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5156发布日期:2019-04-17 04:01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矿石的热裂指数,属于炼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铁矿热裂指数是取10个粒度在20mm~25mm之间的试样,每个试样约500g。试验开始时,将试样盒装入到加热炉中,温度到700℃后保持20min,然后将试样装入试样盒,盖上盖子30min后,拿出试样盒冷却到室温,测量总重量后测量小于6.3mm的试样的质量,最后重复试验10次取10个试验值的平均值。

该方法主要的问题在进行块矿的单次试验时,不能保证每次试验温度与时间都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受到人为的干扰情况很大。另外,试验设备频繁的升温及降温会造成很大设备与能源的浪费,进行该项试验1次需要3个工作日,耗时太长。

目前行业中均采用上述的《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方法(gb/t10322.6-2004)(iso8371:1994)》标准进行测定,而为了解决在取样过程中易出现的容易灼烧、操作不灵活等技术问题,中国授权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14625u,授权公告日:2012-12-19)公开了用于铁矿石热裂指数测定中取样的辅助装置。但该装置并不涉及解决多次试验温度与时间不统一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人为干扰大,耗时太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该测定方法通过2次加热实验即可完成测出块矿热裂指数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在加热炉中完成,所述加热炉包括炉身及与所述炉身通过连杆相连接的炉盖,所述炉身内设有5个均匀分布的炉槽;取5个与其配套的反应筒置于炉槽中,再称量10个等分块矿试样分两次置于反应筒内,加热后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计算被测块矿的热裂指数。

进一步地,具体加热过程如下:

取5个配套的反应筒置于炉槽中,加热炉升温至700℃后保持20min,取5个等分块矿试样分别置于各反应筒中,700℃下反应30min,取出各反应筒冷却至室温,称重后分别计算各块矿试样的热裂指数d1、d2、d3、d4和d5;

待加热炉冷却至200℃以下,取余下5个等分块矿试样重复上述加热实验,并计算热裂指数d6、d7、d8、d9和d10;

取上述10个热裂指数数值的平均值,即得到被测块矿的热裂指数。

具体的,d块矿=(d1+d2+d3+^+d8+d9+d10)÷10。

进一步地,每个等分块矿试样的质量为500g±1g,粒度为20~25mm。

进一步地,每个等分块矿试样的热裂指数di-6.3满足如下数学关系式:

其中:m1为反应及筛分后粒度小于6.3mm矿石质量,g;

m2为热反应后块矿试样质量,g。

进一步地,所述炉盖的内侧底端设有用于密封炉身的凸起。

进一步地,在炉盖的顶端开设5个分别与所述炉槽位置相对应的且用于伸入热电偶的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凸起的内侧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炉身为炉外侧壁、炉内侧壁围合形成的一端开口设置的腔体,在腔体内均匀分布有用于高温发热的硅碳棒,每相邻的硅碳棒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筒包括用于盛装矿石的筒体及起密封作用的筒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相较于现有标准测定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测定方法只需要加热炉升降温2次,即可完成10个试样的测定,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同时还减少了设备与能源的损耗;

2、本发明设计的测定方法中至少有5个试样在同一条件下完成,在减少人为因素对热裂指标检测干扰的基础上,测定结果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热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炉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反应筒的主视图;

图4为炉盖与热电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加热炉1(其中:炉身1.1(其中:炉外侧壁1.11、炉内侧壁1.12、碳硅棒1.13、耐火材料1.14)、炉盖1.2(其中:把手1.21)、炉槽1.3、连杆1.4、凸起1.5、通孔1.6)、反应筒2(其中:筒体2.1、筒盖2.2)、热电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量块矿热裂指数的方法,该测定方法在图1所示的加热炉1中完成,结合图1可知,该加热炉1包括炉身1.1及与所述炉身1.1通过连杆1.4相连接的炉盖1.2,其中,所述连杆1.4优选与炉身1.1铰接连接,在炉盖1.2的侧端还设有便于开启炉盖1.2的把手1.21,在炉盖1.2开启时,连杆1.4还起支撑炉盖1.2的作用。

结合图2可知,炉身1.1为炉外侧壁1.11、炉内侧壁1.12围合形成的一端开口设置的方形腔体,在方形腔体内均匀分布有用于高温发热的硅碳棒1.13,每相邻的硅碳棒1.13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1.14,通过对硅碳棒1.13通电引起其发热以实现加热炉1的升温的目的;同时,在所述炉身1.1内设有5个均匀分布的炉槽1.3;本实施例炉槽1.3为圆形槽,为保证炉槽1.3受热均匀,本实施例还优选图2所示的布置方式,具体的,4个炉槽1.3分布在炉身1.1内壁底端,余下1个炉槽1.3位于4个炉槽1.3的中心位置。

如图3所示,与炉槽1.3相配套设置的反应筒2包括用于盛装矿石的筒体2.1及起密封作用的筒盖2.2,筒体2.1和筒盖2.2的材质为耐高温易传热材料。

结合图1和图4可知,在所述炉盖1.2的内侧底端设有用于密封炉身1.1的凸起1.5,本实施例优选凸起1.5的厚度为8cm;在炉盖1.2处于关闭状态时,凸起1.5恰好卡入炉身1.1内,筒盖2.2对炉盖1.2的承重避免反应筒2内部剧烈反应带来的矿石飞溅。与此同时,在炉盖1.2的顶端开设5个分别与所述炉槽1.3位置相对应的且用于伸入热电偶3的通孔1.6,所述通孔1.6延伸至凸起1.5的内侧底端,所述热电偶3的底端可伸至反应筒2的筒盖2.2上便于准确测定反应筒2的温度。

采用上述加热炉1测定块矿热裂指数的过程如下:

制备粒度为20~25mm的块矿试样5kg,均分成500g左右,一共10等分。

取5个配套的反应筒2置于炉槽1.3中,加热炉1升温至700℃后保持20min,取上述5个等分块矿试样分别置于各反应筒2中,700℃下反应30min,取出各反应筒2冷却至室温,称重加热后矿石质量m1,再筛分粒度小于6.3mm矿石并称量其质量m2,通过如下计算公式:

计算出各块矿试样的热裂指数d1、d2、d3、d4和d5;

待加热炉1冷却至200℃以下,取余下5个等分块矿试样重复上述加热实验,并计算热裂指数d6、d7、d8、d9和d10;

取上述10个热裂指数数值的平均值,即满足如下数学关系式:

d块矿=(d1+d2+d3+^+d8+d9+d10)÷10。

得到被测块矿的热裂指数d块矿。

为了更好的体现本发明测定方法的优点,以澳洲块矿为例,称取2组相同的10等分试样,分别采用本发明测定方式及标准《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方法(gb/t10322.6-2004)(iso8371:1994)》的测定方式,通过计算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热裂指数。

表1数值对比列表

由上述表1可知,本发明方法和标准方法相比,绝对值相差0.13,误差率为1.48%,故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采用本发明试验方法可取代原有的标准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为最佳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