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5875发布日期:2019-03-16 00:25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冰川运动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冰川(glacier)是指地球上由降雪和其他固态降水积累、演化形成的处于流动状态的冰体。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十分复杂,简言之,它通过动力波的传递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制约冰川进退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动力波的传递是否能够到达冰川末端。通过构建基于冰川动力过程的气候响应模型,才能准确认识冰川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并确定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滞关系,从而辨析气候-冰川-水文之间的定量联系。因此,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冰川运动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冰川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在冰川面积和体积的监测上,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放在了冰川运动姿态的监测上面。

目前进行冰川变化预测,使用较多的模式主要有物质平衡模式和冰川动力学模式,对于冰川运动姿态的监测,常规手段是通过手持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设定测量桩等方式进行监测,该类方法需要人工方式采集gps数据、人工测定测量桩和固定桩的距离来反应冰川体的相对位置变化,该类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所得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相对较低。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图的方法对冰川体运动进行监测,该方法过程较为复杂,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因此,数据的准确性相对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以缓解常规手段对技术人员要求过高,过程复杂且监测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冰面收发装置,以及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的冰内监测装置;冰内监测装置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以使数据终端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冰内监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冰内监测装置均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多个冰内监测装置设置在冰川内部的不同冰层,用于监测冰川内部不同冰层的冰川动态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冰内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电连接的监测模块和第一无线数传模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待勘测的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存储冰川动态参数,以及将冰川动态参数经第一无线数传模块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监测模块至少包括温度监测单元、电阻率监测单元、加速度监测单元以及压力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温度;电阻率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电阻率;加速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重力加速度;压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压力。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冰内监测装置还包括防水耐压外壳,第一微控制器、监测模块和第一无线数传模块设置在防水耐压外壳的内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冰面收发装置包括冰面收发设备、天线模块以及支架;冰面收发设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冰面收发设备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经天线模块发送至数据终端,其中,天线模块设置在支架的顶端;冰面收发设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数传模块;其中,数传模块包括卫星数传模块和第二无线数传模块;第二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接收冰内监测装置发出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用于接收冰川动态参数,并通过卫星数传模块将冰川动态参数经天线模块发送至数据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支架包括支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架底座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交叉固定,构成支架的顶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冰面收发装置还包括密封保温箱,第二微控制器和数传模块设置在保温箱的内腔;第二微控制器经保温箱外壳上的通孔与太阳电池板连接,太阳电池板设置在支架上;太阳电池板用于将采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第二微控制器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卫星数传模块还用于从预设的卫星设备中获取冰川的国际时钟;其中,国际时钟为冰川所在地理位置的基准时间;冰面收发装置还用于根据国际时钟进行自身时钟校验;以及,将国际时钟发送至对应的冰内监测装置;冰内监测装置还用于接收国际时钟,并根据国际时钟进行自身时钟校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川参数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冰川参数监测系统,该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包括:冰面收发装置,以及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的冰内监测装置;其中,冰内监测装置分布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该方法包括:冰内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冰面收发装置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以使数据终端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将冰内监测装置分布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将监测的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以及,将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使数据终端能够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直接获取冰体运动状态参数,具有高精度和准确性;该监测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是通过无线数据进行传播的,摆脱了各个装置之间需要导线连接的约束,同时使得装置的运动状态最接近于冰川内部真实地运动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内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面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冰面收发装置;20-冰内监测装置;40-数据终端;302-第一微控制器;304-监测模块;306-第一无线数传模块;308-温度监测单元;310-电阻率监测单元;312-加速度监测单元;314-压力监测单元;402-冰面收发设备;404-天线模块;406-支架;408-第二微控制器;410-数传模块;412-卫星数传模块;414-第二无线数传模块;416-电源及管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对冰川运动姿态的监测多采用手持gps设定测量桩或卫星遥感影像图等手段进行监测,监测精度比较低,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及方法,可以对冰川的运动进行高精度的监测。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包括冰面收发装置10,以及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的冰内监测装置20;

其中,冰内监测装置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以使数据终端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

其中,数据终端针对待勘测的冰川,预先建立了冰川动力模型,数据终端对冰川动态参数进行逐一解析,并代入冰川动力模型中,即可求解出冰川监测点的运动状态。数据终端通常包括显示器、键盘以及处理器。冰川动态模型是根据待勘测冰川的冰体厚度,常规水流速等冰川参数预先建立的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通过将冰内监测装置分布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将监测的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以及,将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使数据终端能够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直接获取的冰体运动状态参数,具有高精度和准确性;该监测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是通过无线数据进行传播的,摆脱了各个装置之间需要导线连接的约束,同时使得装置的运动状态最接近于冰川内部真实地运动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对冰川内部参数监测的准确性,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冰川内部不同冰层的运动状态,冰内监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冰内监测装置均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多个冰内监测装置设置在冰川内部的不同冰层,用于监测冰川内部不同冰层的冰川动态参数。

图2示出了一种冰川参数监测系统的布局示意图,具体实现时,在待勘测的冰川的冰面上,设置有多个冰面收发装置,每个冰面收发装置配有多个冰内监测装置,如图2所示的冰面收发装置10和冰内监测装置20,冰面收发装置和冰内监测装置通常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具体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此外,图2还包括数据终端40。

具体地,在待勘测冰川的勘测点,可以选择热水钻或蒸汽钻等方式在冰川上钻孔直至基底,然后将多个冰内监测装置逐一放进钻孔中,使得多个冰内监测装置冷冻在不同的冰层处;在安放冰内监测装置时,可以采用细线将多个冰内监测装置以一定的间隔固定,然后通过细线将多个冰内监测装置放入钻孔内,待放置完成后,可以向钻孔中注入冰水,使得冰内监测装置冷冻在所放置的位置处。具体钻孔方式,以及放置冰内监测装置的手段和冰内监测装置的个数可以根据冰川的冰体厚度等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在与冰面收发装置在通信过程中造成数据传输混乱的问题,按着冰内监测装置安置的深浅顺序,每个冰内监测装置通常携带有唯一的标记编号,如由浅到深的冰内监测装置的标记编号依次为1,2...,n。具体标记编号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此外,由于冰川各个冰层的运动状态并不相同以及冰川融水现象,在安置冰内监测模块后的一段时间后,各个冰内监测模块的实际位置未必和图3所示的布局位置一致。

进一步,冰内监测装置在进行冰川内部监测后,需要对监测的冰川动态参数存储后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因此,参考图3所示的一种冰内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冰内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微控制器302,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电连接的监测模块304和第一无线数传模块306;

其中,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待勘测的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器;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存储冰川动态参数,以及将冰川动态参数经第一无线数传模块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

具体实现时,为了避免冰面收发装置和冰内监测装置进行过多次的通信,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整合,冰内监测装置仅在固定的预设传送时间向冰面收发装置进行数据传送,如早上7:00。冰内监测装置在非传送时间内,第一微控制器通常按着预设的采样间隔,从监测模块中读取当前的冰川动态参数,冰内监测装置通常会将冰川内部参数携带当前的具体监测时间进行参数的存储。待到达预设的传送时间后,第一微控制器会将存储的所有冰川动态参数、具体监测时间以及冰内监测装置的标记编号汇总后,无线传送至冰面收发装置。

为了减少冰内监测装置的内部耗电量,第一微控制器通常在采样间隔的间隔时间内设置为休眠模式,在采样间隔时间到达时,第一微控制器从休眠模式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进而对监测模块进行冰川动态参数的读取。待第一微控制器完成冰川动态参数的存储工作后,再次进入休眠模式。采样间隔通常设定为30分钟,具体采样间隔和传送时间的设定,以及第一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为了获取全面的冰川内部的动态参数,监测模块至少包括温度监测单元308、电阻率监测单元310、加速度监测单元312以及压力监测单元314;其中,温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温度;电阻率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电阻率;加速度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重力加速度;压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压力。监测模块中,各个单元的具体类型和型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为了保证冰内监测装置在冰川内部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装置内部进水等问题,冰内监测装置还包括防水耐压外壳,第一微控制器、监测模块和第一无线数传模块设置在防水耐压外壳的内腔。具体实现时,防水耐压外壳通常包括上下两部分,一次性耐低温电池也设置在防水耐压外壳的内腔中,用于给第一微控制器、监测模块和第一无线数传模块进行供电。为了确保防水耐压外壳的内腔不会渗入冰水,防水耐压外壳的内腔通常采用环氧树脂灌注的方式来实现密封防水的作用。具体防水耐压外壳的材质以及密封防水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图4示出了一种冰面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冰面收发装置包括冰面收发设备402、天线模块404以及支架406。

具体实现时,冰面收发设备设置在支架上;冰面收发设备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经天线模块发送至数据终端,其中,天线模块为卫星数传模块必不可少的辅助模块,用于发射或接受电磁波,天线模块通常设置在支架的顶端;冰面收发设备包括第二微控制器408,以及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数传模块410;其中,数传模块通常包括卫星数传模块412和第二无线数传模块414;第二无线数传模块用于接收冰内监测装置发出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用于接收冰川动态参数,并通过卫星数传模块将冰川动态参数经天线模块发送至数据终端。

具体地,第二无线数传模块利用射频技术,用于冰面收发装置与冰内监测装置之间通信;卫星数传模块使用卫星信号,将冰面收发装置接收到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

为了减少冰面收发装置的内部耗电量,冰面收发设备通常设置为休眠模式,当达到传送时间时,冰面收发设备从唤醒状态下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等待冰内监测装置发送冰川动态参数。此外,冰面收发装置还预设发送时间,冰面收发设备在发送时间到来时,恢复正常工作,且将最近一次获得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在非传送时间和非发送时间时,冰面收发装置通常为休眠状态,冰面收发装置的具体工作方式,具体传送时间和发送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为了固定天线模块和冰内收发装置,支架包括支架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架底座的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交叉固定,构成支架的顶端。具体实现时,支架通常固定在相对平整的冰面上。为了支架的稳定性,支架通常选用三角支架。支架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为了避免冰川外部的风沙等对冰面收发装置的腐蚀和冻裂等破坏,冰面收发装置还包括密封保温箱,第二微控制器和数传模块设置在保温箱的内腔;第二微控制器经保温箱外壳上的通孔与太阳电池板连接,太阳电池板设置在支架上;太阳电池板用于将采集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第二微控制器供电。此外,密封保温箱通常固定在支架底座上。

为了确保冰面收发设备供电的稳定性,冰面收发装置还包括电源及管理电路,如图4所示的电源及管理电路416,用于为冰面收发设备进行供电,电源及管理电路通常采用可工作在零下40摄氏度、低温性能较好的铅酸电池,该电源及管理电路通常可通过太阳电池板进行充电。电源及管理电路安置在密封保温箱内,具体密封保温箱型号,以及电源及管理电路的型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为了更好进行采样时间和传送时间的把控,冰内监测装置通常设有第一实时时钟电路,用于记录冰内监测装置的时间,并对第一微控制器进行唤醒。同样,冰面收发设备通常设有第二实时时钟电路,用于记录冰面收发设备的时间,并对冰面收发设备进行唤醒。

具体地,第一实时时钟电路在采样间隔到来时,恢复第一微控制器进行冰川动态参数的读取,以及,在传送时间到来时,触发第一微控制器将冰川动态参数汇总会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第二实时时钟电路则在传送时间到来时,触发第二微控制器接收冰川动态参数,以及,在发送时间到来时,触发第二微控制器发送冰川动态参数至数据终端。

为了保证冰面收发装置和冰内监测装置的收发时间一致性,卫星数传模块还用于从预设的卫星设备中获取国际时钟;其中,国际时钟为冰川所在地理位置的基准时间;冰面收发装置还用于根据国际时钟进行自身时钟校验;以及,将国际时钟发送至对应的冰内监测装置;冰内监测装置还用于接收国际时钟,并根据国际时钟进行自身时钟校验。

具体地,卫星数传模块通过天线模块接收预设卫星设备所发出的国际时钟,并将国际时钟与第二实时时钟电路的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并将第二实时时钟电路的系统时钟调整为国际时钟,以及,将国际时钟发送至冰内监测装置中的第一实时时钟电路,将第一实时时钟电路的系统时钟统一为国际时钟。其中,该国际时钟通常跟待勘测冰川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即为所在地理位置的基准时间,还可以为任一个标准时钟,该国际时钟作为参考时间,用于将冰面收发装置和冰内监测装置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具体国际时钟的设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在进行多个冰内监测装置和冰面收发装置之间无线通信时,为了避免数据传输出现混乱,在冰内监测装置和冰面收发装置完成国际时钟的同步后,每个冰内监测装置按着预设的延时时间向冰面收发装置依次传送所监测的冰川动态参数,例如,当冰内监测装置设定在早上7:00向冰面收发装置进行数据传送时,且延时时间设定为40秒时,标记编号为1的冰内监测装置于7:00准时向冰面收发装置传送数据,标记编号为2的冰内监测装置则按着延迟时间于7:00:40准时向冰面收发装置传送数据,依次类推。具体延时时间和设定的依次传送数据的手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多个冰内监测装置能够对不同冰层的运动参数进行监测,无需人为勘测,监测准确且数据反映及时;

(2)冰面收发装置、冰内监测装置和数据终端采用无线连接,摆脱了数据传输导线的束缚,实用性更为广泛;

(3)冰内监测装置和冰面收发装置的时钟设计和时钟同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避免了因时钟不准而造成数据传输丢失问题;

(4)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在非工作状态下设置为休眠状态,保证了电池能量的长时间使用,且无需反复维护;

(5)冰川参数监测系统通过卫星信号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进行冰川动态情况的解析,无需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即可实现对冰川运动的了解和掌握;

(6)太阳板的设计,确保了冰川参数监测系统的电源供给方面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所示的一种冰川参数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冰川参数监测系统,该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包括:冰面收发装置,以及与冰面收发装置通信连接的冰内监测装置;其中,冰内监测装置分布冷冻在待勘测的冰川内部,冰面收发装置固定在冰面上;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冰内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冰川内部的冰川动态参数;并将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冰面收发装置;

步骤s504,冰面收发装置用于将接收的冰川动态参数发送至数据终端,以使数据终端根据预建立的冰川动力模型和冰川动态参数解析冰川的运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川参数监测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冰川参数监测系统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