;

c:制取力学性能与金相检测的样坯;

步骤c需要从横向坯料宽向的四分之一处制取力学性能与金相检测的样坯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限定的尺寸进行相对应的热轧钢卷的裁剪,能够更加方便后的对样坯的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实验以及金相检测,进而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尺寸大小的错误,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及不必要的经济费用损失。

进一步的,步骤400需要进行光谱试样的制取,该光谱试样从拉伸后的力学性能试样上制取。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后的力学性能试样上制取光谱试样,对成品成分进行测定,成分要满足相应材质的成分要求,从拉伸后的力学性能试样上制取,能够保证的对检测样品的统一性,避免重新制取造成样品所对应的产品不同,避免错误的实验检测。

进一步的,金相的检测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c类夹杂≤1.5级;组织为f+p,不能有粒b、回火s等因快速冷却产生的异常组织;带状组织≤2级;晶粒度8.5-10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显微金相的更细致、更具体的指标控制,实现钢的均匀塑性变形,避免因存在夹杂、带状、晶粒或组织异常引起钢的微观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微裂纹扩展到最终出现宏观裂纹,甚至开裂的现象,夹杂对基体金属的割裂作用通过电子图像可以进一步得到验证,其中c类硅酸盐夹杂比a类硫化物夹杂的割裂作用要大,其与金属间的空隙明显较大,且每一条都与基本有缝隙,而a类夹杂只有个别严重的才与基本有缝隙,另外,通过金相的观察分析,从夹杂的级别与类型来反映炼钢的脱氧操作有无异常,是否达标;从带状及硫化物带状分析炼钢过程是否存在偏析及二冷凝固冷却是否存在异常;从晶粒度级别与是否存在快冷组织以及快冷组织的深度、所在哪一表面来分析加热温度是否正常、终轧温度及冷却方式是否异常。

进一步的,对不能满足折弯90°的折弯要求,但满足q235b钢带普通技术要求的可改作普通用途,但不能用于折弯使用;同时,对炼钢工序与轧钢工序存在的问题点重点进行改善,从而实现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科学的微观组织检测方法将复杂工艺下的质量问题暴露,从而明确了问题出在哪,应从哪里进行改善,使得出厂热轧产品质量评价有据可依,实施起来更具体,可量化、可视化,方便可行,避免了力学性能从宏观上检测的局限性:一是力学性能忽视了局部微观组织的缺陷;二是无法对工艺操作中出现的异常做出准确的诊断,无法针对性地准确指导生产改善。

进一步的,步骤s400内的化学成分检测包括碳、硅、锰、磷、硫和全铝含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化学成分检测,可以完整的对热轧钢卷的成分进行检测,并且,从中判断是否由于某成分占比过多,对热轧钢卷的硬度和曲度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