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7935发布日期:2019-03-02 00:4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涉及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术、化疗和放疗构成了现代医学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而放化疗联合治疗因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接受,逐渐成为多数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案。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放疗剂量计算更加精确,制定恰当的放化疗计划及更佳合理的化疗给药途径可最大程度避免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疗效。

目前,放疗+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已逐渐成为治疗腹腔肿瘤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p)使卡培他滨代谢生成fu,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关键酶;并且卡培他滨可能通过两种方式提高靶向组织中tp表达量,即正向调节肿瘤内tp活性分子,或介导适当的放疗手段提高组织中tp表达,tp含量的高低决定卡培他滨的有效性和靶向性。

但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患者多次放疗后容易引起腹盆腔放射性损伤,特别是放射性肠粘膜损伤。此时,肠道组织细胞内产生氧自由基,破坏dna螺旋结构,阻断dna转录和复制过程,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对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及生物屏障造成损伤,引起肠道病态条件下结构/功能(肠粘膜损伤、肠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等)的改变,其中以结肠、小肠最为敏感。

卡培他滨首先在胃肠道透膜吸收,然后经过多种酶的代谢发挥活性。有学者提出,卡培他滨复杂的合成代谢过程预示其药物代谢及药物动力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放化疗联合治疗中的治疗效果。

但是,目前多采用正常动物进行药物体内过程研究,关于放化联合治疗中放疗与化疗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加强联合治疗相互作用的研究,阐明相互作用机制,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能够使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很好的模拟临床放疗引起的腹盆腔放射性损伤病理条件对化疗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更加合理的研究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过程。

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的建立方法是在给大鼠施用化疗药物后,立即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5-6mev电子线定位照射大鼠的剑突与后肢之间的部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的大鼠为sd大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的化疗药物是卡培他滨。

在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的卡培他滨的施用剂量为400-500mg/kg。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的定位通过x射线模拟机实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在用电子线定位照射大鼠时,所述的大鼠的剑突与后肢之间的部位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用铅板遮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线定位照射的剂量率为2.5-3.0gy/min,总照射剂量为9-10gy。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如上所述的建立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以能够更好的评价如上所述的建立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

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如上所述的建立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所述的评价方法是通过药代动力学手段,在施用化疗药物后不同时间点对大鼠取血样测定化疗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由此得到各药代动力学参数,从而对建立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能够使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很好的模拟临床放疗引起的腹盆腔放射性损伤病理条件对化疗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更加合理的研究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过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得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图2为实施例2得到的正常组大鼠肠组织病理切片电镜检测结果图。

图3为实施例2得到的给药组大鼠肠组织病理切片电镜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

给药组sd大鼠称重并单次灌胃500mg/kg卡培他滨后用10%(m/v)水合氯醛麻醉,固定于木板上。用x射线模拟机定位大鼠照射部位为剑突与后肢之间,大鼠身体其他部位用铅板遮蔽。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定位照射大鼠,剂量率为3gy/min,单次总照射剂量为10gy。

实施例2:实施例1建立动物模型的评价

通过药代动力学手段,在施用卡培他滨后不同时间点对大鼠取血样测定卡培他滨和其代谢产物5-氟尿嘧啶的浓度,并由此得到各药代动力学参数,从而对建立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在给药后的0.25、0.5、0.75、1.25、1.75、2.25、3.0、3.5和4.0h分别对大鼠采血。取每一血样的血浆400μl,加入甲醇800μl,涡旋3min,混合均匀,4℃、13000rpm离心20min后取上清10μl,加入超纯水90μl,0.22μm滤膜过滤,制得检测样品用于uplc-ms/ms分析测定。

(2)根据生物样本分析方法建立方法学,正常组与给药组大鼠各时间点血药浓度数据见表1,由此得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1。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winnonlin软件采用非房室模型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卡培他滨和5-氟尿嘧啶各时间点血药浓度

表2卡培他滨和5-氟尿嘧啶药代动力学参数

(3)此外,血样采集结束后处死动物,对正常组大鼠与给药组大鼠分别进行肠组织病理切片电镜检测,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显示大鼠肠组织正常状态,结构排列整齐,无明显炎细胞。图3:显示黏膜层小片状脱落,固有层腺体轮廓欠完整,结构紊乱,排列稀疏,黏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

由以上表1和表2结果可见,给药组相较于正常组,卡培他滨和5-氟尿嘧啶均出现血药浓度降低,tmax延迟,cmax降低,清除率cl加快,表观分布容积v增加,消除t1/2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腹腔放疗后药物体内过程评价动物模型建立成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本发明也可以以其它的特定方式或其它的特定形式实施,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或本质特征。因此,描述的实施方式从任何方面来看均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附加的权利要求说明,任何与权利要求的意图和范围等效的变化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