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1103发布日期:2020-03-17 19:0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及可燃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油气场站内为了对场区空间内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实时检测并远传报警等的要求,在场区不同区域往往设置有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并根据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设置有不同分布密度的可燃气体检测仪。

为了让不同浓度的泄漏可燃气体能及时被检测仪检测到,往往需要通过检测仪的检测探头的不同反应过程及原理来完成,其检测过程是通过对进入探头内气体的化学反应(如催化燃烧式等)程度来确定可燃气体浓度量值,工作时检测仪电子电路部分对探头内可燃气体燃烧状态进行换算,达到对浓度的输出显示。当有风(沙尘)时,可燃气体随空气进入探头的同时,往往由于空气中有沙尘等杂质的存在,使探头产生堵塞并使探头内可燃气体的反应受到影响,也即导致检测不灵敏不准确,尤其当沙尘较大时使得检测仪探头失灵甚至报废的情况出现。

目前,为解决因沙尘影响而使探头失效的问题,往往是在探头外罩设一网状的探头护罩,以阻挡沙尘的进入而影响探头的正常工作。防尘网与探头一般处于检测仪的下端并裸露设置,以增加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然而,上述网状的探头护罩极易被堵塞,导致防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及可燃气体检测仪,能够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探头及其护罩的堵塞问题,提高防尘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包括:管筒,所述管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检测探头的探头护罩上;所述管筒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管筒背离所述检测探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管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旋叶片,所述内旋叶片向内凸出所述管筒的内壁且螺旋设置,且所述内旋叶片与所述探头护罩之间具有可供可燃气体通过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管筒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管筒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管筒上还设置有转向翼,所述转向翼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管筒相对于所述探头护罩转动。

可选地,所述通气孔的中轴线与所述转向翼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向翼与所述管筒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转向翼与所述管筒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管筒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内旋叶片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转向翼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管筒与所述内旋叶片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管筒的下端向下伸出所述探头护罩设置。

可选地,所述管筒用于与连接在所述检测探头上端的表头连接。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检测仪,包括:表头,所述表头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外设置有探头护罩,所述探头护罩外设置有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防尘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及可燃气体检测仪,通过对探头护罩套设管筒,在管筒上端设置通气孔,在管筒的下端设置进气口,并在管筒的内壁上设置螺旋延伸的内旋叶片,如此,进入管筒内的气体可沿内旋叶片螺旋上升,在其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气体将对探头护罩产生旋转冲刷作用,既增大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探头护罩的机会,同时,还会冲击堵塞在探头护罩上的沙尘等杂质,从而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探头护罩的堵塞问题,提高防尘效果,进而避免检测探头因有沙尘等杂质堵塞干涉可燃气体的反应,利于提高检测探头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中气体流向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中气体流向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与表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表头;

101-显示屏;

102-检测探头;

103-探头护罩;

104-电气接口;

200-防尘装置;

201-管筒;

201a-通气孔;

201b-进气口;

202-内旋叶片;

203-转向翼;

203a-迎风面。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可燃气体检测仪(下述各实施例中简称检测仪),包括:表头,表头中设置有控制器,表头上还可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表头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可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检测探头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控制器用于对检测探头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显示屏,以使显示屏显示可燃气体的浓度,以供现场的作业人员了解。此外,检测仪还可包括电气接口,以便于检测仪与油气场站内的其它装置电连接。

当有风(沙尘)时,可燃气体随空气进入探头的同时,往往由于空气中有沙尘等杂质的存在,使探头内可燃气体的反应受到影响,也即导致检测不敏感,尤其当沙尘较大时使得检测仪探头失灵甚至报废的情况出现。

目前,为解决因沙尘影响而使探头失效的问题,往往是在探头外罩设一网状的探头护罩,以阻挡沙尘的进入而保障探头的正常工作。防尘网与探头一般处于检测仪的下端并裸露设置,以增加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然而,上述网状的探头护罩极易被堵塞,导致可燃气体进入探头困难防尘效果较差。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中气体流向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中气体流向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的防尘装置与表头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102的防尘装置200,包括:管筒201,管筒201套设在检测探头102的探头护罩103上;管筒201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201a;管筒201背离检测探头102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201b;管筒20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旋叶片202,内旋叶片202向内凸出管筒201的内壁且螺旋设置,且内旋叶片202与探头护罩103之间具有可供可燃气体通过的间隙。

其中,探头护罩103为呈柱状的网状结构,罩设在检测探头102外,以对进入检测探头102的气体进行过滤。

管筒201可为中空柱体,可转动地套设在探头护罩103上,且管筒201内壁与探头护罩103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可与固定支架连接,也即管筒201支撑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可与油气场站内的其它固定装置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的上端可与表头100连接,以通过表头100支撑管筒201并对管筒201进行定位。管筒201的下端具有进气口201b,外部的空气(内含可燃气体)可经进气口201b进入管筒201,再经过探头护罩103进入检测探头102中。

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具有沿其周向延伸且围成闭环的侧壁,侧壁的下端可围成进气口201b。

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的侧壁的下端也可以设置有下壁,下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该至少一个贯穿孔形成管筒201的进气口201b。

管筒201的侧壁的上端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201a,该通气孔201a可供管筒201内的气体流出。其中,当通气孔201a为多个时,多个通气孔201a可沿管筒201的周向均匀分布。

管筒201侧壁的内侧也即管筒20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旋叶片202,内旋叶片202向内凸出管筒201的内壁且螺旋设置,且内旋叶片202与探头护罩103之间具有可供可燃气体通过的间隙。

也就是说,内旋叶片202从侧壁的下端向上螺旋延伸设置,其中,螺旋方向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此次不做具体限定。

如此,在工作时,如图4所示,空气从管筒201的下端进入管筒201,并沿管筒201内壁上的内旋叶片202上升,在其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将对探头护罩103产生旋转冲刷作用,既增大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探头护罩103的机会,同时,还会冲击堵塞在探头护罩103上的沙尘等杂质,从而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探头护罩103的堵塞问题,提高防尘效果,进而避免有沙尘等杂质干涉可燃气体在检测探头102内反应,利于提高检测探头102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管筒201内的气体上升至通气孔201a所在位置时,管筒201与探头护罩103之间的气体可由通气孔201a排出。

另外,在有风时,如图5所示,管筒201内形成一定的负压效应,部分含沙尘气体将从通气孔201a处进入管筒201内,含沙尘气体在内旋叶片202中产生旋转的过程中,气体中较重颗粒逐渐远离处于管筒201中心位置的探头护罩103,并沿管筒201内壁向下螺旋设置的内旋叶片202将分离出的沙尘沿管筒201与内旋叶片202之间的结合面旋转下移排出,进而保证气体中的沙尘远离探头护罩103,降低探头护罩103堵塞机率。

与此同时,在管筒201内产生旋转作用的气体中较轻组分(如可燃气体、空气)则绕着探头护罩103旋转与进入探头护罩103内,以保证检测探头102对可燃气体的正常检测,最终达到探头护罩103上的沙尘等杂质不断被旋转气体冲刷降低维护保养频次达到检测探头102检测性能持续稳定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探头102的防尘装置200,通过在探头护罩103套设管筒201,在管筒201上端设置通气孔201a,在管筒201的下端设置进气口201b,并在管筒201的内壁上设置螺旋延伸的内旋叶片202,如此,进入管筒201内的气体可沿内旋叶片202螺旋上升,在其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将对探头护罩103产生旋转冲刷作用,既增大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探头护罩103的机会,同时,还会冲击堵塞在探头护罩103上的沙尘等杂质,从而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探头护罩103的堵塞问题,提高防尘效果,进而避免有沙尘等杂质干涉可燃气体在检测探头102内的反应,利于提高检测探头102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管筒201上设置有两个通气孔201a,且通气孔201a沿管筒20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以提高管筒201内气体对探头护罩103的冲刷效果。

可选地,管筒201可转动地套设在探头护罩103上;管筒201上还设置有转向翼203,转向翼203用于在风力作用下带动管筒201相对于探头护罩103转动。

如此,如图5所示,当有风时,转向翼203在风力作用下带动管筒201以探头护罩103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更多的含沙尘气体将在负压效应下从通气孔201a处进入管筒201内,更多的含沙尘气体在内旋叶片202上产生旋转下移作用,使气体中的沙尘等较重颗粒逐渐远离处于管筒201中心位置的探头护罩103,从而进一步降低气体中沙尘对探头护罩103堵塞的机率和风险。

风力越大时,管筒201内形成的负压效应越明显,越能够降低气体中沙尘对探头护罩103堵塞的机率和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可与固定支架连接,也即管筒201支撑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以将管筒201的中轴线与探头护罩103的中轴线相对定位;固定支架可与油气场站内的其它固定装置连接。

示例地,管筒201的下端可转动地插设在固定支架的管筒孔中,当然,固定支架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只要固定支架不干涉防尘装置200中的其它部件的安装及功能即可。在一些示例中,管筒201用于与连接在检测探头上端的表头100转动连接。

示例地,表头100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槽,管筒201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环形槽中,以将管筒201的中轴线与探头护罩103的中轴线相对定位。

可选地,通气孔201a的中轴线与转向翼203的迎风面203a垂直设置,以减少因直接进入通气孔201a并冲击管筒201内探头护罩103的气体中的沙尘量,降低了沙尘在探头护罩103上的粘附作用,进一步降低探头护罩103的堵塞机率。

其中,转向翼203具有与管筒201的外侧壁连接的连接面,连接面沿管筒201的轴向延伸设置;转向翼203还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与连接面连接的迎风面203a,迎风面203a也沿管筒201的轴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转向翼203可与管筒201一体设置,例如,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来实现。

在一些示例中,转向翼203与管筒201焊接固定。

可选地,管筒201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和/或,内旋叶片202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和/或,转向翼203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可选地,管筒201与内旋叶片202一体设置;例如,可采用一体成型工艺来实现。

可选地,管筒201的下端向下伸出探头护罩103设置,以增大对探头护罩103的冲刷面积,并提高对探头护罩103的除尘效果。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如图4所示,含可燃气体空气从管筒201下端上升,部分空气经过探头护罩103后由通气孔201a排出,部分气体旋转并穿过探头护罩103进入检测探头102中,达到对可燃气体的正常检测目的。

在起风时,如图5所示,风作用在转向翼203的力使管筒201随风向旋转并保持与风向相对稳定位置,处于管筒201上端的通气孔201a与风的方向垂直并外露一定迎风面积,在管筒201负压效应下,含有沙尘的气体由通气孔201a进入管筒201后沿内旋叶片202产生旋转下移并由管筒201下端排出。

持续进行上述动作过程,由通气孔201a进入的含沙尘的气体在内旋叶片202产生旋转并使气体中较重颗粒逐渐远离处于管筒201中心位置的探头护罩103,沿管筒201内壁向下螺旋设置的内旋叶片202将分离出的沙尘沿管筒201与内旋叶片202之间的结合面旋转下移排出,进而保证气体中的沙尘远离探头护罩103,降低探头护罩103堵塞机率。

另外,在管筒201内产生旋转作用的气体中较轻组分(如可燃气体、空气)则绕着探头护罩103旋转并穿过探头护罩103到达检测探头102,保证检测探头102对可燃气体的正常检测,最终达到探头护罩103上杂质不断被旋转气体冲刷清洁降低维护保养频次达到检测探头102检测性能持续稳定的目的。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照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燃气体检测仪,包括:表头100,表头100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探头102,检测探头102外设置有探头护罩103,探头护罩103外设置有前述防尘装置200。

表头100中设置有控制器,表头100上还可安装有显示屏101,显示屏101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检测探头102可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检测探头102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控制器用于对检测探头102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显示屏101,以使显示屏101显示可燃气体的实时浓度,以供现场的作业人员了解。

此外,检测仪还可包括电气接口104,以便于检测仪与油气场站内的其它装置电连接;当然,检测仪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油气场站内的其它装置通信连接。

其中,防尘装置200的结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燃气体检测仪,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如图4所示,含可燃气体空气从管筒201下端上升,部分空气经过探头护罩103后由通气孔201a排出,部分气体旋转穿过探头护罩103进入检测探头102中,达到对可燃气体的正常检测目的。

在起风时,如图5所示,风作用在转向翼203的力使管筒201随风向旋转并保持与风向相对稳定位置,处于管筒201上端的通气孔201a与风的方向垂直并外露一定迎风面积,含有沙尘的气体由通气孔201a进入管筒201后沿内旋叶片202产生旋转下移并由管筒201下端排出。

持续进行上述动作过程,由通气孔201a进入的含沙尘的气体在内旋叶片202产生旋转并使气体中较重颗粒逐渐远离处于管筒201中心位置的探头护罩103,沿管筒201内壁向下螺旋设置的内旋叶片202将分离出的沙尘沿管筒201与内旋叶片202之间的结合面旋转下移排出,进而保证气体中的沙尘远离探头护罩103,降低探头护罩103堵塞机率。

另外,在管筒201内产生旋转作用的气体中较轻组分(如可燃气体、空气)则绕着探头护罩103旋转并穿过探头护罩103到达检测探头102,保证检测探头102对可燃气体的正常检测,最终达到探头护罩103上杂质不断被旋转气体冲刷清洁降低维护保养频次达到检测探头102检测性能持续稳定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燃气体检测仪,通过在探头护罩103套设管筒201,在管筒201上端设置通气孔201a,在管筒201的下端设置进气口201b,并在管筒201的内壁上设置螺旋延伸的内旋叶片202,如此,进入管筒201内的气体可沿内旋叶片202螺旋上升,在其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将对探头护罩103产生旋转冲刷作用,既增大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接触探头护罩103的机会,同时,还会冲击堵塞在探头护罩103上的沙尘等杂质,从而大大减少甚至避免探头护罩103的堵塞问题,提高防尘效果,进而避免有沙尘等杂质干涉可燃气体的反应,利于提高检测探头102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