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8597发布日期:2019-03-16 00: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探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核辐射探测器是核辐射监测系统的核心设备,用于将周围的辐射信号转化为可被测量的电信号,其结构型式往往是圆柱形筒体内装印制电路板,印制板上焊接、固定有各种电气元器件,所以印制板在筒体内固定是否可靠、牢固,对整个核辐射探测器能否在冲击、振动、地震及正常的使用环境下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常见的长度直径比较大的圆柱形探测器,印制板在探测器筒体内的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端连接杆固定,一种是双端法兰盘固定。

单端连接杆固定,筒体的一侧为封闭端面,一侧为开口的法兰;与筒体开口侧对接有法兰端盖,在法兰端盖上安装多根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活塞上,连接活塞紧贴筒体内壁,径向定位,缓冲减震;印制板的两端分别拧紧在法兰端盖和连接活塞上。这种固定方式,对筒体整个长度方向上内径尺寸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否则连接活塞无法起到有效的缓冲减震作用,加工成本高;且安装步骤繁琐复杂,插拔容易出现卡滞现象,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总成本的控制。

双端法兰盘固定,是在单端连接杆固定方式的基础上,将筒体的密封端面也加工成开口法兰的型式,即可在原来的密封端面直接安装连接活塞,不再使用连接杆。这种固定方式虽然降低了筒体的加工难度,但使筒体多了一道密封面,增加了印制板受潮的风险;且法兰盘的使用增大了探测器的外径,在一些空间受限的场合,探测器将无法靠近被测区域。另外,双端法兰显得探测器较为笨重,外形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牢固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包括筒体、法兰端盖,印制板一端固定在法兰端盖上,印制板另一端设有自锁紧环,印制板另一端通过自锁紧环固定在筒体底部,所述自锁紧环由一对与印制板对称布置的动环、静环、支撑杆组成,所述自锁紧环的动环与筒体的内壁贴合,静环固定在印制板上,动环、静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与动环、静环之间设置有转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环的外形为一段圆弧面,壁厚均匀一致,动环的外径略大于筒体的内径,材质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使其紧贴在筒体内壁上,保证动环的紧固及缓冲减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个定位台阶。当固定有自锁紧环的印制板,由开口向内装入筒体时,动环先与定位台阶接触,随着印制板的深入,自锁紧环张开,动环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动环与静环间采用平面约束,降低了动环的自由度,使拆装过程中动环只能在小范围内转动,方便拆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法兰端盖上设有密封槽,装有o型圈,与筒体间形成防尘防水密封。

本发明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对筒体的加工精度要求低;自锁紧环对印制板的固定牢固可靠,利于印制板的器件布置;使探测器外形紧凑美观,占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筒体,2.法兰端盖,3.印制板,4.动环,5.支撑杆,6.静环,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吋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包括筒体1、法兰端盖2、印制板3、自锁紧环,所述自锁紧环由一对与印制板对称布置的动环4、静环6、支撑杆5组成,支撑杆5与动环4、静环6之间设置有转轴7。

如图3所示,印制板3一端固定在法兰端盖2上,另一端安装有自锁紧环;当印制板3由外自内装入筒体1内时,动环4先与筒体底部的定位台阶接触,随着印制板3的不断深入,动环4及支撑杆5绕转轴7转动,将动环4顶开,使动环4与筒体1的内壁紧密贴合,此时对称布置的自锁紧环将位于中间的印制板3夹紧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动环4的外径略大于筒体1的内径,动环4的外形为一段120°左右的圆弧面,壁厚均匀一致,材质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使其紧贴在筒体1的内壁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动环4与静环6间采用平面约束,动环4与静环6相对处加工成平行面,使动环4在支撑杆5的连接下只能小角度转动,装拆时处于图3所示的放松状态,动环4与筒体1之间有较大的间隙,方便拆装;安装到位后处于图1所示的锁紧状态,动环4与筒体1紧密贴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端盖2上带有密封槽,装有o型圈,可与筒体1间形成防尘防水密封。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辐射探测器印制板的固定机构,包括筒体、法兰端盖,印制板一端固定在法兰端盖上,印制板另一端设有自锁紧环,印制板另一端通过自锁紧环固定在筒体底部,所述自锁紧环由一对与印制板对称布置的动环、静环、支撑杆组成,所述自锁紧环的动环与筒体的内壁贴合,静环固定在印制板上,动环、静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与动环、静环之间设置有转轴。本发明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自锁紧环对印制板的固定牢固可靠;使探测器外形紧凑美观,占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蔺常勇;沈明明;程翀;徐卫峰;郭智荣;郭晓彬;廖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9.26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