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高压泄露多点热电偶,具体为热电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点热电偶分为一体式多点热电偶和分体式多点热电偶,其功能都是可以同时测量或控制多个点的温度,具有体积小,测量点多的优点。两种多点热电偶的不同之处是:一体式多点热电偶所有测量点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而分体式多点热电偶的测量点可以分散布置到测量区的各个角落,在化工行业使用的比较多,特别是用于反应罐体内部测温。
现有的热电偶大多数对于安装现场只能确定一个点,并且不能对热电偶安装前检查防泄漏性能,缺少防泄漏安全保障装置,使用效果差,安全系数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高压泄露多点热电偶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高压泄露多点热电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高压泄露多点热电偶,包括不锈钢套管,所述不锈钢套管内腔均匀设有铠装测温偶,所述铠装测温偶的两端均与绝缘胶接头一端连接,所述绝缘胶接头另一端连接补偿软引线的一端,所述补偿软引线的另一端与接线箱连接,所述铠装测温偶贯穿密封法兰,所述不锈钢套管底端连接有主体法兰,所述铠装测温偶贯穿主体法兰并延伸至外侧,所述不锈钢套管右侧壁安装有短管,所述短管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法兰与密封法兰连接,且短管侧壁上开孔分别焊接有压力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密封法兰与主体法兰上均匀开设有与铠装测温偶相适配的法兰小孔,所述密封法兰两端与不锈钢套管焊接。
优选的,所述铠装测温偶贯穿主体法兰并延伸至外侧部分的长度为15mm,且铠装测温偶与主体法兰和密封法兰均焊接。
优选的,所述短管与主体法兰和密封法兰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为设计压力的2倍。
优选的,所述接线箱两端安装有两组电气接口,两组所述电气接口的型号为m42*1.5(f)。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多点设计,可以灵活根据现场需求确定多个点,有防泄漏安全保障装置,在安装前可以试验检查产品的防泄露性能,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密封空间进行试压,随后关闭第二阀门,观察压力的变化,使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套管、2铠装测温偶、3绝缘胶接头、4补偿软引线、5密封法兰、6接线箱、61电气接口、7主体法兰、8短管、9压力表、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高压泄露多点热电偶,包括不锈钢套管1,所述不锈钢套管1内腔均匀设有铠装测温偶2,所述铠装测温偶2的两端均与绝缘胶接头3一端连接,所述绝缘胶接头3另一端连接补偿软引线4的一端,所述补偿软引线4的另一端与接线箱6连接,所述铠装测温偶2贯穿密封法兰5,所述不锈钢套管1底端连接有主体法兰7,所述铠装测温偶2贯穿主体法兰7并延伸至外侧,所述不锈钢套管1右侧壁安装有短管8,所述短管8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法兰7与密封法兰5连接,且短管8侧壁上开孔分别焊接有压力表9、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
其中,所述密封法兰5与主体法兰7上均匀开设有与铠装测温偶2相适配的法兰小孔,所述密封法兰5两端与不锈钢套管1焊接,所述铠装测温偶2贯穿主体法兰7并延伸至外侧部分的长度为15mm,且铠装测温偶2与主体法兰7和密封法兰5均焊接,所述短管8与主体法兰7和密封法兰5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压力表9的量程为设计压力的2倍,所述接线箱6两端安装有两组电气接口61,两组所述电气接口61的型号为m42*1.5(f)。
工作原理:根据设备设计要求,加工好主体法兰7,法兰中间均分小孔,孔径适配铠装测温偶2大小尺寸,小孔数量是根据测温点的数量,铠装测温偶2首先加工成测温元件,接上补偿软引线4,穿进法兰小孔,两面进行填料焊接,要求焊缝每个点不会泄露,再根据设计要求加工二次密封法兰5,中间小孔与主体法兰7相同,穿进铠装测温偶2进行焊接,铠装测温偶2外露15mm左右,两端接补偿软引线4,烘封绝缘胶接头3,一端与法兰上的补偿软引线4对接,另一端接入接线箱6,密封法兰5与主体法兰7配套短管8,短管8要求能承受设计压力的1.5倍,短管8两端与法兰焊接形成密封空间,短管8壁开孔焊接引出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和压力表9,压力表9量程大于设计压力的两倍,二次密封法兰5与接线盒6连接,焊接全部完成,打开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从第二阀门11进压,对密封空间进行试压,要达到设计压力的1.5倍,关闭第二阀门11,24小时无压力下降为合格产品,使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