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及其测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1551发布日期:2019-01-29 16: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及其测距方法与流程

本专利涉及利用雷达进行的室内建图,定位,避障技术,属于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光束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先向目标发射探测激光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例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目前的激光雷达广泛的应用在智能机器人上,主要用于在运动过程中建图,定位,避障,其中一种是利用三角法测距原理,即把一对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安装在一个水平平面上,激光发射器发出一条光线,光线碰到障碍物会把光线反射回接收器,接收器后面安装有一条ccd线性传感器,通过它测量出接收光角度,然后通过三角测量法测出障碍物离激光发射器的距离;但是这样一激光对管只能出一维方向的距离,如果要测量整个水平面(二维平面)平面内所有障碍物的距离,就需要把这一激光对管安装在一个水平面旋转马达上,利用马达带动激光发射接收器360度旋转扫描,分别在每一个角度进行测距,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整个水平二维平障碍物距离地图。由于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必须使用一个平旋转马达机构,这样导致一方面成本偏高,信号处理速度也要变慢,时间长了马达寿命也受影响,旋转时噪声也比较大,马达震动时对精度也有影响。

如果去掉旋转马达,做成固体雷达,则需要360度沿着环形水平方向至少安装数十个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对管,同时还需要安装数十个激光ccd线性传感器,这样做出来的固态雷达体积很大,而且激光ccd线性传感器价格很高,这样做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及其测距方法,能降低激光雷达成本,提高响应时间,增加了可靠性,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包括:

光发射器,用于发出水平点光源,所述光发射器设置在一环形的pcb板上,pcb板上均匀放置有n个点光源,所述点光源沿圆周环状分布,且点光源轴心线均指向圆心,点光源的发射方向水平向外;

光接收器,设置在光发射器正上方,用于接收点光源经碰到障碍物w1反射回来的光线;

聚光装置,设置在光接收器后,用于聚集光接收器接收的光线;

光反射器,设置在光接收器中心位置,用于将聚光装置聚集的光线反射发出,且光反射器放置在光接收器中心位置;

投影平面,设置在光接收器正上方,用于接收光反射器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该投影平面投影形成一坐标位置;

坐标获取装置,设置在投影平面上方,用于获取反射光线的坐标信息;

图形处理器,用于根据坐标位置及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发射器,投影平面相对位置和尺寸参数,计算得出光发射器与障碍物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光接收器为一圆环型装置,圆环型装置从环形外侧面到内侧面沿着水平方向均匀开有n个通孔,通孔的轴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通孔到圆心的夹角为p=360/n度,每个通孔后设置有一个聚光透镜。

具体的,所述光反射器为设有n个柱面的圆柱体反射器,且垂直于柱面的中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柱面中心线到圆心的夹角也是p=360/n度,圆柱的直径要小于光接收器的内环直径。

具体的,所述圆形水平投影平面为一个半透明圆形的平面,以圆中心为参考点,均分为n个扇形投影区域,每个扇形的中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扇形投影区中心线到圆心的夹角为p=360/n度。

具体的,所述聚光装置为聚光镜。

具体的,所述坐标获取装置为高清摄像头。

本发明的一种三维固态面阵激光雷达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光发射器从n个点光源发出光线;

步骤2,光接收器接收经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碰到障碍物w1后的反射光,反射光通过光接收器接收后再通过聚光装置聚光;

步骤3,聚光后的光线经光反射器反射后投影至投影平面;

步骤4,坐标获取装置获取该投影平面上光线投影位置的坐标信息;

步骤5,图形处理器根据坐标位置及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发射器,投影平面相对位置和尺寸参数,计算得出光发射器与障碍物的距离,完成测距。

本发明的原理是假设光发射器第一个点光源先发出一条水平光线,碰到障碍物后光会反射,反射光经过安装在上方的光接收器投射到圆柱光反射器的柱面上(以前是直接投射到ccd线性传感器上),再向上反射到投影平面上,通过一个摄像头或者一个平面ccd传感器进行图像抓取其坐标位置,图形处理器通过处理坐标位置和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发射器,投影平面相对位置和尺寸参数,计算得到第一个点光源到障碍物的距离;依次点亮n个点光源,依次对图像进行拍照处理,这样就得到360°水平范围的所有点光源与其对应障碍物的距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新型固态led雷达,取消了旋转马达,只需要在360°水平面环形方向均匀安装一个环形led发射器(内部含有n个点光源),在其上方安装一个环形光接收器(内部含有n个小圆通孔和聚光镜),在环形光接收器内部中心安装一个有n个柱面圆柱光反射镜,然后在圆柱光反射镜上方安装一个水平投影平面,投影平面上安装一个镜头向下普通摄像头及图像处理器就可以完成一个固态雷达,完成了雷达的功能。

2、与现有制作固态激光雷达相比,本发明把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集成,然后上下分开安装放置,从而节省空间,通过多柱面圆柱体的镜面反射,把所有的进入光接收器的光线向上反射到投影平面,这样只需要通过一个摄像头拍照处理,不需要安装多个ccd线性传感器,显著降低成本;由于使用的是普通摄像头,其光发射器也就可以采用普通的led灯,进一步节省成本。

3、与原来制作机械激光雷达相比,本发明取消了机械雷达,降低了整个成本,因为用电子扫描代替了机械扫描,提高了响应时间,增加了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雷达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态雷达原理示意图。

图中,1、光发射器;1a、pcb板;1b、led灯珠;2、光接收器;2a、圆通孔;3、光反射器;4、投影平面;5、摄像头及图形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二维固态led激光雷达,包括:一个360度水平环形光发射器1,一个360度水平环形光接收器2,一个聚光装置,一个多柱面圆柱型镜面光反射器3,一个圆形水平投影平面4,一个坐标获取装置5及图形处理器,其中,本实施例的一个聚光装置为聚光镜,坐标获取装置为高清摄像头。

光发射器1是一个发光器件,由一个圆形pcb板1a和n个点光源1b和电源控制器1c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pcb板直径不限,本案例为40mm左右,点光源1b就是一个聚光的灯珠,颜色不限,其发光角度越小越好,灯珠水平放置焊接在pcb板1a上,其轴心线均指向圆心,光的发射方向水平向外,相邻二个点光源之间夹角为p=360/n度,电源控制器给灯珠提供电源并且控制灯珠依次发光,设定n个点光源编号分别为a1,a2,a3……an。

光接收器2是一个圆环型装置,材料没有限制,圆环大小也没有限制,本案例圆环外径为40mm,内径为36mm,高度10mm。从环形外侧面到内侧面沿着水平方向均匀开有n个大小一样小圆通孔2a,通孔直径不限,本案例为直径2mm左右,通孔的高度不限,其轴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通孔到圆心的夹角为p=360/n度,每个通孔后也可以安装有一个聚光透镜,通孔与聚光透镜的轴心重合,用于对通孔的光聚光,设定通孔的编号分别为b1,b2,b3……bn。

光反射器3是n个柱面的圆柱体,制作材料不限,但是每个柱面必须镀成镜面,圆柱的高度稍微高于光接收器,每个柱面的垂直中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柱面中心线到圆心的夹角也是p=360/n度,圆柱的直径要小于光接收器的内环直径本案例为20mm左右,设定n个柱面的编号分别为c1,c2,c3……cn。

圆形水平投影平面4是一个半透明圆形的平面,本案例是以半透明亚克力注塑而成,厚度为0.5mm左右,直径为50mm左右,以圆中心为参考点,均分为n个扇形投影区域,每个扇形的中心线均指向圆心,相邻二个扇形投影区中心线到圆心的夹角也是p=360/n度,设定每个扇形投影区的编号分别为d1,d2,d3……dn。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首先需要把光发射器1水平放置好,然后在其正上方水平放置光接收器2,因为光接收器2是环形的中空的装置,其内环直径大于光反射器3的直径,把光反射器3放置在光接收器2中心位置,再在光接收器2正上方水平放置圆形投影平面4,最后在投影平面4上方安装一个摄像头5,摄像头5镜头对准投影平面4,这五个装置中心轴都重合为一条直线,光发射器1、光接收器2、光反射器3和投影平面4都有同样有n个面,安装时每一个面都要对准对齐,比如a1,b1,c1,d1都要对齐,不要错开。

如图2,其工作原理如下:光发射器a1发出一条水平方向光线,碰到障碍物w1光会发生反射,反射光通过光接收器b1孔接收,并通过聚光镜聚光,投射到反射镜c1面,反射镜c1面把光向上垂直反射到投影平面d1区,形成一个投影点f1,摄像头对投影点f1进行拍照并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计算出其坐标位置,然后通过公式1,2,3,4计算得出光发射器与障碍物的距离l1。

同样光发射器a2,a3……an依次发出光线,遇到障碍物w2,w3……wn会反射,反射光通过光接收器b2,b3……bn依次接收,再通过c2,c3……cn依次反射到投影平面d2,d3……dn上,在投影平面形成f2,f3……fn投影点,摄像头分别对投影点进行拍照并通过图像处理器分别计算出投影点坐标,通过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在每一个光发射器前方障碍物的距离l2,l3……ln,这样就得知了所有二维水平面里的雷达与障碍物的距离。

雷达光发射器距离障碍物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设定:

1:光发射器1灯珠到光接收器2圆孔中心的垂直距离为a;

2:光反射器半径为e;

3:光接收器2外侧面到光反射器3外侧面的水平距离为b;

4:光发射器1到投影平面4的垂直距离为d;

5:投影平面的投影长度为g;

6:障碍物w1到灯珠a1的水平距离为l1,

根据光线在镜面的反射原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我们可以推断出三个三角形△w1a1b1,△b1g1c1,△f1e1c1类似,根据三角形类似原理可以推出:

l1/a=b/c=f/h……公式1

从公式1又可以推出:

l1=a*b/c……公式2

c=b*h/f……公式3

从图2可以得知:h=d-(a+c)

因此从公式3可以推出:c=b*h/f=b*[d-(a+c)]/f

从上面公式推出:c=b(d-a)/(f+b)=b(d-a)/(g-e+b)

(从图2可以看出f=g-e,其中g是通过摄像头拍照处理后可以得知,e也是已知参数)

因此可以得到l1长度

l1=a*b/c=a*b*(g-e+b)/b*(d-a)......公式4

(a,b,d,e是已知的,g是通过摄像头拍照处理后可以得知)。

上面灯珠点亮方式是依次轮流点亮,测量计算,就可以得知每个角度的光发射器与障碍物的距离l2,l3……ln,达到了雷达测距的效果。

上面灯珠是依次轮流点亮,这样主要避免相邻光线的互相干扰,也可以在不影响相邻光互相影响下,间隔几个灯珠一起点亮方式,加快扫描频率,比如第一个a1,a4,a8……先点亮,第二个a2,a5,a9……点亮,以此类推。

当然如果灯珠,通孔,反射器,投影平面的n值越大,其测试障碍物点就越多,分辨率越高,当然成本也就越高。

此发明原理也可以应用在现在机械式激光雷达上,可以大大增加机械雷达的扫描速度,这种应用也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本发明的产品其光源可以是led光,也可以是激光,其多面圆柱反射器也可以是多面圆锥反射器,投影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型光电传感器,这些改变都是属于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