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自动老化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417发布日期:2019-02-01 18:4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BMS自动老化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ms自动老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它主要通过金属材质的壳体包裹构成电池包保护主体。电芯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电芯的集成,通过bms实现对电芯的管理,以及与整车的通讯及信息交换。bms系统,通常具有量测电池电压的功能,防止或避免电池过放电、过充电、过温等异常状况出现。随着技术发展,已经逐渐增加许多功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对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同时还进行漏电检测、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报警提醒,计算剩余容量(soc)、放电功率,报告电池劣化程度(soh)和剩余容量(soc)状态,还根据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用算法控制最大输出功率以获得最大行驶里程,以及用算法控制充电机进行最佳电流的充电,通过can总线接口与车载总控制器、电机控制器、能量控制系统、车载显示系统等进行实时通信。所以对bms的品质监控及性能测试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在bms生产中,其电路板生产过程的残余应力、smt高温和参与溶剂对bms造成不利影响,使得bms质量变得不可靠、性能变得不稳定。为了提高bms产品可靠度,消除残余应力、smt高温和参与溶剂的影响,确保bms的质量、使bms的寿命能够达到预期时间,bms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bms进行老化测试,老化测试模拟了bms的实际工作环境,对bms进行老化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出货,测试不合格再进一步分析不良原因。

现有的老化测试,通常将bms放置在老化柜中,为其通电,让bms处于工作状态,然后老化柜分别设置高温或低温的环境,bms在一定持续时间的高温或低温环境内,定时时间溢出后,将bms取出,在常温下让其冷却,这种老化柜不能在测试过程中对bms进行实施监控,其测试情况是否正常,测试进度如何都不知道,测试不够自动化、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环境模拟、在线监控、可实时查看或追溯bms老化测试数据和结果的bms老化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bms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产品的测试、环境模拟、数据记录、故障诊断分析、产品溯源的全自动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自动老化测试系统,包括功能测试机台和环境功能测试线,所述功能测试机台具有功能测试主控板,与bms相连并进行通讯控制,所述环境功能测试线分别设置高温或常温的环境,bms在一定持续时间的高温或常温环境内进行老化,模拟bms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所述的功能测试机台包括:

bms测试控制系统:通过工控机与bms通信模拟测试控制板通信,对bms产品进行程序烧录、功能测试、数据记录、充电启动测试;

电池模拟系统:通过电池模拟测试板与bms进行can口通信,模拟电池组电压,同时与bms测试控制系统及故障分析诊断系统联测,最终上报产品追溯系统形成产品生命周期记录;

可编程电源控制系统;内嵌在bms测试控制系统中,对bms提供可靠电源;

故障分析诊断系统:对bms产品在测试过程中上报的报文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同时与产品追溯系统联动;

产品追溯系统:通过扫码枪对bms产品建立测试生命周期表。

所述的环境功能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控制系统、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测试线线上升降机、定制托盘,所述测试线控制系统设置在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旁,用于控制bms产品在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内的老化环境;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为自动输送带,用于传送bms产品;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上安装定制托盘,bms产品放置在定制托盘上;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为带空腔的老化箱,罩在定制托盘外部,用于为bms产品提供老化环境;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两端进出口处设置有测试线线上升降机,用于bms产品上料和下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老化测试系统,针对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全自动化品质管理,同时加入环境模拟设备,模拟bms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加入云端监控管理系统,分析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bms老化测试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bms老化测试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bms老化测试系统的侧视图。

其中,1-功能测试机台,2-环境功能测试线,21-测试线控制系统,22-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23-测试线线上升降机,24-定制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自动老化测试系统,包括功能测试机台1和环境功能测试线2,所述功能测试机台具有功能测试主控板,与bms相连并进行通讯控制,具备bms主控板控制程序下载功能,同时对bms硬件特性功能的测试,与bms进行通讯,将bms测试的状态、数据上传至软件系统;将bms产品的生产编码录入系统。

所述的功能测试机台包括工控上位机、bms测试控制系统、bms通信模拟测试控制板、电池模拟系统、电池模拟测试板、可编程电源系统,对bms等提供电源供应、can通信板、故障分析诊断系统、产品追溯系统、扫码枪、机台顶针控制系统、顶针控制plc。

bms测试控制系统:通过工控机与bms通信模拟测试控制板通信,对bms产品进行程序烧录、功能测试、数据记录、充电启动测试;

电池模拟系统:通过电池模拟测试板与bms进行can口通信,模拟电池组电压,同时与bms测试控制系统及故障分析诊断系统联测,最终上报产品追溯系统形成产品生命周期记录;

可编程电源控制系统;内嵌在bms测试控制系统中,对bms提供可靠电源;

故障分析诊断系统:对bms产品在测试过程中上报的报文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同时与产品追溯系统联动;

产品追溯系统:通过扫码枪对bms产品建立测试生命周期表。

所述环境功能测试线分别设置高温或常温的环境,bms在一定持续时间的高温或常温环境内进行老化,模拟bms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其核心功能为:数据分析、老化数据、报表出具、mes接入。

所述的环境功能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控制系统21、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22、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测试线线上升降机23、配套电源供应母线、定制托盘24,所述测试线控制系统21设置在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22旁,用于控制bms产品在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22内的老化环境;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为自动输送带,用于传送bms产品;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上安装定制托盘,bms产品放置在定制托盘上;测试线线上环境箱体22为带空腔的老化箱,罩在定制托盘24外部,用于为bms产品提供老化环境;测试线自动化流水线两端进出口处设置有测试线线上升降机23,用于bms产品上料和下料。

所述定制托盘24包括定制托盘外壳,模拟电池组件,无线透传模块,集线模块。

bms功能测试台功能描述:对bms产品进行功能参数测试,将每个产品的数据记录下来,测试完成后,由线上操作人员将设备装入特制的老化线托盘,测试平台既负责产品功能测试又兼具产品老化线上数据监测功能。

bm环境功能测试线功能描述:对bms产品提供电源供应,实现产品带电老化(环境测试),同时接受功能测试平台的在线监控。

bms环境功能测试线定制托盘功能描述:带zigbee无线传输通信模块,与功能测试平台实现数据透传,使老化工作时的产品数据得到监控。

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老化测试系统,针对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全自动化品质管理,同时加入环境模拟设备,模拟bms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加入云端监控管理系统,分析诊断。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云监控、管理及环境模拟的bms自动化测试系统还包含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产品溯源管控系统、自动化生产分析评估系统、环境模拟系统、电池模拟接入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产品溯源管控系统和自动化生产分析评估系统,三个系统共同组成云品质管理专家分析系统实现:

(1)对单条生产线的bms产品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分析、形成具现化表单及图表,并与产品溯源管控系统共享数据,实现对产品故障原件的分析,由自动化生产分析评估系统综合分析,分析产品的不良率及易损件,形成闭环回馈,指导研发选型、工艺改进,提高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2)通过云系统对多条产线多个产品进行横向分析,指导整个行业的合理化生产。

环境模拟系统及电池模拟接入系统由两部份组成:

系统(硬件):由环境模拟实验隧道及电池模拟控制板组成,主要模拟环境温度、湿度、电池组的电压、电流、电量。

系统(软件):由环境设定控制系统软件、电池模拟设定软件、数据生成软件构成,同时与云平直管理专家分析系统通讯实现对bms真正环境模拟测试监控。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监控。

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老化测试系统,针对bms(电池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全自动化品质管理,同时加入环境模拟设备,模拟bms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加入云端监控管理系统,分析诊断。

本发明提供的bms老化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状态、自动切换bms进行老化测试、自动监控并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实现测试自动化、智能化,还能够同时对多个bms进行老化测试,测试效率高,同步显示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将bms的良品和不良品区分开来,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自动保存测试数据,依据bms产品条码即可追溯老化测试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