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8131发布日期:2019-03-02 00: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如今,体外诊断类设备测试目标针对性很强,医院临床往往需要多方面的检测数据才能对病人病情进行确认,多台测试目标不同的仪器联合工作就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大多数仪器联合测试效率低,一次性测试的样本量少,根本不能满足样本量大的医院需求;并且,样本信息需要手动录入、样本结果需要手动匹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为甚,人工干预过于频繁,大大的加大了操作出错的几率。本发明所述装置,一次性试管样本传输量大,自动化程度好,人为干预少,工作可靠性高,解放了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减少了繁琐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血液样本传输及识别系统:

1、迈瑞cal800血分析流水线

迈瑞双轨道式血分析流水线,是目前国内血分析流水线的最高水准。其通过轨道摆渡车,实现对样本进入不同测试单元的自动分配,效率较高。但,其每个测试单元都需要对样本试管条码进行扫描,这又影响了单台测试单元工作速度。

2、希森美康xn9000血分析流水线

希森美康xn9000血分析流水线是业内的标杆。其配置的前处理区域,能对大量样本进行测试前预处理,轨道工作稳定。

3、希森美康尿液分析流水线

西森美康尿液分析流水线,是希森美康xn9000血分析流水线的简化版,其样本架输送轨道、样本架前处理模块内部结构与xn9000一致。仪器整体性能基本继承了血分析流水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样本传输前处理模块能对样本试管上的条码进行旋转读取,样本传输前处理模块能读取样本所在样本架编号,样本能精确传送至测试单元测试工位上的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包括控制电脑、多功能显示器支架、样本前处理模块、样本自动传输模块、第一测试单元、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第二测试单元、样本已测存储模块;

所述样本前处理模块、第一测试单元、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第二测试单元、样本已测存储模块沿直线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上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测试单元上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测试单元上的样本自动传输模块与第二测试单元上的样本自动传输模块之间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

所述多功能显示器支架设置在样本前处理模块上,所述控制电脑安装在多功能显示器支架上。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显示器支架可以沿水平方向360°旋转,可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

具体的,所述样本前处理模块,包括前处理进样托盘、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试管条码扫描组件、前处理样本架出样组件、样本架条码rfid读取模块、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前处理出样托盘保护壳、前处理出样托盘、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红外发射组件、红外接收组件;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与前处理出样托盘平行设置;所述试管条码扫描组件设置在前处理进样托盘的出料端以及前处理出样托盘的进料端;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表面附着样本架进样指示标识;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一端设置有红外发射组件;另一端设置有红外接收组件;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的一侧设置有样本架条码rfid读取模块;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的样品出口端设置有将样本架横向输送到前处理出样托盘上的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

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的出口端设置有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保护壳位于前处理出样托盘上方。

具体的,所述样本自动传输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发射组件、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样本架进样组件、样本进样存储托盘、样本架进样侧拨组件、样本架条码rfid确认模块、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红外传感器接收组件、样本架试管有无检测组件、样本出样存储托盘、样本架出样组件、第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

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并排设置;所述样本架试管有无检测组件位于样本进样存储托盘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之间;

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一侧设置有样本架进样组件;所述样本架进样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的另一侧设置有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

所述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发射组件,所述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接收组件;所述样本架出样组件位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的一端,所述第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位于样本架出样组件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采用样本传输过渡传送带。

具体的,所述样本已测存储模块包括已测模块拨杆组件、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已测模块存储托盘、已测模块仓满报警组件;

所述已测模块仓满报警组件位于已测模块存储托盘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位于已测模块存储托盘的一端;所述已测模块拨杆组件位于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测试单元;不同测试单元测试结果自动匹配,人工干预少,效率高;根据样本条码信息,自动分配样本至测试单元,智能程度高;样本容量大,能对样本进行批量传输及编号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前处理模块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前处理模块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自动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已测存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控制电脑,2-多功能显示器支架,3-样本前处理模块,4-样本自动传输模块,5-第一测试单元,6-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7-第二测试单元,8-样本已测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包括控制电脑1、多功能显示器支架2、样本前处理模块3、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第一测试单元5、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6、第二测试单元7、样本已测存储模块8;

所述样本前处理模块3、第一测试单元5、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6、第二测试单元7、样本已测存储模块8沿直线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测试单元5上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所述第二测试单元7上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所述第一测试单元5上的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与第二测试单元7上的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之间设置有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6;

所述多功能显示器支架2设置在样本前处理模块3上,所述控制电脑1安装在多功能显示器支架2上。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显示器支架2可以沿水平方向360°旋转,可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

具体的,所述样本前处理模块3,包括前处理进样托盘301、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302、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303、试管条码扫描组件304、前处理样本架出样组件305、样本架条码rfid读取模块306、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307、前处理出样托盘保护壳308、前处理出样托盘309、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310、红外发射组件312、红外接收组件313;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与前处理出样托盘309平行设置;所述试管条码扫描组件304设置在前处理进样托盘301的出料端以及前处理出样托盘309的进料端;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表面附着样本架进样指示标识311;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一端设置有红外发射组件312;另一端设置有红外接收组件313;

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的一侧设置有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302,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的一侧设置有样本架条码rfid读取模块306;所述前处理进样托盘301的样品出口端设置有将样本架横向输送到前处理出样托盘309上的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303;

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309的一侧设置有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307;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309的出口端设置有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310;所述前处理出样托盘保护壳308位于前处理出样托盘309上方。

具体的,所述样本自动传输模块4包括红外传感器发射组件401、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02、样本架进样组件403、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样本架进样侧拨组件406、样本架条码rfid确认模块407、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408、红外传感器接收组件409、样本架试管有无检测组件410、样本出样存储托盘411、样本架出样组件412、第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13;

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411并排设置;所述样本架试管有无检测组件410位于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411之间;

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一侧设置有样本架进样组件403;所述样本架进样组件4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02;所述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的另一侧设置有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408;

所述第一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02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发射组件401,所述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408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接收组件409;所述样本架出样组件412位于样本出样存储托盘411的一端,所述第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13位于样本架出样组件412的一端。

具体的,上述设备中的各个功能组件均可以采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功能组件。所述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6采用样本传输过渡传送带601。

具体的,所述样本已测存储模块8包括已测模块拨杆组件801、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802、已测模块存储托盘803、已测模块仓满报警组件805;

所述已测模块仓满报警组件805位于已测模块存储托盘803出料端的一侧;所述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802位于已测模块存储托盘803的一端;所述已测模块拨杆组件801位于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802的一侧。

更具体的,控制电脑1的显示器可单独放置于工作台面,不使用多功能显示器支架2支撑;本装置使用的传动带组件,可以用链传动或同步带传动实现;本装置使用的rfid读取模块,可使用条码扫描或视频分割识别方式实现对样本架id的读取;样本前处理模块3中的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302,可以通过底部推动样本架的方式,实现对样本的输送;同样,前处理样本架出样组件305、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307、样本架进样组件403、样本架进样侧拨组件406、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408、样本架出样组件412都可以用底部推动样本架进样的方式,实现对样本的输送。

在工作过程中:

1)将有待测试管样本的样本架,按样本架进样指示标识311放置于样本前处理模块3中;

2)点击iup电脑显示器中“开始”按钮,样本前处理模块3在红外传感器312、313感应到有样本架存在后,前处理进样侧拨组件302将待测样本架推至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303工作工位上;

3)前处理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303在拨杆拨勾作用下,将待测样本架以等间距步进方式从试管条码扫描组件304旋转头中间穿过;

4)试管条码扫描组件304通过其自带传感器,确认旋转工位上存在待测试管样本后,旋转夹头合拢对待测试管样本进行旋转,读取样本条码信息;

5)旋转读取试管样本条码完毕后,在前处理样本架出样组件305拨杆作用下,将样本架推至样本架条码rfid读取模块306正前方,rfid模块工作,读取样本架id;ipu系统根据样本架id及试管在样本架上的位置,对每支待测试管样本进行自动编码,并赋予对应的试管样本条码信息;

6)系统完成自动编码后,样本架在前处理出样侧拨组件307作用下,被推至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310;ipu根据试管样本条码信息,自动将该样本分配至对应的测试单元中;

7)如样本被分配至测试单元01,则在前处理出样传送带组件310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01402传送带合力作用下,样本架被传送至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01402的传送带中;

8)在红外传感器401、409确认下,样本架被样本架进样组件403,推至样本进样存储托盘404样本架防倒退卡钩405正前方;

9)在红外传感器401、409再次确认下,样本架进样侧拨组件406将样本架推至样本架条码rfid确认模块407正前方,rfid模块工作,将读到的样本架id返回ipu,核对该样本架中试管样本的测试信息,确认分配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有误则重新进行分配;

10)样本架在样本架横向进样组件408作用下,横向等距步进,同时样本架试管有无检测组件410开始工作,确认待测样本是否存在;若存在,测试单元01开始工作,若不存在,返回ipu错误信息;

11)第一样本在测试单元5测试完成后,运输至样本出样存储托盘411,并在样本架出样组件421作用下,传送至第二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413传动带上;

12)若ipu分配该样本同时需要测试单元02测试,在样本自动传输过渡模块6配合下,测试单元02前方的“样本自动传输模块”重复上述7-11步骤;同一样本,不同测试单元测试完成后,ipu根据样本架id及试管在样本架上的位置,对各个测试单元上传的结果进行自动合并匹配;

13)测试单元完成测试后,在样本传输传送带组件02413和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802中传送带作用下,将样本架传送至已测模块传送带组件802传送带上,在已测模块拨杆组件801作用下,将样本架传送至已测模块存储托盘803;

14)测试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已测模块仓满报警组件805报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能够实现样本传输前处理模块能对样本试管上的条码进行旋转读取;样本传输前处理模块能读取样本所在样本架编号;样本传输前处理模块设置预处理缓冲区;样本能精确传送至测试单元测试工位上;样本测试完成后对样本结果数据进行匹配;样本测试完成后自动输送至已测区域,方便后期批量处理。因此,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测试单元;不同测试单元测试结果自动匹配,人工干预少,效率高;根据样本条码信息,自动分配样本至测试单元,智能程度高;样本容量大,能对样本进行批量传输及编号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